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傳道生活的背景及情愫

黃克鑣神父

關鍵字:

靜山、靈修、靜心、墓園、感恩

 

前言

一首慈悲禧年的主題曲是這樣配詞的:「像天父一樣慈悲憐憫,祂的仁慈千秋萬世永遠長存……慈悲如天父,愛不止息。」

無疑地天父是仁愛、慈悲的根源,世人該效法祂的慈愛憐憫。但天父是沉默隱晦的,子的任務是啟示父,祂是父仁愛的流露,慈悲的化身。耶穌向門徒聲明:「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 14:9)。基督徒若願意「像天父一樣慈悲憐憫」,若願意「慈悲如天父」,便該向耶穌學習,效法祂的仁愛和憐憫。

有聖經學者指出,「曠野」是耶穌傳道生活的自然背景,而「憐憫」是祂懷有的基本情愫。筆者願意反思這傳道生活的自然背景及耶穌的基本情愫,並顯示「曠野」與「憐憫」之間的密切聯繫,使那些願意作門徒的人可以依循同一途徑跟隨基督。

一、 傳道生活的自然背景 ―「曠野」

《馬爾谷福音》第一章敘述耶穌在葛法翁一天的傳道生活,那是一個安息日,耶穌進入會堂講道,人都驚奇祂的教訓,因為祂的教訓正像有權威似的。在會堂裡有一個附魔的人,耶穌給那人驅了魔,眾人大為驚愕,因為連邪魔也聽從祂。

離開了會堂,耶穌來到了伯多祿家裡,治好了他的岳母的熱症。晚上日落之後,人們把所有患病和附魔的,都帶到祂跟前, Holy Spirit Seminary Library 耶穌遂治好了許多患各種病症的人,驅逐了許多魔鬼。整整的一天耶穌忙著宣講、治病、驅魔,馬爾谷這樣繼續他的敘述:「清晨,天還很黑,耶穌就起身出去,到荒野的地方,在那裡祈禱」(谷 1:35)。

耶穌傳道時,有時是清晨起來,到荒野的地方祈禱;有時是晚上在無人之地獨自祈禱,直至深夜:「耶穌辭別了眾人之後,便往山上祈禱去了。到了夜晚,船已在海中,耶穌獨自在陸地上」(谷 6:46 - 47)。

在揀選十二宗徒之前,「耶穌上山祈禱;徹夜向天主祈禱。天一亮,他把門徒叫來,由他們中揀選了十二人,並稱他們為宗徒」(路 6:12 - 13)。

耶穌不但在清晨和夜間獨自在荒野之地祈禱,就是日間宣講的時候,也會停下來,在一個寂靜的地方獨自祈禱。就是在一次日間的祈禱後,門徒請求耶穌教導他們祈禱,耶穌遂教他們誦念「天主經」(路 11:1 - 4)。按照路加的記載,耶穌也是在一次獨自祈禱後,向門徒提出關鍵性的問題:「眾人說我是誰?……但你們說我是誰呢?」(路 9:18 - 20)。

門徒被派遣出外傳教,回來時把所作的一切都報告給耶穌。由於來往的人很多,以致他們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耶穌於是邀請他們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休息一會兒。群眾看見他們走了,便從各地徒步奔走,且在他們以先到了。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伙群眾,就動了憐憫的心,遂教訓他們許多的事(谷 6:30 - 34)。

在傳道生活中,耶穌白天在城市或村鎮宣講天國,治病驅魔,晚上或清晨便到荒野地方,獨自祈禱。有時也願意帶領門徒退避到曠野地方去休息一會兒。就可以說,曠野是耶穌傳道生活的自然背景,但這背景是不顯著的,只有那些留心聆聽福音的人才能覺察出來。

二、 耶穌的基本情愫 ―「憐憫」

假如「曠野」是耶穌傳道生活的自然背景,那麼,「憐憫」便是祂傳道生活的基本情懷。對觀福音屢次在恰當的時刻,簡要地把耶穌傳道生活的內在動力揭示出來,告訴我們:「他動了憐憫的心。」

《瑪竇福音》以概括敘述的語句,描述耶穌在加里肋亞各地傳道的經驗:「耶穌周遊各城各村,在他們的會堂內施教,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災殃。他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瑪 9:35 -36)。

瑪竇也告訴我們,耶穌因著憐憫心治好患病的人。那時耶穌聽說若翰被殺害的消息,便上了船,私下退到荒野地方;群眾聽說了,就從各地步行跟了祂去。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伙群眾,便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治好了他們的病人(瑪 14:13 - 14)。在另一處,瑪竇記載耶穌動了慈心,治好耶利哥的兩個瞎子:「耶穌動了慈心,摸了摸他們的眼睛;他們就立刻看見了,也跟著他去了」(瑪 20:34)。

《馬爾谷福音》在記載增餅奇蹟前,耶穌親自告訴門徒祂對群眾的憐憫:「耶穌叫過門徒來,給他們說:『我很憐憫這批群眾,因為他們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也沒有甚麼可吃的了。我若遣散他們空著肚子各自回家,他們必要在路上暈倒;況且他們中還有些是從遠處來的』」(谷 8:1 - 3)。耶穌遂行了增餅奇蹟,以七個餅吃飽了四千人(谷 8:4 - 9)。

