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0期 重溫小會精神

參與〈耶穌禱文〉奧秘,邁向「天主化」之路

盧 德

 

《聖山沙漠之夜》一書簡介

前言:〈耶穌禱文〉緣起

  〈耶穌禱文〉,也稱為「心禱」,只有短短的一句話:「主耶穌基督,天主子,求您垂憐我。」乍看之下,毫不起眼,卻以無法參透的奧秘,將所有基督信仰的精神、靈修、神學,乃至對整體生命的深度和天人關係,成功地結合為一。用中國人的話來說,是引領我們達至「天人合一」最高境界的靈修之道;用基督信仰的話說,即一段邁向「天主化」( divinization 、 deified )、活天主生命之人( God-man )的途徑。

  這一默觀祈禱、也是實踐持續不斷的簡易祈禱方式,來自《路加福音》十八章的兩段記載:其一,是一名瞎子在耶穌經過耶里哥時,高喊「耶穌,達味之子,可憐我!」( 38 )其二,是一則法利塞人與稅吏在聖殿祈禱的比喻,稅吏遠遠地站著,低頭捶胸說:「天主,可憐我罪人!」( 13 )這兩個短句,共同表達了懺悔之心與對主耶穌的信賴,成為〈耶穌禱文〉的聖經根據。

  不過,〈耶穌禱文〉雖出自福音,但其祈禱方法卻是起源於埃及的曠野隱修傳統,後經西乃山而傳至希臘的阿陀斯聖山( Mt. Athos )。至中世紀時,整座由隱修院林立的小島上,〈耶穌禱文〉的祈禱可謂達至其黃金時代(註 1 )。而後,這禱文又傳至東歐的其他國家,成了東方教會(包括「公教會〔天主教〕」及「正教會」)靈修的重要典範之一,相繼出現了許多結合其信仰生活、信理神學、靈修傳統、生活實踐 ……等整合反省的有關著作。《聖山沙漠之夜──隱修導師談〈耶穌禱文〉》一書,便是這樣一本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經典之作。

朝聖者的旅途:《聖山沙漠之夜》

  此書的作者 Hierotheos Vlachos 主教,以一名朝聖信徒的身分,回憶起他在踏入阿陀斯聖山的靈修旅程中,如何地口誦〈耶穌禱文〉、心懷〈耶穌禱文〉,懷抱著一顆單純的決心,攀登自己的大博爾山(註 2 ),讓天主的氛圍與神光徹底地籠罩。而他所造訪的靈修導師,「有如熾烈火焰般」的祈禱與諄諄教誨,無不令人震撼。

  他娓娓道出聖山在靜默中的無所不言;也細述了他內心世界的掙扎與痛悔,從而得到了內在深度的懺悔之情、平安喜樂、靈感啟發,以及神光的照耀。靈修導師針對〈耶穌禱文〉的教導,啟蒙了他「原本破碎片段的人,得以全人地整合起來」。最後,縱然不捨,但再度返回塵世時,靈能已全然為天主聖三所充滿,「我的心思意念不再作用,理智也停止了。只有我的心在燃燒著,翩翩起舞。」(註 3 )

  聖山的靜默之言、朝聖者的虛心領教、靈修導師的智慧德能,無不令人銘感肺腑、動心不已。修道人的超脫、信德、望德和愛德,叫人既稱羨,又望塵莫及。然而這樣的修道生活,實際上仍在距離我們不遠之處上演著,並且以其天國的見證人,不斷地向世人發出召喚……

「守意於心」的四個簡單要素

  〈耶穌禱文〉之所以稱為「心禱」,已可見出其主要的目標與效果,在於「守意於心」。

  心,不單是一個人的情感、思想、意志、願望、情緒 ……等的綜合體;回歸聖經傳統,它更是代表一個人最內在深處的部分,具有超越的能力,能對真善美聖有無盡的渴求;最重要的是,「心」是天主的聖殿或至聖所,在這聖所裡,人能與天主交談、會晤、結合為一 ……。因此,祈禱時必須停止忙碌的思考(即使人運用理智,思考有關天主的事,充其量是增加人對天主一點淺薄的認識,卻無法體驗天主,進而與之合一),進入內心的聖殿,在靜默中專注,並體驗天主的臨在。

