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4期 扭轉乾坤的信仰生活

基督徒扭轉乾坤的生活

葛素玲修女主講/ 張惠敏/黃長春/鍾世明/整理

 

                                                 張惠敏整理

 

講題(一)莊子與基督徒的生活

  今天晚上第一個反省從莊子開始,這是一位美國神父寫的,用莊子的幾篇文章來反省我們的靈修生活,試讀其中一篇。

莊子達生篇──梓慶做鐘架

  「(譯)梓慶削木頭做鐘架(編註),做成,看見的人都驚異,以為是鬼斧神工,魯侯看到問說:你用什麼技術做成的?

  梓慶回答說 :我是一個工人,有什麼技術可言呢?不過有一件事我可以說說。

  那就是我將雕造鐘架的時候,不敢耗損元氣,必定齋戒使心中潔淨,不存雜念。

  齋戒了三天,不敢存有獲得慶賞爵祿的念頭;

  齋戒了五天,不敢存有批評是非巧拙的念頭;

  齋戒了七天,就忘掉我還有四肢形體了。

  當那個時候,沒有存有朝廷的觀念,技巧專一而外慮消失。

  然後進入山林,觀察樹木本質的好壞,木的形質完全合用了,然後才下手施工,不是這樣的話就不做。

  這樣以我的自然和本質的自然相應合,鐘架所以像鬼斧神工的原因,或且就是這個緣故吧!」

  現在每個人默想莊子的這一篇和個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梓慶做了一個非常完美的鐘架,使人不太相信他做得出這麼美麗的鐘架。但他卻說:「我只是一個工人,沒有什麼可說的。」雖說梓慶只是一個工人,但是人們卻把一大堆自己的想法加在他身上,這對梓慶而言,就是一個誘惑,無論是讚美或批評,如果讓別人對你的想法進入你心中,你可能就被改變了,變得你對自己也陌生起來。例如我是當醫生或當老師、護士、專家的,人們就會把這種角色放在我身上,結果角色變成了我,我自己反而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我們都需要認清自己是誰,藉著這三天避靜的機會,我們從內在來認清自己。

  一、反省別人是怎樣看待你?你接受嗎?你知不知道自己是誰?要不要在避靜期間,變成新的受造物?自己來定義我是誰?而非別人說的我是誰?

  梓慶了解到做鐘架之前要先準備好自己的心靈,而非一來就想做成什麼樣的一個鐘架。面對重大事情之前,要準備好自己的心,讓心靈安靜下來。梓慶在沒告訴我們,他用什麼樣的工具(技巧)來做鐘架,只敘述他內心的陶成過程。他說「我保護我的精神、我的心,不敢耗損我的精、氣、神,讓心靈安靜下來後,經過三天,就不會去想成功受賞這件事;經過五天,就不會去想受讚美或批評這件事;經過七天之後,甚至忘了自己的身體四肢。」梓慶讓我們了解到他做鐘架的心路歷程,就是告訴我們在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之前,要了解自己的心路歷程,進入自己的內心,明瞭自己心中什麼是好的部分?什麼是不好的部分?坦然地面對。

  「梓慶保持精神,全神貫注在做鐘架這件事上,不敢耗損元氣。」我們常常對外在的事物過分擔憂,煩惱未來之事,這是耗力傷神,我們不要去管明天、明年會怎樣?現在大家正呼吸著,這是天主賜給我們的時刻,所以不要太煩惱以後的事情,不要讓恐懼感占據我們的心。一開始,梓慶接到魯侯命令做鐘架時,多少是帶著一些害怕畏懼的心情,怕做不好會受處罰,但他安靜了自己的心去面對這個工作。每個人心裏都會感到一些害怕恐懼,問題是你要讓恐懼感控制你嗎?還是承認它的存在,而去面對它、克服它?

  二、「反省」生活中有沒有恐懼感?有沒有什麼事讓你害怕?

  「梓慶七天後,忘了手腳和形體。」這表示他的身體和心靈合而為一了。比如我喜歡打網球,時常要練習,對於迎面過來的球,我必須配合球來的方向和速度,精神專注地回應,揮動我的手,移動我的腳,即是忘了手腳的存在,輕鬆自然地回應。在生活中心靈和行動要配合一起,如果真知道自己是誰?就會自然地面對弟兄姊妹,自然地做自己該做的事。

  三、「反省」 你怎麼保護你的心靈?你是不是自己心靈生活的主人?還是把自己變成另一個人,為了讓別人喜歡我,接納我,於是按照別人的意思生活行事,而不是依照天主創造的我來過日子?

