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5期 與主親近.與人同行

盍各言爾志

建德

 

  愛梅的「有很多人可以談天主的事」;

  文璉的「這就是我們的小組,一個有愛的基信團」;

  淑美的「時間也是,該歸天主的歸天主,不要挪去做別的」;

  甲蕙的「我的英文老師八十八歲,每星期等著我和她相見」;

  汝梅的「能與同道分享一本好書,樂莫大焉」;

  銓堯的「到最後一天參與感恩祭,幾乎每對夫妻都是手牽著手,進入聖堂,我好感動!」;

  這些都是幸福的片刻,謝謝你們的分享,也是為什麼我喜歡來網路讀書會,讀大家留言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想來「盍各言爾志」一番。

  我從大學二年級從王姐那兒認得了小會「繼續基督在中華的使命」這一宗旨之後,這個理想就心心念念地存留在我心頭。

  到美國唸書,成家,做事,居留。一晃,人生過去了大半有餘。這期間,對小會理想一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是中年得了憂鬱症的十年歲月,更是不堪回首。現在回想,這些年也都有上主默默地帶領,對祂的召叫越來越清楚,對自己心靈的準備也越來越紮實。

  去年參加過聖荷西的共融營以後不久,就發現身體微恙,猛然驚覺,還沒有完全回覆上主的召叫。這才認真考慮是否應該退休,全時的做上主要我做的事。也終於在今年一月底正式從職場上退了出來。

  我現在一心一意想貢獻心力的是,把耶穌的福音用現代華人所能理解,所能接受的方式,介紹出來。為了這個目的,這幾年,我開始認真讀書,讀教會史,尤其是宗徒時代的教會史,讀聖經學,讀我們教會教義發展的經過,以便知道哪些是耶穌原來訊息的真髓,哪些是借助於希臘文化的外在表現。

  幾年前,我寫的那些「吹皺一池春水」小文,是希望我們的會員能夠開始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對我們深愛的教會有更清楚的瞭解,希望我們會員知道我們的教會不是一直都是今天這個樣子,大權集中在梵蒂岡手裏。

  最近,我除了和小華一起翻譯一本盧雲神父的傳記之外,我每兩個月在見證月刊上寫一系列有關「天主觀」的文章(叫「眾裏尋他」),介紹在我們的教會裏,對天主的看法本有許多不同,也是要解除教友的心防,為耶穌福音的本地化鋪路。

  有的朋友怕我退休了沒事做,其實我現在比以前上班時還忙,但是忙得很快樂,很有意義。好了,說得夠長了,也是跟你們分享我的忙碌和我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