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3期 活出福音的慈悲

探求真理的生命旅程

吳伯仁神父

 

書名:帶來新應許的門徒一看守世界的心靈革命家

作者:吉米.伯恩斯    譯者:朱怡康

頁數:三八0頁,定價:四五0元  二0一六年三月八日初版

  曾經聽過這樣的說法,一本書的重點往往在開頭和結束時點出。初看這本將近400頁的書,有時會令人卻步,但正如書中所說,我建議想一探究竟的讀者,可從本書的〈楔子〉和〈尾聲〉著手,你會掌握到本書作者吉米.伯恩斯寫作的進路和全書的概要,並加深你的渇望,把全書從頭到尾地閱讀,而能漸入佳境。

  一般人寫作傳記文學,常會對當事人揚善隱惡、歌功頌德。但作者的目標不是要勾勒出一位完美無瑕的聖徒,而是要講述深具人性的豪爾赫•伯格里奧──耶穌會神父、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教宗方濟各──如何在艱困的環境中奮鬥、成長,真摯地為自己的信仰做見證,以及實行他傳播福音和牧靈的使命。

  本書不僅是一本傳記文學,也是一場探求真理的生命旅程。這個生命的歷程不僅是作者所描述的教宗方濟各的歷程,也是作者自身的歷程。伯恩斯實際地從巴黎蒙馬特、露德、西班牙羅耀拉、阿朗札佐、沙勿略城堡、拉美、英國倫敦、羅馬、德國杜賓根大學,一路仔細探訪在教宗方濟各生命不同階段的重要人士,深入調查教宗在羅馬和其他地方的作為;作者深信「如果要讓這本書具有意義,我就該持平納入不同的資訊和評論,將自己的疑慮和信心都寫進去,畢竟這是趟透過懷疑求真理的旅程」。

  若不了解一個人的成長背景,以及他所經歷的一切,很難了解他的思想和所關切的事項,因此作者以教宗方濟各所接受的耶穌會信念為經,阿根廷紛亂不安的政治環境為緯,描述這些如何形塑他獨樹一格的行事風格。

  教宗方濟各於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七日出生於阿根廷首都布宜斯艾利斯的弗羅雷斯,一個來自義大利皮埃蒙特行政區的移民勞工家庭,本名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他在家中多半和祖母待在一起,祖母蘿莎對他的最大影響是教他祈禱,特別是對聖母和聖人的虔敬之心,奠定他一生的信仰根基。

  當他答覆聖召時,祖母關心和鼓勵的話語,讓他更知道如何寬慰面對人生重大轉變的人。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一日加入耶穌會,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四日晉鐸,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九年擔任阿根廷耶穌會省會長的職務,一九九二年五月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輔理主教,一九九七年七月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助理主教,一九九阿年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二00一年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樞機,二0一三年三月十三日當選為教宗。

  其實,教宗方濟各的一生並不十分平順,一九七五年八月,南半球正值隆冬,伯格里奧罹患肋膜炎,感染到肺部,醫護人員為他緊急手術,移除三顆良性腫瘤及部分右上肺葉。這次病危經驗深深影響伯格里奧,使他更貼近基督的苦難,深刻體會救贖的意義,這段療養的日子就像他的成年危機,有時深感莫以名之的孤獨。

  後來,伯格里奧申請至日本傳教時,當時總會長雅魯培神父以健康因素為由予以婉拒。在伯格里奧擔任阿根廷耶穌會省會長期間,正值阿根廷獨裁政權最嚴酷的時期,漠視人權,數千人失蹤或遭受刑求,咸信大多數遭受秘密處決,其中包括兩位耶穌會神父。

  當時伯格里奧對人權所採取的低調而曖昧的態度,遭到了許多的誤解,認為沒有盡力保護屬下的神父。其實。身為省會長的他,已在能力範圍內盡一切的努力請命和求助。當他升任總主教後,開始改變作風,公開、積極地為人權議題和社會公義發聲。

  當伯格里奧當選教宗時,並不是所有耶穌會士都表達出興奮之情,有人認為他在擔任阿根廷省會長時是個爭議性人物,這不是因為他曖昧的人權記錄,而是他擔任省會長時的威權管理。當教宗方濟各接受訪問時,自承當時沒有經常進行必要的諮詢,在管理上有所缺失。有些與他共事過的人,聽到他當選教宗的消息感到震驚,擔心他以同樣的方式領導教會。

  另一方面,卻有人認為在本篤十六世之後的教宗,最好出身南美或來自世界上其他貧窮的地方,這樣才能為梵蒂岡帶來不同的世界觀。因此,有人對教宗方濟各的出線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他不僅能夠搭起保守與進步的橋樑,也不曾在梵蒂岡行政機構裡任職,應有能力為教廷帶來新氣象。

  人們對於教宗方濟各兩極化的觀點,作者吉米.伯恩斯認為:「他的改變是環境與內省交相作用的結果,在時局變遷的過程中,他也不斷省察良知,漸漸轉化,最後終於成了一位更值得獲選教宗的人。」這個根基來自於他身為耶穌會士的依納爵靈修:省察分辨,既需奮鬥,也需決心,努力找出天主的旨意,追隨上主的道理,並在一切事上事奉上主。

  當然,本書的精彩之處並不止於此,這有待讀者親自走上這生命之旅。這旅程尚未完成,「沒有地圖,但絕不欠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