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會創會60周年會員感言分享(7)

小會會員

關鍵字:

神修小會

「小會」(天主教「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的昵稱),是一個以「繼續基督對中華使命」自許的一個天主教友團體。在小會慶祝創會60周年的時候,小會的《心泉》刊物第100期也配合著會慶,特別報導了小會的創立及成長史,幫助我們從會員的文字分享中,對小會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有些瞭解。尤其是有了幾位創始會員的現身說法,讓我們對小會創立的經過,更加清楚。2022年10月出刊的《心泉》第100期,內容相當豐富,長達366頁。從這些文章中,我們摘要地整理成一系列的幾篇文摘,除了第一篇(緣起)之外,文摘皆以出現在《心泉》中的順序排列。

 

「我出生在高雄,也在高雄長大。我有四個哥哥、三個姐姐。我的媽媽在十三年當中生了八個孩子,我就是八個孩子當中最小的一個。如果不是天主教的教導和媽媽的堅持,我想我不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我非常感恩! 我也熱愛我的生命。
「我的爸爸是中學老師,媽媽是小學老師,他們都已經退休,也已經離開這個世界。我相信要扶養八個孩子,他們一定經歷過許多的痛苦和衝突。
「我對生命充滿了好奇,有一些問號。我相信:耶穌也是這樣的,對於這些好奇和問號,我們稱做『召叫』或『邀請』。
「為我一生最大的轉捩點,就是在輔仁大學完成我的大學教育。輔仁大學有全國最完整的宗教教育和全人教育的環境。我在那裡開始接受心理輔導,直到我二十五歲來到美國,前後有七年。和為貴神父和詹德隆神父就是我的恩師。他們幫助我把前面十八年的歲月重新整理過一次,讓我能更好的去答覆生命的問號和召叫。換句話說,就是走出生命中的創傷。
「我也是在輔仁大學認識我的妻子鄧蔭蓉,我們在輔仁大學的淨心堂結婚,我們養育了兩個孩子。現在我們也都從職場退休了。
「小時候,我對生命充滿了好奇和疑問,今天我只剩下一個問題需要去追尋,那就是:『我信仰的核心價值和動力跟過去是否不一樣?什麼東西改變了?什麼東西還是沒有變?』
「簡單的說,如果我仍然站在原地看這個世界,那麼,所有的問題都還是問題。如果我發現:我只是整體的一部分,從世界的角度來看自己,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從小到大我都在領聖體,現在更多的體驗是:我是整體的一部分也是『基督奥體的一部份』,而不是只有我自己。更多的著眼於『關係』,而不是『自己』。總而言之,對於教會基本教導的接受是沒有改變的,改變的是從過去的『理解』變成現在的『領悟』。
「在每天的生活中,不論做什麼,盡可能的簡單,保持對於當下的『覺知』。不論是彌撒、聖事、禮儀、祈禱,或者生活中的瑣事,都盡可能的保持覺知。也只有覺知可以帶領我去體驗,臨在當下的天國。因此,小會在北美的每日『默觀練習』就成了我的最愛!」
~~楊世弘〈自我介紹〉

「我是初奉獻的會員,雖然才進入小會不久,但回想起來,我和小會的淵源深厚,原來這都是天主的旨意,水到渠成。
「我是一出生就領洗的教友,深受母親的啓發,她平時會講些聖經上的道理,主日一定帶著我們上教堂望彌撒,而且上教堂前沒吃早餐,準備領聖體,有時候彌撒時間長,我肚子餓得受不了,是記憶深刻的印象。母親非常虔誠,是我們的好榜樣。幸運的是我唸初中、高中,雖然升學壓力大,卻沒有丟掉信仰,不得不說都是母親的功勞。
「上了大學後,在大一經由湯明昭學姊帶領,到服務中心基督生活團,剛剛進去時,很害羞而自閉,不喜歡說話,漸漸才開放起來,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里程碑。當時的輔導神父是鄭聖冲聖父和朱恩榮神父,我是太幸運了,遇到那麼好的神師,可惜由於自身膽怯,沒有很親近神父。記得那時候很多的團員畢業後,都進入到小會,我心裏很嚮往。這也是多年後杜曉雲邀請我加入小會,我就立即答應的原因,雖然對小會不是認識很清楚。
「我在大學畢業後結婚生子,曾經在大安國中任教九年後,移民到美國,落腳在芝加哥,參加了天主教團契,認識了河北姊、寶進姊、賴克智、杜曉雲、吳懷瑜、韓甲玲、曾安菲、張明等都是小會成員,他們都是我在異鄉奮鬥幫助我最多的人,我們常常一起查經,每月去中國城望彌撒,節慶時聚在一起。
「現在退休了,搬到加州,不須為生活奔波勞碌打拼,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做些福傳的事。現在加入小會,感覺上這是最好的時機!回想起來,真是感謝自己深受恩寵,有許多貴人天使帶領,感謝讚美天主!
「我喜愛小會的生活態度:超脫、喜樂、進取、合作與服務。今後,希望能在學習相愛的生活中更新成長,成為天主合意的器皿。」
~~韓蒂月〈承行天主的旨意〉