  有個男人過世後到了天堂,伯多祿跟他說天主要親自來問他問題。男人反省自己,書讀得好、家庭幸福、工作好、也奉獻金錢,他想應該可以輕鬆回應。耶穌跟他說:「我給你好父母(謝謝)、好工作(謝謝,很好)、好妻兒(是的,很感謝),但是我給了你那麼多好的東西,為什麼你沒有成為我創造的你呢?

  天主創造每一位,給每一個人不同的特質,希望我們成為天主眼中具有個別特質的人。因此生活的目標是要發揮內在的我,變成天主創造的我,而不是別人要求我的樣子,天主要我做我自己。

  雖然是魯侯要梓慶做鐘架,但梓慶是從心裏去看自己能不能做?而不是按照人的期待,等弄清楚自己的想法之後,再去森林找適合的樹木,觀察樹木本質的好壞,找到了合適的樹木才做。我們每個人也應該找適合的樹木,放在自己生活中,讓內在的我有美麗的鐘架,看到自己心靈中的美麗,並且讓它顯現在生活中。

 

耶穌在約旦河受洗

  耶穌雖有天主與他同在,卻和我們一樣是個人,我們來看看耶穌如何做人?他和梓慶生長的時代相仿,雖然在不同的文化下,教導卻有相似之處。這個守猶太宗教生活規範的納匝肋人,過了一段平凡生活之後,於30歲時有了行動,他沒有加入法利賽人或撒杜塞人的團體,反而選擇去約旦河洗者若翰那裏,受洗成為他的門徒。

  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耶穌受洗的心路歷程:

  耶穌受洗(浸入水中)→ 經過水洗的歷程  →最後宣講好消息。在這個過程中,耶穌是愈來愈喜樂。這和梓慶三天、五天、七天齋戒之後,看到可以做鐘架的樹木才去做,二者有相似之處。耶穌和梓慶都經過了內在的過程,梓慶在齋戒了七天後,能忘卻自己的形體,把樹木的本質看得一清二楚;耶穌在約旦河受洗過程中,也把天主看得一清二楚,看清楚天主是仁慈的、憐憫的,所以受洗後,以喜樂的心來告訴大家這個救贖的好消息。經過這個約旦河受洗歷程後,耶穌改變了自己。

  *阿爸(ABBA)──是耶穌的母語,是內在和天主很深刻的互助經驗,碰觸到內在的我,知道自己被接納了,這是一種很親密的關係。天主愛我們,要我們感受到祂的臨在。「阿爸」若是照字面翻譯成父親,就容易把我對父親的概念放在阿爸的角色上,這是用自己的標準看待天主,而非用天主要我們認識的祂去認識祂。

  避靜這三天也是我們內在多認識阿爸的一個途徑。我們祈禱時要阿~(吸氣)、爸~(吐氣)  ……,心裏會愈來愈安靜,愈意識到祂的存在。我們需要靜默,保持開放的心,充滿喜樂地去服務四周貧窮的人。這些種種如果沒有阿爸的經驗無法成功,這代表天主對我們的大愛,讓我們感受到祂的臨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要調整對天主的刻板印象,要好好和天主交談,體會到天主是誰,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感受到天主在祂的愛中給我們預留了位置,我們是活在天主內。(宗十七28)

  *靜默 ── 在要靜默中,才能體會到天主在我們內所要做的內在工作。

  為何有人怕靜默?也許有人害怕面對負面的感受。例如,女性的文化社會特色,容易把委屈、不義埋在心裏,不容易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就更要找出內心深處的障礙。耶穌誕生在半夜,在安靜中,在黑暗中,與我們在一起,意謂著在靜夜中,我們才脫掉面具,真誠地面對自己。

  一九七八年我來到臺灣,有一天我和一位修女為某事,吵得很厲害。她非常憤怒地說:「自從我離開大陸,就一直沒有歸屬感,沒有一個家」。她是一九五一年離開大陸,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也許她怕在台灣也會像在大陸一樣受迫害,她一直把害怕、難過,壓抑在心裏,不去面對,所以沒有辦法表達自己內在的美麗。

  *開放/回應── 保持開放的心靈,開放度大就不會心硬,就可以改變自己。

  *彈性── 有沒有人對你有不能改變的刻板印象?

