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66期 變遷社會中小會精神的呈現

酥油燈前的莊嚴慈悲與自在(下)

譚璧輝(輔大宗教系講師)

 

記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師生西藏之行

八月二日 ( 星期三 )  江孜

  結束拉薩三天豐富的寺廟參訪之後,我們在陰雨中告別了這裡,驅車向位於拉薩西南方的江孜前進。

  拉薩與江孜相距 二百八十公里 ,大部分的路都是山路,札西說,他每隔三、五天就到那裡一趟,他的自信和一流駕駛技術,更為我們興奮的心情加溫。

  駛出拉薩市不遠,我們路過印度阿底峽大師圓寂之處的多羅寺,他的靈塔也在此地。我們下車到寺內向這位偉大的僧人致敬,隨即上車,踏上江孜之行的旅途。

  江孜是西藏羊毛及羊肉出口的重鎮,因此往來車輛頻繁。走過一段平路之後,我們開始上山,蜿蜒的山路使遠近山峰盡收眼底,風光綺麗。札西告訴大家今天我們要經過三處山口,話剛說完不久,車子便駛入濃霧之中,我們已來到海拔 四千八百公尺 的甘巴拉山口,此地寒氣逼人,我們稍作停留,內急的人找到一塊大石頭,就在它的後面一洩為快。這種野地上廁所的情形,在西藏的公路邊是司空見慣的,最初我們多少有些靦腆,後來也就入境隨俗了。當人置身於荒郊野地時,許多文明的束縛都自然而然的放下了。

  走出濛濃的甘巴拉山口,天空漸漸晴朗,轉過一個大彎,突然在陽光下出現一個高山大湖,這就是著名的羊卓雍湖,她美如山中仙子,靜靜躺在群山懷抱中,藏人視她為聖湖,常有虔誠信徒沿著 二百五十公里 的湖邊繞行,誦經、唸佛,並將此視為朝聖。其實,單單由高處俯瞰她,已能感受那股沁心的寧靜與神聖。我站在山邊凝視著她,久久不忍離去。

  揮別美如夢境的羊卓雍湖後,先是一段較為平坦的路,之後又是山路。我們先到達甘巴拉山的海拔 五千二百公尺 的山口,出現在眼前的是,海拔 七千公尺 ,終年積雪的山峰及冰河,遊客都在這裡下車拍照,就連路邊大片的積雪和幾隻犛牛,也都成為人們攝影的對象,大夥興奮的心情,已經把寒風化為和風了。

  帶著高興的心情繼續前行。經過第三個海拔 四千三百公尺 的山口後,山勢略緩,漸漸進入較平坦的地區。由於連日陰雨,溪水氾濫,途中多次車子必須涉水而過,所幸只有一次,車子陷入溪流中,大家下車,最後在築路工人、男同學、及另一輛越野車合力的推拉之下,終於把我們的車子由水中拖出來,前後耗費約兩小時。後來,當我們又經過一處爛泥路時,大家先下車,步行,讓札西把車子慢慢開過去。十分鐘的步行中,我們一方面注意腳下的爛泥,一方面佇足欣賞那由低雲、遠山、草原、沙洲、溪水所構成的一幅高原美景,因為此時,我們仍踏在 四千二百公尺 的高地上。步行過程中,強巴說,今天的狀況是經常發生的,難怪他們兩人雖急於趕路,但仍能安然自在的處理這兩樁意外事件。

  習慣平坦柏油路面的我們,今天總算體驗到巔簸的山路及跳跳車的滋味了,而札西一流的駕駛技術,使我們於傍晚時分平安到達江孜,他和強巴的笑容也讓我們忘了旅途的勞累,晚餐時,大家紛紛向他們舉杯致謝,融洽的氣氛一如青棵酒般的香醇,常留心頭,久久不散。

