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離開禰,我們什麼也不能做。(若15:5)
⊙⊙⊙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2025年11月訊 ⊙⊙⊙
但是現今,雅各伯啊!那創造你的,以色列啊!那形成你的上主這樣說:「你不要害怕!因為我救贖了你,我以你的名字召叫了你,你是我的。(依撒意亞 43:1) 聖神藉着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他上邊;並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路加3:22) 你造成了我的五臟六腑,你在我母胎中締結了我。(聖詠139:13) 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會忘掉你啊?看啊!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你的城牆時常在我的眼前。(依撒意亞49:15-16)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一一數過了。(瑪竇10:30) 上主必親自領導你,與你同在,決不拋棄你,也決不離開你;你不要害怕,也不要膽怯。(申31:8) 我不再掩面不看他們,因為我將我的神已傾注於以色列家族──吾主上主的斷語。(厄則克耳39:29)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是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其他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是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之內的愛相隔絕。(羅8:38-39)
2025年11月默觀祈禱月訊 (克芳提供本月訊)
我們這個月選讀的資料是澤箴·伯曼(Jurjen Beumer)所著,萬致華、許建德合譯,光啓文化出版的「盧雲 永不止息的尋覓天主」(Onrustig Zoeken naar God De spiritualiteit van Henri Nouwen)。盧雲神父是近幾十年來最受歡迎的靈修作家之一,生前著作等身,作品被翻譯成數十國的文字,包括有二十幾本的中文譯本。這本傳記的作者跟盧雲同樣是荷蘭人,文字之間的同胞情懷,處處顯露,讀來倍感親切。這本傳記的另一個特色,是對盧雲的生平和心靈二者兼顧,相互對照下讓我們對於盧雲整個人有更多的了解。本書的譯本是由萬致華和許建德合譯,胡國禎神父做最後的審閱和修訂。我們生活於紅塵之中,有時難免目光失焦,心靈混淆。盧雲的文字,讓我們看到夜空中璀璨的星光,聽到曠野裡溫柔的召喚,讓我們憶起從母胎中就深深愛我們的天父,也提醒我們天父摯愛每一個和我們交會過的人。(節錄自原書譯者序)
《盧雲 永不止息的尋覓天主》- 初始之愛
初始之愛
「上主啊,請您以慈愛的眼光看顧我們,您的子民,請您把您的大愛賞賜給我們,不是愛的構想或是愛的觀念,而是生活中真真實實的愛的經驗。我們能夠彼此相愛,就是因為您先愛了我們。讓我們懂得這個初始之愛!知道人類的同胞愛是這個更大的愛,這個無條件、無界限之愛的反映。」
我們內心在專注地聆聽,在我心深處,我聽到祂說:「從起始,我呼喚著你的名字。我是你的,你是我的。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在地的深處,我塑造了你,在母胎中,我締結了你。我把你刻在我的手掌心,我把你藏在我擁抱的陰影裡。我以無限的溫柔注視著你,我比舐犢情深更甚地關懷著你。你的每一根髮絲我都細數過,你的每一個腳步我都引導著。不論你走到何方,我亦步亦趨地跟著,不論你在何處歇息,我總是替你守望著。我給你食物為你止飢,我給你泉水為你解渴。我絕不掩面不看你們。如同我知你如知我自己一般,你也會知我如已。你在我內,我是你的父親、母親、你的兄弟姐妹、你的愛人、你的配偶、甚至是你的子女⋯⋯無論你在何處,我會在那裡。我們永不分離,我們是一體」 (譯者註,這一大段是綜合了以下聖經章節:依四三1;路三22;詠一三九13; 依四九 15~16;瑪十30:申卅一8:則卅九29:羅八38~39)
(~122,130頁,第十三章:初始之愛)
神修默觀祈禱小組 目的:整裝待發,隨時儆醒,答覆召喚或與友同行,完成天主眼中完美的我。
態度:我們是神修路上的伙伴,願意互相鼓勵扶持,我們以飢渴慕義的心,神貧的態度,一起走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修練:每天請用10分鐘讀聖經、15分鐘歸心祈禱或念耶穌禱文 (耶穌基督天主子,求禰可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