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惡?

許建德

關鍵字: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原罪,亞當厄娃,山中聖訓、自由意志

猶太人有一個說法,就是每個孩子一生的許多特質在受孕的時候就決定了,在他受孕的那一刻,主管的天使都會向天主請示有關這個孩子的許多事,比如:這個孩子的身體會是健康或是虛弱、家境是富裕或是貧寒等等,而天主就會把答案告訴給天使。只是當天使問到這個孩子將來會長成一位有德之士或是缺德之人時,天主竟然緘默不語。

因為,在猶太人眼中,一個人是好是壞、每個人的品行是要自己負責的。猶太人認為人的身上有好的傾向,也有壞的傾向。天主給了人自由意志,讓人有選擇善惡的能力與自由。對猶太人而言,創世紀裡亞當和厄娃在伊甸園的故事只是為了說明了人類今日的處境,並不代表人的墮落,或是人性罪惡的本質。

把這段聖經故事,引申成人類有原罪的說法,是在第五世紀的西方羅馬教會形成的,(東方的希臘教會迄今不主張原罪的說法。)當時,白拉奇強調人要為自己的罪惡負責,因為天主在創造人類時已經給了人類自由意志的恩寵,也給了人擇善去惡的能力。在白拉奇的心目中,天主的恩寵在創造的時候,就賜給人了。聖奧斯定則持不同的看法,認為在亞當厄娃背叛了天主以後,原罪就一代代地流傳在每個人都身上,沒有天主的恩寵,人是絕對無法悔改、歸向天主的。

在這場爭辯中,高潮迭起,前後兩位教宗都同情白拉奇的一方,勝負一直到最後才因為羅馬帝國法庭以及皇帝的干預,而讓聖奧斯定一派得勝。之後,又經過大公會議的認定,原罪和人性變惡的說法遂深植於西方教會,包括天主教以及新教的教義當中。根據這樣的教義,教會認為天主的創造原本都是美好的,人性當然也是善良的。但是在伊甸園中,人類的始祖經不起誘惑,背叛了天主,被逐出伊甸園。由於原罪的流傳,遂造成今日人性的敗壞。

在福音中,耶穌又是如何看人性呢?當然,有人或許會拿瑪竇福音第十五章18~19節的話,來證明耶穌認為人性是惡的:「但那從口裏出來的, 都是由心裏發出來的,這些纔使人污穢, 因為由心裏發出來的是惡念、凶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可是,耶穌在這裡要指出的重點是:善惡不在於遵守猶太人關於吃食的戒律,而是在於一個人內心的態度和想法。在瑪竇福音第五~七章的山中聖訓裡就更清楚。比方,如果人性是惡的,耶穌還會拿「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竇五44)這種話來勸勉他的門徒們嗎?從山中聖訓整體來看,我們可以理解到耶穌的看法和傳統的猶太人看法類似,亦即人心可以傾向善、也可以傾向惡。而內心的善惡,比起外在的遵行梅瑟的法律更重要。

在中華文化的儒家哲學中,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這樣的情形,可以和猶太人的主張,亦即人性中有善的傾向也有惡的傾向這樣的說法相對照。

在現代進化心理學裡有一種理論,認為人類在幾十萬年的進化中,為了個人的生存和種族的綿延,許多本能都已經刻印在人的基因當中。這些生物的本能在今天的社會環境當中,有些被看成是善的,有些則被認為是惡的。

其實,人的天性是善是惡,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個議題。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育與薰陶,你覺得如何呢?

回《文化福傳》首頁

留言

防止廣告請回答:天主是幾位一體?(一個字:中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