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4期 54

有聼没有懂

許建德

有聽沒有懂


 

許建德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有耳的 聽吧!」是耶穌經常講的一句話。在對觀福音中,至少出現了七次之多,另外還有類似的話語,像「有耳聽不見嗎?」、「他們聽,卻聽不見,也不了解」、或是「你們的耳朵有福,因為聽得見」。

大部分的現代聖經學者都不把福音看成是耶穌的傳記,而是早期基督徒對他們信仰的反省。可是像這種重覆出現、而且出現在不同場合的話語,聖經學者們都認為,一定是耶穌真的講過這樣的話,而且經常的講,聖史們才把它拿來安插在各種不同的故事當中。

為什麼耶穌一直呼籲他的聽眾:「有耳的 聽吧!」?福音裡在描述群眾對耶穌所言所行的反應時,有好幾次用「驚奇(were astonished)」這個字,在希臘文原文,它有「超過一個人所能負荷、所能理解的程度」的意思。我的猜想是耶穌看出群眾沒有聽懂他的話。耶穌的話那麼難懂嗎?在這裡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看看耶穌的話是否真的那麼難懂。

馬爾谷福音一開始這麼描述:「洗者若翰便在曠野裡出現,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為今天的天主教徒,「悔改」、「洗禮」和「赦罪」都是一天到晚掛在嘴邊的用詞,毫不稀奇。但是為兩千年前的猶太人,他們的懂法卻不太相同。他們沒有「原罪」的說法,他們的「罪」,指的是違反了梅瑟的律法,他們認為一個人違法了梅瑟法律,就不再屬於選民的團體,因此需要到聖殿去獻上犧牲、做補贖,這樣才能再度成為義人,回到選民的團體裡頭。傳統上,「洗」的動作為他們主要是「取潔」用的,不是為了「赦罪」【註一】。

瑪竇福音裡,若翰的宣講則增加了一個「天國」的觀念,「你們悔改罷!因為天國臨近了」(瑪三2)。猶太人心目中的「天國」和「末世」以及「默西亞」是相關聯的,他們相信在末世來臨時,默西亞會拯救猶太人,建立起一個天主為王的新以色列。

耶穌開始宣講時的訊息和若翰的訊息,表面上看起來很相似,兩個人都宣講「悔改」和「天國」的喜訊(瑪三2,瑪四17),但是如果我們深入研究,二者其實有所不同。這可從路加福音記載若翰如何回答眾人所問的:「我們該作什麼呢?」,看出些端倪來。

若翰給眾人的回答是:「有兩件內衣的,要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應照樣作……(稅吏)除給你們規定的外,不要多徵收……(軍人)不要勒索人,也不要敲詐;對你們的糧餉應當知足」(路三10~14),這些行為上的勸諫,基本上都沒有超出梅瑟法律上的規定,所以把若翰被認為是舊約中最後的一位先知是很恰當的。若翰要求他的聽眾悔改、改變生活方式,確實遵守梅瑟的法律,重新成為選民的成員,在末世天國來臨的時候,不會被摒棄在外。若翰的訊息,猶太人聽來是耳熟能詳,沒有聽不懂的問題。

如果耶穌宣講的也只是要猶太人遵守梅瑟法律之類的話語,應當不會引起他們太多的驚訝與迷惘。可是耶穌的訊息常常帶有更深一層的意思,不止是他的聽眾無法瞭解,連他的門徒也是似懂非懂。 一般聖經學者把山中聖訓(瑪竇五~七章)看成是耶穌宣講的大綱,很清楚地,耶穌講的遠遠超出梅瑟法律的內容,例如梅瑟禁止殺人,耶穌卻說不可以惱恨人等等,有人把它解釋成「更大的義德」。我自己倒是覺得這不是義德更大更小的問題,而是耶穌所宣講的天父,祂與人的關係有了基本上的改變,有了一個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傳統上,猶太人與上主的關係是交易式(transactional)的,上主與他們立下了盟約,只要猶太人對上主忠實,就會受到上主的祝福與保護。在這種交易式、契約性的模式中,人對自己應有的付出和預期的所得都相當理解,因此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耶穌宣講的,卻是那位「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無條件地愛一總人的天父。人與上主的關係不再是交易式的,而是一個愛的關係。既然天父已經先愛了我們,所以重點不在如何能夠得救上天堂、如何能夠贏得天父的愛,而是如何活出與天主聖愛相稱的生命,如何去體會天父的愛,因而願意以愛還愛、願意學習天父一般、無條件地去愛世人,「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瑪五45)。

