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63期 邁向和好

橋樑侍奉

文 \ 焦寳進  

  今天我站在你們面前講我對「侍奉」的一點感想,內心又興奮又害怕,興奮的是我每次與小會會員、會友相聚,無論是大聚或小聚,認識或不認識,都覺得一見如故,非常自由,非常親切,好像回 家一樣。害怕的是我從 Milwaukee 小地方來,所見所聞的經驗都是比較膚淺,微不足道的東西,而且這些年來,各位在自己所屬的華人堂口或信友團體,無論在讀經分享或助人愛人方面,已做的很有成績,很有心得,該是我向各位請敎才對,不過 們旣是一家人,就請各位對我這個旣無思想,又無口才的人多多包涵,多多指敎吧!

  在座的各位有六十年、七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來美加的台灣天主敎的知識青年,是中國敎會的菁英,在台時都曾受到神長們包括今日與會的朱神父 ( 朱恩榮 ) 和陸神父 ( 陸達誠 ) 的敎誨與愛護,並受到他們犠牲和奉獻精神的感召,出國以後,先是忙著求學、謀職,後是忙著成家立業,上有父母公婆要養,中有兄弟姊妹要幫助,下有兒女要扶養敎育,肩頭的重擔眞是壓得喘不過氣來,其間的辛勞和苦悶,衹有過來人才知道。可是每人回顧自己的過去,在我們最困難、最痛苦的那段日子,天主從沒有捨棄過我們,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曾受到敎內、敎外朋友的熱心幫忙。在我們還買不起車的時候,有人開車順便接我們買菜;在夫妻吵架或婆媳糾紛時,有人爲我們調解和給予精神支持;別人做了好菜也不忘記請我們過去分享,甚至在我們手頭拮据時還有人主動借錢給我們渡過難關。我們是有福的人,因爲在過去無數個歲月裏,無論逆境、順境,我們曾多次親身體驗到天主的臨在,同時天主藉著不同人的手幫助了我們,藉著不同人的言語安慰,鼓舞我們,使我們從黑洞裏爬了出來。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感受到愛的溫馨,我們怎麼不是有福的人?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橋樑侍奉」的理性基礎是因我們每個人都有受苦與被愛的經驗,因此,我們看到別人受苦,就心生同情之心,懂得並願意關懷和照顧別人,以減輕別人的痛苦,換句話說,我們懂把愛的溫暖帶給別人,使別人也能體驗什麼是「被愛」。

  從信仰的角度來說:「橋樑侍奉」的超性基礎是聖經上耶穌說的「凡你們對我最小的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 40 ),「那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就不能愛自己所看不見的天主」〔若壹四 20) ,梅瑟的法律總歸兩句 話「愛天主在萬有之上,愛人如己」〔谷十二 33) ,這些話我們不知聽了幾百遍, 但很少人說:「我都做到了」。橋樑侍奉是愛人如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於身爲小 會會員的我們,「愛人如己」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生活方式,「橋樑侍奉」也是我們終身努力的目標。

  「橋樑侍奉」就是做天主的工具,把不同的人帶到天主那裏去,目前我想到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  我們是台灣新移民適應美國本土文化的橋樑。

  •  我們是大陸新移民適應美國本土文化的橋樑。

  •  我們是香港及世界其他各地華人新移民適應美國本土文化的橋樑。

  •  我們是促進台灣與大陸、台灣與香港、台灣與世界其他地區華人移民相互瞭解,彼此信任的橋樑。

  •  我們是促進中華敎友與亞裔各族群 敎友共融的橋樑。

  •  我們是促進亞裔各族群敎友與西語系、黑人及印第安人敎友共融的橋 樑。

  •  我們是促進弱勢族群與西方敎會共融的橋樑。

  •  我們是促進天主敎與基督敎共融的橋樑。

  •  我們是促進天主敎與回敎、佛敎及民間宗敎,相互瞭解、合作的橋樑!