  有時我們對自己也會有刻板印象。耶穌在約旦河時,也受到猶太宗教的束縛,如果沒有彈性去應對,就不能傳播好消息。人往往碰觸到心裏的部分,會害怕改變。基督徒的生活不簡單,被要求遵守的事情不少,但不要讓自己被刻板印象所框住。

  *喜樂── 懷著喜樂的心為天主做工,服務人羣。

  *跟貧窮人認同──當時什麼樣的人會聚集在約旦河呢?是貧窮人、邊緣人、受社會排斥的人。這表示耶穌接受這些人,認同他們。

  四、「反省」在我生活中,我的約旦河在哪裏?我是不是必須去面對一個人、一件事?這可能是一個人際關係、工作上的困難、一段旅程、一個過程。

 

講題(二):梅氏圈與自我懷疑的恩寵

  在四旬期寶貴的避靜時期要悔改,過一扭轉乾坤的生活。

  悔改──「悔」字,每天回到心裏反省,就像梓慶要做內在反省的工作。悔改不是我罪、我罪,只看我的罪過,而是有沒有勇氣看到天主的肖像?人對自己也會有刻板印象,我們要回到內心,多去想如何做一個基督徒,過扭轉乾坤的生活?

方法之一:梅氏圈──(梅氏圈)是認識自我內心的一個方法(梅氏圈圖見22頁)。

  梅氏圈(Mobius Strip)四個階段:

  1.出生:(長條紙的白色面)出生時我的內在、外在是一樣的。比如小嬰兒餓了哭、尿濕了哭的回應,內在外在相一致。

  2.保護自己:(長條紙的彩色面)漸漸長大後,我們把外在留給別人看,因為家庭、社會沒有給我安全感和肯定,別人給我的回饋令我難過,為了掩飾自己的難過,保護自己,所以我築起一道牆,顯示給別人自己外在的一面,偽裝自己,戴上面具,不讓人看到內心的自己。

  3.跟別人共融:(把長條紙圈成一個圈,內圈白色,外圈彩色)我們與自己意見想法一樣的人在一起感覺很好,於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在一起,形成圈內人。但把人分類成好的、不好的;分成教友、非教友,這樣會成為封閉的團體。前道明會總會長曾說過,觀念一樣的封閉團體,不是天國的記號。福音是要我們超越封閉團體。

  4.梅氏圈的生活:(把長條紙扭轉成梅氏圈)顯現出給人看到的──有內在,也有外在,內在、外在不會完全分開,這不是簡單的事,是一輩子的工作。耶穌也有他的梅氏圈,他做人的過程和我們一樣,也會有些衝突困難必須面對,也會對別人有刻板印象。

方法之二:自我懷疑的恩寵

  耶穌離開約旦河了解到自己的使命,因為有阿爸的經驗,就有了外在的表現,為了天主能幫助他醫治好很多人,他需要恩寵。

  1.自我懷疑的恩寵:為什麼說自我懷疑是恩寵呢?聖經學家說,如果我們真要加強我們的內在靈修生活,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不完美,承認自己的不足,需靠別人指導開放自己,聽聽別人的意見,請別人幫助自己。自我懷疑,不是懷疑我是不是天主的兒女?不是懷疑正義和平,而是要認清我是天主的肖像。應懷疑自己的了解是否周全?不要自以為全部都知道,都是對的。我可以懷疑我的認知是否對?而且要有勇氣改變自己的看法。

  (瑪十四13~16)耶穌第一次行增餅奇蹟,讓我們了解耶穌的拿起、祝福、擘開、分給,剩餘的碎塊還收了滿滿十二筐。天主所給的往往超越我們的期待,我們在避靜過程中所領受的,也常超乎我們所想像的,這要看我們是否以開放的心,靜默下來,多去領悟。

  2.耶穌的梅氏圈:耶穌和客納罕婦人

  (瑪十五:21~28)耶穌碰到客納罕的婦人,要求治好她的女兒,門徒都覺得婦人是個麻煩,從這裏可看出一個封閉團體對他人的排拒。此處呈現的是一位不客氣、侮辱人的耶穌,他說餅給小狗吃是不對的,這顯示了一種頑固的思想。不過婦人說,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此時,自我懷疑的恩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進入了耶穌的心中,因為耶穌常向阿爸祈禱,思及天主要給人恩寵不只是針對以色列人,也要普及世人,耶穌受派遣,不應該只是為了以色列家中迷失的羊吧?

