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2017年12月訊 ⊙⊙⊙
禰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離開禰,我們什麼也不能做。(若15:5)
十二月默觀祈禱 (建德提供本月訊)
(音樂:Bach -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E major Adagio)
這個月,我們繼續閱讀甘易逢神父的《靜觀蹊徑》,
《靜觀蹊徑》初版於1968年問世,是最早討論默觀方法的中文書。
今天讀來,仍然是默觀生活的好指引。
從2015年十月份開始,我們陸續以這本書作為默觀月訊的材料。2017年八月份開始本書的第二部:靜觀
第五章 超越自我
上一章曾提到非基督徒所應用的一些靜觀方式,確會阻礙他們與造物主接觸。依照這些方式,靜觀者就算費盡心思,努力自我修養,其結果仍是無法發現自己存在的根源,所以也就不能與神來往。其實這些經驗只能令他們迷惘、無所適從,因為這些方式妨礙他們了解自己是什麼,發現自己與根源間的必然關係。
此外,有一些非基督徒的靜觀者,每當達到靈修經驗的巔峰時,就自認為已完全等於「 絕對」。這些人並以此經驗為根據,來證明不二法門的理論實在正確無比。理所當然,這種錯誤的觀念來自內在的感受,感受到人自己的卓越本性,總以為他自己就是「絕對」。我們 不妨以下列比喻來說明其中的道理:目光只及自己貝殼的蛤蚌,很容易自認與海一樣大,覺 得自滿﹔可是一旦真正了解,自身只算是滄海之一栗而己,那麼必然會承諾自己的渺小、無知 與可憐,因為蛤蚌畢竟只是寄託在這個吞沒牠的無垠大海之中罷了。這也就是中文成語所說 「井底之蛙」所代表的含義(註一)。
面對天主的基督徒所體會到的圓滿又是什麼?顯然經驗並非言詞所能盡情表達,例如聖經記載雅各伯與天神搏鬥,發現他原來是與天主接觸(註二)。基督徒靜觀時在自我深處了悟到自己受絕對的擁抱,與絕對接觸,也體會到自己在天主內受聖化,並依靠天主所賜的生命才得茁壯﹔當然他確知自己並不是天主。換句話說,靈魂在靜觀中不但了悟自身存在的深意,而且在身內身外處處都能找到賦其生命的根源。天主住在他內使他超越自我,令他成為真實、充滿自由的人。
尋根回到自己存在的泉源,靜觀者自然也就發現到天主,而這發現對他而言,並不是一股外來的陌生泉源,而是融合在他內的一股生命力量。總之,只有在天主內,他的生活才有意義,因為沒有天主就不會有人。藉著天主,人不但發現自我,也超越自我,而且在天主面前雖然微小,但以天主的兒女自居,他必要不斷體會天主聖三的奧秘。
為那些以靜觀接近天主的人,這個奧秘活生有力,顯示聖三的內蘊生活:聖子在三位一體中完全屬於父,祂是子而不是父。的確,人與天主也有類似的關係,而且在人與天主的最親密關係中,人可以完美地成全自己,意即人愈汲取自己所屬的泉源天主,他便愈真正的茁壯,擁有完美的自由。
只要靜觀者所走的蹊徑能合乎人性的要求,他必定在自己身上發現到活躍的富裕生活,而且會說這全是天主的賜予。總而言之,真正的靜觀者必然發現到他並非萬物的盡頭,並逐漸了悟到在他內有另一位,而這一位已逐步瀰漫他、吞沒他,此時靜觀者出神超拔,不禁脫口而出:「我的主,我的天父!」。
註一:莊子:「井蛙不可語以海者,拘於虛也。」
註二:參創世紀三十二章。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
目的:整裝待發,隨時儆醒,答覆召喚或與友同行,完成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態度:我們是神修路上的伙伴,願意互相鼓勵扶持,我們以飢渴慕義的心,神貧的態度,一起走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修練:每天請用10分鐘讀聖經、15分鐘歸心祈禱或念耶穌禱文 (耶穌基督天主子,求禰可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