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0期 重溫小會精神

那瓦侯的窮人──談分享

子民

 

  駐進貧窮人的世界已經八、九年了,周圍的貧窮景象改變不大,但對一個來自富裕都市背景的我,內心對貧窮的瞭解和感受變化卻是相當不小。

  初來之時,不少人由各地寄來衣物玩具,甚而書籍電腦。這些捐贈物品,處理起來,剎費周章。有一陣,教堂停止收舊衣,只有交給印地安人拿去比土巴更窮鄉僻壤的那瓦侯內地,分給他們的親戚。那時也有不少朋友自遠地來探個究竟,想到我們處落於蠻荒之地,來時總帶些香菇、茶葉等貴重物品,數量之多,屯積至今,尚未消耗完畢。

  這段長時間內,主動向外界捐款共有兩次。第一次是九八年帶印地安人訪中國,因申請到的公費有限,怕出問題,於是用個人名義發出二百多封求援信,收到許多人的慷慨資助。有了這額外的六千多元,我們順利完成中國少數民族教育考察之旅。由於一路節儉,還剩下四千多元,如數捐給了滋根基金會,反贈于中國的窮苦中小學生。最近這次教堂財政出現危機,短缺五千元。那天被神父的誠懇呼籲感動,想起來可以向我的大後方求助,才向神修小會和華府的團體發出電子郵件。在經濟大衰退的今天,還是有許多人慷慨相助,其中還有不少經濟並不寬裕的善士。這二千五百元給土巴教堂的欣喜和感激是可以想見的。

  並不是發動的每一次援助行動都成功。二○○○年底這裡的社區大學分校請我幫忙找人捐校舍,因為它成立廿五年來還沒有校舍。我找上了慈濟。慈濟在台灣、南美、非洲都為當地人窮人,災民建過許多學校,這應該是一條可行之道。連絡上鳳凰城的慈濟辦公室後,一連幾個月,他們派了一車車的志工來土巴考察了好幾趟,四月裡洛杉磯總部也派了一車志工來土巴審核。雙方為了接待,開會,陪伴等著實花了許多時間。不幸九一一事件爆發,全球大震盪後,慈濟從此音訊全無,可能是因這多災多難的時代,善士也力不從心吧。

  聖經中提到窮人的地方不少,要我們照顧窮人的地方也很多。但是聖經上卻提醒我們「世界上永遠會有窮人在!」這話言猶在耳,到底我們能真正消除貧窮嗎?當代提倡和平的人總說:『只要世上仍有貧窮,我們就永遠不能停止戰爭,奢望和平。』當今社會,都市繁華之處,只見人人豐衣足食,汽車洋房,一片富裕景象。窮人到底在那裡?打開電視,看見阿富汗山村的破落,兒童衣不蔽體,骨瘦如柴。難道窮人都遠在天邊?聖經時代,人口尚未都市化,那區區幾百戶也還能全擠在一個小鎮上,所以當富人吃飯的時候,又髒又病的拉匝祿還可以趴在富人餐桌下和狗搶食。現今的大都會貧富分離得厲害,富人住富區,中產階級住混合區,窮人住黑區,更窮的沒地方可住就成浪民流民,他們就是我們捨飯中心的對象。但在商場餐廳或一般高尚地段,遊民浪民正是取締隔離的對象,並不能常見到的。雖然窮人不多見,他們的存在倒還是確實的,只是因為接觸不到,那切膚之痛的人類本能的同情心,就難以激發出來。另一個角度來說,讓你每天和窮人混在一起,天天有聽不完的悲慘故事,做不完的施捨善事,改變不了的不平制度,又是那一個聖賢能承擔不卸的?

  濟貧在層次上來說,是救急。如何去改變窮人的處境,卻是更根本的問題。因此,前者比後者,做起來好像容易得多,但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看,卻只有從根本上來改變窮人的處境,才能有比較持久的效果。改變貧窮的根本,一是培養一技之長,二是心理建設,也就是重整自信心。二者皆非一日所能造就。真正要掃除貧窮,除了改變窮人本身的條件外,更需要改變社會的制度,改變富人的心理,改變掌權人的政策,給窮人一絲空間和機會,在人類社會裡能求取新的立足平衡點,以能讓窮人再出發。

  捐衣施飯捐錢等應該屬於濟貧範圍,但窮人得到了社會的關懷,也有它心理建設的效果。德肋莎姆姆奉獻終身為印度垂死病人服務,只求他們死得安詳,死得有尊嚴。訪問監獄,和犯人交談,教他們太極拳,讓他們有機會重新找到心理上的平衡點,應該都屬於心理建設。在學校教書,讓孩子能讀能寫能算,將來能以此學一技之長。課餘能和他們談談人生道理,計劃將來,整頓現在。這些無非是幫助他們長大後能脫離貧窮,而變成能幫助別人的人。要改變社會的制度,要分享社會的財富,要重新分佈已建立的權勢,卻是萬分困難。這不但在大社會裡難,連在土巴這小小的地區社會裡都十分困難。

  雖然『掃除貧窮』看來可望不可及,但是我們還是得朝這個方向努力。生命在於互動,我們餓了吃,吃了還會餓,雖然有許多麻煩,但也不能因此不吃。休息和勞動也是如此,周而復始。社會畢竟也是個生活的有機體,財富不均,權力失衡的時候。就有動亂,就有不安。這時社會裡的人們,自會產生一些觀察和反省,然後就會有一些行動和調整。做為基督信徒的,在這社會大奧体裡,反省和互動也許會更敏銳一些吧?

  寫到這裡,不由得又想起麥肯納神父的座右銘:「願在最後一日,謹見吾主耶穌之時,我能這樣說:我曾努力促使窮人有一技之長,富人能想到別人,生活安定的人能慷慨獻身服務,受過教育的人能為大眾爭取正義、和平,屬靈的人能引領人看見天主。今天看這篇座右銘,給我的啟示是「分享」。我們要讓窮人分享我們的知識和技能,讓富人分享我們的胸襟和同情心,讓生活安定的人分享我們生活的挑戰和奮鬥,讓受教育的人分享我們的抱負和理想,讓屬靈的人分享我們的平安和喜樂。中國的文字,自有它奇妙之處。「分」是分離,割捨,似乎不能避免帶有痛苦的意味,「享」卻是享受,享有,又帶著品嘗擁有的愉悅。「分享」本身就是互動的生命交流,沒有痛苦,那來的喜樂?即使世界上永遠有窮人的存在,那不正是我們彼此互動的泉源,那不正是社會脫胎換骨的生機?只要我們生命力仍存在,只要社會仍是個生活的有機體,那麼,時機一到,「分享」就是一種自然的行為,時機未到時,它就是一種本能的渴望,一種對幸福的嚮往,對生命的肯定。願以此互勉。

本文作者是小會創始會員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