《路加福音》敘述納因城一個寡婦的獨子的葬禮:那時耶穌路經那裡,遇到出殯的行列:「主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遂上前按住棺材,把死者復活起來」(路 7:13 - 14)。是耶穌對那寡婦的憐憫心,催使祂復活了她的獨子。

《路加福音》給我們寫下耶穌敘述的感人肺腑的比喻 ―「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強盜,被打得半死半活的躺在路旁。有一個司祭經過,看了看他,便從旁邊走過去。又有一個肋未人,也是一樣;看了看,也從旁邊走過去。但有一個撒瑪黎雅人,路過他那裡,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路 10:30 - 35)。

比喻中的司祭和肋未人看了看,但沒有動心,便走過去了。他們心靈頑梗,對弟兄的患難視若無睹。那個撒瑪黎雅人「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是用了心靈的眼目去看,立時動了憐憫心,並立刻採取行動,對遇害者給予盡心的援助。教父們的釋經很快便把這位慈善的撒瑪黎雅人視作基督本人,祂對遇難的人類動了憐憫心,竭盡全力,悉心救助,死而後已。

三、「曠野」與「憐憫」的聯繫

耶穌傳道生活的自然背景是荒野之地或「曠野」,祂的基本情愫是「憐憫」;表面上兩者是互不相關的。曠野的背景好像表示耶穌喜愛遠離人群,對別人的患難疾苦漠不關心,為了避免招致麻煩 Holy Spirit Seminary Library ;就可以說,曠野與憐憫的情懷是背道而馳的。

但上述的見解只能代表曠野的一面,耶穌喜愛曠野的背景,主要是願意在寂靜中祈禱,與天父會晤,與祂親密交往,聆聽祂的聲音,辨別祂的旨意,然後付諸實行。在這會晤中,耶穌也深深體驗天父對人類的無限仁愛、寬恕與憐憫。因此耶穌顯示父是成全的最高典範:「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 5:48)。耶穌教給我們的最富創新性的誡命─ 愛仇,也是以天父為模範的:「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他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瑪 5:44 - 45)。天父是寬宏大量的。

耶穌在與父寂靜的交往中,體會了天父無限的慈愛,在《路加福音》寫下了動人心弦的浪子回頭的比喻。在比喻中父親朝夕期待兒子歸來,望眼欲穿。一旦浪子返家,離的還遠的時候,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給他穿上最好的袍子,穿上鞋子,戴上戒指,宰了肥牛犢,歡樂慶祝一番。父親說:「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路 15:24)。耶穌的比喻把天父的慈愛描繪得淋漓盡致。

在聖週六復活蠟燭前詠唱的《逾越頌》有這樣的一段:「聖父,你對我們的照顧令人驚奇,你對我們的慈愛無法估計:為了拯救奴婢,你竟然將愛子捨棄。」在與父密切的會晤中,耶穌了解為了完成對人類的救恩計劃,天父付出了無比的代價。耶穌向門徒預告祂的苦難聖死時用了「被交付」(paradidomi)一詞:「人子將要被交於人手中」(路 9:44)。聖經學者指出這是有關天主的被動式(divine passive),意指被天主交付的意思。誠如若望聖史的感嘆:「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若 3:16)。或如保祿宗徒宣稱:「他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他交出了,豈不也把一切與他一同賜給我們嗎?」羅 8:32)。

聖言降生成人,祂的特殊任務是啟示父。《若望福音》序言結束時,依從舊約傳統指稱「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並說:「只有那在父懷裡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他給我們詳述了」(若 1:18)。聖子恒常居住在父懷裡,洞悉天父的一切奧秘;但當耶穌獨自在曠野祈禱時,祂更親密地憩息在父懷中,在那裡深深體驗父對世人的慈愛與憐憫。耶穌不但以言語,更以行動和整個的臨在,把天父的仁愛流露出來,成為天父仁愛的化身。

結語

「像天父一樣慈愛憐憫,祂的仁慈千秋萬世永遠長存……慈悲如天父,愛不止息。」教會在這慈悲年期望我們體驗和效法天父的慈愛,並把祂的慈愛通傳給弟兄姐妹。但《若望福音》序言指證:「從來沒有人見過天主,只有那在父懷裡的獨生者,身為天主的,他給我們詳述了」(若 1:18)。我們必須在基督身上,才能看到天父的慈愛。

對觀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在傳道生活中,經常在清晨或夜間,留在荒野的地方獨自祈禱,與天父密切交往,深深體驗祂對世人的慈愛,然後在生活中,以言以行把父的仁愛顯示出來,成了天父仁愛的化身。因此,誰若願意像天父一樣慈愛憐憫,必須聽從耶穌的邀請:「你們向我學習吧!因為我是良善心謙的」(瑪 11:29)。

轉載自《神思》第109期(2016年)

回《信仰我見我思》首頁

回《文化福傳》首頁

留言

防止廣告請回答:天主是幾位一體?(一個字:中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