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4期 扭轉乾坤的信仰生活

年輕人的信仰培育從家庭做起

朴正煥神父主講/易利利整理

 

引言人:

   蕭淑美:我最近才認識朴神父,雖然常在耕莘文教院碰面,但不是很熟。不過,我曾上網看過朴神父的資料,他於二○○五年四月自韓來台,學習國語,現在中文已講得這麼好,字也寫得好,很難得!二○○九年聖母升天節升執事,二○一○年八月十五日在耕莘聖心堂首祭。升執事那天,他的父母來台,參與大典。見到神父伸開雙臂,像個小孩似的,由父母親給他穿上祭衣的照片,真的很感動。另外一張是升神父後和所有神父合照的一張,神父笑得好開心。

  這張畫是是朴神父請神學院的學姐羅萱畫的,是神父升執事之前,作八天避靜時,在默觀中見到的一幕,他像個小孩。【朴註:我正在和聖母腹中的耶穌一起休息,感到非常安全又舒服,因此才選了謝卡上的聖經一句:「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十一28)】現在就將現場交給朴神父。

朴正煥神父

  我進來時,有點兒掙扎,該不該戴羅馬領,因天氣很熱,但見到胡神父戴著,我也只好戴上。我升神父後,媽媽最高興的是見到我戴上羅馬領。她說:「我現在很放心了,我的孩子不會餓死了!」我和胡神父住在神學院一起四、五年,不曾談我個人的生活,正好可藉此機會分享。

  去年我就訂下這個日子,那時我才來耕莘文教院,接柯建融神父「青年工作以及推廣聖召」的工作。淑美姐問我要不要分享青年信仰的培育?我當時完全沒有概念,就一口答應了。但因我一直在神學院唸書,所以一度猶豫不決。後來,我想到教宗保祿二世的話:「你自己沒有的東西,沒辦法給別人。」我沒有教育學的背景,只能談我和家人在互動中如何得到信仰的培育,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因素。

  1.「女人,看,妳的兒子!」,「看,妳的母親!」(若十九,26~27)

  這是若望福音中的記載,耶穌被釘十字架上快斷氣前,向他的愛徒若望和母親說的。這一點我最後會解釋。

  2.「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出三6)

  這類句子在舊約中常出現,像是〈創世紀〉、〈出谷紀〉,足見我們的信仰是從父母、家人或祖先來的,非常重要。

  3.有刀無刃。

  這是我們韓國人祭祖的佈置,祭桌後設有一道屏風,屏風後安放棺材。小孩子看到死人都會很害怕。我六、七歲時,母親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去某喪家,安慰亡者的家屬,喝完酒後,覺得很累,就倒在屏風後睡著了。半夜,他聽到屏風前有許多鬼的聲音,很是害怕。突然,他想起天主教徒畫的十字聖號,立即畫了半個十字聖號,結果一樣有效;鬼說:「我怎麼覺得有刀無刃?」那個人夠聰明,一聽鬼說的那句話,馬上畫了另一半的十字聖號。鬼就離開了。從那次以後,他學會了畫完整的十字聖號。

  媽媽這樣的分享,對我的信仰教育影響很大。

  4.好機會

  還有一次,我們出門在外,見到靈柩車駛過,媽媽說:「很好,機會來了,這正是我們為亡者祈禱的時刻,對他有幫助,我們也可以積功德。」

  所以,在小孩子害怕的時刻,這樣的機會教育是一輩子忘不了的。

  5.媽媽是好人

  這是在我六、七歲發生的事。我生長在小村莊,村中聚會多在家中舉辦。有年冬天,輪到在我家聚會。母親煮了一大鍋海鮮湯,大人在外室享用,小孩子在裡間。正巧有個乞丐來討食,我母親盛了一大碗給他,又請他進入我們小孩的房間。我們都很害怕,偷偷地看著他,他吃得一點都不剩,連一根魚刺都沒留下。長大後,我每想到這一幕,就會覺得我媽媽是好人。

  6.媽媽愛我

  這一章跟我的聖召有關。左邊這一張現在是天主教中心,以前是聖母醫院,右邊是一張聖母像。我三歲那年冬天,母親準備了一大盆熱水,要幫我洗澡,水還是滾燙的,沒加冷水。正好有朋友來訪,她急著去迎接,忘了叮囑我,我在旁邊跑來跑去,一不小心跌進去。性命垂危,母親急忙送我去聖母醫院,在冰天雪地中,跪在聖母像前祈禱了很久。那時,她把我獻給了天主。後來她忘記了,所以當我告訴她,我想入會時,她非常難過。

  7.父母就像天主

  我母親脾氣很大,有一次我做錯事,媽媽令我去田裡拿根桑樹枝回來,用枝條重重地打我;我痛得直說:「對不起!」其實她的心也很痛。打完後,她抱著我痛哭,這讓我經驗到父母的心就像天主的心。長大後,孩子會很感激父母。舊約中的天主領以色列民族去埃及時,不就是一面鞭打,一面給他們吃的嗎?這樣的教育很有效能,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愛。