「我是在2021年十月成為神修小會北美分會初獻會員。雖然是網路儀式,但是胡神父在台北現場的奉獻感恩祭,莊嚴隆重的氣氛仍然傳達到千里之外在北加州戴維斯Davis的我。唸完禱詞,點上蠟燭,彌撒結束後,內心充滿無限感恩與喜悅。彷彿在經歷山重水複的尋覓之後,找到了指引回家的燈火,內心感到溫暖踏實。
「曾經讀過《芥子》網上的文章,但是不認識神修小會。2021年三月,收到北加州教友朋友,轉發神修小會北美分會主辦的網上避靜通知,我email 給曉雲姐和世熙兄報名,進而冒昧地請教曉雲姐神修小會的組織。曉雲姐先將小會宗旨及精神 email 給我,然後又特別打電話向我詳細解釋,介紹北美分會的活動,給我所有北美分會活動Zoom會議連結,有默觀祈禱、聊天室、每月祈禱。也介紹我認識徐琪姐,加入北加州灣區的讀書會。
「聽完曉雲姐介紹,我真是驚喜萬分。因為我在2021年年初,開始安排退休計劃時,有一個聲音在心底想起:找個團體,提升自己的信仰和靈修學習。雖然在大三時就領洗,但是30多年的異國生活,在學業、家庭與工作之間奔波,對教義和教理有很多「雲深不知處」的迷惘,靈修操練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曉雲姐是天主派來指引我的天使,而神修小會的宗旨及精神正是我心嚮往之的教友團體。想到聖經上這句話:『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我真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欣喜奇妙感覺。
「加州時間每天中午一點鐘的默觀祈禱,為我是一個全新的學習和體驗。一邊跟著秀萍姐、建德兄、世弘兄,還有徐琪姐帶領,開始在小會的刊物上,涉獵這方面的知識。剛開始時,秀萍姐都會問我的感想,我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他們都仔細解答。還有很多小會朋友的分享,也讓我獲益匪淺。默想是用 腦去想,默觀是用心去觀。最重要的是,每天有一段時間,收歛心神,在寧靜中,體驗天主的愛和臨在,與祂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在過去的幾個月,我似懂非懂,霧裡看花。雖然分心的時候多,但是藉著團體的學習和分享,慢慢地也開始有所體悟。
「另外,我也參加北加州灣區的讀書會、北美小會聊天室和每月讀經小組,不僅向小會前輩們學習更深廣的教義,還學習他們如何將聖言實踐在為人處世上。天主聖三,聖言和經書是一座大寶庫,有太多的寶藏等我挖掘,只是常有無法深入其中的無力感。加入小會,有前輩的引領,找到走向寶山的路徑。
「當曉雲姐和徐琪姐問我是否願意成為初獻會員?讓我受寵若驚,能有幸加入小會的大家庭,為我真是非常大的福份啊!感謝天主。而今進了小會的大門,祈求天主,給我智慧,深化自己的信仰,日後也能傳承神修小會的精神和宗旨。」
~~馮克芳〈初獻分享〉

 

