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在與忠信:忠信是臨在之延長

陸達誠神父

關鍵字:

馬斯洛、需求理論、自我超越、高峰經驗、高原經驗、馬賽爾、臨在、忠信

臨在與忠信

2001 年台中靜宜大學舉辦一個「生死與價值」的研討會,邀筆者做主題演講。

台灣自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至此已有二年。大地震之後,我在輔大宗教系開始教「生死學」。(我稱它為「生生學」),已有數次,故我立即應允,開始蒐集資料並撰稿。該文末段應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談死亡可為高峰經驗之說法。在本文中筆者也借用此說來介紹使臨在延長的第二時間:忠信。

學界大概都涉獵過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求」的理論,他從生理、心理、被尊重、被愛到自我實踐的五個需求來說明人的需求。而最高的需求是實踐自我。為更瞭解此說,我請教了「超個人心理學」的作者李安德神父(André Lefebvre,1924-2020,我們二人在耕莘文教院的辦公室是隔鄰,共十六年)。他告訴我馬斯洛在去世前二年(1968)出版了「宗教、價值與高峰經驗」一書,此時他認為在自我實現之上還有自我超越的需求。因為人還需要信仰、奉獻、犧牲等價值。人之自我實現還得靠自我超越才能真正地達成。(請參閱拙著「存有的光環」,心靈工坊,2020,頁 255-57)。

李安德神父告訴我:現在心理學界介紹馬斯洛時,都會在高峰經驗後面加上高原經驗,為說明人的後天努力為自我需求之達成不可或缺。在高峰經驗時,人在出神及忘我的境界中,沒有主動被動的問題,因為此時人好像被一塊磁石吸住,進入了另一個空間,幾乎完全被動。這種經驗是可欲而不可求的。它一定不是純粹自主作為。在此片刻,人抵達的是個人歷史的頂峰,這個「在」永遠不會成為我的「過去」,今天是現在,明天也是之、明年也是之。甚至十年、五十年後都是之,它一直可以光鮮亮麗。該事故的深度與強度,不會在未來的時間中暗澹或消失。

有人會回應我說:「你所謂的絕對現在,對我來說,是會暗澹、會消失的。」

為回答這個問題,就出現了馬賽爾的第二回合。他用第二反省的學說來護衛「絕對現在」。他認為臨在有二個時間,一個是初生偶發的時間,另一個是使第一時間能夠延長,能夠成為不消逝而能永久存在下去的時間。此第二時間,他稱為「忠信」的時間,馬斯洛稱之為高原期。在這個時間中,受惠者必須保持警醒,主動努力使臨在不墜。他一面借助第一時間用之不竭的豐富潛質,一面必須發奮努力,使臨在的實效得以增強,不向慵懶低頭、不停激發創意,使臨在更臨在。馬賽爾提供很多功夫,要我人持之以恆地習用,才能使臨在延長。這些功夫須人主動、勉力地去做,才能竟功。

馬氏提供了那些功夫呢? 我 現在先說一些名稱:如「自我凝斂」(recueillement)、「我與你」、「可全在性」、「可全給性」、「被瞎的直觀」、「恩寵及自由」、「徹底的合一」、「光」。這些功夫會使高原期的臨在不斷奮進,不單不墮落,並能上升,使存有更趨完滿,人格更成熟而圓融。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存在者。

臨在的第二時間的一切努力和作為,馬賽爾稱之為第二反省,更簡單地說是忠信之途。

忠信是臨在之延長

「存有化」(existentiel)是存在之價值提升的特殊門檻,包含了意外性、快速性、新穎性等因素。因著「存有化」的「魔棒」,人的存在從時空層次上升,進入了「存有」的境域;從可有可無、可被取代的存在進入了獨一無二的價值世界。故可稱之為門檻。用另類語言說,它是不同於「漸悟」之「頓悟」,異於「常恩」(habitual grace)之「現恩」(actual grace)。

但臨在之「在」確也可以用「漸」的方式構成。臨在之發生可從人際關係之逐步改進而達到深度交流的合一。臨在一旦發生,亦可以「忠信」使臨在不墜,且步步深化。此階段並不封閉新的「存有化」之可能性。而存有經驗得以一再開發,一般情形中這是「高原經驗」之實情。人乃可以穩住在臨在境界,並因臨在之深化,生命之潛質乃能不斷實現,此為忠信之果。馬賽爾稱之為「創造性的忠信」(fidélité créatrice)。

忠信是臨在之延長。臨在者若不主動予以延長,已有的臨在會逐漸暗澹消失。但欲使之延長,主體必須加一把勁。如此臨在生命不但不消失,且會愈來愈興旺。蘊釀中的存有化潛質逐漸走向實現。一次又一次的存有化,使其存有的素質愈來愈豐富和充實。這樣,堅定於存有的自我,不再會輕易地動搖及改變。馬賽爾甚至用「被存有咬住」(la morsure,見《馬賽爾》頁 216)來強調存有賦與的力量。這是頗形象化的說法,意思是說一旦我們被絕對存有攫住,我們就掙脫不了,我們無法回到否定存有的老路上去。這是說存有會使我們無法回到主客對立的二元化立場,是存有要保持我們在順利或艱困的路途上義無反顧地、不棄初志地前進。

我們還得問:這個「被咬住」之被動式之主體是什麼。我們從馬氏的整體作品來看,一定不是我自己,而是一位比我更有力的加持者。馬賽爾稱之為「絕對你」。這個絕對你兼為超越和內在的。他是超越的,所以能限制我有不合真理的舉止;他也是內在的,所以要找到他,契合他,必須藉逆覺而後能體證之。這條逆覺的路就是馬賽爾的第二反省的內容,與東方儒釋道的修行路徑相合,它與重視純理性及客觀的第一反省全然相反。我們現在正在一步一步深入瞭解此徑,這也是馬氏為主體性的活水源頭,讓我們步深入所謂的「存有的奧秘」吧。
 

【註】謝謝陸神父答應我們把神父刊載在《恒毅》雙月刊第635與636期的兩篇文章:〈臨在與忠信〉與〈忠信是臨在之延長〉合併在一起登出。

轉載自《恒毅》雙月刊第635與636期(2023年2月與4月)

回《信仰與文化》首頁

回《文化福傳》首頁

留言

防止廣告請回答:天主是幾位一體?(一個字:中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