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3期 活出福音的慈悲

相親相愛- 活出福音的慈悲喜捨

王玉梅

 

      舊約聖經記載,在歷經七個七年後的第五十年,是猶太教的安息年。安息年又稱豁免年,是人、牲畜和大地蒙福的日子。在這每一次的恩慈年裡,土地休耕、債務免除、奴隸要被釋放,人人都返鄉與家人團聚。十四世紀的歐洲,戰亂、瘟疫頻繁,天主教教宗玻尼法八世為了信徒的福祉,特舉辦第一次的聖年活動。十五世紀後,約每廿五年舉辦一次,意在宣揚福音和貫徹耶穌付予宗徒宣講及赦罪的使命。

      二千禧年時,我至羅馬、梵諦岡等地朝聖,藉聖年獲得的恩寵,展開了新的信仰生活。當時曾經暗自揣度,不知此生是否還有參與聖年活動的福氣,如果再蒙恩寵,將不懼舟車勞累重訪聖地。二0一五年十二月八日聖母無玷始胎節,教宗方濟各開啟梵諦岡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宣告慈悲禧年的來臨,確實令我喜出望外。為呼應「全球在地化」的理念,世界各地的教區亦開啟聖門,教宗派遣上千名神父擔任慈悲使者,為各地教友行特別赦罪的聖事。因此,我不需搭機遠渡重洋,能就近參與聖年活動了。教會如此更開放、更具包容的安排是何等明智、何等慈悲!不但使人的罪過得到寬恕、內心的傷痛得到治癒,也使世界進入滿溢天主慈愛的氣氛圍中。

      上主說: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天父一樣慈悲。慈悲是教會的基礎,現今社會,正面臨最艱難的關鍵時刻,迫切需要慈悲。教宗說:耶穌基督是天主慈悲的面容,基督徒應將天主的慈悲帶給每一個人,尤其是在渴求希望的地方。天主是愛,愛喚醒人的良知、愛改變人的心念。如果每個人都在基督內與天主相遇,開放心胸以愛德行事,天主就會賜我們更多慈悲和愛人的能力。慈悲可以改變人的生命,慈悲是常新的奇蹟。近年來,「地球」這個大家庭, 流離失所的人口越來越多,尤其是為躲避戰爭、饑荒,湧入歐洲的難民。他們奮不顧身拋家棄物地逃難,飽受摧殘折磨與遷徙之苦。如何安置難民?是否關閉邊界?常引發各國間的爭論。面對如此悲劇,教宗方濟各不得不苦口婆心地提醒世人省思,並請求改善一些不公義的行為。他敦促全球領導人,以更人道的方式對待難民和窮人;他呼籲各國團結合作、分攤責任,盡可能地幫助離鄉背景、貧困無依的難民們活下去。他說:「我們不要被難民數量震驚,而要看著他們的臉龐,聽一聽他們經歷的故事。」教宗感性的話語蘊意深長,他真心盼望在這艱苦困頓的年代裡,人與人之間多一些仁慈、正義、信任與寬容。教宗了解、體貼難民的處境,時時為他們打氣。他語重心長地鼓勵他們:就算困難重重,也不要放棄希望。教宗的謙遜與自然令人感到溫暖,他無私、利他的作為,真正展現了宗教領袖的寬容大度,那正是上主赐給人最好的禮物,即人性中最珍貴的慈悲與愛。

       瑪竇福音中耶穌說:「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耶穌以「善良的撒馬利亞人」故事為例,教導信徒不要做故事中袖手旁觀,為趕去行祭禮而匆匆離開的經師、肋未人。而是應該效法那位願意停下腳步,關心傷者、幫忙處理傷口,再送傷者至療傷處所,安排打點好一切後才離開的外邦人。是的,信仰不應只在於外表、制度或儀式,而應重視生活中的仁愛行為。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在於事業多麼有成、財產多麼豐富,而在於他是否有慈悲心、愛心。慈悲和愛均來自天主,祂的愛中沒有恐懼、可以化解仇恨。「有時候,辯論歷史曲折,遠不如慈悲來的重要。」名作家龍應台的這句話深印我心。是的,慈悲是不吝於寬恕、不吝於施恩的。但人往往會因公義而忘掉慈悲,其實公義並不相反慈悲,有時候,慈悲是超越公義的。我想,唯有謙卑謙卑再謙卑;唯有效法聖母,承認自己是上主的婢女,才能得到內心真正的平安吧!

