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5期 與主親近.與人同行

《四碎之燈》──重新發現天主的臨在

文化查經組/張惠敏紀錄整理

 

(上帝已死!我們正是謀殺祂的人 ……)

前言:(胡國楨神父)

  歐洲在經歷了黑暗時期後,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雖說是回到了黑暗期之前,以希臘文化為主流,但從前的傳統是以柏拉圖的思想為主,即世界不見得是真的,真正的世界在天上,人的肉身是假的,會消失不見,真的靈魂在天上。文藝復興時期恢復的卻是以亞理斯多德思想為主。

 

  柏拉圖主義:人在山洞中,山洞外是太陽的光,我們看到的只是個影子。

  (補充:柏拉圖用了一個著名的「地窖比喻」來說明「概念論」的可靠性。

  「在一地窖裏,光透不進來。有許多囚犯被綁在椅子上,面向一幅大牆壁。椅子後面有一矮牆,矮牆上有各類道具,矮牆後點著一支蠟燭。囚犯不能回頭看見背後的東西,天生下來只見到大牆壁上的道具影像。如有人問這些囚犯,世界上甚麼才是真實的?他們會說牆上的影像是真實的;問甚麼是知識?他們就會說:「我記得或認識牆的一些事物就是知識。」因此,柏氏就以人來類比地窖的人。說人一生下來,就面對感官世界(World of senses),很自然就認為這感官界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所以結論說:我們所看見的東西,都是看不到的東西的影像。

 

  亞里斯多德主義:特色是邏輯學,用來分析思想。

  當歐洲處於黑暗時期,周圍的阿拉伯世界文化卻很高,他們也是以希臘文化為主,但不是以柏拉圖思想為主,而是依亞里斯多德的邏輯來論述事情。

  最先,歐洲教會學術以柏拉圖思想為主時,天主不需要被證明祂的存在,直到後來依亞里斯多德邏輯才需要證明天主的存在。此種錯謬到了尼采時代達到最高峰,因無法證明天主存在,就變成天主不存在。

 

天主存在的論證:

  1.外部論證:當時的哲學家講的多是此種論證,認為天主如同是工匠在做事,若天主不存在,世界就會失序。

  2.內部論證:本書以此為主,且以默觀天主和我們的關係來闡述。

  本書第一部(一、二、三章):現在的人怎樣證明天主的存在,是以自戀的角度、實用主義等的角度去證明。

  本書的中心思想在第二部:四、五、六章

  第四章:對於天主的存在──天主教傳統的正確觀念,以聖十字若望、大德蘭的修行默觀祈禱為重點。

  第五章:以新教的角度來看天主的存在──馬丁.路德以後的祈禱方式與傳統有些差異。此時又有高派教會和低派教會之分:

  高派教會的思路比較接近天主教,如聖公會、衛理公會屬之;低派教會則為多數新興教派。

  第六章:描述中世紀的人證明天主存在的論點,即辯證天主的存在。作者認為那時過分以證明的角度,也就是以外在來論證天主的存在,而非以內在的默觀方式。好比明代王陽明學說,原本是好的學術思想,後來趨於空談末流,只抓住尾巴而忽略真正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七章)比較實用的部分:以科學的觀點來闡述。

 

        *                       *                      *

 

第一章分享:信友當中無信的問題

胡國楨神父:

一、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知論

  「愛」是動詞,而非名詞,或形容詞。信仰的黑夜時代就是亞里斯多德把信仰作了區隔,把原本是動詞的信仰行動,變成理性的名詞或形容詞。

  由於無法用理性的角度證明天主的存在,於是形成了「不可知論」,連帶行動也消失了。

二、為何天主不再活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意識中

  盧雲的著作《從幻想到祈禱》是以現在的角度去詮釋心靈的黑夜,《四碎之燈》有很多是盧雲的觀點。

  盧雲書中提到靈修生活的三個動向:

  從孤寂到獨處──自我的成長

  從敵意到善意──與人的關係成長

  從幻想到祈禱──與天主的關係成長

  人為何會感到孤寂,懷有敵意?那是因為活在幻想中;要打破幻想,才能藉著祈禱,真正和天主在一起。天主是超越理智的,我們若是以理智的角度來與祂親近,便感覺不到天主的存在,於是靈魂猶如在黑夜中。

  在獨處時,沙灘上的四行腳印,讓我們雀躍於天主與我們相隨,但若只剩下兩行腳印,我又會失落,以為天主離我而去,但天主說:「其實我已把你背負在身上。」原來,沙灘上的兩行腳印是天主的啊!