  3.可改變的:

  有時我們會怕丟臉,表現出頑固的一面,不讓自我懷疑的恩寵進到心中。但是耶穌在自我懷疑的恩寵裏做了一番調整,激發出更大的憐憫和改變。

  耶穌與客納罕婦人交談之後,去了加里肋亞海岸,那是外邦人聚集的地方,他在那裏行了很多奇蹟,因此他們都頌揚以色列的天主(瑪十五29~31),這是一種無條件的治癒,並沒有要當地人信了我的宗教,才願意治癒他們。

  五、「反省」在我的人際關係中,我有沒有無條件地愛?還是要有代價才去愛?

  *憐憫:

  (瑪十五32~39)第二次增餅時,是耶穌起了憐憫之心,主動提出要餵飽眾,沒有等別人來說,這裏我們看到耶穌的改變。這次七個餅和魚也是一樣:拿起、祝福、擘開、分給,耶穌跟猶太人、外邦人及最後晚餐都是一樣:拿起→祝福→擘開→分給。

  「反省」:我在生活中願不願意、敢不敢把自己的生命拿起、祝福、擘開、分給呢?

  

鍾世明整理

講題(三):耶穌與伯多祿的對話及三種服務方式

  在此採用若十三1~30,就是聖週四所用的經文,聖經學家引用希伯來語解經,比較接近聖經本意。若望福音裏的耶穌,清楚知道自己的使命,更知道自己是誰?他要回到天主那裏去。

  從這段福音看耶穌和伯多祿的對話。耶穌是晚餐的主人,所以他的話說得很正式。「他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既然提到屬於耶穌的人,當然包括男人和女人都參加了這個晚餐。至於洗腳,一般人認為是卑微的動作,其實,這是先知性的行動。從基督徒的價值觀來看,這一行動代表了死亡的意義,因為世界的價值觀與基督徒的價值觀不一樣,所以我們才可能改變這個世界!比如,世界的價值觀是:有錢的、成功的、高層社經地位的,而我們基督徒的價值觀不是這樣,我們要的是:彼此肯定、彼此接納,所以不管男女門徒,都是他要服務的人。

  從對觀福音中來看,若望福音沒有最後晚餐,只有記載了耶穌為門徒洗腳,代替了最後晚餐。他為我們死亡是服務,面對十字架是服務!然而這服務,不是犧牲;象徵耶穌的死亡也一樣是服務,不是犧牲。那麼洗腳代表什麼意義呢?當耶穌為他的門徒洗腳時,遭到伯多祿拒絕,難道是他不好意思嗎?還是腳很髒呢?其實都不對,「主!你給我洗腳嗎?」耶穌回答:「我所做的,你現在還不明白,但你以後會明白。」從這句話當中,可以見到伯多祿有自我懷疑的恩寵。他兩三年來都跟耶穌在一起,好像耶穌的右手;他以前很平凡,後來跟耶穌在一起,他感到自己與眾不同了。

  我們反省一下,我們的教會與修會是不是也有這樣由上而下的組織架構呢?從地位階級來看:有教宗、主教,修會有會長、院長、會士、修女,以及一般的平信徒,我們已習以為常。這何嘗不是來自世界的價值觀呢?這是耶穌的意思嗎?所以這就是若望福音中耶穌要傳達的另一個價值觀,伯多祿懷疑耶穌要破壞這個傳統組織架構裏的角色。儒家的倫理也是「弟子有事服其勞」,應該不會接受老師為弟子洗腳!但是有一位在斯里蘭卡的耶穌會神父說,最能觸動當地人心的,正是這段福音。伯多祿說:「不!你永遠不可給我洗腳。」耶穌回答說:「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

  在瑪十六15~16中,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因此受到耶穌的讚美!但是現在耶穌替伯多祿洗腳時,表明默西亞應該做的事,卻遇到伯多祿拒絕,於是耶穌說:「我所做的,你現在還不明白,但以後你會明白。」原來伯多祿已經習慣這個舒服的團體關係了!但是這次他發現耶穌要改變原來的關係,這讓他很不舒服,因而有此一問。那麼我們也反省一下,到底服務是什麼?

