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文化、藝術、山水畫、儒、釋 、道、道法自然、陰陽虛實、和諧、善、美、物我兩化
這些年,我因興趣,探首書畫的殿堂,竟然發現它不單豐富了我的生活,在以道引畫、以畫釋道的過程中,引導我更接近天主。通過不同的渠道,漸悟天主的奧秘。
在中國文化裏,書畫是很重要的載體,記錄了人們的生活習俗、理念與價值觀。因此學習中國書畫,自然不能只停留在游龍走蛇、筆舞墨吟之間,原來觸動我心的,遠超過外在的造型藝術。
中國的藝術哲學深受儒、釋 、道三家的影響
道家講求道法自然,重拙不重巧,重樸不重華,既簡約又豐富,既具象又抽象,講求千變萬化,又協調統一,似有似無,神形兼備。
老子、莊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無和有、虛和實的統一,因此,天地萬物才能流動運作,生生不息。陰陽虛實的結合,相對互動,成了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原則。
佛家講求和諧之美。美,不僅是感官上的和諧,更是心靈的和諧,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己的和好與關懷。例如:顧盼有情的雙鵝,扶老攜幼的樹叢,花葉傳情的荷田,都是很好的繪畫題材。
中國人認為心靈的善念和美是相通的。畫品的高下,正反映出畫者修養的深淺,習書學畫也成為修養心性的方法。所以儒家強調教化助人倫,傾向道德說教、倫理規範與社會秩序。四君子、歲寒三友都是大家常用的畫材,如在一幅竹畫題上:「未出土時先有節,至凌雲處仍虛心。」的詩句以自勉。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天何言哉!
山水畫的意境,是人生感悟天理而啟發的慧思,常有弦外之音,象外之旨。紙尺方寸而境無限,目力雖窮而情不斷,使人回味無窮。山泉濺涼處,有高士兀坐;野林禪寺中,有孤僧唱梵。長天秋雁,飛掠荒渚。千山雪霽,見燈火即可安心;曠野空漠,有人煙即成歸宿。當然也有「眼中景」與「胸中情」交融時,發出的歌詠,如曹操在〈觀滄海〉中言:「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北宋滅亡後,入元的文人志士含悲憤而歸隱山林,參與天地的變化,逐漸歸於平淡而超脫,了悟生命的奧祕。
聖經訓道篇三1~2節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實中國文化裏,早有了從時空的我執解脫,到物我兩化,參天化育的神秘經驗,如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曾說:「閒觀靜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空冥。」
摘錄自原發表於《心泉》92期的
〈以道引畫,以畫釋道(山水篇)〉,
2015年10月15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