三、「希望時時感覺到天主的臨在」是默觀上的錯謬

  前段提及盧雲說的孤寂,為什麼人會感到孤寂呢?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個「物」即指外在環境,「以物喜」就是希望世界外在的環境都來配合我,符合我的想法和心意。「以己悲」就是當外在環境不配合我、不符合我的想法和心意時,會感到悲傷。要先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達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操。有了這種體認,我們就能進入默觀的精髓,不要"to have"而是要"to be",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達到獨處的境界。即使在嘈雜的環境中,我也能感受到與天主同在,跳脫別人的影響,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癥結所在。

  如果我在默觀時,能感覺天主的臨在,同時也感覺到天主的不臨在,也就是聖十字若望所說的「心靈的黑夜」,這才是靈修生活的高峰。

四、哪些影響力有害於靈修的內在生命

  書中的重點是要我們把信仰從歐洲後來所受亞里斯多德邏輯的影響中跳脫出來,不是回到柏拉圖主義,而是以當代現象學的現實層面做為靈修基礎。

  以亞里斯多德邏輯為背景的哲學思路,在我們追尋天主的過程中,反而容易影響我們對天主的認知。所以先唸哲學,尤其是以亞里斯多德邏輯為基礎的哲學思辨,再接觸神學難免會有些阻礙。

  帆人:不能以邏輯思維來看這本書,神父的重點提示減少我們摸索的時間,也讓我們了解當時哲學的背景。

  長春:從拉菲爾的理想國繪畫中,柏拉圖手指上指,表示真理在天上,他注重天上的事物;亞里斯多德手心向地,表示真理存在於我們看得到的世界上,是實在主義,也就是外部論證的根基。拉菲爾的另一幅畫──聖體的爭辯,爭辯耶穌是不是在聖體裏面?其實要找天主,就得從心中不斷挖掘至最深處,隨著默觀向內心找,而不是向外尋找。

  胡神父:原本在柏拉圖時代,教會認為耶穌就是在聖體裏面,這點無庸置疑。而在亞里斯多德時代,以邏輯上的定律(同一律「A就是A」、不矛盾律「A不可能同時是A,同時又是非A」)為概念做為判斷時的原則,以及三段論法的邏輯論點:「耶穌存在哪裏呢?」引發爭辯,因為耶穌若在聖體裏,就不會在天上,但我們的信經告訴我們:復活的耶穌基督現在「在天上、在天主的右邊」,所以,耶穌不可能同時在天上,同時又在聖體裏。其實這個爭論一直存在在天主教的學術圈子裏,在教友圈子並不太受注意。一直到新教改革時,馬丁路德等人把這個問題直接訴諸教友,問題就開始鬧大了,教會因思想的不同而分裂就免不了了。今天,我們為跳脫這個爭論,就必須跳脫亞里斯多德用邏輯來講信仰。

  慧琴:我的經驗裏,早上走路就可以默想與主同行,或是祈禱時複誦「耶穌我愛祢」,透過簡單的方式,就可以感受到天主。寧靜自己的心是最重要,心靜了就能看清週遭的事物,看到了平常忽略的雲彩。我們在生活中有時需要被催眠,來點幻想也不錯,就能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天主的臨在。

  利利:天主是自有者,基督活的是真我,一般人活的是假我,是別人眼中的我。如何活出自己?是人生的重大課題。在我的經驗裏,最能感受到天主的臨在,卻是在遭受最痛苦的時候,因為仁慈的天主會在此時安慰我們的心。經歷過天主臨在的甜美感受後,卻常常盼望再次感受天主的存在,甚至透過別人來感受也好,這份失落讓心裏產生了孤寂感,這時天主給我們的功課,是讓我們學習安靜下來等待,因為理智承認天主的存在並不困難,但想感受到祂的臨在卻是奢侈的,所以在生活中用一種平常心來看待信仰,不要變成強烈渴求天主臨在的心態,會輕鬆許多。

