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5期 走出曠野

信仰來的幸福要傳播出去──採訪古偉瀛

記錄:吳慧琨

 

治學與生活

  古偉瀛教授是三年級生。臺大歷史系、歷史所高材生,之後,赴加拿大取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曾是臺大歷史系主任兼所長,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德國馬堡大學漢學系訪問學人,日本交流學會歷史研究者。現任職臺大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近代史、史學方法、中國基督宗教史。

  古教授每星期四上午,在普通教室一○一教室開授的『歷史的轉捩點』,是深受臺大學生歡迎的課程,約二百個座位,坐無虛席,小會的下一代青年組會員不少慕名選了這門通識課;聽說要經過一番周折才能補上名額,課後也都嘖嘖稱讚。

  早年在宜蘭度過,全家都是教友,媽媽生前幾乎每天望彌撒,在生小妹時去世,全家有九位兄弟姐妹。他很感恩成長過程受到教會多方面的照顧。現今不少家人都熱心服務教會。

  配偶易青青姐任教輔仁大學,去年甫升教授,以教學認真出名。獨子古道遊學過英國、加拿大,現在澳大利亞進修獸醫課程,今年即將畢業。已是二十七歲的倜儻俊才。

 

使徒工作

  古大哥當過小會總會主席,任內曾為震旦中心改建募款壹佰萬元。帶過翻譯小組,翻譯英文著作。負責『大陸關懷小組』,出過『橋樑教會』刊物。以腦筋急轉彎等方式帶過小會「家庭組」活動。曾是耕莘堂的傳協會副主席。目前很滿意參加小會的「中正區查經小組」。另外每星期有一天,協助「南懷仁文化協會」韓德力神父,研究教會歷史,推動福傳工作。

  古大哥堪稱小會的中流砥柱,也是天主教會的重要人才。

學者的觀點與建議

出版〈天主教會靈修手冊〉

  古大哥認為小會有歷年會員奉獻累積的財力,除了花費在贊助教會團體活動、出版刊物上,是否也應該自己出版一些較有意義的東西,才不愧是神修小會的團體。

  建議總會提出出版〈天主教會靈修手冊〉計劃案。遴選二、三名會員,每星期花二個下午,用一到二年的時間完成。為能克期完工,建議有金錢津貼,每名每月四千元左右。如以全臺三十個修會,每個修會五頁計算,即可收集成冊。附加每個修會的祈禱方式、靈修特色及吾人可應用的方法 ……等等。可提供教友辨識合適自己的靈修方式,也可借此吸引外教人士接觸天主教會。

  古大哥認為出版『天主教會靈修手冊』,可以成為小會對教會的特殊貢獻,補充小會刊物『心泉』的靈修份量,同時使捐款者有一確定的目標與團體對象。

增加團體向心力

  古大哥最後語重心長地說,每個小會會員應設法認識自己的能力所在,鎖定目標貢獻所長,積極參與小會的活動,更應落實在會費的繳交上。會員間更應彼此關心,互通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