  〈耶穌禱文〉由於具有四個簡單的要素:重複誦念短句、具有懺悔之心、導向單純祈禱、呼求耶穌聖名(註 4 ),著實是最能助人達至「守意於心」的境界。東方教父在沙漠曠野中隱修的主要特色之一,便是實踐不斷的「默觀」祈禱:他們誦讀聖經,把經文背誦下來,然後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心口合一地,一邊默想、一邊祈禱、一邊工作。事實上,「上主,求  垂憐」可謂是當時最為人普遍採用的短句。而〈耶穌禱文〉充分表達出我們貧乏、可憐、軟弱與罪孽的處境,更將我們唯一的依靠,全心仰望於耶穌基督,早已成了曠野隱修傳統中,培養習慣性祈禱與懺悔心情的最重要禱文之一。

  東方教父「默觀」祈禱的另一重要特色,是排除任何思想、圖像和概念,達至一種「無念的境界」的單純祈禱。因為天主無形無像,是絕對的、單純的,任何會妨礙或干擾我們與這位單純的天主結合的,都應避免,不只是有危害的思想,也包括聖善的思想。〈耶穌禱文〉不斷重複短句的祈禱方式,便是我們避免思考、導向單純祈禱的有效方法。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呼求耶穌聖名」。雖然這是「有言」的祈禱,但由於它的簡短,故而能帶領誦念的人透過言語,進入天主的靜默中,使自己不致轉向圖像或概念,而達至無念的境界。而且,呼喊「主耶穌」的聖名,本身就是一種真正的耶穌禱文;也唯有在聖神的感動下,才能做這樣的祈禱(註 5 );加上「天主子」的稱號,更揭示了天父的臨在與慈愛。至此,天主聖三的寓居於〈耶穌禱文〉中,充分顯示了「天主是愛,祂必垂憐」的聖三靈修幅度。

邁向「天主化」之路

  〈耶穌禱文〉的要旨既然在於「守意於心」,把思維引到心中,以一念代萬念,透過心禱與聖神無可言喻的歎息,在我們內心不斷迴盪,掀起我們對於耶穌的渴慕,並催使我們邁向「天主化」之路──在聖子內回歸天父。

  為達此目標,格外冀望實行者能隨時隨地、持續不斷、專心地誦念此禱文。而且這一靈修之道,亦與中國靈修的調身、調息、調心相配合。調身,指適當的身體姿勢、全人的參與;調息,乃配合呼吸地誦念,在吸氣時念「主耶穌」、呼氣時念「垂憐我」;調心,即集中心神、守意於心,以全心歸向上主。如此,〈耶穌禱文〉亦幫助我們達至全人──身心靈──的整合。

  重要的是,這段靈修旅程並非遙不可及,它簡單易行,而且言簡意賅,提供了我們一條方便法門;無須隱遁深林,無須克己苦修,只需一顆願意的心,無論您是否為基督徒。

  當代的世俗生活與價值觀,塑造了一個個急功近利的年輕人,雖然靈修生活也同樣被看重,卻不見得、也不容易落實於日常生活中。正當我們身處今日的台灣社會,感慨著E、F世代的年輕人是一 外表光鮮亮麗、卻不堪一擊的「 草莓族」之際,「主耶穌基督,天主子,求您垂憐我」簡短的幾個字,反倒叫人不禁要自慚形穢了。它簡單,卻深邃;它的謙卑,令人無地自容;而它的浩瀚,更叫人降服委順。它如一面鏡子,既反照出我們罪人的不堪,更反射了天主神光的映照,明亮了我們走向「天主化」過程所需之光與恩寵。

  教父們曾說過,即使是靈修談話,如果說得太多,也會變成虛幻無用。願天主感動您,如同祂感動我一樣,且讓我們一起倣效聖山的緘默、沈靜、朝聖者的謙卑、靈修導師的智慧,以及更重要也容易做到的,用〈耶穌禱文〉走我們的「天主化」之路吧!

註釋

1 參:黃克鑣,《心靈流溢──禮儀以外的祈禱》(香港: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 2000 年 12 月二版), 50 頁。

2 即: Mount Tabor ,自古以來的教父相信此山即是耶穌顯聖容之處(瑪十七 1 ~ 13 ;谷九 2 ~ 14 ;路九 28 ~ 36 );亦有人相信耶穌復活後指定宗徒們要去的那座加里肋亞山即是此山(瑪廿八 16 ;格前十五 6 )。參《聖經辭典》(香港:思高聖經學會, 1988 年 9 月三版), 61 號。

3 見該書 166 頁。

4 參:黃克鑣,前引書, 43 ~ 50 頁。

5 見格前十二 3 :「除非受聖神的感動,也沒有一個能說:『耶穌是主』的。」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