在這種愛的關係裡,得到的固然是無限,要付出的也相對地增加,而且為未來的生命帶來許多未定數。因此要下定這樣的決心、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是件易事。馬爾谷福音第十章裡「富少年」的故事就是一個好例子,梅瑟的法律這個人從小就遵守了,所以從盟約關係的角度來看,他履行了該盡的本分,也預期會得到應有的賞報。可是當耶穌邀請他進入一個與天主更親密的關係時,他猶豫了。

我的猜想,這位富少年並不是獨一無偶的例子,實際上,當年耶穌的聽眾,絕大部分跟這位富少年沒有什麼區別,他們無法從契約式的關係超越到愛的關係。就連跟隨耶穌的門徒們也脫離不了這種交易式的想法,所以他們才會問:「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跟隨了你,將來我們可得到什麼呢?」(瑪十九27)

一個人生活在契約關係裡的時候,生活井然有序,什麼義務應該盡,什麼禮節應該遵守,什麼事不可做,什麼人不可接近,樣樣一清二楚。

但是在愛的關係裡,這一切好像都變了樣,整個社會秩序仿佛來了個胡國楨神父說的「大逆轉」。許多猶太人喜歡耶穌能夠為他們治病驅魔,喜歡耶穌的平易近人,跟他們平起平坐,可是卻不懂耶穌為什麼也跟他們心目中的罪人在一起吃飯。

對耶穌講的比喻,他們也是有聽沒有懂。以撒種的比喻(谷四3~8)為例,大部分的猶太人聽了,大概都認為種子撒在他們身上,是落在好土壤裡,因為梅瑟的法律他們大致都守了。耶穌比喻中提到的路旁、石頭上、以及荊棘中的,應該是指別人、罪人而言。他們以傳統的契約式的思維模式去懂耶穌的教導,殊不知耶穌正在邀請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關係、一個新的領域,可惜他們的耳朵被既有的傳統思維所蒙蔽住了,有耳卻聽不見。

天國的福音是耶穌宣講的中心,可是耶穌宣講的天國道理,跟當時猶太人心目中想到的天國有所不同。猶太人以為天國是末世的事,是未來的事。可是耶穌說,天國不只是末世的事,如果我們願意,現在就可以在我們中間開始。的確如此,因為天父已經愛了我們,如果我們也願意懷抱這個心情去愛天主,讓祂進入我們的心中,掌管我們的生命,那麼天國現在就可以在我們中間,不再是未來式了,不是嗎?

因為猶太人把天國看成純粹是未來末世的事,所以他們對耶穌講的有關天國的比喻,常常無法理解。種子自長的比喻(谷四26~29),以及芥子的比喻(谷四30~32),即是好例子。為什麼未來的天國會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自己持續地成長?未來的天國會從渺小的芥子長大成可以供鳥棲息的大樹,又是什麼意思?

可是如果我們體認到天國就在每一位與天主有了愛的關係的人身上,那麼不管我們意識到與否,天主的愛自會在我們內不斷成長。也會因著個人而影響到團體,會從渺小的芥子種子長大成可以供鳥棲息的大樹,這種從修身做起,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為我們並不是那麼難懂。酵母的比喻(瑪十三33)和芥子的比喻類同。

當然,一個人願意與天主進入一個愛的關係,並不意味著他就不再犯錯,相反地,七情六欲都還存在人的心裡。麥子與莠子的比喻(瑪十三24~30)即說明了現世的天國是一個善惡並存的過程,幫助認清我們的不完美,讓我們更虛心地依賴天主的恩寵,願意每天更多愛祂一分。海裡撒網的比喻(瑪十三47~50)跟麥子與莠子的比喻類同。可是為猶太人而言,好人壞人會並存在天國裡,這是無法想象的事。

地下寶貝的比喻(瑪十三44)與尋珠商人的比喻(瑪十三45~46)則說明了天國的寶貴和它對人心轉變的影響。在這兩個比喻中,天國(與天主建立愛的關係)被形容成是藏在地裡的寶貝和完美的珍珠,一個人一旦發現到它們的貴重,願意用全部的生命去換取,而在這過程當中,不知不覺人也就被徹底轉變了,(例如商人失去了他所有用來交易的貨品,還算是商人嗎?)。這跟耶穌的另一句話:「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十六25),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千年前,許多耶穌的聽眾因為無法從交易式的信仰超越成愛的信仰,無法接受耶穌對他們的召喚與邀請。他們最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得救,末世來臨時能不能進天國。他們覺得一位跟他們訂有盟約的天主比一位愛他們的天主來得更具體、更牢靠、更踏實。因此他們無法完全理解耶穌天國的喜訊,無法領悟到耶穌正在邀請他們,邀請他們在現世裡就開始做天國的子民。難怪耶穌要不斷地呼籲:「有耳的 聽吧!」

這就是我對兩千年前的猶太人為何無法理解耶穌教導的一個反省。

朋友們,如果你今天聽到在你心中的耶穌對你說:「有耳的 聽吧!」,你會如何回應呢?