八月三日 (星期四) 白居寺

  白居寺建於 1418 年,由一世班禪及法王熱丹貴桑帕共同修建。該寺不僅建築宏偉,僧侶眾多,壁畫雕塑獨具風格,其主要特點是對藏傳佛教的各派的兼容並蓄,這點最令人景仰。收藏在該寺正殿中的十六羅漢雕像,它們的神態、造型、服飾各不相同,因此在宗教及藝術上,都具有空前的價值。白居寺內的壁畫風格獨具,即是融合了尼泊爾、克什米爾和印度風格的壁畫,藏人稱之為「佩孜」風格的壁畫。

  位於白居寺旁的白居塔,是西藏著名的佛塔及景點。此塔於明永樂十二年( 1414 年)開始建造,歷經十年才完成,塔高 32.5 公尺 ,共九層,有一百零八個門,塔身建築極為獨特,第五層以下呈八角形,其內為佛堂,第六層以上呈圓形,四面有門,雕有象、獅、飛龍的門飾,很是精美。整座塔由外表看去像似白色的曼陀羅。塔內供有十萬尊儀態各異的佛像,透過幽暗的光線,依稀可見從莊嚴顏面上流露出的恬靜、慈悲的神情。有些專家主張,所謂「十萬」並非指佛像的數目,而是指該塔中佛像之多的意思。說法雖不同,但是,我相信凡造訪過此塔的人,無人不被其宏偉的建築及肅穆的宗教氣氛所吸引。

  白居塔內無論大小佛殿的牆壁上都是壁畫,畫工精細,表情生動,色彩鮮豔。這些具有宗教、歷史、藝術價值的前人創作,卻常年暴露在人前,任遊客觸摸或拍照,無任何保護設施,壁畫被損壞或剝落現象處處可見。我堅守不在寺內拍照,不觸摸壁畫的原則,但是,目睹眼前種種,仍有一股莫名的疼惜,湧上心頭。

  若要到塔頂,需付人民幣兩元。我鑽出僅容一人通過的洞口,到達狹窄的塔頂,在晴朗的天空下,放眼望去,樸實無華的江孜,在群山環繞下,何其安祥自在。

  十一時,大夥上車繼續西行,前往位於 九十公里 之外的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途中我們將參觀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的扎什倫布寺。

  車子在泥土路上急駛,揚起的灰塵可以遮住路旁的景物,這段路上樹木稀少,幾乎見不到草地或青棵田,窗外一片土黃色,只有漂浮在藍天中的大朵白雲和綿延的遠山近丘,伴隨我們前行。

扎什倫布寺

  距離日喀則約 十公里 處,我們已經看見山坡上扎什倫布寺閃閃發光的金頂,及巨大的曬佛牆。「扎什倫布」的藏語意義是指吉祥順遂,該寺由一世達賴喇嘛,在貴族塔杰巴索南巴桑的支助下,於 1447 年興建,佔地二十餘萬平方公尺。到四世班禪( 1567 - 1662 )擔任該寺的法王時,進行擴建,此後,扎什倫布寺就成為歷任班禪的祖廟。

扎什倫布寺中最雄偉的建築是大強巴殿,此殿由九世班禪於 1914 年所建,殿高 三十公尺 共有七層,其內供奉銅質鍍金強巴佛(即彌勒佛),整座佛像高 26 公尺 ,肩寬 11 公尺 ,手指長 1.6 公尺 ,總共用去 二十三萬一千七百五十公斤 的銅皮,及 五百公斤 的黃金,佛像比例協調,生動華麗,但不失其莊嚴,據說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強巴佛像。

  扎什倫布寺另一引人注目的焦點便是建在山丘上約 五公尺 見方的曬佛牆。每年曬佛節時,僧人就將畫有佛像的唐卡,背上山丘,掛在這面牆上,一方面供信徒頂禮朝拜,一方面也在陽光下曝曬這幅唐卡。