「之一
新北平凡家常
『存在』循環作息
祈禱神恩福祐
血脈、姻緣及信仰家人
「之二
許多身命傳說浮現
如同手機廣告視訊
商業交易的圖文並茂
『存在』滿溢光亮
神奇魔力
「之三
讀書、工作、家庭
畢業、職場、婚姻
『存在』汲汲學習引導入金黃階梯
生命纍纍結實
「之四
幸運風吹來時
人生必須回應
『存在』奉獻時間、財力
禮讚光榮之神
「之五
獻祭場所何在?
全能神祇『存在』小會內
主啊!一次次的聖事領我完成」

(2022/1/19)
~~吳慧琨〈「存在」五想 小會是我的家〉

「《浣溪沙》愛看晚霞灑滿天

弱冠負笈老未還,
遊學遊戲勤福傳,
自詡倜儻出等閒。
似水流年花落去,
紅塵世道我依然,
愛看晚霞灑滿天。

壬寅虎年元月 寫于多倫多自宅」
~~耿慶文〈北美會員讚歌 – 慶祝神修小會創立六十週年〉

「能夠與小會相遇,至今想起來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我一直認為,能夠認識小會並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是天主賜給我的眾多恩寵之一。甚至可以說,沒有小會,就沒有今天的我。在此,我要感謝我的代母張瑞雲阿姨跟Amy姊,如果沒有她們的帶領,可能至今我還無法認識小會。小會在我的生命中,不單單只是個信仰或成長團體,也是心靈與生活上的支持,對我來說,是天主送給我的一份禮物。因為,小會讓我有機會重新省察生活與生命。加上有了小會前輩與青年組的夥伴支持,作為我學習的典範,讓我知道自己在信仰與人生的道路上並不孤單,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存在。
「記得在認識小會一段時間後,我便開始在小會裡學習與實踐服務。印象中,第一次在小會服務似乎是2017年羅文森大哥的《神州行》新書發表會。當時,趙世齊大哥請我跟池雅慧小姐(後來改成麗文)為羅大哥的新書發表會撰寫讀後感,一起協助新書發表會的進行活動。我簡直嚇死了,深怕自己因太久沒寫文章會寫不好,或在協助新書發表會的運作上會因不懂而捅簍子。感謝天主,還好這些事都沒有發生,頂多因為過度緊張導致講話有點結巴不流暢!第二次在小會服務,是在同一年台北分會邀請中研院基因體所的林白翎博士來小會演講『那些基因體教我/沒教我的事』,張帆人大哥請我為這場演講寫一篇報導,這篇報導之後,會刊登於《天主教週報》上。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對撰寫文章比較有信心,只是這個主題並不容易讓無相關背景的人了解,所以交稿後難免還是會擔心寫得過度艱澀。還好,感謝有小會前輩們正面的回饋,讓我懸在高空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
「後來,在小會裡服務的機會多了,像是:聖誕節在聖堂門口報佳音、頤福園探望神父們、同溫層活動……等等。慢慢地,我認知了一件事,就是儘管這些服務並非每一次都很順利,也有踢到鐵板的時候,但是,能夠跟著團體一起為某些目標(例如:福傳)行動,即使我的能力有限,有缺點要克服,但是並非完全不能付出。引用小會會員們常說的一句話:「活出天主眼中完美的我。」我知道自己並不完美,也不曉得天主眼中的我究竟如何?但我期許自己,即便我的能力有限,能做的事很小,仍有人性上的弱點需要克服,例如:懶惰、怕麻煩、不想惹事等,但我仍試著去為小會、為天主服務,因為不嘗試去做,怎麼會明白呢?」
