進化心理學帶來的聯想

許建德

關鍵字:

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發展出來的一門綜合社會與自然科學的學問。它從現代進化理論的角度,來探討人類的心理結構,試圖找出那些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心理特徵,以進化的觀點對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質以及一些社會現象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進化心理學建立在幾個基本的原理假設上,例如,它認為在人類祖先漫長的狩獵採集時代裡,因為適者生存的自然淘汰,隨著自然選擇的過程,人類的腦子裡發展出一些訊息處理機制,至今仍然存留在我們的身上。仿佛是預先設定的公式一般,當一個人遇到某種外在環境訊息的刺激,自然而然地就產生某種心理反應。

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書的記者作家Robert Wright說,進化心理學學者試著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世上存在的普遍不滿足,以及它的來源。他說在自然選擇的過程當中,三個「設計原理」幫助人類把最適合生存的人的基因,保存到下一代身上。首先,人類的祖先在努力生存的奮鬥時,應該得到些快樂的報償,例如吃了食物或是有了性行為之後,人類應該有快樂的感受,如果沒有的話,這個人缺乏吃或是性的動力,遲早要餓死,也不會有下一代,他的基因當然不會往下傳。第二個設計原理是這個快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這個快感如果持續不斷,那麼人吃了一頓之後,可能就終日無所事事,不會再有動機去尋食覓偶。第三個原理是人雖然明明知道快感不會持久,但是注意力卻是集中在快感的獲得,而不在它的不持久。所以鍥而不捨,再接再厲。

這樣的理論聽起來很合乎一般人的經驗,但是能不能有什麼證明呢?科學家們知道人的腦子裡有一種叫做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物,跟人的快感有關聯,也就是每當一個人得到快樂的感覺時,科學家們注意到多巴胺的分泌就會高昂。進化心理學學者於是在猴子身上做實驗,一方面給猴子吃食,一方面觀察他們腦中多巴胺的分泌情形,來看看是否與前面所述的三個「設計原理」相符合。果然一如所料,猴子在吃食得到口福的時候,多巴胺的分泌驟然增高,這就證明了第一個原理;而且多巴胺分泌的驟增的時間很短,這也符合第二個原理;至於第三個原理如何證明呢?

科學家們注意到當猴子在「期待」美食的那一霎那,多巴胺的分泌也會增高,甚至增高的程度比實際吃食的時候還高。如何做這個因為「期待」而得到快感的實驗呢?在猴子熟悉了喂食的慣常程序之後,當他們看到喂食者的來到,多巴胺的分泌就馬上增高,但是如果突如其來的把食物放在猴子面前,就觀察不到這個因為期待所引起的飃高。這個實驗說明原來猴子在「期待」的當兒,已經得到了快感。這個現象也說明了為什麼明明吃食的快感不會持久,猴子還是繼續期待吃食,因為他們在期待的當中已經得到了快感。Robert Wright說,這說明了人為什麼明明知道快感的不會持久,還是不斷地追尋。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三個原理。

按照佛學的說法,世上的一切都不會持久,不斷地在改變,用一個「空」字來表示。如果不能體會到這一點,而不斷地去追求那些不是永恒的事物,那麼心裡永遠不會滿足,這是人間苦的現象。如果能够理解到這個事實,而努力去鍛煉自己,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從一切苦惱中解脫出來。這是佛學裡的四個基本的道理,中文裡用「苦、集、滅、道」四個字來表達。

這樣的道理很簡單,似乎每個人都懂,可是卻不容易做到。我自己覺得問題出在我們對鍛煉(滅)的缺乏認識。平常我們以為只要對「自己苦苦追求那些不能持久的事物」這個事實有所「了解」,我們就能「看破」。殊不知如同進化心理學所建議的,這種明知故犯的心態早已根深蒂固地植基在我們的腦子裡,成為我們自然反應的一部分,要破除這樣的心態,等於是相反自己的本性,非要有一番鍛煉的功夫不可。

在福音中,耶穌也有許多類似的教訓,例如:

「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路加十二15) 「你們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在地上有蟲蛀,有銹蝕,在地上也有賊挖洞偷竊;」(瑪竇六19)
「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 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竇十六25)

事實上耶穌在山中聖訓裡的道理,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

由於猶太/基督教傳統的重點在於人與天主的關係,耶穌的門徒以及後來的教父們又在希臘羅馬文化圈裡發展教會的教義,所以我們教會談「罪」,而不是「苦」;談「救恩」,而不是「覺悟」。