      我們教宗希望歐洲的基督徒,不要放棄為貧民和最小兄弟服務的機會,每一堂區或宗教團體都能接納照顧一戶難民家庭。教宗十分重視家庭,因為家庭是社會的基石,是社會結構的核心,是實踐和傳承愛和分享親情、關懷他人的場所。梵蒂岡以身作則,接納兩戶難民家庭。喜悅可以分享,苦難必然可以分擔。信徒若能秉持同舟共濟的心,以具體行動實踐福音精神,這將是彰顯上主慈悲及為慈悲作見證的最好機會。二月下旬,加拿大教會的姐妹傳來好消息,並寄來殉道聖人天主堂歐健明神父,在機場迎接第一個難民家庭的照片。朋友的字裡行間充滿了興奮與歡喜,對於打亂自己既定的旅遊行程,絲毫不以為意。歐神父在華裔教友全力支持下,一共贊助了二個敘利亞難民家庭和二個伊拉克難民家庭。他們預計,每個難民家庭一年的生活開支約三萬元,於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青少年朋友也省下咖啡和飲料的費用前來參與。在機場,曾任機械工程師的男主人,激動地含淚表示,敘利亞的老家已被戰火破壞殆盡,2014年他們一家五口先逃到約旦,在那裡透過教會安排移民,幸運地來到加拿大。他說自己雖不是教徒〈母親、妻子是〉,但相當感恩,之後願意從事任何行業,希望盡快能靠自己養活家人。朋友說,接下來的日子,教會要動員義工,安排孩子入學、協助他們熟悉環境,好使這家人都能早日適應並融入新的生活。我相信,同心協力、分工合作,會使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感覺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了。教會成員在不分彼此,共同學習幫助難民家庭渡過難關的行動中,一定能得到成長並結出許多喜樂的果實來,也更能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快樂吧。看神父、修女及教友為難民無條件的付出,真是感動又敬佩。藉著他們間的互動,我深深體會到天主的大愛,越分享越多且無遠弗屆。希望他們的義舉,也能鼓舞其他教區團體,趕快加入幫助難民行動的行列!

      台灣南部在中國農曆除夕的前一天,不幸遭規模6.4級的強震侵襲,許多建築物受損。其中一高樓歪斜倒塌,百餘人埋在殘破的建物裡面,急待救援。教會於是立即設立救援中心及多個服務站,提供飲水、食物及保暖衣物。當地的主教帶領神父、修女、教友等,全力配合救災工作,全省各教區亦爭相解囊提供救援物資。教宗方濟各獲悉後立刻為災民、救難人員及政府獻上祈禱及捐款。教宗將亡者的靈魂託付天主的慈愛悲憫,並為受難者的家屬及殃及的人們呼求天主賜予安慰及力量。災變現場,醫護救難人員、機械工程人員、社工志工等都日以繼夜、不辭辛勞、無怨無悔的付出全力。透過媒體的詳盡報導,世界任何角落的台灣人,都能感受到災民的辛苦、救難人員的辛勞,一起心連心虔誠地祈禱。準總統蔡英文亦神情肅穆地大聲急呼:「此時此刻,我們都是台南人。我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大家一起堅持下去,台南加油!台灣加油!」地震毀壞了建築,同時也毀掉了許多幸福的家庭。重建之路漫長又艱辛,但願在新政府大力的輔導和協助下,受災民眾的心靈、家園都能早日獲得康復。 

朋友傳來一位脫困者書寫的…
「…當晚救難隊帶我爬離現場的時候 ,建築已經完全倒塌變形, 我必須爬過一個比我還高的窗框 才能穿過逃生空間。 因為擔心造成其他鄰居的風險  我問警消人員,可以踩在哪裡當支點?此時有一位警消人員不顧地上的碎石和玻璃直接趴跪在地上說,〝踩著我過去〞… 。」

      閱讀這些文字,使我焦慮不安的心平靜下來。除為脫困者慶幸,也很感激他將如此令人動容的、大難中才能見到的人性光輝,記錄下來和我們分享。使我想起,四川汶川大地震時,許多歌星合作錄製的一首好歌:〈相親相愛〉。其歌詞也很動人:「當別人需要時,我一定捲起袖子幫助他」、「當別人受傷時,我願意敞開最真的懷抱」、「當別人快樂時,好像是自己獲得幸福一樣」、「心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 ,夢朝著同一個方向創造」、「 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福就該同享,有難必然同當 ,用相知相守還地久天長」…。 

      好友自羅馬晉見教宗歸來,送我一張她特地請教宗祝聖的慈悲聖像。聖像描繪天主藉耶穌復活的奧蹟,展現祂深不可測的慈悲泉源。畫像下緣寫著:「耶穌,我信賴你」。是的,耶穌我信賴你!我將慈悲聖像放在隨身的包包裡,願依靠慈悲的天主,獲得內心最深的平安。慈悲的心,引領人走向慈悲之路,但願我領受鴻恩後,能更慈悲地待人處事,使更多人認識祂的慈愛與寬仁,為見證信仰,也為自己的生命留下感恩的標記。

      今年慈悲禧年,我願以更謙卑的態度去學習宽恕和給予,也願藉朝聖、守齋、補贖、與人和好等行動,再次淨化自己、提昇自己。

加拿大一間教堂收容了一家敘利亞難民的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