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離開禰,我們什麼也不能做。(若15:5)
⊙⊙⊙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2025年4月訊 ⊙⊙⊙
地上的一切居民為他等於虛無,他對天上軍旅和地上的居民隨意而行,沒有能阻止他的,或問他說:你作什麼?(達尼爾4: 32)他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瑪竇4:4)凡吃奶的,因為還是個嬰孩,還不能瞭解正義的道理;惟獨成年人纔能吃硬食,因為他們的官能因着練習獲得了熟練,能以分辨善惡。(希伯來書5: 13, 14)
2025年4月默觀祈禱月訊(克芳提供本月訊)
我們這個月選讀的資料是澤箴·伯曼(Jurjen Beumer)所著,萬致華、許建德合譯,胡國禎神父審閱和修訂,光啓文化出版的「盧雲 永不止息的尋覓天主」(Onrustig Zoeken naar God De spiritualiteit van Henri Nouwen)。我們生活於紅塵之中,有時難免目光失焦,心靈混淆。盧雲的文字,讓我們看到夜空中璀璨的星光,聽到曠野裡溫柔的召喚,讓我們憶起從母胎中就深深愛我們的天父,也提醒我們天父摯愛每一個和我們交會過的人。(節錄自原書譯者序)
盧雲 永不止息的尋覓天主 —— 靈修歷程
靈修歷程
盧雲的日記寫的其實正是我們每個人的靈修歷程。曾經隱晦不明的如今一再的昭然若揭;無名轉成澄淨,並深受關注;日常劬勞成了燦爛的邂逅相逢;陰暗的躲藏處所,如今融入了光明的啟示之地。我們側身的世界和歷史將永續地和「永恆」相接。我們雖和「永恆者」無緣一見,但祂卻常和我們輕觸,在我們的殿堂裡掠過。盧雲證明了靈修生活仍有可能能茁壯成長。因為永恆者鮮活的樣貌會扳轉我們一再的失敗,把我們從因為失敗而陷入的復發舊習中拉回來。
譯者註:盧雲這種勇於面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在自己的軟弱中看到天主、找到力量的靈修方式,被稱之為「正視瑕疵的靈修」(Spirituality of Imperfection)
(第76頁 第三章 盧雲三本日記的鳥瞰)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 目的:整裝待發,隨時儆醒,答覆召喚或與友同行,完成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態度:我們是神修路上的伙伴,願意互相鼓勵扶持,我們以飢渴慕義的心,神貧的態度,一起走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修練:每天請用10分鐘讀聖經、15分鐘歸心祈禱或念耶穌禱文 (耶穌基督天主子,求禰可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