【註一】我們知道耶路撒冷的聖殿一向是猶太人宗教生活的中心。在猶太歷史上,耶穌時代屬於所謂的「第二聖殿」時期,原來公元前586年猶太國被巴比倫滅亡,聖殿被拆毀,猶太社會的精英被流放到巴比倫。一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征服巴比倫,讓猶太人重還巴勒斯坦,而且在先知哈蓋和匝加利亞鼓吹下重建了聖殿,歷史上稱之為「第二聖殿」。聖殿裡的司祭依照舊例,由司祭家族亞郎的後裔充任,而司祭中的大司祭則是猶太人宗教生活的領袖。

波斯對猶太人的統治後來希臘的亞歷山大取代,亞歷山大死後,猶太地方先後被亞歷山大屬下的兩位將領統治,公元前166年瑪加伯起義,建立獨立的哈斯摩尼王朝,而且改派瑪加伯家族的人擔任聖殿裡的大司祭一職(大家可以參閱舊約瑪加伯上下兩本史書)。此舉引起一些猶太人的不滿,開始抵制聖殿和大司祭,他們離開耶路撒冷,在山區野外建立他們的團體。死海卷軸裡的厄色尼(Essenes)就是一個例子,有人說洗者若翰就是屬於這個團體或類似的團體。

因此在耶穌生活的年代,有的人不願意到聖殿裡奉獻犧牲做補贖,而到荒郊野外接受「赦罪」的施洗,是來自這個背景。這也幫助我們瞭解,為何代表傳統宗教勢力的聖殿中的司祭和經師、以及公議會中的法利賽人和撒杜塞人,把所有反對他們的人,包括耶穌在內,都看成威脅和眼中釘的緣由。

在路加福音第二章有一則少年耶穌隨著父母親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留在聖殿裡向經師們學習的故事,如果和第三章耶穌到曠野中受若翰洗禮的記載一起來讀,也可以看成是:成年的耶穌捨棄了以聖殿為代表的傳統勢力、選擇了抵制大司祭權威的一派。

另外,有些聖經學者提到在耶穌的年代,猶太人對梅瑟法律的遵守,尤其是在取潔禮上是依照著肋未紀(Leviticus)裡的繁瑣規定,許多人因為生活的關係,動則得咎、屢屢觸犯了規定,可是每次都要到聖殿去奉獻犧牲、做補贖談何容易。這也為洗者若翰的施洗吸引許多人的事實做了一個注解。

                【附錄】胡神父有關「末世」的闡釋

建德文裡提到:猶太人心目中的「天國」和「末世」以及「默西亞」是相關聯的。很對。

其實,這裡的末世,並不是有些人所說的世界末日,而是指天主救恩來到的事件時期。所以,天國默西亞(基督)的來臨,就是天主救恩來到的事件時期,也就是末世

默西亞(基督)是指那位(或那些)天主之神降臨在他(們)身上的人物。所以五旬節聖神降臨,就是末世時期的開始。基督徒個人及教會團體就是這末世時期中天主救恩的初果。我們現在就是活在末世時期之中。這種末世觀,神學界稱為既遂的末世觀(realized eschatology)。保祿晚期書信及若望著作音,所採的就是這樣的思想。

可是,保祿早期書信及對觀福音,認為主耶穌默西亞(基督)很快就會再臨,在這樣的觀點下,末世時期是指耶穌再臨的這個時刻,也就是在未來的一個時刻。這種末世觀,神學界稱為未來的末世觀(futuristic eschatology)

十一月一日諸聖節讀經《若望默示錄》中所描寫的新耶路撒冷或新天新地,是未來的末世觀的典型象徵,但也可以用既遂的末世觀的角度來體會。

換句話說,若望默示錄中所描寫的新耶路撒冷新天新地,對讀者來說,不論是當時的讀者,或今天的讀者,都可以說是一個比喻,綜合描述了既遂的末世觀未來的末世觀;而不必是世界末日的寫實性描述。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