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5期 與主親近.與人同行

終身奉獻的新夥伴──謝佐人

陳 筠

 

一、信仰的起始

  佐人生長在南部左營的果貿眷村,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天韻歌聲」和「星期劇院」。因為這兩個宗教性節目傳達著基督愛的精神,常能使她感到安適與寧靜。但當時眷村裡只有一座基督教堂,所以她一直沒有機會認識天主教,直到考上輔仁大學。

  大一新鮮人的課業不會太重,一天晚上,隔壁寢室「應心系」的陳雪菲邀她去參加聖詠團,她一口答應,於是開始了與「天主」的第一次相遇。

  在聖詠團唱歌的日子是開心的,因為神父、修女慈藹可親,還常有吃有喝。若是有機會,受邀去聖家堂為婚禮彌撒唱歌,還能為團裡賺些外快,真是不錯呀!

  之後,她參加了輔大天主教同學會,每天和教友同學同吃同喝,一起做飯前祈禱,四旬期更一起守齋,接著開始聽道理,認真的準備領洗。

  當她把領洗的心願告訴家人時,父親卻非常反對,因為父親是醫生,他曾在醫院遇到有病患在手術被治癒後,說的第一句話竟是「感謝天主」,而父親認為是醫生救了病人,並不是上帝,因而對宗教始終很不以為然。

  為此她不敢太過拂逆父親,也就遲遲未曾領洗。在那段等待的日子裏,她認識了許多來台灣學中文的聖言會外籍修士。於是寒暑假時,邀請他們到家中作客,讓他們與父親接觸,也讓父親明白,信仰天主教的人都是有禮貌,有教養的。終於,當她大三再度提起要「領洗」時,父親點頭同意了。她也知道,這只是開始,是一個追尋信仰的起點,而非終點。

 

二、「神修小會」的緣

  輔仁大學畢業後,佐人旋即赴美,到美東康乃狄克州的耶穌會大學Fairfield University,念研究所。在校時,有位王神父每月開車到波士頓與當地華人教友聚會,她也時常跟著一起參加。有一次去紐約玩時,認識了唐人街的趙雲俠神父,神父像老爸爸一樣照顧她。畢業之後,佐人迫不及待想去歐洲,也是托趙神父幫忙,認識了在倫敦市中心教堂服務的張必剛神父,讓她在倫敦有了免費的落腳處。接著離開倫敦,到歐陸旅行一個半月,也都是住在修道院。如今回顧,真是衷心感謝天主一路保守,以及神父、教友的熱心協助。

  回台後,返校探望輔導馬桂枝修女,提到想要參加教友團體,以繼續深耕信仰。修女將她介紹給楊敦和大哥,請楊大哥引領她參加神修小會的活動。

  當時的佐人,年輕,愛玩,心性不定,對小會的活動並沒有積極熱心參與,直到結婚生子後,深感家庭需要天主的照顧、指引,加上看到小會對孩童的包容,這才開始經常攜眷參與活動。

  某一天,宇之姐打電話問她是否要加入小會?她當時的反應是「加入與不加入有什麼差別?」宇之說:「小會有一群人可以和你一起走信仰的路,當你跌倒時會有人扶你一把;你遇到挫折沮喪時,會有人陪伴你,鼓舞你;在你開心時,也有人可以和你一起分享。」就是這番話深深打動了她,讓她決定正式加入小會,今年更在胡神父的鼓勵下做了終身奉獻。

 

後記:

   開始知道佐人,大概就是在一些輕鬆的活動中,看到一位漂亮的媽媽帶著一對活潑可愛的雙胞胎兒子,也知道是楊大哥帶來參加小會的朋友,但每次相遇似乎總在匆忙中,因而未能有更多認識。

  直到蕭淑美擔任台北分會主席,決定進行分組查經,我們分在同一小組,這才有了比較多的了解。

  記得那時,我們每兩週在劉淑美家相聚查經;此刻想想,時間還真的過得好快,可愛的淑美離開我們竟已五年多了!佐人因為在中廣新聞部上班,時間上較不易掌控,當時的中廣又適逢改組,所以看到她總是匆匆的、不安的,正因為有這樣的聚會,才能讓她有一吐苦水的機會,大家也都會適時給她鼓勵和加油。

  這幾年,她又時時操心孩子的課業,對孩子的期望與教養,我們同組的利利、雲珍、淑仁與我都有過不同的經驗與心歷路程,每一位都是辛苦走過來的,我們總是關心她,開導她,替她打氣。

  佐人常說她是個小信德的人,雖然她知道信仰需要深入扎根,卻又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因而常讓自己的日子陷在不安中。

  佐人!我要說的是,別擔心太多未知的事,天主為每個人安排了屬於她的人生。我們要做的就是全心信靠祂,努力做好我們該做的一切。當我們盡了力,一切就交給天主吧!何況你還有這麼多小會的朋友,大家都會在信仰的路上陪伴你。如今你做了終身奉獻,更要相信每一個磨難與考驗都有可能是我們此刻未知的恩寵和隱藏的祝福,加油吧!佐人,我們會一路陪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