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

後雷公時期的小會前瞻

 

後雷公時期的小會前瞻

   2020.09.27.小會彰化靜山共融營

胡國楨神父演講

張帆人整理

 

 

前言

 

本次談話要從2018小會共融營本人的談話說起,當時的題目是〈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的靈修觀〉。當時本人是由一次震撼性經驗談起的。因為總會主席的一封家書引了下述文字:

「……在不同歷史時期,基督宗教需要披上不同文化外衣:基督宗教經歷不同的階段,先是猶太化,其次是希臘化,羅馬化,然後歐洲化。為什麼不能披上中國文化的外衣呢?」

這段文字是引自劉國鵬的《剛恆毅與中國天主教本地化》一書。劉國鵬何許人也?寫這本書時,他任職於中共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現在已經是中共中央政府宗教部門的高官。他寫這本書的目的顯然是在對天主教友洗腦。

於是,本人找到了這本書。接著,廢寢忘食地研究了好幾個日夜。讀後,肯定確實是一本統戰的書,想要為中共1949年以後迫害天主教脫罪,也想為大陸天主教愛國會背書。後來,我也問了當時跟我們密切合作的主徒會羅神父。他告訴我,這本書不是他們修會出版的。

很明顯,這本書是大陸政府贊助出版的。我們讀,要小心,不要被統戰,不要被洗腦了!其實,總會主席所引的那一段文字,並不是天主教人士說的。而是民國十幾年時,聲援共產黨支持的「非基運動」之新教人士所說。基督宗教中國化,絕對不是把基督信仰「披上中國文化的外衣」而已。理由請參閱我的文章〈基督信仰的在地化、現代化與小會的宗旨精神〉(見《心泉》95期)。

「基督宗教猶如移栽到中國的一株小樹,為使它長成參天大樹,則須在中國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根鬚……

時至今日,傳教事業如同盆景。花盆固然可以增加,但難以形成蔥鬱的樹林。盆中的花木只有被栽種到中國的土地上,才會繁榮茂盛。」

該段引文,是當時北洋政府外交總長對剛恆毅說的話;剛恆毅非常欣賞,多次加以引用。它的意思是,清末民初,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建立醫院、學校、育幼院等。外表上雖然好看卻不是大樹。因為法國盆景,西班牙盆景,德國盆景裏面是法國土壤、西班牙土壤、德國土壤。盆裡的花木要移出来植根於中國大地,才算成功。我們的信仰如何札根在大地中,正是我們小會宗旨:「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的最佳寫照,這也是小會靈修觀的根基所在。

本講也將在同一背景下開始發揮。本講主要內容現在開始。

 

  簡述小會創立及發展初期的三位重要輔導神師

張春申神父1970年代寫了一篇文章:〈教會本位化的癥結〉(《神學論集》33期,1977秋)。他主張:中華教會本位化的工程,是將基督信仰的奧秘,從原先的教會文化移植到中華文化的土壤中。要讓這信仰在中華文化土地上生根成長。這是一種文化的同化作用:把原先的教會文化同化到中華文化之中。張神父說,一個教會團體走向信仰本位化的過程,也就是將教會原先存在的文化,同化入另一種文化中。若要做到這一點,這團體內必需同時擁有兩類人:聖者智者

    朱勵德神父可以說是從小會初創開始,一直陪伴著小會成長的聖者。他的一篇文章〈基督的述訴〉,五十年後都還被小會會員不斷傳述。該文提及, 如果我是老師,就做一個最好的基督徒老師;如果我是計程車司機,就做一個最好的基督徒司機。幾十年來,他人在羅馬,卻是小會北美分會的輔導司鐸。「無為而無所不為」正是聖者的最佳寫照。北美小會幾十年來按照天主的旨意逐漸成長,並沒有太多人為策劃的干預。「無心插柳,柳成蔭」正是北美分會成長的實況。聖者不以威權讓人服從,來領導團體;而以威信使人悅服,來導引團體。朱神父的威信,不只在北美,而且在台灣一樣發揮了他的影響力。兩年前,總會主席邀請本人兼任北美輔導司鐸。本人實在很惶恐,不知如何可以做到朱神父所做到的。

鄭聖冲神父可以說是給了小會靈修養分的智者。智者有前瞻性。他在負責光啟出版社的幾年內,親自翻譯、引介了以科學和神學著稱的德日進、以東方靈修見長的戴邁樂等人的作品。尤其,他邀請劉河北姐等人合作,翻譯了一系列戴邁樂有關的靈修書。戴邁樂可以說是提倡東方靈修最佳的代言人。台北小會好幾次避靜,李碧圓修女帶大家做的方式,其實,就是原版的戴邁樂式東方靈修。本人在文化組內也極力推薦戴邁樂的作品。可惜,天嫉英材,鄭神父過世得太早。之後,光啟出版社還陸續出版了一系列的戴邁樂作品。如《相逢寧靜中》、《靈修新徑》、《喬裝的默西亞》………等。最後,還在2016年出版了《快樂的遊俠:安東尼戴邁樂》這本傳記。

小會很幸運,有了朱勵德神父這位聖者的陪伴,又有鄭聖冲神父這位智者的指引。但,更幸運的是,我們還有一位兼具聖者和智者特質的雷公、老魔鬼跟我們在一起。

 

  兼具聖者和智者特質的雷煥章神父

記得1980年代,有一次雷公可能是因為安息年之類的緣故需要離開台灣很長一段時間。我就聽到有神父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雷公離開台北這兩年,神修小會大概要解散了。

他們這樣幸災樂禍,不是沒有道理的。教會內許多教友組織,都是以神父或修女馬首是瞻。沒了神父、修女就不知所從,自然解散了。可是,這次真是跌破了好多人的眼鏡。沒了雷公的台北小會,不但沒有解散,反而越來越旺了!

