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七月五日 至八日,天主教中華基督神修小會北美分會於多倫多宗徒之后退省院,舉行第三屆共融大會,共有美加地區的會員及台灣代表六十餘人參加。為了這四天的會議,多倫多當地的華人教友,無論在事前、會議期間、及會後都鼎力相助,他們的熱誠招待、周到的服務、不分晝夜的接送及高效率,都在與會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會議結束後,我訪問了進出機場接送與會者,並在會議結束後的四天中,每天照顧我們來自台灣六名代表的飲食,以及接送我們的馬津生弟兄。訪問馬弟兄的當天下午,我坐在他家的地下室裡,聽他暢談有趣而又令人讚賞的堂區服務經驗。
今年五十五歲的馬津生弟兄,出生於天津一個基督徒世家,民國三十八年隨父母來台,定居於台北大直。十二歲首次接觸天主教,雖未領洗,就已擔任彌撒輔祭,而神父、修女也是馬家的常客。高中畢業後考上台大商學系,並參加天主教大專同學會,大四時方領洗成為天主教徒。在擔任了兩年助教之後,赴美深造。留學期間雖然課業壓力沈重,仍然參加基督教的查經班,並從中獲得深度的內心平安。一九七四年移民加拿大,定居多倫多至今。
從少年時期到移民加拿大,馬弟兄將這段時間稱為信仰打基礎時期。一九七五年所屬堂區成立國語分享祈禱會,此團體成為吸引國語教友的地方,甚至二十六年後的今天,其吸引力仍不減退。
加拿大二十七載的歲月裡,前十四年馬弟兄全心投入國語教友協進會的工作,後十三年則參與建堂策劃及其他堂區事務。國語教友協進會每月一次在教友家中舉行讀經分享,有時也邀請路過此地的中國籍神父參與讀經分享,或舉行彌撒聖祭;漸漸地,期盼堂區裡有一位華人神父的意願日益強烈。另一方面,一些頗具影響力的教友也積極向當地主教要求一位能說國、粵語的神父。於是,在一九八三年,有賴江綏及彭保祿兩位神父的大力推動下,湯一煌神父由紐約來到多倫多,開始華人教友服務工作。
一九八七年當地主教授權湯神父在多倫多東北角覓地建造一座華人天主堂,至於名稱,曾有多種選擇,最後決定以「中華殉道真福」為新教堂之名(當時中華殉道者尚未被教宗宣布為聖人)。教堂建造之前,在當地已有三所頗具規模的中文學校,每主日都在其中一所小學的禮堂或操場舉行中文彌撒,由國語及粵語教友共同負責,經常參與彌撒的教友已達三百人,來自九十八個不同的家庭,他們便是中華殉道聖人堂最早的信友。
自一九八七年之後,參與中文彌撒的人數與日俱增,建造一座專屬華人的教堂的渴望及聲音也日漸增強。一九八九年八月,由四位教友組成建堂委員會,馬弟兄為委員之一。湯神父與四位委員都秉持簡單實用的原則來建造新教堂。經過五年的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一座專為華人服務的教堂──多倫多天主教中華殉道真福堂──便在眾人期盼之下,於一九九四年一月落成。在建堂期間,教友人數由一九八七年的三百人增加到一九九四年的五七五○人。
馬弟兄在這幾年中除了繁忙的公務外,下班後及週末時間都投入建堂工作中。在建堂經費上,教友每人每月捐三十元,有一位魏婆婆在每年募款會上,親自製作五百個蔥油餅義賣,所得金額捐助建堂。一九九○年,教友發起百萬唱募款活動,第一次便募得二千七百元加幣,第四次時竟募得加幣三萬元,此項由教友策劃及主持的活動,自一九九七年之後改以同樂會方式舉行,目的不再是募款而是福傳。
今年五月才退休的馬弟兄有三個女兒,當他回憶過去十四年的堂區服務,深感時時處處皆有天主的牽引,尤其是那些壓力沈重的日子,更讓他對天主的愛與照顧衷心感動和感謝。從多年的堂區工作中,他學到了做人做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尤其在擔任領導人時,他體會到要信任別人,將工作分配好之後,便放手讓別人去作。
至於本身的工作、堂區服務、及家庭生活三者的兼顧,的確需要以天主的智慧來作最好的安排及選擇,事先向家人說明並徵求他們的諒解與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
十餘年的堂區工作經驗,使馬弟兄感到從事堂區工作是一種聖召。堂區工作是多元化的,每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力而為,不求名利,不求表現,堂區工作能使人成長,學習如何為人處事,促進彼此的友誼,加深個人的信仰,而個人的讀經與祈禱,卻是從事堂區工作的原動力。
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目前教友總人數為一萬一千四百餘人,以粵語教友為主,國語教友是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新加坡、印度、及南美洲等地的移民,人數為三百至四百。堂區內有三十多個善會,各司其職,分別在各方面為本堂服務。由於每主日有七台感恩祭,每台人數都接近千人,僅就聖詠團而言,就有七個,其他為數眾多的服務人員更是不在話下。該堂區有三十個慕道班,每班平均人數為五十人,每週聽道一次,一年後方可領洗,全年領洗人數為四百至五 百人。
在結束訪問之前,馬弟兄特別介紹該堂主任,湯一煌神父。他說湯神父雖已年高七十五歲,但是仍然努力工作,且工作量驚人,他擅長整理資料及作計畫,每年向教區提出的報告均請專人製作,這些報告的格式及內容已成為教區各種報告的範本,而堂區也被視為教區的典範。然而湯神父最得人心的,是他的開放、接納建議、溫和謙遜、及信任別人,他雖然是一位擁有一萬多教友的堂區的主任神父,但是他卻視自己為兄弟姊妹中的一份子,僕人中的僕人,他的風範吸引許多人來到教堂,走近天主。
訪問結束,與馬弟兄家人共進晚餐之後,在返回住處的途中,經過中華殉道聖人堂,看到它那簡單樸實的建築在四面投射燈的照耀下,除了幾分莊嚴之外,更散發出慈母般的溫暖與期盼,白色的十字架在夜空中,顯得格外明亮,那是耶穌基督透過中華殉道聖人,以及堂區的兄弟姊妹所發出的希望與愛的光芒。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