  目前該寺有八百位僧人,還有一些學習出家的少年,我們經過時,他們正在大聲背誦經文。在參觀各殿堂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一些帶有濃厚漢民族色彩的裝飾,如絲綢的龍圖案,及長壽老人圖。由此可推測,這裡早已是藏人與漢族共同禮佛及交融的地方。有些佛像前我們還看見許多筆,這是否是面臨考試壓力的學生或渴望上學的信徒來此供奉的呢?我們在其他寺廟未曾看過,這種現象值得觀察及深思。

  步出扎什倫布寺,驅車前往日喀則,這是一座相當繁榮的都市,我們下榻的山東大飯店是一棟現代化的旅館,樓高 38.3 公尺 ,由山東省某企業集團於 1997 年 4 月至 10 月投資興建,同年 12 月正式營業。該飯店獲得世界最高城市(日喀則海拔 3836 公尺 )中,最高大廈的金氏紀錄獎。

八月四日 (星期五) 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日喀則西南 一百五十公里 的中尼公路上。一聽強巴和札西說今天我們所走的路線是中尼公路,大家興奮至極,因為終於要經過在書本上所讀到的重要國際公路,而且認為那應該是一條修築平坦的大道。當我們真正出發時,才發現眼前的中尼公路竟是一條黃土路,路面的顛簸常使後座的人向上彈起十到 二十公分 ,就算抓緊把手,也被顛得東倒西歪。更令人驚訝的是,路常常突然不見了,橫在車前的不是一堆亂石,就是一片河水曾經流過,但已乾涸的沙地。經驗豐富的札西,先停車,在亂石或沙地中找尋車輪的痕跡,然後循著前車的軌跡慢慢開過去,也有很多次他必須自闢新路,以便接上數十公尺外的公路,偶爾,我們看到工人在修路,但是他們的速度似乎永遠趕不上暴漲河水的沖擊,我們所走的便是一條隨時前無去路的中尼公路。在來回 三百公里 的路途中,札西總是鎮定而神色自如的手握方向盤,不時由後視鏡察看我們這一群不倒翁,是否已身首異地了。的確,今天的顛簸經驗令人終生難忘,全身骨骼似乎都已鬆散,幸好,當我們每次下車休息時,好好欣賞了青天白雲下那由重重疊疊的山脈、青棵麥田、黃色油菜花、粉紅小花所構成的一片美景,以及乾爽的空氣,這些都讓我們忘了旅途的勞累。

  終於,我們在中午的陽光下,望見山腳下與青棵麥田間薩迦寺灰白色的外牆與深咖啡色的建築,它是薩迦派(俗稱花教)的重要寺廟。

  薩迦寺分為南北兩寺,各自坐落在中尼公路旁的伸曲河的南北兩岸。北寺為薩迦派創始人昆貢卻杰布於 1073 年所建,在文革期間,該寺完全被毀,現今僅存南寺。南寺建於 1268 年,以仿漢族古代城池形式興建,即是在僧寺的牆外再修建具防禦功能的四個城堡和角樓,遠遠望去對稱而壯觀,全寺佔地約 一萬五千平方公尺 ,它是西藏地區現存風格獨特的古建築物。在這座古老的寺廟中,目前有 121 位僧人,有一些來此學習出家的青少年,我們無意中還發現一群僧尼,當我要為她們拍照時,卻都躲了起來。

  薩迦寺內收藏許多具有宗教、藝術及歷史價值的文物,尤其大殿內的大經架上所存放的,以金汁、朱沙手抄的《甘珠爾》《丹珠爾》經書最為珍貴,其他殿堂內存放歷史典籍、名人傳記、珍貴藥材等。從這些文物中不難看出,十三、十四世紀時,薩迦派在西藏的政教發展上所居的領導地位,而今風華不再,但是寺中的僧人,仍為這座荒野中的古寺,增添一股生氣,期望在未來的世代中,老樹能發出嫩芽,生出新枝。

  薩迦寺的壁畫以佛像為主,一部份是建寺過程圖,用色深而濃,不像我們參觀過的寺廟中的那樣光鮮輝煌,其畫工細緻,給人一種沉穩靜穆之感,有些學者稱薩迦寺為「第二敦煌」,由此可見它在宗教及藝術上的地位。