  8.為什麼感受不到  ……

  這是我入會做三十天大避靜時令我最難過的感受,就是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後來我慢慢察覺到父母的愛若是很少或很大,都會讓孩子感受不到。不過,適度的愛是很少有的,父母以適度的愛來愛子女非常困難。一般而言,不是過多就是不足,或者過少。我從小到大學,沒買過自己的衣服或任何東西。我還記得小學畢業典禮時拍的一張照片,我穿著一件紅色的大衣,上面有黑色的斑馬圖案,根本不是男生穿的,可是媽媽認為很適合我,當時我覺得很丟臉,完全感受不到她的愛。

  9.重整

  我的父親很傳統,話很少,從沒跟我說過什麼話。即使我入會後回家,他都沒說過一句話。大學時,我很羨慕同學的父親。你們知道韓國人很愛喝酒,有所謂的酒道,他卻從未教過我。但是我在修院時,接到爸爸親手炒的一包花生,雖然炒焦了,我卻感受到他的愛,因他從不進廚房的。

  我曾跟一個心理醫生談過話,他說:「世上沒有父母愛孩子,能愛得剛剛好的。」他曾跟許多有問題的孩子談過話,他說:「父母對孩子的愛寧可多,不要少。得到父母過多愛的小孩,恢復正常、很快,獲得平衡也很快;但沒有得到父母愛的孩子,就很難恢復正常了。」

  還有一次,我在修院接到媽媽的電話,聲音怪怪的,我問她怎麼回事?媽媽說:「你的姪女感冒了,她的鼻水出不來,我只好用嘴幫忙吸出來,結果也感染了!」我一聽到腦中立刻浮現這幅畫面,聯想到小時,媽媽一定也這麼照顧我,我的心裏感到很溫暖,再次體會到她對我的愛。這兩件事讓我開始重整我跟父母的關係。

  10.信仰須從小培育

  這是我姊姊跟我分享的。她原來有一輛小車子,後來賺了錢,換了一輛新車。她說:「如果我先開這輛新車,以後我沒有錢,也不會喜歡開原來那輛舊車。」

  我到台灣後,出門很喜歡吃牛肉麵,有的還不錯,有的更好吃;如果我吃過味道很好的,就不會想吃差一點的。

  信仰也是這樣。今天世俗的一些價值雖帶給我們來某些快樂,可是這跟信仰帶給我們的快樂是不一樣的。如果從小,父母就讓孩子嚐到信仰的味道,不用勉強他上教堂、祈禱,他自然會選擇一個高尚的價值,並為它奉獻。請讀斐三7~11:「凡以前對我有利益的事,我如今為了基督,都看作是損失。不但如此,而且我將一切都看作損失。因為我只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為了他,我自願損失一切,拿一切當廢物,  ……。」年輕人耳聽或眼見這類的事,是很容易感動的。像伊斯蘭年輕人抱彈自殺,雖不可取,若方向正確,這種獻身的精神還是令人佩服的。

  每次我看到聖經中記載七個兒子和一個母親的故事就心生感動。當時希臘人佔領了以色列,強迫他們改信宗教,吃豬肉,但以色列人是不吃豬肉的,這個母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一個接一個因拒吃受酷刑致死,到最幼的一個臨刑前,她這麼說:「我兒,你憐惜我吧!我在腹中懷育你九個月,三年撫養你,又栽培提攜養育你,直到現在的年紀。我兒,我懇求你仰視天,俯視地,觀察天地間形形色色的萬物!你該知道,這一切都是天主從無中造成的,人類也是如此造成的。你不要怕這劊子手,反該對得起你的哥哥們,視死如歸,好叫我在天主顯示仁慈的時候,可迎接你的哥哥和你。」(加下七27~29)

  我感動的是這位母親的態度,她看得很清楚:孩子雖是我的,也是天主的,但首先是天主的,才能眼看著自己的七個兒子一一赴死。我曾聽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小學老師,他每次上課前都鄭重其事地先向學生鞠躬,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他們雖然年紀小,可是他們中有的可能將來成為了不起的人物,這種可能性讓我不得不看重他們,向他們鞠躬。」所以每個孩子都不只是父母的,也是天主的,這兩個例子很值得我們反省。我回顧自己的信仰,父母在價值觀上影響我最大的就是他們的信仰,他們對我的愛,對我的鼓勵;雖然他們因自己的軟弱,有時會傷害到我,但我回憶最深的,還是他們的愛。

結論:

  回到第一點,瑪利亞與若望門徒雖沒有血緣的關係,卻在耶穌臨終為彼此託付的這一刻,從此有了母子的關係。我們知道信仰的精髓是透過耶穌的十字架超

越世俗的價值,這需要相當的安全感。那就是即使孩子犯錯時,父母也永遠站在他們的身邊,這一點很重要。

  我曾見過一隻大狗帶著幾隻小狗過一個水溝,大狗先過去,小狗很害怕,不敢跨過,母狗於是回過頭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們一一跨過。所以做父母的在孩子小時,多給他們講故事,他們一輩子都很難忘記;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應多給他們鼓勵,給他們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同樣,在信仰上,如果給孩子足夠的愛和支持,總有一天,孩子會牽著父母的手一起來到十字架前。

  最後,請大家一起唱「愛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