  服務是必須做的,應該給的,但不是出於自由的給:像老闆和員工、妻子和丈夫的關係;或是不平等的:像是外勞和雇主,這些都不是基督徒的服務。那麼我們在職場上、在我們的家庭裏,我們對服務的對象應持以什麼樣的心態呢?

  1.服務應是為了別人的需要。有的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對方的需要,其實是為了自己得到別人的讚美,為了自己的光榮。比如說,有人去看醫生,拿了藥以後,上網去查藥性,回診時再跟醫生討論,但是醫生以他的專業經驗,不容病人質疑。或是在課堂上,有時學生懂得比老師還多,想要跟老師討論,老師也不容學生質疑。在我們的教會裏,有時也會有這樣的現象。譬如:主教或神父已經習慣在彌撒中講道理。有一次我回美國,到弟弟的堂區去募款,堂區神父不讓我在彌撒中講解我募款的目的,只讓我在彌撒之後,拿著奉獻箱站在門外。於是有人問我,是不是神父不讓女人在彌撒中講道呢?所以,無論是專業的醫生、老師,還是專職的神父,是不是也要有自我懷疑的恩寵呢?這恩寵不是從外面來的,而是來自心裏和口裏的。

  2.服務應是出於友誼的給予。唯獨來自朋友的服

務是自由的、平等的,因為朋友之間的服務是不求回報的。若望福音中耶穌說:「我稱你們為朋友。」當朋友需要我幫忙,我去幫忙的時候,一定不會想到他會給我什麼好處才去做,只是樂意地自動付出罷了!就像在彌撒中的麵餅一樣:拿起來、擘開,再把他的生活分給眾人!耶穌在若望福音說到救恩的意義是:天主讓我們體會到他的大愛;然而一般人對十字架的了解,以為耶穌被釘死就是愛人,其實並非如此。

  3.耶穌出於自我給予,以十字架的行動來服務人。

在洗腳儀式中,耶穌要打破老師與弟子的角色,伯多祿也清楚知道這事的意義,所以他拒絕,因為他想在門徒中為首。其實,當時耶穌的團體裏是一充滿人性的團體。在聖經中,我們看到門徒之間的忌妒,爭論在耶穌走了以後,誰來繼承他的位子?耶穌知道人心所想的,是一個有高低位階的,像誰是長上?誰是部屬?誰是主人?誰是僕人等等,所以耶穌用洗腳禮儀做給門徒們看,基督徒的團體應是彼此相愛的,彼此服務的,彼此平等的。所以耶穌會說:「我所做的你們現在還不明白。」

 

結論:

  雖然,我知道這一講所講的,只是理想,我還要問在座的每一位:你們也明白耶穌所做的嗎?

  我們曾經聽了許多好聽的道理和動聽的聖歌,但我們真的承認基督活在我心中嗎?從教友身上我們看到彼此有份於基督嗎?看到每一位都表達了基督的一部分?果真如此的話,這將會改變我們的家庭、團體、社會和世界。所以,我很佩服你們坐在這裏,選擇參加這個團體,分享、反省耶穌的福音,相互鼓勵,成為彼此服務又平等的團體!

  耶穌說:「你們稱我『師傅』、『主子』,說得正對:我原來是。」(若十三13)不過,耶穌用友誼的服務行動,來呼喚我們的角色,讓這個團體成為充滿友誼和愛的團體。若十五15~17,耶穌說:「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

 

                                                                                                              黃長春整理

講題(四):從兩位門徒到厄瑪烏的旅程看我們的信仰生活

  今早與大家一起反省兩位門徒到厄瑪烏的旅程。耶穌給二位門徒顯現的故事描述得很優美。我要給大家宣告一個好消息,這二位門徒不全是男的,而是一對夫妻,這是真的。我讓各位看一幅聖像畫,畫中的一對夫妻有耶穌陪伴同行,並共進晚餐。我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路加福音》(廿四13~35)只提到其中一位門徒的名字──克羅帕,另一位門徒我們始終不知道她是誰?《聖經》學者告訴我們,當時的以色列是以男性為主的社會,所以只記錄男性克羅帕的名字,至於社會地位低落的女性,自然就不會提到她是誰了。

  到一個清幽的地方避靜,不論是一個星期或一個週末,我和大家一樣都會覺得心裏有平安,但一結束,回到家庭及工作崗位上,便會發現現實生活中依然還是有許多問題等著我們,這種情況和厄瑪烏的旅程是一樣。

