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2期 向下位移,走向群眾

退休前後

張帆人

 

  二○一五年二月一日,我屆齡退休。退休是人生重要的分水嶺,無論同不同意,都會碰到。邁過分水嶺之前、之後,我所經歷的,有些在規劃內,有些卻不是。

  由於呼吸道過敏體質,老早以前就不只一位醫生曾建議我遷往南部居住。退休後的自由度大幅增加,遂認真考慮此事。一段不短的日子裏,陸陸續續與內人和女兒溝通討論。我們取得『候鳥』模式的共識:冬季的北台灣陰雨濕冷,我們就躲到陽光溫暖的台南去。等到春暖花開,再回到熟悉的台北。一對退休後移居加拿大的好友夫婦,也是因為避寒,而這樣來回太平洋兩岸。有了高鐵,一日生活圈不再是夢想;落實『候鳥』模式應該不難吧!之所以選擇台南,除了是全台灣每年晴天最多的城市,還有就是高中時代累積的感情因素,以及不少在地好朋友的吸引力。二○一四年十月,我們終於購置一間中古的電梯公寓,權充候鳥的窩。

 

  退休前的二○一四年六月到九月,我深受訴訟之苦。多年以前,我和另一位大學電機系教授,也是大學同窗,同是竹科一家電子公司獨立董事。該公司高層在財務上觸法,遭刑事一審判刑;之後,所有董事與監事都被捲進民事賠償之訴訟。二○一四年六月上旬,民事一審判決書下來,我方敗訴。二審如果再敗,我們兩人的全部退休金就泡湯了。我們都是單純的教書先生,自是緊張萬分,於是一起渡過煎熬、困頓的四個月。幸虧保險公司後來願意理賠,免除一場巨大的災難。

  困頓之時,多次私下想著:如果沒有這場官司多好!我一定要多花時間在公益與朋友身上。但是,說來慚愧。真的退休了,訴訟也順利了結,回顧起來,卻也沒有多做什麼啊!

  為著辦理退休手續,財產清點確實是令我頭痛的關卡。一九八五年秋天,來台大報到,前後三十年;其間由研究計畫採購的儀器設備、電腦印表機等,多不勝數。這些玩意兒都是掛著我的名字的「台大財產」,而絕大多數都由歷屆研究生(前後共有一百來位)使用。二○一五年年初,我開始正視這件事。帳面資料顯示,我有三百多筆財產!許多都超過使用年限,可以辦報銷了。從前,退休時的財產報銷,形式重過實質。想想看,三十年前的8086, 286, 386等風光一時的電腦,除了進博物館珍藏,只能當廢物看待。大張旗鼓地盤點,有意義嗎?!也不知那一年開始,所有財產一律電腦建檔,嚴格管理,以前的彈性就消失了。報銷時,驗明正身,還頗符合武俠小說的江湖術語 ──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可怕吧?多虧我這群研究生情義相挺,在實驗室裏裏外外,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嘴找東西,如此這般完成了不可能任務。還在使用年限內的,也承蒙三位教授同仁願意接手,成為他們的財產。

  二○一五年二月之後的三個月,忙著搬家。早先,在新生南路三段──隔著台大小巨蛋不遠,我就買下老舊的電梯公寓,目前屋齡三十好幾。為免除後患,整修漏水,更換水電管路,裝隔音窗,內部整修等,皆是重點。之後,把青田宿舍的家當打包、搬遷、歸位等,又是一番功夫。說來不敢相信,就我們夫妻兩個人,怎麼會有那麼多東西?

  我外孫三歲了。女兒一家三口六月底已從馬祖舉家返台。女婿是醫學系公費生,需外島服務兩年。如今完成義務,要到亞東醫院外科任職。他們已在醫院附近租下公寓,展開新生活;同時準備迎接今年十月底即將來臨的小寶寶。

  我與內人還是持續推動老神父的口述歷史。今年十二月,第九本書即將出版。那是我國籍馮允文神父的生命故事。他八十三歲,尚未退休。仍然在台中陪伴那兒的大學生。四十多年來,他曾服務於台北、高雄和台中,主要對象都是年輕人和大學生。

  另外,我幫忙規劃台南百達文教中心六場社會公益系列演講。據說,南部年輕人渴望這樣的活動。我們已辦過兩場,分別是四月廿五日的『要怎麼定義自己?』和六月廿七日的『有愛,就不遠』。成效如何?尚待後續觀察和檢討。台南百達文教中心的前身是天主教的百達宿舍,專為外地來的高中男生提供優質的食宿環境以及活潑多元的生活教育。當年我從高雄岡山來台南一中就讀,住在這裏三年之久,受惠良多,也有深厚的感情。

  電機系對我十分禮遇,聘我為兼任教授:在大學部開了一個學分的專題演講,每學期需邀請十四、五位不同領域或專長的講員,讓同學們有更寬廣的視野。另外還有兩個博士生、一個碩士生的畢業論文要費心指導。

  拉拉雜雜寫了不少,算是自我警惕吧!時光飛逝,一去不回頭。退休後,還算健康的歲月,最該珍惜了,就一切交託給天主吧!(寫於2015. 8. 1)

張帆人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