  在離開之前,得知該寺的住持在寺中,透過僧人的引見及強巴的說明之後,他願意為我們加持,這位瘦小的長者盤腿坐在墊子上,為來到面前者加持。

  我們在四時前離去,沿原路返回。顛簸依舊,車影隨西沉的太陽愈拖愈長,落日的餘暉把蒼茫的大地妝點得如此迷人。回到日喀則時已是繁星滿天的時刻了,我下車時,回頭看見札西和強巴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

八月五日 (星期六) 澤當 敏珠林寺

  不管昨天的疲累是否恢復,今天我們必須告別日喀則,向東行到澤當,兩地的距離為 三百五十公里 。這條被稱為中路的公路,是沿著雅魯藏布江及喜瑪拉雅山脈而修築,路面比昨天的中尼公路平坦許多,沒有路突然消失的情形。車子在名山大川所構成的美景中穿梭、行駛,無人不被這壯麗的山河所吸引,甚至屏氣凝神的注視著它,愈往東行,山勢漸開,景緻愈是青翠,田地更大,樹木也多了。由於路途遙遠,我們多次下車休息,順便吃午餐、拍照、欣賞四周景色,置身在這靈氣四溢的山川原野間,心胸也開闊了,極目四望,深感人的渺小和天地之大,大到能默默無語的包容一切,憐愛一切,此時,一股柔和的暖流,由外而內,流入心中,不知為何,我的眼中充滿了淚水。

  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西藏之行已接近尾聲,或是被沿途動人心弦的景色所感,一路上常有同學為札西和強巴高歌,表達對他們二人深摯的謝意及祝福。

  約下午四時,我們到達寧瑪派的重要寺廟-敏珠林寺,該寺座落在小山坡上,由於正在修路,我們必須步行,約十分鐘便到達。

  敏珠林寺於 1676 年由伏藏大師德達林巴所建,他是五世達賴喇嘛的上師之一。 1718 年該寺曾遭蒙古軍隊的破壞,修復之後,與雅魯藏布江以北的多吉札寺並立成為寧瑪派在西藏南北兩個重要的發源地。

  帶領我們參觀的僧人告訴我們,寺中的壁畫已有三百年,以釋迦牟尼佛的事蹟為主,畫風獨特,筆法細緻,表情生動,雖未有任何保護措施,至今仍然色彩鮮豔,常有許多西藏大學藝術系的學生專程來此臨摹。在參觀過程中,無意間遇到一位略通英文的僧人,交談之下得知他曾到過義大利一年,在那裡學英文,同時也教西藏宗教藝術及臉譜畫,他本人是一位唐卡畫家。從交談中也知道,該寺在台北和台中都設有道場,寺院牆外一座全新的白色佛塔,便是由台灣信徒捐贈人民幣一億元所興建的。佛塔外部工程已完,內部正在進行牆壁的彩繪,預計今年年底全部完工。這是一座極為華麗、光耀奪目的高大佛塔,但是矗立在一片陳舊低矮的農舍前,卻顯出強烈的對比,我真想聽聽附近農民如何看待這座輝煌的佛塔。

  結束敏珠林寺的參訪後,強巴帶大家去參觀附近一戶民宅。這是一棟由石塊築成的二層樓房,底層是牲口的棲息處,上層有兩間大臥室,一間廚房兼臥室,家人都睡在地上,室內窗戶不多,沒有電燈,光線昏暗,蒼蠅亂飛,雖然簡陋無比,卻很清潔。屋前有一個小院子,院子中央放有太陽能熱水的裝置,窗台上花盆裡的鮮花,在灰色外牆的襯托下,也使整棟房屋亮麗不少。

  傍晚時分到達澤當,在藏語裡「澤當」的意思是玩耍的地方,目前這裡是歐洲觀光客最喜愛的地方。我們所住的旅館-澤當飯店,是當局指定外籍觀光客的下榻旅館,監控嚴密,在辦理住房手續時,我們要交出自己的台胞證,供飯店相關人員查驗,這是在其他旅館未曾發生過的。