  《路加福音》(廿四13~35)這篇經文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二位門徒的旅程;二是認出耶穌。

  一、二位門徒的旅程

  這二位門徒是真的去厄瑪烏嗎?或只是單純為逃離耶路撒冷而已?因為耶路撒冷發生了耶穌的苦難及死亡,一旦他們認出復活的主時,就又馬上回到耶路撒冷。所以我們思考一下,二位門徒到厄瑪烏可能沒有特別的事情要辦或有重要朋友要拜訪。他們的情況,很可能是因他們所愛的耶穌離開後,在無法面對如此殘酷的事實及痛苦情況下,才逃離了耶路撒冷。這與兩千年後的我們很相像,我們的避靜有時只是為了逃避日常生活的壓力及痛苦。

  耶穌的苦難及死亡,帶給祂的門徒很大的創傷,二位門徒也很可能是因無法忍受與一個痛苦的團體生活在一起,想轉換另一新環境,才會離開耶路撒冷。

  我們設身處地想像一下,換成我們,也會受不了一個充滿悲慟氛圍的團體。二位門徒的旅程與我們的靈修生活一樣,不論是獨身、婚姻或修道生活,我們會碰到某種程度的死亡。曾有修女和我分享:「在數十年的修道生活當中,難道就只有這樣嗎?」婚姻生活之中也會有同樣的情況,有些夫妻年輕時因照顧孩子而有共同經驗可以分享,當孩子長大離開之後,他們發現在面對自己的另一伴時,卻無話可說。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並不奇怪,若你們當中也有同樣的情況,請不要失望,因為你們已進入厄瑪烏二位門徒的人生旅程經驗。日常生活中本來就有不同程度的疲累與負擔,有些人甚至嚴重到連早晨起床,都覺得呼吸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因為不想面對日復一日的忙碌與疲憊,猶如在跑步機運動一般,雖然很努力地不斷重複跑步的動作,但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之後,卻沒有往前進一步的改變。門徒們很可能也有這種挫折感。因此,在我們人生旅程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有人引導與陪伴。

  不論是東方或西方人,都會有保護自己面子的問題,例如:「我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軟弱與不足」、「我要在眾人面前證明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或者是「我可以解決自己生活的痛苦和困難,不需別人多管閒事」等等。似乎向人坦白:「我需要幫助,因為一個人不知道如何走下去。」是多麼困難也很丟臉的事,因為我們怕人批評:「哎呀!你年紀那麼大,還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生活啊?」事實上,一個懂得向外尋求援助的人,他擁有堅強信德及健康的心理狀態。但也有些人認為他們擁有天主就夠了。不過別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在哪兒找到天主?當然是在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身上,從他們的心、他們的手,我們都可以得到幫助。就像昨晚,我們彼此洗手一樣。

  七、「反省」:昨晚讓人洗手,你有什麼感覺?你的手是用哪種姿勢?是五指張開、手心朝上?還是雙手合十、搓揉清洗自己的手?

  前幾年,有一團體的姐妹居然是握緊拳頭讓人洗手,我真的很關心這位姐妹,因為手的姿勢代表了自己心理狀態是否開放或封閉。開放自己、讓人陪伴、任人引導的第一要件是:我們必須打掉自己所築的高牆,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Comfort Zone有不同的層面:有一種是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與好友喝茶聊天,讓自己舒服;另一種則是活在自己的憤怒、難過與恐懼當中,這就是他們的Comfort Zone。若真要體會到天主的平安,必須離開自己的Comfort Zone。