  鴻誼:打太極拳時首重心靜,心靜身體才能放鬆,就像默觀一樣,要先安靜自己的心,才會發現周遭不曾注意到的美麗事物,甚至讓你情願盯著一棵美麗的樹看,也不願看一堆疲勞轟炸的電子郵件。但是在默觀中卻常常雜念很多,難以心靜,東方哲學雖也是崇尚心靜,如果能再加上斷念方式,相信更能讓自己快速達到心靜的地步。

  惠珠:參加葛素玲修女帶領的「凝視基督之光」課程,教我們認識默觀的所有面向,在中間這個「基督之光」的起源,讓宇宙所有的發展都隨著一個軌道繼續走著,默觀中我們也與各種其他生物一起在基督之光中運行,基督之光始終照亮著宇宙。在林布蘭的一幅畫作「夜巡」,有人不經意發現這幅畫有一層油狀的東西覆蓋著,在小心翼翼除去表面的油狀物之後,整幅畫就亮起來了。我們如果只用理性去思考,就如同在心靈覆蓋上了一層油,蒙蔽了內在的光芒。我們常把天主看得太小,看作生活重心中最小的一部分,這需要調整。此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要保有對天主的驚喜。

  淑美:符號在不同人的生活中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一個蘋果的圖畫你會想到甚麼呢?一個好吃的蘋果、iPhone,還是伊甸園裏亞當夏娃的故事?一些符號的意象,要靠讀者去意識才會是活的,祈禱可幫助我們認出天主的符號。

  雪琴:雖然因工作、家庭的關係,覺得自己給天主的時間太少,也沒有餘力做默觀祈禱,但仁慈的天主總會知道我的需要。有時這個需求甚至不是你去求來的,而是祂真的洞悉你的需要而給你的。

  世明:我們相信天主一定會臨在願意為祂工作的人身上。我接觸過一個民間信仰家庭長大的孩子,也願意去探望為他祈禱的修女,因為修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斷為他祈禱,這份付出是實踐耶穌愛的表現。

  少如:生活中常望平日彌撒,多祈禱及唸經文,與天主接觸,讓我心裏獲得平靜,也在靈修上得著喜樂。

  瑞雲:小時候覺得可以和無所不在的天主祈禱很開心,所以很熱心祈禱。當了解天主臨在聖體時,就很渴望靠近聖體櫃,感受與天主同在。及長,體驗到天主存在於我們生活中。默觀就是直觀,其實是很單純的,不用去多想要怎麼做,每天花點時間,不要生活太匆忙,就會慢慢體驗到天主。其實不管你和不和天主說話,感受不感受到祂,天主一直始終都「在」。

  惠敏:很難做到完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免處於「幻想」(即刻意在任何事物上追求天主的存在,所得到的假相)的境界。但要是物理現象對我的感受確切是個奇蹟,只要我認定這些都是至高無上的「天主」所帶給我的,無論是以感恩或喜樂甚或悲傷的心情面對,相信天主都存在我心中。

 

第二章(前半)分享:

喪失默觀性人格的因素:1.自戀主義2.實用主義

  平洋:自己的孩子做事非要依循固定模式,他從小也有自戀的傾向,這樣容易養成偏執的個性,對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要小心避免掉入自戀主義的泥沼。

  淑美:人很難完全擺脫實用主義,雖然在祈禱時不刻意祈求什麼,只是讓自己藉著祈禱和天主好好相處。但最近較能安心祈禱的動力,仍是設想一個人的肉體每天都需要睡覺,那麼祈禱也是靈魂每日所需,這好像不免也是落入實用主義的思維中。此外,力行在固定時間做祈禱,童書《小王子》中狐狸跟小王子說,我們每天要固定一個時間約會。體認到要有一個固定時間,才會懷著期待的心情和準備好的心靈去赴約。

  雨虹:看過一部 「歡樂合唱團」的電影,劇中一群被視為怪胎的高中生,在加入合唱團時,老師教導他們用真誠的心來展現自己,用音樂來表達自己,於是這學生找到了自己,擺脫以往用怪異的行為來吸引別人的目光。我們常會用社會的標準來對待自己,只用工作的成就或學歷或金錢來評價自己,忘了我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我,應該要活出自我。