~~鍾筱妤〈活出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我是台中分會張育英的女兒郭良玉。在懵懵懂懂的小時候, 媽媽帶我去三民路天主堂以及磊思中心參加教會活動。印象中,我在望彌撒時總是如坐針氈,恨不得跑出聖堂去玩耍。上主日學時,也是覺得挺憋的,可能是靜不下來,總是希望能有些有趣的動態活動,所以媽媽帶我到磊思聚會時,讓我到籃球場閒晃,就覺得很開心。記憶中,那籃球場被一片高高的樹林包圍,地上滿是落葉,給小孩子有森林探險的奇幻感,頗能滿足我當時的心理需求。在磊思的經驗,都蠻愉快的,鮮豔的紅色門框給我很深刻的印象,也記得當時張神父對我很好,我在那裡認識了神修小會的叔叔阿姨們,但對聚會主題則是一片空白。我只顧著找些好玩有趣的事做,因靈修活動對小孩來說太advanced了。
「我只對共融營中認識的朋友很有印象,像薇洲、鈺婷、辜雅萱、可盼、 俊逸、有為、古道大哥哥等,只要是在共融營曾一起吃過泡麵或零食,一起到球場打球的朋友,都留存在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九九五年左右的飛牛牧場共融營,當時我大概是三 四年級,參加者還有薇洲、鈺婷、辜雅萱、俊逸等,我們踏青、拔河,盡情發揮用不完的體力。至今腦海中還浮現那時的快樂情景。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只對吃喝玩樂感興趣。
「年紀漸長,較常在靜山參加共融營。靜山與世隔絕,十分寧靜,但要禁言,所以覺得很壓抑,如果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二十歲以前的孩子是難以忍受的;當時共融營的主題我都忘記了,唯一有印象的是玩「人格九型」,因為可以了解自己,覺得很有趣!有一年,青年組來靜山參加活動的人比較多,立哲邀大家上了靜山的頂樓喝啤酒,我才覺得青年組可以有自己的活動。 其實就是藉由聚會,大家分享生活,交流生活體驗。
「之後到台北工作,也參加了幾次在立哲、憶婷家的聚會,立哲跟大家分享去柬埔寨玩的點滴,大家也分享工作、生活,在外的遊子得到心靈的滋潤,分享天主的恩典,大家在主內共融。
「2018~2019,對於青年組來說,是劇烈變化的革命時期,因為褚爸的號召,大家動了起來,前往台北長安堂聚會以及在線上聚會,我們思考同溫層的使命及實體活動。
「恕我難以仔細列出辦過的活動,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有:黑幼龍伯伯在台中的演講—『鮮為人知的成功祕訣』,楊敦和教授講『法律與生活』,李承曄講『棒球文化』,以及陳潔帶來的台灣建築等等,因為當年我懷孕,所以這些活動都是挺著肚子參加的。八月之後全力育嬰,比較少參與活動了。不過這段期間,我跟郁玫成為好朋友,許多活動互相cover配合,直到最近的線上共融營,我們是很好的搭檔,謝謝她時常當我的忠實聽眾,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也常常被她熱心召喚來投入青年組的活動。其實青年組還有很多位很棒的會員:如麗文,永遠是活力充沛的山中精靈;榮國每次稱呼我大美女,讓我很開心;跟立哲、憶婷是在青年組認識,很神奇的,之後,我們變成了親人。天主也讓我遇見立凡;我們體驗婚姻生活中的甘甜苦辣,彼此陪伴成長。
「我覺得小會是一個很特殊的團體,只要辦活動,來傳揚基督的愛,就可以吸引 likeminded people。當然這活動紀錄,也可以放上網站或 Youtube,向世人介紹,可以增加我們的能見度。被吸引來的人,是否能留下來,是否會被小會的宗旨所吸引,而產生黏著度,成為小會的成員。我想,這才是需要天主作工,也需要我們使力的地方。以我的看法,就是需要有一位很熱心的學長、學姐帶領。聽說北中南各分會的方式不同,以上是我的淺見供參考。祝福大家平安喜樂,主佑時時。」
~~郭良玉〈小會印象及未來展望〉