  避靜結束後,請大家回去再次讀這篇經文,多加注意二位門徒心理的感受。在旅途中,二位門徒彼此談論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情緒一定是很激動的,不斷對談、討論耶穌的事,這是因為他們曾與耶穌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他們很習慣在團體中有耶穌所賜的平安,對於耶穌受難死亡的這種結果,令他們很是錯愕,很難接受,所以才會在前往厄瑪烏的旅途中不斷重複講述耶穌的故事。重複講述耶穌的故事,讓我們了解到耶穌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與厄瑪烏的二位門徒一樣,我們的生活當中一定也會有令人氣憤、難過與害怕的事情發生,我們不要逃避這些事情,來這裡避靜,反而是給我們一次很好的機會,重複講述耶穌的故事,並慢慢了解生活中苦杯的意義。對二位門徒而言,耶穌受難死亡這件事是一個心理沉重的負擔,正如同對我們的生活來說,每天繁忙的工作是一個負擔;婚姻生活也是一個負擔;修道生活更是一個負擔。耶穌的死亡不僅讓門徒們很失望,也讓他們對未來充滿惶恐不安。失去了耶穌,就等同他們的生活失去了目標及意義,就像經文中二位門徒所言:「我們原指望他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路廿四21)然而說話的耶穌這個陌生人出現,與他們同行,以另一角度幫助他們了解,祂的死亡不是結束,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是一個轉捩點,甚至是扭轉乾坤的關鍵──復活帶來了新生命。所以我們的生活不能只從單一方向來看,若稍微改變一下方向,便可看到平常沒有注意到的部分。

  當然,我不知道你們個人的人生故事處於哪一階段?或許你正處於失望:「我的生活就只有這樣子了嗎?」在此提醒各位這不是死亡與結束,而是生活的轉捩點,這是人生很重要的關鍵。就像我們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樣,先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或許這正是天主要給我一個轉變的機會。厄瑪烏的故事讓我們有一新的看法,將失望、氣餒等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的能量。

 

二、在生活認出耶穌

  在耶穌和二位門徒臨近厄瑪烏時,耶穌本來裝作還要前行,可能是那位不具名的門徒,也就是克羅帕的妻子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邀請客人共餐並張羅食物是女性特有的角色形象。當耶穌與他們一起坐下吃飯的時候,他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這時,他們的眼睛才張開了,認出這一路陪他們同行共話的竟是耶穌。由此可知,耶穌要給他們的,就是讓他們知道祂復活了。耶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特別行動,除了治癒病人,就是與大家一起吃飯。我很高興昨天在感恩祭的時候,胡國楨神父邀請我們到祭台上共同參與,非常有意義,這代表餐桌是耶穌給我們大家的。通常我們在參加堂區的主日彌撒時,神父吃麵餅與我們總有一段距離,大家是否覺得這餐桌是為我們而設呢?

  厄瑪烏故事的最後,是二位門徒認出耶穌,在他們內心可能產生了自我懷疑的恩寵,他們本來以為耶穌死亡就是故事的結束,後來一路上聆聽了耶穌的道理

、領受了祂的擘餅,而讓自我懷疑的恩寵進入心中。

  耶穌的擘餅行動,讓門徒眼睛張開了。請注意《聖經》所載,當門徒難過沮喪時,耶穌不是像一般人說:「不要煩惱,不要哭啊!事情都會好轉啊!」來安慰門徒。耶穌要我們做的,是在餐桌上,紀念祂,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四周的人,以此行動進入我們的生命。所以認出耶穌,是一個轉變的關鍵性經驗,使我們每一位都變成新受造物。

 

結論:耶穌不是One size fits all

  在人生旅程中日常生活的每一階段,我們必須特別體會到耶穌的臨在。聖週復活節中的福音,耶穌有不同的顯現,如《若望福音》(二十19~29):「耶穌復活後那一週的第一天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戶都關著,耶穌來了,站在中間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便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見了主,便喜歡起來。然而那晚多默不在,他不相信地表示:除非看見耶穌手上的釘孔,並用手指頭探入釘孔,以及用手探入耶穌的肋旁,他才會相信主復活了。為了滿足多默的需要,耶穌再次出現於門徒中,對著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裏來,看看我的手罷!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  ……」由這段經文看來,耶穌知道多默需要的是什麼。

  每一個人信仰的需求不同,我們都各自擁有耶穌不一樣的部分,他不是One size fits all,厄瑪烏的二位門徒需要的不是將手指探入祂的釘孔、伸手探入祂的肋旁。耶穌知道厄瑪烏二位門徒所需要的,是陪他們走一段路、吃飯。而瑪利亞瑪達肋納,則是透過她的眼淚,耶穌顯現給她。

  因此,我勸大家不要把自己的信仰生活與別人做比較。耶穌透過對每個人特別的啟示,讓我們有機會認識祂。同一個耶穌深知每個人不同的需求,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團體生活了。

 

【編註】莊子達生篇原文為「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根據辭海,「鐻」可解釋為「鐘鼓之柎也」,也就是「鐘架」的意思;亦是指一種似夾鐘一般的樂器;此處應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