  帆人:每件事應該都有正面也有反面,適當的自戀主義應該也有好的一面,朱蒙泉神父說,要喜歡你自己,要愛人如己,也是要先能愛自己,才能愛人。自戀也會有程度上的差別,太不自戀也是有問題的。我們不要只看重自己有沒有大成就?而要以我是天主所造,是天主的肖像,我是有尊嚴的人、有地位的人,是被賦予很高的價值的人,要這樣看待自己,愛自己。剛才鴻誼提到瑞士的紀律很好,但缺乏活力,所以有些瑞士人要去德國喝啤酒,想要瘋狂一下。龍應台在國外多年回台灣後,觀察到台灣是很有生命力的,雖然我們自覺嘈雜,卻是活力熱情的表現。像在加拿大有些地方有時連人都難得看到一個,還談何互動呢?

 

  惠珠:有時人太揮霍自己的慾望,讓它太快達到極致,就無法再有熱情了,透過生命的等待和節制,才能體悟宗教的經驗,如果一下子就達到高峰,往後就沒有了驚奇。在一個完全的順境中,就缺乏對生命的期待,信仰和靈修生活讓我們能跳脫生活的框架,回到默觀內省,才能保持對宗教信仰的熱火。我們多多少少會掉進自戀主義、實用主義的框架,但信仰給我們開啟了一扇窗,讓我們能跳脫出來。

  胡神父:第二章前半段講自戀主義和實用主義,這裏提到了「效率」,太注重效率的後果是把事情窄化了,真實的事情是要有節制的,現在人受亞里斯多德學說的影響,使理性走到極端,只抓住我們能抓住的,就像自戀主義、實用主義所提到的,其實沒法抓住的,才更真實,所以不是任何東西都要抓得愈多、抓到底才是好的。真正的領袖不是要你一味跟著他走,而是能指出礦脈,指引你方向的人,這樣行事才會有彈性,不受框架束縛。人生是多面性的,不是任何事都要達到極端,所以會形成所謂的主義,就是變成了一種極端。

  雪琴:總覺生活中缺乏效率,因此在生活上工作的負荷和家庭的負荷,讓我只能在狹縫中找靈修,靈魂的渴望讓我不能錯過每個月的查經聚會。希望也能做到有固定的時間祈禱,與主相聚,信仰對我而言是喜樂的事,也是我的精神支柱和依靠。

  惠敏:八月份福傳意向要喚起西方基督徒對信仰的熱情,我才了解到因為置身在宗教的國度中習以為常,反而把上教堂當作例行的事,沒有把天主落實在生活中,缺乏對天主的驚喜。在一味講求快速效率的世代中,已趨近於急功好利的地步,其實我們需要的是靜下心來等待,及度過必經的階段才能有紮實的根基、穩健的成長。就像打了催熟針的果實,雖然熟了可以吃,但營養素卻不及自然成熟的果子。國土的復育就是要二十年的等待不作為,讓大地休養生息。書中提到福音中拒絕參加國王邀請的婚宴,是因為太忙於自己的事情。生活中把天主的事看得太小,當然也就沒時間去祈禱默觀和天主建立關係。

  少如:書中有一段寫道:「處在一個實用主義社會,「作為」才算數,「所是」不值一哂。我們只在意我們之所為,而非我們之所是。」讓我感觸到沒法有所貢獻的癌症病人,即使是夫妻,有時也會被對方嫌惡。

 

  瑞雲:不利於默觀的因素是因為我們過度顧及自己,只注意到別人對我們的不好,及自身身體的不適和疼痛。以天主的眼光來看待我們,很多事情可以過得去,因為天主的心很大,視野很寬。一味的追求效率,讓我們一天的生活都是在趕時間,缺少默觀,缺少用單純的眼光來看待周遭的事物。每天的平日彌撒,讓自己一天至少有一段時間安靜下來,與主相聚。

