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80期 愛的淨化

靜安歲月如歌行

鍾世明

 

 

  認識瑾瑜緣起於去年加拿大的小會共融營,華髮之下有一張燦爛的笑容和爽朗的歌聲。她手長腳長,是樂在服務中的行動派!有她的地方無論是在車上,還是聚會、彌撒中,要快樂有快樂,要莊嚴有莊嚴,如果說歌聲是加倍的祈禱讚美,那麼,瑾瑜的祈禱一定備受天主青睞!

  因為在加拿大受到她的照顧,今年春節清晨,接到第一通拜年的電話又是她,於是促成這篇專訪。只是在約訪過程中,才知道今年元月初,她因為帶新竹米可之家的青少年去台中騎腳踏車,被協力車撞成左手中指粉碎性骨折。歷經開刀、打鋼釘,到現在還在復健中。她的中指彎曲,無法伸直,恢復並不如預期,讓她消瘦許多。雖然受傷的只是一根指頭,但是手與身心靈是合一的,也因此辭去工作。連走路都不能走太遠,因為容易累。

  四個多月來,她第一次上台北來,是為了我的人物專訪。剛受傷時,以為只是單純的小傷,越到後來越沈重,要是沒有信仰,會有許多的恐懼、埋怨,還好信仰分擔了她的痛苦,痛苦因而減半。即使造成生活中的不方便和不情願,仍默存於心,順服於:天主給的,我都要接受,而且面對這個意外的禮物,把恢復的時間表和結果,一切交給天主。放下自己的標準和期待,接受不完美的現狀。

  那天正好是台北難得的晴天,春風把天上的雲吹散了。我們坐在市府官邸的小水塘旁,暖暖的陽光曬著背,眼前盡是大樹的綠意婆娑,還有池畔繁花嫩葉中不時的噴泉,瑾瑜分享她從嬰兒受洗開始,到初中參加同學會,之後在靜宜大學舉辦的夏令營的熱鬧活動中,埋下了信仰的種子。如今像是倒吃甘蔗般,越來越領受到信仰真真實實不斷地降臨在每天的生活當中。從前以為信仰是具體的話,或是人的好行為,而今領悟到周圍的一切都是天主的安排,人和萬物一樣都是受造物,不再需要藉著具象的時空人物,才能確信天主的臨在。我們本來就活在祂造天造地的宇宙中,享受並讚美一切受造,更對天主的造化工程深懷感謝,不再因萬象變化,就頻頻疑惑天主所賞賜的平安!

  正在這當兒,居然有兩隻烏龜趴在池畔曬太陽,一大一小,小的跟著大的有樣學樣,伸直一條後腿,一動也不動地享受著和煦的春風春陽,跟我們一樣。唯有人經過牠身邊時,牠才縮頭縮腳,有如石頭一般。確定安全,才又故態復萌,真是有趣極了!似乎在呼應瑾瑜的分享:享受讚美一切受造的奇妙!是否聖神的歌聲笑語,這時也縈繞在我們的讚嘆分享中呢?

  瑾瑜從清水初中畢業以後,考上了人人羨慕的台中師專,一切公費。因為父親是軍人,要養全家八口人,樂見女兒念師專,但是當時師專的制式管理,讓瑾瑜深感不自由,一心只想重考高中。直到專二參加了耕莘山地服務隊,才打開了心靈的視野。她當時跟郭青青和來自香港的陳侃以及來自韓國的孫雲來同組。山地服務隊是當時最夯的大專夏令營,由天主教最早開始,後來遍地開花,連救國團都跟進。他們行前在新竹社服中心受訓三天,再去山地鄉服務一個月。瑾瑜是個好奇寶寶,又熱中活動,就在服務別人的同時,把心中的熱忱揮灑出來。譬如陪孩子們玩,跟他們講天主的故事,這時在孩子單純的笑靨裏,不僅點亮了山地孩子的未來,更照亮了自己的未來。原來一年多來的師專生活,一直感覺像是活在龜殼裏,執著於一隅。因著這次的服務,讓她從自己的世界走了出來,經歷生命中第一次深刻的反省覺察,靠著信德和恩典,接受了現實,欣然前行。

  雖然所處的現實環境裏,不盡合自己的理想,卻依然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接受了自己眼中不滿意的現實,大概就能活出天主眼中所滿意的我吧!她經歷了信仰讓她脫胎換骨,更帶領她走出幽谷,安心唸到畢業。後來她才從一位曾經勸她繼續讀師專的長輩口中得知,當時父母生活艱苦,卻仍然尊重孩子的選擇。年紀稍長,才看到當年叛逆歲月的自己,只想到自己,還沒能力站在家人的立場去懂得父母的苦心!