八月六日 (星期日) 桑耶寺

  這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們於九時半來到渡船口,呈現在眼前的是寬闊的雅魯藏布江,和對岸綿延的山巒。我們在岸邊等了一小時才上了動力小筏,船在江上航行一小時後靠岸,我們下了船,再乘一中型巴士上山,才到達西藏最知名的古寺──桑耶寺。

  桑耶寺位於拉薩東南方的扎囊縣境內,雅魯藏布江之北,海不目山下,依山面水,風景極佳。這座古寺是在赤松德贊時代,於 762 年開始興建, 779 年修建大殿,歷年來經過多次擴建,全寺 108 座建築物都在一堵圓形白色圍牆內,宛如一座巨大的「壇城」(藏傳佛教的理想世界),面積有 十一萬平方公尺 。在過去一千三百年中,桑耶寺曾數次遭到焚燬及重建,這堵圍牆早已被破壞,如今只存留殘缺的部分。

  桑耶寺的藏語意義是「三樣寺」,這是指該寺的建築以及殿堂頂上的裝飾,都帶有藏族、漢族、及印度的風格,這種三合一式建築的特色,可在該寺的主殿明顯看到,底層是藏族工匠依據西藏本地寺廟的風格而建,中層是由漢族僧人設計的漢式經堂,在中間門楣上懸有一塊「大千普照」的篆刻匾額,上層則是由印度僧人指導而建造的,具有印度色彩的佛堂,及金光閃閃的屋頂,整座大殿,呈上尖下寬形,很是特別。寺內各層牆上的壁畫更是風格各異,鮮麗奪目,內容豐富,最特別的是,有一幅畫的內容是衣服、鞋子、經書、日用品、建築材料等,這是所謂「規範」的壁畫,即是記載僧人的衣、食、住、日常生活、寺院建築應有的標準。此外,我們還看到一尊雙修像及蓮花生的「無二無別」像,意思是指該座塑像經過本人鑑定,與本人完全相同。

  在赤松德贊興建桑耶寺之前,已邀請印度高僧寂護及蓮花生二人來西藏弘揚佛法,將印度教與西藏本教結合而創立了西藏佛教。當桑耶寺興建完成後,二人繼續在寺內弘法修行,並訓練了西藏第一批剃度出家的僧人,稱之為七試人或七覺者,之後,該寺的僧人也從事佛經的翻譯。因此,桑耶寺成為西藏歷史上第一座擁有佛、法、僧三要素的寺廟,其在西藏佛教中的地位,也由此可見一斑。藏傳佛教在西藏的植根與發展,桑耶寺功不可沒。其實,對任何宗教而言,翻譯經書及訓練僧人,是傳播和延續該宗教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我們在寺廟外一間大廳內用完午餐後,便乘敞棚卡車下山。車上沒有坐位,所有乘客都站在車上,每人雙手緊抓頭頂上方的粗麻繩或鐵槓子。山路有些顛簸,我們幾個身材矮小的,常有身體被吊起,雙腳離地的情形,幸好,有兩位體格壯碩的男同學前後擋住我們,否則真要像盪鞦韆一樣了呢!我們吊掛的模樣,讓坐在車頭頂上的強巴一路笑下山。

