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63期 邁向和好

回顧小會初創時的理想

口述 \ 聖心會張曼琳修女 整理 \ 荆嘉婉

前言

  1999 年 9 月 25 日下中,一群小會的成員聚在震旦中心二樓,聆聽張曼琳修女回顧四十多年前,和小會主要創立人王志奘一起追尋理想的往事。以下是張修女的回憶:

本文

  我是在民國四十四年領洗的。四十三年,我還是個高三學生時,就在敎堂知道非常具有組織力與領導力的王姊 了。她那時就讀於台中農學院〈中興大學前身〕,我對這位大學生姊姊很仰慕。

  因爲父親爲我安排報考的科系不適合自己,導致一心想學敎育的我,在四十四年必須重考。爲了更親近敎會,天天能望彌撒,我就到台中市光復路的敎會活動中心準備功課。那年具有召喚力的王姊畢業了,她組織了好幾個善會,常在活動中心開會,也天天在那裡望彌撒。這一年當中,我看遍了那裡有關敎會的書籍,而且開始和同樣喜歡看書的王姊分享內心的看法。兩人都感受到,經由西方人傳給我們的信仰和中國人的距離很大,我們都希望能使基督的信仰和中國人的感受相契合。把天主敎信仰和中國文化相結合,如同佛敎所做到的,把藝術、信仰與生活都密切結合起來。王姊常去向雷煥章神父請敎這方面的問題,回來就把雷神父的看法講給我聽。我準備功課的休息時間,就是看敎會的書籍以及和王姊分享內心的看法。

  王姊的父親是硏究中國哲學的,雖然已經過世,家裡留有很多這方面的書籍。王姊爲了致力於天主敎信仰和中國文化的結合,改行硏讀哲學。在我考上師大後,王姊考上了台大的哲學硏究所。我們常在比校園安靜的和平東路上邊走邊談,談話內容都是關於敎會的,在這方面無所不談。

  那時兩人都有修道的意願,王姊想入聖衣會,我則自知不適合那種完全隱修的環境,還在尋找中。爲此我們都各自有了神師,勤讀聖書和聖人傳記,也參加信仰團體,彼此勉勵。王姊有組織聖母軍的經驗,而我則參加了朱勵德神父領導的聖母會。我們在和平東路上常討論所讀的聖人傳記,例如:爲什麼那個時代會產生這樣的聖人?爲什麼這位聖人做這樣的事情?中國需要怎樣的聖 人?在中國要怎樣才能成聖?

  那時我們共同的夢想是:若能創立一個中國知識份子的團體,就不要進修會了。另外我們還公認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把外國面貌的信仰轉變成中國人能接受的樣子。要如此做,必須對基督有很深的信仰,而且要下定決心跟隨基督,瞭解基督,要有很深的神修生活,中國 才能基督化。

  我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談這樣的一個團體,並且希望這個團體是一個多元 化的團體,具有使命感,充滿愛。這個團體要有度獨身、婚姻、修道三種生活方式的人,我們生活在這世上,卻不屬於這世界。

  後來我到聖心女中去敎書,看了很多關於學校所屬之聖心會的書籍,這個修會從事敎育工作,又是半隱修性質的,很合乎自己的理想,就決定進聖心會。王姊爲此傷心了很久。初學期間限制對外的聯繫,四年半以後返回台灣,小會居然已經成形,沒想到當年兩人的夢想竟然變成了事實!

  總而言之,小會是一個屬於中國知識份子的多元化團體,各會員在其服務的各行各業中,以其專業產生酵母作用,傳播基督的愛,致力於中國化的基督信 仰,參與現代中國人對眞理的尋求。

  如今小會已成立三十多年了,會員分佈到許多地方,一起參與現代中國人對眞理的尋求。眞是如基督所說的:「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若十五 16)

分享討論

  張修女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分享題綱:

  邁向二十一世紀的神修小會之願景和召叫;個人的成長、願景和實際的落 差;個人與團體的行動。都是値得我們深思的。

  當時在場的會員順著感覺分享,由已經融入西方社會的北美分會的通訊 《芥子》,曾把「中華基督神修小會」全銜中的「中華」兩個字去除掉,討論到王志奘受富高神父的思想影響,把進隱修院的嚮往轉變爲創立小會的理想,富高神父的思想雖未見諸於小會的文獻中,卻對小會深具影響力。富高神父的思想,簡言之,就是聖保祿宗徒所說的「爲羅馬人成爲羅馬人,爲希腊人成爲希腊人」的作法,適應各種當地文化來傳播基督的愛。由此,又討論到了宗敎交談等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問題。最後的結論是:眞正認識了耶稣基督,不論到何種文化中,對基督的信仰都是活的,都具有生命力。

  會員手册「會章」上篇增訂部分之執筆人-胡國楨神父說,以上討論的各問題都可以在第三節第十八條中獲得答案:「同時,我們也以中華門徒的身份,留意普世敎會現在的福音表達方式。假如發現某些聖經中所蘊含的眞理,更適於由中華文化的特質來表達,可是敎會迄今卻尙未明顯意識到,或尙未明白說出,我們願以中華門徒的身份,尋找恰當的方式,引介給普世敎會的各方兄弟姊妹;希望整個敎會對天主在基督內的 啓示,因而瞭解得更爲透徹圓滿。」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