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宗教、政治文化、物質化、工具化、斷裂、和諧、和解、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八○年代中期我初次踏足大陸時,在廣州市近郊的越秀公園裡看到一塊大理石碑,上面用雄勁的隸書刻著:「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摘自《國際歌》」。
十多年後舊地重遊,大理石碑依舊豎立在原地。碑前人行道兩側卻擺滿了賣香燭、冥錢的攤販,還有幾個算命的地攤子。聽說每逢農曆初一、十五,這裡特別熱鬧。
台灣宗教被物質化
2005年4月中旬,台灣報紙上有一則新聞:「基於年底縣市長選舉壓力,內政部有意讓全台約四百多間違法佔用林班地,重測農地的宗教寺廟建築,就地合法化。」同篇報導中也提到:環保署和農委會都認為這樣做形同放棄「國土復育策略方案」,台灣山林將陷入浩劫之中。
農委會的一位官員更無奈的說:「這些宗教團體都有『通天』本領,特別是接近選舉期間。」
我禁不住自問:「十多年後這些得到黨政高層『庇佑』的寺廟周邊環境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寺廟被颱風過後的土石流沖毀,裡面的神明能自保嗎?」
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治體制、兩個社會、兩度時空,對宗教信仰也是兩種心情。
北京政府曾將宗教等同迷信,打為「精神的鴉片」。即使改革開放一、二十年後的今天,在唯物史觀指導之下,宗教信仰仍然被認為是一種脫離現實生活的東西,是一種純精神,純幻覺的產物。但這種虛幻又完全違反辯證法的宗教情結,不但沒有消亡絕跡,卻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春風吹又生,而且日趨活躍。而台灣這個「自由地區」,宗教不但存在於現實生活,也變成生活的現實。
近年來在選舉文化的鼓動下,屬於精神層面的宗教卻被量化,附以實用意義。教會被物質化為寺廟、精舍,教義用語也成了選舉文宣的常態修辭。而引述《聖經》和參拜廟宇更是政治人物提升「自我」的標準競選模式。善男信女們虔誠如故,面對信仰團體內日益增長的政治氣氛,是喜?是憂?還是只能宿命的歸諸神的意旨?
從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無可諱言的台灣的社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從大力推行本土化到政黨輪替,過去的社會秩序正被全新的感受所替代。定於一尊的政治路線已不復存在。權與錢成了新的政治圖騰。勝選成了唯一的政治訴求。政黨、政客的合縱連橫,說一套,做一套也成了政治運作的常態。
這陣政治大風吹雖然讓人人感到震撼和眩暈,政治混亂對社會心態和價值觀的衝擊,才更讓人既焦慮又膽戰心驚。且不去探究宗教信仰的文化內涵與社會功能,把宗教工具化對社會風氣造成的危害將深刻而持久。
台灣的這些現象可以借用一個時髦的名詞「現代性癥候群」來描述:現代性癥候的基本特徵是斷裂。人們被拋離了熟悉的社會經驗和軌道,驟然的陷身在大量不能完全理解,又無法掌握的事件之中。過去的教條和理念似乎都已不合時尚,但傳統卻是剪不段,理還亂,因此導致了整體社會的精神裂變與價值脫序。事事急功近利,短線操作的結果造成現實生活中理想的消失和精神價值淪喪。大學生不願意上戰場也許還能理解,軍人不知為何而戰卻是絕對荒謬和滑稽。
文化沈淪危害深遠
政治激情風起雲湧,但也可能轉眼改弦易轍,或是銷聲匿跡。文化沈淪的危害卻是既深且遠,影響世世代代。補救之道在於重新確立生活的目標,將和諧、和解的共同理想提煉成新的精神價值。重拾愛心,再塑一份對社會的虔誠。剛去世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最受到世人懷念與敬仰的是他在文化衝突,政治劇變的時代,秉持公義、和平的信念,堅振以人為本的人文價值。他留給世人的遺言:「對於人類,有時候會迷失及受到邪惡力量、自私及恐懼所控制,復活的天主獻出愛的禮物,包括寬恕、和解及重新打開通向希望的靈魂,愛會改變心靈及帶來和平。」
原載蘋果日報2005/05/19
作者為旅居加拿大評論家、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
《信仰與文化》群組裡的回應:
* 耿慶文:當年是經由楊誠兄(愛梅的夫君)引介向《蘋果日報論壇》投稿。開始時,該報不清楚俺的底細,誤冠以農業經濟學博士。後經杜念中社長鼓勵,繼續以「自由撰稿人」名義,為《蘋果論壇》撰稿。謹此說明。
* 楊敦和:佩服耿兄高見!確實:理想消失,價值淪喪;急功近利,社會脫序是當前台灣亂象。但若求之於ㄧ般人的愛與包容、溝通與體諒,恐怕短期內不易達成。不是台灣人不善,是政客過分操弄,而ㄧ般百姓樂於參與。真的,恐怕只有天主可以救台灣了。只希望不是經過雷霆之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