  下了卡車,船已在岸邊等候,大家上了船坐下。再次航行在這條名川上,更感到它的浩瀚與無窮的生命力,千百年來,它帶走了無數人和物,也留下了許多令人追憶的歷史痕跡,桑耶寺的風華雖已褪去,但是,它在信徒心中仍保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船上有兩位來桑耶寺朝佛的敏珠林寺的僧人坐在我旁邊,由於言語不通,只好以微笑代替交談了。當我還沉浸在眼前的美景中時,船已靠岸。回頭望見那綿延的山峰及河水,它們仍然默默的迎來送往,並靜靜的向東流去,安祥又自在。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位於澤當東南 二十公里 處的小山頭上,其藏語的意義是「母子宮」,是藏民為聶赤贊普所建的住屋,規模不大,但卻是西藏的第一座宮殿,前面是三層樓房,後面是碉堡瞭望型式的高樓,整棟建築以石塊砌成,上窄下寬,宛若一頂大帳棚。這座宮殿現已改為寺廟,佛堂內供有三世佛像、文成公主及赤尊公主的坐像,造型均極為精美。這裡雖然不是知名的大寺廟,但是,來此朝佛的藏民,仍絡繹不絕。由山下循小徑而上,距離雖不遠,但卻十分陡峭,我們走得氣喘吁吁,而後面一隊前來朝佛的藏民,卻以輕鬆的步伐,越過了我們。

  站在狹窄的寺廟前,放眼望去,山腳下是一片廣大的青翠農田,整齊的樹木和稀疏的農舍,據說,這裡是西藏最早的農田。

昌珠寺

  由雍布拉康返回澤當的途中,我們下車參觀了這次西藏之行的最後一站──昌珠寺。

  昌珠寺最初只有主殿,後來在主殿四周擴建了六座大殿,以迴廊連接,因而形成許多長型的庭院,別具特色。

  來到昌珠寺的參訪者,所要看的便是該寺的鎮寺之寶──珍珠唐卡,這幅唐卡是在帕木竹巴王朝時期(元末明初)由乃東王后出資製成,獻給孜措巴寺供養,是一幅觀音菩薩憩息圖,全長 2 公尺 ,寬 1.2 公尺 ,用珍珠二萬九千多粒及其他各種寶石、黃金鑲嵌而成。文革時期,這幅唐卡遭到拆毀,之後,已修復,完好如初。現今這幅唐卡供奉在主殿樓上的一處小佛堂中,有玻璃及鐵網的嚴密保護,並有僧人在一旁監視,這種情形極為少見。

  我們走出昌珠寺時,看見一群中壯年的農民,正在庭院裡高歌跳舞,男女一應一和,舞步與歌聲自然配合,帶有濃厚的民俗色彩,這便是每年在收穫季節裡所舉行得「望果節」,按藏語的意思便是口中一邊唸或唱著經文,一邊在田地上繞圈。這節慶與宗教有密切關係,虔誠的農民以純樸的歌舞表達自己深摯的感恩與祈求。我們這些外來者和一些當地人,都為他們的歌舞所吸引而佇足觀看。

八月七日 (星期一) 告別西藏

  前後十天、令人終生難忘的西藏之行,就在今天劃上了圓滿的句點。

  早晨六時半,每人拖著重重的行李上車,在微明的清晨,驅車前往貢嘎機場。重走來路,心情卻不同,猶記得來時興奮的心情,而此刻心中卻填滿了離情別緒。走著走著,曙光漸現,在晨曦中,那喜瑪拉雅山,那雅魯藏布江,竟是如此柔美,以無言的祝福,送別我們這群異鄉遊子。

  到了機場,辦完一切手續。登機時間一分一分接近,離情一陣一陣湧上心頭,起初,我們還強顏歡笑,但是,當看見札西蹲在大廳外無聲飲泣,強巴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有多少人還能忍得住自己的淚水呢?我握了札西的手,擁抱了強巴,快快走到登機匝口,不敢回頭再看他們二人。上機後,找到座位坐下,當飛機在跑道上滑行時,強忍的眼淚如決堤的河水,流滿面頰。我不時眺望窗外的白雲和山巒,啊!西藏,我還會再回來,與親愛的朋友重聚,重遊瑰麗的山川,重溫酥油燈前的那份超越宗教界線的莊嚴、慈悲、與自在。

 

後記

       八月七日 上午,我們離開拉薩飛往成都。在成都參觀了道教重要的宮觀青城山及青羊宮。 八月九日由成都飛往香港,在那裡訪問了天主教的聖神修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所。 八月十日 深夜,我們帶著滿滿的物質與精神行囊回到台北。