  •  我們是引領已領洗而不進堂的敎友回歸敎會的橋樑。

  •  我們是促進西方人瞭解中華文化與亞洲文化的橋樑。

  以上只是舉幾個例子而已。在座有人會問,我們爲什麼要做這麼多與我們不相干的人的橋樑,自己華人敎友團體的事一大堆,都做不完,誰有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管別人的事,這話說的不錯,但是這種心態正是許多問題的癥結。

  第一、大家或許會與我有同咸心。在華人團體或堂口眞正做事的是少許幾個人,有時費盡很多時間和精神辦活動,參加的人並不踴躍,有時還會遭別人罵,使得做事的人心灰意冷或是 Burned-Out ,如果我們有時辦些與其他族裔敎友共融的活動,不但有新鮮感,具吸引力,而且可以向別人學習新方法,解決我們團體的老問題。舉個例子,大家都曉得華人基督敎堂一個一個地蓋,而華人天主敎團體借用的堂口或信友團體常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有一次我去參加一個韓國敎友團體的彌撒,發現他們是每個敎友起身,走到聖堂中間走道,向捧著捐獻籃子的敎友先鞠一個躬,然後將裝了支票的信封慢慢地恭敬地雙手捧著,投入藍子,再一個個回到自己的位子。他們對敎堂的捐獻,不是強調自由奉獻,而是強調人人有責,奉獻本是一件很神聖的事。

  第二、與其他族裔來往能建立一個好關係。因爲他們的人口多,在提供對新移民服務方面,他們經驗多,知道很多門路,而且他們知道那些工廠肯僱用不會講英文的工人,若碰到我們自己團體有同樣需要的人,其他族裔會給我們很好的資訊,免得我們走冤枉路,浪費時間。

  第三、與其他族裔來往也給自己一個成長學習的機會。我們當中不少人來美加已超過二十年,不再是新移民,我們不能永遠過著上班拿美國、加拿大人的薪水,下班過道道地地中國人的生活,並且懷著這種心態敎育子女,要求他們在學校功課好,能說善道,在一切競賽中拿冠軍做小強人;但回到家裏要他們做一個標準傳統中國家庭的孩子,在一切事上要順從父母的意思,不能有自己的主張,更不能與父母爭執。同時,在孩子面前,總說本土文化這不好、那不好,長久下來,父母跟兒女越來越不能溝通,同時也不被兒女尊敬。至於孩子本身而言,造成憂鬱急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再不就是跟父母鬧革命,離家出走,不務正業去了。我們與其他族 裔接觸多了,以後或許能多交上幾個朋友,並接受欣賞他們文化的特色,即使是黑皮膚,也不會感覺到害怕,瞧不起、甚至不屑一顧了。

  第四、我們需要有人打進基督敎會裏,學習他們福傳的精神和組織的方法和制度,瞭解他們批評我們什麼,那些是正確,那些是歪理,這樣,我們才能有信心地桿衛自己的宗敎信仰和敎會。

  第五、我們與其它族裔合作互動,在敎區爲少數族裔牧靈活動經費上能爭取到一些預算,與主敎府的工作人員關係打開,以後碰到求助的事情,一通電話,或一封信後,問題都能順利解決。中國人做事講關係,西方人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華人團體與敎區工作人員和其他族裔關係不錯,辦起事來有很多方便。最後,我們要有一個認識,就是我們雖是炎黃子孫,拿的是美國或加拿大護照,但同時是「世界的公民」( Citizen of the World ),住在「地球村」 (Global Village) 裏,而不是來自外太空,因而我們要常思考中國人在世界文化、政治、經濟、和普世敎會裏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和肩負什麼樣的使命,一個和諧、安定、公義的中國社會,不但是我們小會會員努力的目標,一個和諧、安定、公義的地球村是天主要的,是聖敎會提醒已開發的國家要特別注意的,當然,也是小會每個人認同的理想。因此,我們要懷著開放的態度,面對世界上的一切,並追求整體的大和諧,使東方和西方彼此增進認識、接觸 和瞭解,並總歸於一。

  如果各位同意我講的,緊接著下面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去做?這是我最感興趣 的。大家都知道美國的軍隊都有最好的裝備,使用最新的武器,尤其處在電腦時代,高科技的東西都是要經過訓練、再訓練才會使用,美國的軍人絕大多數時間都是用在學習和演習,隨時聽候總統發號施令。我以爲今天的台灣、大陸和美國社會與三十六年前小會成立時的社會大不一樣,我們應該注意到工商業突飛猛進,造成了什 麼問題?人們有些什麼樣的需要?小會會員能夠做些什麼?小會的團體宗旨和精神是否要變?如果不變,爲什麼?如果要變,要怎麼變?這些都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不知大家的意思如何?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