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2期 向下位移,走向群眾

透露內心狀態,才是真誠的交流

鄭嘉珷

 

  多年前,有一天在學校裏,一位同事穿著一件金絲絨的衣服來上課。我隨口說了一句,「你今天好像貴婦。」她馬上回答:「謝謝。」我心裏暗暗有點驚訝,因為我只是描述我所看見的,不一定是讚美,因為我並不認為穿得像貴婦來學校,是最恰當的打扮。

  更久以前,初到美國時,一位台灣小姐分租我家一個房間。有一天,一個跟我學華語的美國男生約她去看棒球賽,她精心打扮了去赴約。男生看了就說:「你今天化妝了。」小姐馬上說:「謝謝」。男生卻說:「我沒有說好看。」

  男生說話直率得有點粗魯,姑且不談,可能因為他們兩人平日很喜歡嘻鬧,也可能因為美國人認為看球賽的衣服,不應該好像去參加婚禮一樣。他們結婚了,後來也聽說他們離婚了。

  我現在要說的是非暴力溝通所說的:我們一般的社交談話,很少透露自己內心的真實狀態,只是評論天氣或外在的公共話題,所以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在一起,卻沒有增加彼此的了解和友情。

  在非暴力溝通的課本《愛的語言》裏,盧森堡博士提到,有一天下課後,一位學員跑來跟他說:「你真是聰明,能說出這麼好的理論來」。盧森堡說:「我是猶太人,常常受欺負,有人說我笨蛋,我毫不在乎,有人說我聰明,我也不在乎。但是,你能不能告訴我,我說的理論,有沒有給你的生活帶來幸福呢?」於是那位學員就按照非暴力所教的說話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來說:「聽了你的理論,我覺得非常高興,充滿希望,因為我找到了跟兒子溝通的方法,滿足了我的需要。」盧森堡說:「聽你這樣說,我得到很大的鼓勵,我會更努力在這方面為人貢獻。」

  所以,讚美別人時,要說出別人的行為如何滿足了我的需要,為我創造了幸福,帶給我內心什麼感受,別人才會受到感動和激勵,也增加了彼此真實的友情,而不是把自己放在裁判的地位,來評定對方,甚至操控對方,利用對方。

 

[非暴力溝通]課程結束, 正好為李桂秋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