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5期 基督信仰的在地化、現代化

我去教堂「拜天主」!

郭方贄

 

  天主教傳到中國近千年裡,耶穌會士不論是郎世寧修士,或是湯若望和利瑪竇神父等,遇到最困擾的問題,相信就是「拜拜」,這裡不是說「再見」,而是指「祭拜」。

  昔日「天主教不準拜拜」是華人不信天主的最佳藉口。華人自古以來逢年過節都會在家忙上三、五天,準備豐盛食品來敬天祭祖。皇帝每年在天壇隆重地舉行祭天大禮,這些祭拜逐漸成為華人的傳統民俗習慣。

  可惜的是,天主教傳到中國時,西方傳教士在未真認知下,竟誤認為這是祭拜牛鬼蛇神的偶像而禁拜,令華人難以接受。在一般家庭裡,若有人突然領洗入教,仿如「九二一大地震」,家裡來了一位怪人,大家一起用餐時,還要等他唸完「飯前經」才能開飯。春節和中元節等在家祭祖時不肯拿香拜拜,而是以敬禮祖先。

  一九四九年自大陸人民逃奔台灣,逃避共產黨的恐怖統治,一大批的國籍和外籍神職人員和男女修會會士也順著時勢,來到台灣推動福傳和牧靈使命,在各教區幾乎密集到「鄉鄉有一座教堂」。

  五十年後的今天,回顧天主教在台福傳成果,頗讓人驚訝的是「眷村」、「原住民部落」亮出最佳果實,街坊的一般住民還差強人意。如今領導天主教會的主教團成員都是本地人,對台灣教會與本地生活習俗等文化融和有很大助益。

  於是,可以看到台灣教會本地化的「潮流」下,教徒不僅可以逢年過節在家祭拜祖先,放祖先牌位(不是民間神祉位牌)也變得可接受。在墳墓前跪拜燒香也沒被禁止。

  說到本地化,每日或主日在教堂裡的「感恩祭」(彌撒),教外人一般都「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不知指的是何物。忽發奇想,若從華人眼光和習俗來重新訂名,最適宜的就是「祭天禮」,對台灣人而言,就是「拜天公」啦!

  又例如,台灣商店每月逢初一、十五日都在大門口前擺放桌子,上面放著食品和水果,老闆和全體員工順序地到桌前拿著香朝天拜了又拜。天主教徒又可否每逢守瞻禮六或各瞻禮日,在店前舉行這種「小拜天公禮」?當然,桌上只是擺放一座小十字架,奉乳香代替燒衣紙。 

  還有,佛教有「禪修」,天主教有「避靜」,對外教人也不是語意不清,不過可能改為「靜思營」、「靜修營」,會讓人更易於理解。 

  為一些教友,這種討論可能一時接受不了,但只要沒有挑戰教義教規,甚至讓新教友或慕道者搞清楚教會禮規的紅線,大家主動提出建議,既能促使天主教更好融入華人社會,也能增加教友間的互動,展現教會活潑一面。(2017. 07. 04)

郭芳贄說他先去陽明山的「至善園」為小會會員探路(攝於該園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