天主依照祂的肖像造了我們,給了我們可以選擇善惡的自由意志,猶太人說人的心裡有為善的傾向,也有作惡的傾向,在我們的一生中,這兩種傾向不斷地掙扎著。如果以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在人類祖先進化的過程當中,在那個弱肉強食、生存競爭的環境裡,如何打擊、消滅敵人,如何保衛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團體,這些都變成了我們的本性的一部分,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如此。所以我們其實被許多植基(wired)在心底的求生本能所支配,我們的自由意志其實並不是那麼自由。

聖保祿體會到人類心底有那麼多作惡的本能,他認為是因為原祖亞當厄娃犯罪,才讓罪惡進入了世界。到了第五世紀,聖奧斯定把它解釋成人的原罪,這個說法就一直維持在我們的教會裡,罪成了我們與天主之間的一堵高墻。也因此,我們教會很重視罪的解除,聖洗聖事解除了原罪,和好聖事解除了本罪,讓我們重新回到天主身邊。

要得到解脫,要得到心靈真正的自由,佛學主張要修道,只有哪一天真的覺悟了,才能脫離人間的苦楚。

我們教會的說法是要得到救恩。至於如何得到這個救恩?耶穌在世時教導我們要改變我們人生的道路,宣講天國的福音,他的道理總結在山中聖訓裡。後來耶穌受難、死亡、復活,他在耶路撒冷的最早期門徒宣講耶穌是真正的默西亞,他們要猶太人相信耶穌,跟從他的教導。到了聖保祿,則強調救恩在於相信復活的耶穌,相信耶穌是主。對信德的強調,後來變成教會的主流思想,相對地疏忽了耶穌的教導。

在佛學裡,為了得到覺悟,一個人要鍛煉修道,而專注(concentration)與開悟(awareness)的默想靜坐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早期教會裡,許多基督徒希望除了罪的解除之外,還有更積極的辦法能讓心靈更自由,更能夠接近天主,在日常生活的諸多選擇當中,能夠常常選擇光明,而棄絕黑暗。早期在埃及與希臘的曠野教父們就發展出以默觀為主的隱修傳統。他們認為這是恢復人與天主之間關係最好的方法。在以羅馬文化為主的西半部,也有少數人遠至希臘埃及學習默觀,而且把它帶回西方。

在第五世紀的西方教會裡,當聖奧斯定與白拉奇因為教義問題(人的自由意志與天主的恩寵)爭執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幸虧有些隱修院的教父沒有被捲進這樣的漩渦,他們在隱修院裡繼續發展默觀的傳統,教導我們透過默觀,我們終至可以得到心靈真正的自由,終至可以得到覺悟,終至可以與天主相遇。

多年前,黃克鑣神父在灣區共融營把默觀祈禱介紹給大家,之後我即開始一步步地練習歸心祈禱的默觀,隨著呼氣吸氣的短禱,學習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心情慢慢可以更專一,心靈可以更敏銳。退休以後每天早上可以參與早彌撒,領過聖體聖事以後,我喜歡在其他大部分的教友都離去之後,留在聖堂裡靜坐。那個時刻,我確實知道耶穌就在我的身上,當我的心靈安靜下來以後,我默默地坐著,讓天主聖神隨意改變我,我喜歡那樣的時刻,仿佛耶穌和我兩個人一起看著我這個人以及周遭的一切。

因著進化心理學,在默觀中,我對自己的許多因著人類進化過程中求生本能而養成的自然反應有了更多的瞭解,叫它們惡的傾向也罷,叫它們魔鬼的誘惑也罷,叫它們罪也罷,在默觀中,我對它們的來去有了更敏銳的察覺,也就越清楚我該做的選擇——選擇親近天主。

耶穌教導我們:慈悲的天父極其希望我們回到祂的身邊。可惜我們像迷失的羊群,終日庸庸碌碌,不過是為了追求世上虛幻的美景。我們如果能夠勤領聖事(尤其是聖體聖事),而且能夠在默觀中讓天主帶領,我想終有一天,我們不只是「相信」、而且能真正「領悟」到天主的同在、「體會」到成為祂鍾愛的子女的自由與幸福。

轉載自《芥子》第46期(2016年5月)

回《信仰與文化》首頁

回《文化福傳》首頁

留言

防止廣告請回答:天主是幾位一體?(一個字:中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