  師專畢業以後,一心想出國進修的瑾瑜,逕往台北私立小學,一邊工作,一邊學語言。因為在德國的大姊夫為她申請到入學許可,於是申請延後服務年限,辭職準備去德國。但是萬萬沒想到,受限於當時的法令,教育部以未屆滿服務年限,不批准她出國!這有如晴天霹靂,滿懷理想的船不但不能出港,連可以停泊的港口都沒了。失去夢想,更失去工作?讓她的人生歸零。就在這個時候,小會的姜其蘭和陳惠姿適時地陪伴她,先找到幼稚園的工作,身心得到安頓。隔年,再回到小學工作。後來去師大進修三年,再分發到台東的國中任教。雖然那時剛結婚懷孕,又換了職場,單獨離家在外,那一年改變很大,但是平安不減。因為已經走過了幽谷,有能力且平靜地坦然面對現況。數著恩典一步一步向前行,平安就是天主同在的指標。

  如今立哲已經是小會第二代的中流砥柱,在褚世傑去上海工作時,接下他在青年組的工作,更與小會的伯伯阿姨一起策劃,積極地帶領新生代。又會彈,又會唱,又能帶查經,畢業的碩士論文還得到國際獎項。身為母親的瑾瑜,真是天主的好管家。原來在立哲幼稚園及立凡小二時,瑾瑜就開始為他們的信仰紮根。當時新竹還沒有道理班,於是積極帶兩個兒子參加教會暑期夏令營,直到立哲參加大專同學會,從活動和服務中使信仰生根。立哲遺傳了媽媽的音樂細胞,瑾瑜唱的好,立哲除了唱,器樂也在行,讓團體和家人不僅樂在歌聲中,更樂在同聲讚美裏。

  瑾瑜的兩個兒子都參加過世界青年日,千禧年的八月一日瑾瑜的母親過世,但是八月十二日在羅馬的世界青年日,她仍然陪老大立凡去參加。那年人又多又熱,有許多不便,她把這些都奉獻給天主,體會從前朝聖者的辛苦。二○○五年,老二立哲和主言會的修女一起去參加德國科隆的世界青年日,讓他們經歷像西藏人一樣,用腳來體會信仰的內涵,用團體的互動來內化信德,用一個母親的深情來窺見上主的慈顏。但願孩子在活動和服務中深化信仰,在生活與工作中活出信仰。歲月如流,流不走的是家人飯桌前的祈禱;有苦有難時,一個都不少的默默陪伴;同歌同禱的眼神交會。雖然瑾瑜的先生是佛教徒,但一家人依然一起做泰澤祈禱:為家的圓滿,為利益眾生,相信所有的虔誠,在遠方終必相逢。

  目前瑾瑜已經從公職退休,大兒子立凡念清大電機研究所,同住新竹。主日彌撒、家居分享,信仰的馨香之氣,融合在天倫之中。二兒子研究所畢業,已安身立命在工作和信仰中。所以瑾瑜現在教聖詠團唱歌是興趣,更是樂趣。在眾人的歌聲笑靨裏,自娛娛人,隨著光陰的流轉,伴著悠揚的悅音,頌揚上主所賜的恩典平安,如歌如行,如泉湧流不息。

  寫完這篇專訪,已經是初夏。坐在澄清湖畔,琢磨整理初稿。知了已經響徹樹梢,鳥鳴風清,還有陣陣湖綠的漣漪,不知不覺到了中午,只剩我一個人還在大榕樹下。鳥兒放聲唱和著,松鼠穿梭林間,還有午間門診的啄木鳥,三三兩兩,為松樹看診,敬業地在樹幹上敲個不停。正如瑾瑜所說的:領悟到周圍的一切都是天主所造的,人和萬物都是受造物,而我正好遇見造化之妙,融入其中,領受到來自天心的滿足,來自地心的呼喊讚美。

  回首與信仰的相逢,與小會往還已過大半生歲月。在追尋信仰的路途上,領受恩典,領受考驗,每回經歷了否定質疑之後,在在肯定天主是愛,就更加深了我們和天主的關係。聖神如風,感謝這陣陣和煦的清風。但願瑾瑜的信仰生活故事,也有陣陣漣漪,在讀者的心湖盪漾,盪漾起風清水綠的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