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3期 活出福音的慈悲

感性與理性的平衡

徐昌喜

 

前言   

過去三年多,與小莉共同完成了國姓山上農舍的建造。原以為一面上班,一面委託朋友建造,應不至於太勞累,而實際上仍耗費相當多的心力,且為了達到嚮望的風格,花費也倍數增加。如此心力的投注,也讓我幾乎變成耶誕教友。 此次參加小會避靜,原想身為教友的基本彌撒都疏於參加了,去做避靜是否不切實際, 因此心裡蠻掙扎的。

浪子回頭-感性與理性的均衡

小兒子應屬較感性,因此求變,敢於離開舒適窩,到外面世界追逐理想,也許誤交朋友,為人所陷,或眼高手低,散盡財產,致窮困潦倒去放豬, 且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在如此悲慘境遇中,他反省了,並為當下窮困的人生找到翻轉的機會。 他承認自己是罪人但沒否認自己仍有父親可依靠, 雖不配再稱作兒子,但仍可求父親給予僱工的機會,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再起的契機。

大兒子似屬理性,較保守勤奮孝順,守著家業照顧父母。平日拘謹節儉,生活中較少有心情釋放開懷歡樂的體驗。因此當看到父親因浪子返家而宰牛大肆歡宴喜樂時,非常吃味,不高興,不肯進門參與歡宴。從一般人眼光來看,大兒子的直覺反應,不高興,應屬正常,但他如持續偏執抱怨父親,拒不進門,似顯示他沒認清其身為長子繼承家業的身份,應有能力照顧浪子回頭的弟弟,並承歡父親。

兩位兒子的對照:小兒子誤入歧途,但理性光照了他的悔改,而有機會再次奮起,人生由感性趨向理性而致均衡。但一生循規蹈矩勤奮孝順的大兒子,卻欠缺手足之情,心生怨懟,遠離了天父,人生因偏執、固守自我、欠缺愛心而失衡。

反省

1.身為天主愛子,有沒堅守肯定自己的身份,行事做人能彰顯主愛、無怨知悔。

2.悔改,不再徬徨,堅定目標,以回歸天父為人生最高標竿,奮力奔馳。

3.承認自己的不足,但也無須因此而捆綁自己,須知足、惜福、喜樂。

4.與自己及小莉和好,追求成長圓滿的人生。

後記

1.感謝素梅有點繞道的便車,減少我不便參加的借口。

2.也感謝陳俊偉神父的帶領,個別談話中的指引,助我肯定自己,解脫了多年來在職場不甚順遂造成的自我捆綁與沮喪。

3.十餘年來,感謝太太小莉的扶持鼓舞,讓偏向感性的我因著她較具理性的個性而獲得均衡, 尤其蓋屋期間,她几乎每日上山,不辭奔波與勞累,才能完成我們的理想。(一0五.三.廿一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