  慧榕:Teresa姆姆說:靜默的果實是祈禱。時下很多年輕人一刻不得閒,總是戴著耳機聽音樂,要不打簡訊或玩遊戲,總把自己隔絕於人之外,讓自己選擇非被迫性的忙碌,好像不做點什麼就沒有存在感,把自己隱私的範圍擴大。我在帶領年輕人做省察時,只希望他們能在神操中認識自己,是要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去經歷這段過程,並沒有設定一個什麼目標要去達成,他們很多都不是教友,我只是希望他們能和自己的疲憊、忙碌相處,不要用僵硬的方式讓自己感到存在,讓他們的生活體驗擴大。

  利利:有一陣子,我很想知道別人是怎麼看我的,這好像也是一種自戀情結,但是自戀會妨礙我們和天主的溝通。問到「Who am I?」:「我是天主的子女。」這個單純的回答,和別人的答案是一樣的,我才會覺得和別人是平等的。雷神父曾說,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是節制。我就是沒看清這點,才會太早就給足了孩子當時還不需要的東西,太早太快的給,是一種錯誤,讓孩子沒有經過學習和經歷,所以不懂得善加運用。在我生病期間,弟弟愛心的付出,給我極大的溫暖,這種溫暖感覺投射在病院的燈光中,讓我至今仍印象深刻,這猶如梵谷「吃馬鈴薯的人」畫作中的燈光,和林布蘭畫作中常表現出來的光一樣,就像是聖神的光,而不是單純的燈光。

  鴻誼:有些人以成果來論斷事物,但沒成果不是就沒有價值。不要只講求快速,只重視效率,和天主的關係不是要用效率來評斷,也不是論斤兩來衡量的,而是慢慢醞釀,細細培養的。有了這層體認,讓我對於信仰更有價值感,對天主的愛更有體會。

 

第二章(後半)分享:

喪失默觀性人格的因素:3.難以克制的不安

  淑美:造成不安的原因:1.渴求的體驗太多或是太執著2.對於渴求的事物,缺乏忍耐與貞潔3.內在性的失落,不知為何而忙,對於如何活出自己與別人的期待感到不足。

  生活雖然忙碌,但要能抓住重點,就如盧雲所說,要抓住車輪的軸心。

 

  (摘錄盧雲《念茲在茲》──生活的軸心:車輪讓我們了解到生活中有個中心的重要性,如果順著

輪邊摸,只能一個挨著一個,摸到輪柄。如果停在車軸心的話,可以同時摸到所有的輪柄。祈禱就是把心思集中在愛和生活的軸心上,愈靠近軸心,也就愈能駕馭所有自這軸心推動出去的能量。軸心代表我們的心,也就是天主的心。)

  真正的平靜是一種覺察,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當我們以一種安適、感恩、欣賞的態度,及平和與祈禱的意識度日常的生活,且感到心滿意足時,我們就是平靜的。

  這章讓我想到感恩祭中唸的「光榮頌」,天主愛我們,要賞賜我們平安。

  慧榕:為了姐姐得病的事,一方面要注意姐姐的狀況,一方面不想讓父母擔心而加以掩飾,有時會讓自己陷於焦躁不安的情緒中,要靠祈禱來使自己安靜下來。

  台馨:求學時期課業上的追求高分,常使自己感到不安,經過省察後,覺得之前太注重成果,而不在意過程,而且應該要跟自己比,不要一味地跟別人比。

  世明:由於常會走錯路,開車時最感到不安,總是戰戰兢兢,有時即使是走錯路,多耽誤十分鐘而已,也會讓自己到睡覺時還在懊惱,意識到自己這種不容許犯錯的個性,很難把自己全然交託給天主。對於書中提到的「貞潔」,就是易經中所說的「元亨利貞」的「貞」,在男為正,在女為貞,這個貞潔就是一種節制。(在卦象中這可是一個大吉利、大亨通的卦)

  帆人:自己也常會有開車走錯路的時候,就盡量排除不安的情緒,安慰自己有時走錯路也許會發現一片不曾看過的風景。此外,對於時間的壓力,也會感到不安,因為怕遲到,就會提早出門,但行程多的時候,時間就很緊湊,沒有太多緩衝的時間可提早,就蠻不安的。