顯然,雷神父有著朱勵德神父相同的聖者特質,是以威信使人悅服,來導引團體。可以做到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境界。使團體終究發展成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境界了。畢竟,這才是天主所要的。

同時,雷神父也與鄭聖冲神父一樣有前瞻性的智者特質。《魅力十足的老魔鬼》是雷煥章神父辭世十週年之際,震旦之友協會和神修小會出版的紀念文集。其封底擷結了雷公嘉言錄, 從五個面向呈現雷公的精闢見解:

● 論文化:我到中國來,不是為『拯救』中國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探索中國人如何敬天愛人。全世界沒有另外一個文化相對於中國文化,為瞭解基督提供那麼好的準備。

● 看人生:人生是一個過程!「超脫」一切才能「進取」。對我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字;受「人」影響、與「人」來往、了解「人」、學習「人」。

● 談信仰: 天主降生成人,是為領回迷途的子女,加入天主的大家庭,並與天父合而為一。我們不能判定誰可升天堂,只有天主能判定。

● 說牧靈:從事牧靈工作,首先要與當地人做朋友,不能只講神學道理,要了解對方的困難,協助解決問題,才會順利進行。

● 品藝術:一本藝術史可增加我們美感及快樂,能幫助我們了解人類精神上璀燦的業績;同時,更有助於我們重視人性的光輝及靈魂的價值。

綜合起来,這正是『繼續基督對中華的使命』之具體提示。

雷神父有智者的特質:他不只會欣賞中華文化的優美,他能欣賞所有東西的優點,不會醜化任何事物。這個智者的特質,使他可以欣賞中國本土宗教的表達方式,鼓勵教友參與家族祭祖儀式;使他努力促成大公主義的基督徒合一運動,鼓勵一位無法不結婚的同學加入聖公會,當牧師,成了主教、設法使1960 年代的台中教區的主教默許他擔任中興大學長老會學生團契的輔導牧師、推動泰澤祈禱,成就不同宗派的基督徒可以一起共同祈禱的理想。這個智者的特質,使他促成以教友做主的善會及社團:除了神修小會之外,由台大法醫學院基督生活團畢業生組織的康泰基金會、天主教醫師協會、震旦之友協會等等。這些組織對教會及社會都有很大影響。一位神父死後十年,每年都還有人為他舉行追思紀念的,我所知道的有兩位。除了雷公之外,就是百達的袁國柱神父。這兩位把福音種籽播在台灣土地上,所組織的社團對教會及社會都有大影響。

 

  雷公逝世後小會境遇的回顧

雷公逝世後的總會及台北分會:消極面來說,遷離震旦有若失根的浮萍,到處飄流,寄居在別人屋簷下。積極面來說,正式成立社團法人,向政府立案,接辦政府社會服務專案。走出小會拒絕有團體事工的迷思。

雷公逝世後的台中分會:台中分會原本就沒有受到震旦中心直接的幫助,磊思中心被賣掉後,就自行發展的不錯。團體雖小但在教會及社會上從事的服務事工,在台中教區內頗受肯定。本人認為這就是雷公聖者及智者兼具的特質發揮的影響力,雷公逝世後,仍繼續維持進行著。雖無固定聚會場所,但與一些本堂保持良好關係。

雷公逝世後的高雄分會:高雄分會一直受到四維中心神父們的照顧。雷公聖者及智者兼具的特質,在高雄也產生了無形的影響力。雷公逝世後,耶穌會處理完震旦中心後,也計劃著如何處理四維中心。本人感到很欣慰的是,高雄小會積極參與四維聯盟的運作,使教友經營四維的理念具體實現。本人認為這是搶救四維免陷磊思和震旦命運,真正實現教友經營管理福傳的理想。

雷公逝世後的北美分會:雷公生前之時的態度與朱勵德神父一樣,完全沒有對北美分會做任何具體的掌控措施。早年,每隔一段時間去北美坐灰狗巴士,繞美國一週,探視各地會員會友。晚年,鼓勵他們每兩年舉辦全美會員共融營。這個傳統雷公過世後仍繼續維持。

 

  後雷公時期中華基督神修小會可以思考的問題

我們是中國人的小會?還是全球華人的小會?

中華基督神修小會的會員,不論人在台灣,在北美,或任何地方,基本上,我們都來自台灣。

隨著國際局勢最近的發展,住在台灣的人的想法也受到影響。2020/9/17出版的《新新聞》雜誌針對「美中打架台灣人如何選邊」,透過民意調查揭露了這樣的訊息:

。對美國好感高於對中國

。多數人想在中美間保持中立

。對「中國人」好感遠大於對「中國共產黨」

。認為自已是台灣人的意識强烈

。希望維持現狀佔多數

《魅力十足的老魔鬼》版權頁的出版單位上寫「中國天主教震旦之友協會」。而書名頁及折封口上只寫「天主教震旦之友協會」。為什麼?

因為定名「中國天主教震旦之友協會」有其時代背景。在今天,我們希望自己只是「天主教震旦之友協會」。其實,這只是個無奈的政治問題,但,又不得不面對。

 

  结語

「後雷公時期的小會前瞻」這個題目雖然是小會輔導司鐸提出來的,但,它的答案絕對不應該由輔導司鐸來給。請關心小會前瞻的各位多多費心,但要小心,不要被統戰,不要被洗腦了。


總會過往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