「自從今年一月我接任神修小會北美分會主席的重任以來,匆匆已近一年了。在這將臨期,我正好整理一下北美分會這一年來的回顧和對未來一年的展望,在此向各位家人做個簡單的報告。
2021年北美分會的回顧
「2021年由於COVID-19疫情的影響,幾乎北美分會所有的活動都採用網路舉行,許多活動都是劃時代的創舉,從一月的分會主席交接、三月的網上避靜、十月的分會共融營和奉獻彌撒、以及每月定期舉行的『工作室』、『聊天室』、『默觀祈禱』、『玫瑰經祈禱』、『讀經分享小組』,北美分會的各項活動都是有聲有色,吸引了許多新會友的參與,進而接受聖神的感召,認同中華神修小會的宗旨、精神和生活態度,願意成為北美分會的奉獻會員。阿肋路亞!感謝讚美天主!
「一、聊天室
「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四的『聊天室』已經成立了一年半,由主席曉雲主持,每個月有不同的主題,每個主題都引起很多的共鳴,包括:小會成立經過、小會宗旨、中華文化與小會、原始點、共享菜餚、筆舞墨吟談信仰生活、疫情看中西文化的不同、感恩、聖誕禮物、話說聖母、重生、疫情對生活的影響、拿手好菜分享、旅遊、為今年奉獻做準備。在十二月二日『聊天室—小會家人聖誕同樂會』的活動,所有的表演都非常棒,圓滿結束!
「謝謝所有上線參加的小會家人,特別要感謝同樂會中提供分享節目的家人和兒孫們。
「二、默觀祈禱
「每週日至周五的『默觀祈禱』,由秀萍、建德、徐琪、世弘分別帶領。最近又有初獻會員寧意、愛珠、克芳和慧敏帶領過,帶給我們清新的神領。來到這個祈禱室的人都是想在這二、三十分鐘內完全交出自己,靜心的和天主同在。
「三、玫瑰經祈禱
「每月的第三個星期五,由副主席利華帶領。第一次是爲了寶進姐的手術而祈求聖母媽媽,為寶進姐的健康一起祈禱。之後北美家人希望祈禱維持下去,而且很多祈禱意向也在我們生活中實現,感謝天主!感謝聖母瑪利亞!
「四、讀經分享小組
「最初是徐琪的提議,再加上克芳的協助,台北分會小羊的指導,每月的第二個星期五展開,我們在讀經中學到了很多耶穌給我們的生活啟示。
「五、北美神修小會共融營
「由於疫情還在漫延,共融營只能在 Zoom 上舉辦,意想不到的效果,參與人數比往年實體的共融營多,內容更是精彩。首先要由衷的感謝宗奇姐、秀萍姐和黑幼龍大哥在連續三個星期六(10/2, 10/9, 10/16)的專題演講,和我們分享他們各自專業領域的知識和經驗,相信大家都受益滿載,能更肯定地認同小會的宗旨、精神和生活態度,願意和這一群夥伴、家人在教會內,誠實、認真地活出華人基督徒的信仰生活。願意藉著彼此的分享、鼓勵、支持和努力,讓我們更接近上主、更友愛我們生活周遭的人,也因著我們的華人文化特質,把基督愛的福音介紹給我們的近人,讓普世的教會對信仰的理解更加豐富。
「六、北美小會奉獻彌撒
「十月二十三日的奉獻彌撒,由胡國楨神父主禮,總會主席百齡主持,北美分會一共有九位初獻會員,七位複獻會員和兩位終身會員,當天每位奉獻者和參與者都因天主的愛而感動。
「此外,北美小會還有『悦主繪畫班』,由文漣教國畫,十位左右的家人參加,有美東、美中、美西和台灣,課程精彩,在繪畫中了解中華文化,認識由天主創造宇宙的大自然的美。
「『灣區聚會』,由徐琪主持,固定每月灣區的聚會已經很久了,自疫情後改在 Zoom上,先有『讀書會』,最近是研讀舊約,看得出來灣區家人之間的友誼。
2022年北美分會的展望
「2022年,北美分會繼續在網上ZOOM視頻舉辦的『聊天室』、『默觀靜禱』、『讀經分享』、『玫瑰經共禱』…等活動項目,其中『聊天室』計劃舉辦一系列的演講和工作坊活動,其主題均以『溝通』為主軸。
「另外,北美分會特別邀請高雄分會的陳惠姿在2022年為我們做一個「慢性病自我管理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CDSMP)』的工作坊講座,希望可以幫助北美小會家人的健康。
「在此我要謝謝小會的家人在這一年中,給我無條件的支持和幫助、由衷的鼓勵和積極參與,你們的溫暖我都收到了,希望我們一同在生活中,更了解天主的同在,我們要相信祂,生活才會更充實。我虔誠地祈求天主,成全我的一個心願,恩賜北美小會家人都能有福傳的聖恩。
「祝福你和你的家人平安喜樂!恩寵滿滿!」
~~杜曉雲〈從2021 到 2022 的北美分會〉

 

回《信仰我見我思》首頁

回《文化福傳》首頁

留言

防止廣告請回答:天主是幾位一體?(一個字:中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