  利利:以前讀書時的課業壓力常是引起不安的原因。生命中經歷了一番風風雨雨、起起伏伏之後,自從看見生命中的STOP和STEP,就一切平安坦然多了,所以現在很能隨遇而安。我也曾經是病人的陪伴者,很能體會那份對於病人的狀況無時無刻的擔心,真是難以言喻,直到體認到生命不在我手裏,而是在天主的手裏,如此才放下了心中的不安,因為我們的心唯有在天主內才能安息,也只有天主所預許的福地,你才能得到,別人是拿不去的。

  鴻誼:以意識省察來反省自己,發現承諾別人的事,若是不能兌現,會造成很大的壓力,讓自己陷於很不安的狀態中。曾經在西班牙有脫隊迷路的經驗,當時不只是不安,簡直到了恐慌的地步,讓自己至今仍印象深刻。

  瑞雲:最近的不安是因為在短期內接了太多的活動,總覺得有事情來找我幫忙,也許就是天主的意思,但是這麼多事情湊在一塊,讓我很焦躁不安,就藉著祈禱找回自己,接受做這些事的初衷,當看清內心的核心點,就能安心接受,確認到時候自會有天主的安排。(利利:就如老子所說的「三十幅共一轂」,抓住核心價值,就會朝這個方向前進,減少因躊躇、猶豫、焦慮、恐懼引起的不安──摘錄《道德經》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輻,是車輪上的輻條,相當於自行車車輪上的鋼絲,起支撐作用;轂,是車輪中間用來安裝車軸的空心木圈。意思是,轂中心是一處虛空,正因為有這一處虛空,是軸心的所在,車輪才能夠轉動,才有「車之用」。)

  惠敏:生活中愈來愈覺得平安,可能是對世俗之事無所求,對於工作及天主的事功上總憑自己的良心及努力去做,相信人如果慾望少一點,不安也會少一點。對於社會中一些瘋狂的現象,比如說瘋百貨公司的週年慶,那個人潮之擁擠,讓我覺得真是沒有節制的最好寫照。

  平洋:有很多情況都會讓我們陷於不安,對於無法預知、無法預測的事,也會讓我們不安。最近辦公室失火的事件,讓在外的我趕回辦公室的途中,非常焦慮不安,但又無法幫上忙,所幸該緊急處理的事,都處理好了,到了公司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才能應付後續事宜。

  淑美:一本好的小說會帶領讀者進入作者的世界,正如藉著祈禱,我們也可進入天主平靜的世界。

  盧雲的《念茲在茲》強調要有節制的生活,在一切事上都有節制,並且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引,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分散成許多瑣碎的工作和職責,既耗費我們的精力,又讓我們覺得一切辛勞,毫無意義可言。最近檢查自己的不安,對於自己捨不得拒絕的事,是否因為是喜歡的,就來者不拒?其實是該有節制,不能對喜歡的事就沒有節制的接收。

  世傑:若沒有不安,我就可以活在當下,雖然會孤獨,但有行動力,而且因此產生的專注力,讓我可以看到事情的真貌。

  少如:最近的不安是因為和女兒在對事情的溝通上有歧見,有一種溝通不良的感覺,好在經過多次的溝通,終於化解了歧見,了解到彼此的需求。

  雪琴:節制是我生活中所缺乏的,在有退休的念頭時才思考到,要想過心中的退休生活可能有些困難,因為之前對金錢的運用,沒有好的規劃與節制,所以現在想到將來退休的生活,會有一些不安。

 

  胡神父:現在生活上少有不安的事,是以一種隨遇而安的態度過日子。

  在《靈魂的渴望》這本書中,其中談到性愛的靈修與今天所說的貞潔意義相似,也就是說真正的貞潔不會強求圓滿,什麼都好都接受,這會讓我們處於平安和喜樂的狀態中。天主造人時就是造的不完美,因為男、女各為一半,並不圓滿,但天主認為是好的,人卻認為不好,所以要追求圓滿;但是追求圓滿要等待時機成熟,要等待瓜熟蒂落,才會得到圓滿,不貞潔就是不等待,不節制。蕭淑美用光榮頌來詮釋天主很恰當,這是讓天主作天主,求主垂憐不是要天主成全我所要求的圓滿。我敲,祢就開門;我求,祢就應許,天主給我們的,不是我們要的這個那個,而是給我們聖神,給我們祂愛世人的心,給我們欣賞天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