  離開成都前,陳主任再次提醒同學按照出發前每位同學選定的目的地,寫一份報告,而我則要為整個西藏之行寫一篇報導。我的報導融合了同學報告中的一些資料,其他書籍的記載,和自己在西藏時每天的筆記、反省及感想等。在不同的時空中撰寫這篇報導時,除了對那裡的人物、山川懷念無比之外,也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提出一些反省。

  傳入西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佛教信仰,對藏民有深遠的影響,宗教是他們生活的中心,他們不顧自己的窮苦而把僅有的錢財捐給寺廟,或拿去奉養僧人。因此寺廟修建得金碧輝煌,僧人生活無憂無慮,而一般百姓卻生活貧苦,然而佛教的因果律及解脫的思想,讓他們安心忍受現世之苦,等待死後的解脫,這可能是他們不積極設法改善大環境的理由吧!藏傳佛教不像基督宗教或台灣的佛教,興辦學校、醫院等從事改善人心的社會工作,或教育工作,只重視潛心修行,十幾世紀以來,確實造就了無數有德有才的高僧。不過,近年來出家修行的人數已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在我們訪問過的寺廟中,具有「格西」資格(佛學博士)的大師寥寥可數,這與僧人的訓練有密切關係。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達賴和班禪,前者遠走海外,後者常駐北京,目前西藏宗教界正面臨無領導者的空窗期。此外,我們在不同寺廟中所遇到的朝佛者,大都是中年以上的信徒及小孩,年輕人已不多見了。這些情況不禁令人對西藏佛教的未來感到憂心。當世界各大宗教都面臨無神論及自我主義的挑戰時,藏傳佛教能否倖免?它將如何面對新世紀所帶來的衝激,而仍保有其原有的精神呢?

  在我們所有參訪的佛寺中,除了無數造型不同的佛像外,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每座殿堂內,每條走廊上的壁畫,經過數百年甚至千餘年的歲月,仍然色彩鮮豔,人物清晰,畫面生動。這些壁畫不僅是宗教藝術上的瑰寶,也是研究西藏地區歷史、文化、社會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這點與我們在歐洲古老教堂及修道院內所看到的彩色玻璃窗、壁畫、雕塑有相似之處。我殷切盼望西藏有關機構對這些不朽的人類文化資產予以必要的保護,並延聘專家研究,書寫成冊,製成精美的資料,供人閱讀或參考,使藏傳佛教走出神秘的帳幔,讓世人認識它真正的面貌和精神。

  信奉基督宗教的我,親自踏進藏傳佛教的寺院,目睹那裡的一些情況,除了對這宗教的恭敬與尊重外,對自己的信仰也更加肯定和喜愛,而他們的虔誠,對宗教的重視,把宗教精神溶入生活,甚至讓它成為自己的人生觀,都是值得我深自反省的。在宗教學的研究上,我認為基督宗教與藏傳佛教的發展、修院與寺廟的組織、修士與僧人的訓練、修行方法、兩大宗教對社會文化的貢獻、宗教藝術、宗教建築等方面,都值得作些對照性的研究。「江山代有才人出」,期望在二十一世紀中,這類研究,能在人類文化的桂冠上增添一份光芒。

  有「地球上最後一塊淨土」之稱的西藏,確實令人難忘,其瑰麗的高原景色,宏偉的寺廟,吸引了許多的觀光客。在西藏,我們所到之處,常有一群小孩圍過來,要錢、要食物、要筆,我不知道這是他們的習慣,或觀光客的同情心所造成的風氣,或任何旅遊地區都有的現象?看見拉薩、日喀則及一些城鎮的快速現代化,心中憂喜參半,或許這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生活永遠處於拉鋸狀況中所造成的張力吧!然而,那美麗的景物,強巴與札西溫和的笑容與真誠的態度,濃厚的宗教氣氛,常如夜空的繁星,在記憶中閃閃發光,不知不覺又讓人夢回西藏,對那兒的惦念竟是如此深長。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