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八日 (星期六)高雄神修小會,請道明中學的 葉 君儀老師以「漫談聖像藝術的美感」為題做演講。因為第二天就是母親節, 葉 老師就以中古世紀的聖母像為中心,教導大家欣賞歐洲各國當時的聖母像。這次的聖母像集中在中古世紀末的十三到十四世紀,從聖像的風格開始介紹。看聖像的要點,要先看它的風格。
這段時期的風格是羅馬式的,它的特點是寫實,講究均衡、對稱、安定、穩重,雖是「靜物」但有運動感,利用垂直線與水平線,表現它的安定感,又有運動感表現出它的「張力」,聖像不論是平面或立體,表現都要求「張力」。 葉 老師舉的第一張圖,是在法國南部地方發現的聖母像,特點是頭大、皇冠大,才有安全感。另外一張「神父坐態像」,可看出雕像的羅馬風。隨著時代的演進,出現哥德風的聖母態像,這時衣飾顯得較為華麗,可是比較缺乏神聖性。到後來的西班牙風,則加入異國風情,像是「聖母受孕」態像,就是裝飾奢華的洛可可風。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 葉 老師又舉出一個銅雕的修女像,有古典式構圖嚴謹、講究比例的特色,還有I字型與S型的構圖,都舉實例說明。從好幾幅耶穌的入殮圖;波堤切利的「耶穌誕生圖」,可看出畫家如何同時呈現光明面與黑暗面。從凡艾克「聖告圖」裡天使與聖母的姿勢,看畫家如何表現「恩寵」。在一個倒「T」的構圖中,以耶穌的聖屍下十字架為主題, 葉 老師給我們點出圖中每位人物的脊椎,把它勾畫出來,可發現它們是環環相扣的。
葉 老師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聖像欣賞資訊,最後還給我們提一個問題──看到這些聖母像之後,大家一起來想想,什麼是新世紀母性的典範?
筆者認為不論任何世代,聖母帶給大家的訊息,就是要我們能像她一樣「承行天主的旨意」,讓天主在我們身上作工,正如她接受聖神降孕的事一樣。我們每人唯有愈和我們內在的天主合作,回答祂的召叫,就愈能活出天主子女的樣子,成為在世上的天主肖像。
葉 老師一直說,藝術就是生命的表現。不一定只有美術雕刻才是藝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看你如何呈現,都是藝術。在會後的彌撒中,王輔天神父提及這幾天電視新聞一直在報導的「美軍虐囚事件」,這些被虐的囚犯正是受苦的耶穌,頭戴荊棘冠冕的耶穌真實寫照,這是活生生的藝術,也提醒世人,我們的罪惡有多大!
從聖像的美感延伸到人間的醜惡,都是「藝術」,全是一體的兩面;「美」的東西有時是從醜惡與痛苦之中呈現。在這種醜惡與痛苦中,看到人間的基督為我們的罪所付出的犧牲。如果我們能從此領悟天主的正義,和我們都需要淨化的道理,那就是欣賞藝術的價值所在了。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