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5期 55

埃及驚艷(五)

王玉梅

埃及驚艷(五)

王玉梅

 

亞斯文
尼羅河流經伊索匹亞、蘇丹,到達氣候溫和的亞斯文,這裡是遊輪的最後一站,也是方尖碑的故鄉。方尖碑是古埃及人向太陽致敬的象徵,其尖頂是金字塔的造型意識,也是古埃及人對永恆的盼望,紀念性的象形文字遍佈碑體,引導人不斷地抬頭向上仰望。埃及建造金字塔、方尖碑、神殿等所用的石材,也就是埃及最好的花崗岩都來自亞斯文。我們到採石場參觀躺在那裡三千多年,因裂痕而尚未被打磨成形的方尖碑,因實地觀看才瞭解,在沒有任何工具的年代,人們以玄武岩在花崗很歡喜,岩上畫出外形,再鑽洞置入 無花果木塞,早晚澆水使花崗岩撐裂,石柱成形再打磨雕刻細節,完工後拖至現場,以傳統技巧將其豎立起來。梵蒂岡、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廣場,都立有方尖碑,可見人們是多麼喜愛埃及文物,據說在國外需數月才能安裝豎立的方尖碑,在埃及只要數日即可完成,使我對古埃及人的智慧由衷地佩服。

阿布辛貝
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位自視甚高且極度自戀的君主,高大的石刻雕像無所不在,有的立像甚至比旁邊的神像還高大,導遊說他已自視為神了。拉美西斯二世在執政的66年間有許多征戰,不但在各地大興土木留下神廟,還製作自己巨大的雕像,其中與西臺帝國的爭戰最是精彩,因為他簽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合約。為彰顯鼎盛的國力和豐功偉業,西元前1264年,他在邊境阿布辛貝為自己和皇后奈芙塔麗建造兩座規模宏大的神殿。

依山崖鑿建的神殿,規格十分嚴謹,由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後柱廳和神堂等組成,柱廳牆面的浮雕,紀錄他東征西討戰役中的血腥場面,神堂裡神化的拉姆西斯二世由阿蒙拉等三位神陪伴著。每年春分、秋分二日的清晨(傳說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登基日),太陽光會直射到神殿的最深處,使諸神(除了一位黑暗之神)都沐浴在光中,二十分鐘後又恢復原狀,專家認為這個光的奇蹟是刻意設計建造的,可見當時天文曆法數算的多麼精確。大神殿前的雕像高約20公尺,一字排開取端坐姿勢,他平靜地凝視遠方,實在與眾不同,令人過目難忘。

皇后奈芙塔麗必然是拉姆西斯二世的最愛,她的神殿規模雖然小ㄧ點,但在埃及如此高大的女性雕像是絕無僅有的,因為皇后和孩子通常會以較小的比例出現。神殿前有六尊高10米的雕像,夫妻二人並排而立,十分典雅溫馨,他們左腿稍微向前,彷彿滿懷欣喜地迎向新的一天。埃及國力衰退後,這裡成為化外之地,久而久之神殿為黃沙覆蓋掩埋,直到1813年瑞士探險家發現沙土中露出的人頭石雕,1909年,神殿才重見天日。

亞斯文大壩攔截尼羅河水形成500公里長的湖泊,包括阿布辛貝神殿等古蹟都將沉沒水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號召下,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紛紛投入搶救人類文化遺產的行列,他們將數以萬計的無價之寶做了完整的清查和保存,有的神殿切割後再遷移,有的神殿用鐵軌拖至他處安裝,或切割後搬到博物館組裝。1960後的十年間,ㄧ共挽救了二十多個文化遺址,工程最浩大的當然是拉西斯二世和其皇后的神殿了,工程師經測量計算,最後將神廟切割成每塊約三十公噸的巨石,就地抬高越過淹水線,再重新組合,工程持續進行了六年,遷移後的神殿彷彿渾然天成。神殿移高後,最令人欣喜的是,每年陽光直射到神殿最深處的時間,只比以往的日期各延後了一天。這兩座自大壩中搶救回來的神殿,和偉大的遷移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也創造了人類工程史上的奇蹟。

1976年9月,住在埃及博物館的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腐壞迅速,經當時薩達特總統政府同意,去法國接受強化深度的治療。出國時他有一本護照,除木乃伊的頭像,職業欄還寫著:國王(已故)。這位三千多年前在埃及執政的法老,不但得到元首級最高規格的禮遇,在法國時還受到紅地毯、軍儀樂隊和禮炮的接待。死後三千多年仍如此被尊重,拉美西斯二世應是天下第一人吧。他在巴黎民族博物館的無菌室接受長達八個月的治療後,重返埃及博物館的木乃伊室,2006年竟然發現木乃伊在法國時丟了頭髮,如今被追回的頭髮樣本就放在木乃伊旁的小塑膠袋裡。他在世上生活了九十ㄧ歲,有八位后妃,一百多個孩子,是在位時間最長、功積並非最傑出,但卻是唯一被後世稱為大帝的埃及法老,這應是他自我行銷十分成功的緣故吧。

我們的導遊桑納小姐十分優秀,中文一極棒,她生長在阿布辛貝附近,開羅大學中文系第一名畢業,雖住在開羅,但地方上只要和中國或中國人有關的事,都會由她母親輾轉找到她,請她協助解決,也因此結交了許多說中文的好朋友。吿別時她特別表示,聽朱老師多次對埃及深入精闢的分析解說,使她對埃及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漸漸對自己的國家產生了信心,同時意識到自己非阿拉伯人的後代,而是古埃及人的後代。我們時常為她言簡意賅、運用中文之靈活道地,而露出衷心欽佩的微笑,她的確是優秀的古埃及人後代無誤。有位團員開玩笑說,她說廣東國語的先生應該留下來就讀開羅大學中文系。

很高興來到埃及,親眼看到那麼多令人驚奇且值得讚歎不已的事物,記得走往阿布辛貝神殿的路上,導遊桑納鄭重建議:再往前會看到湖面,請先目不斜視地往水邊走,然後才回頭往後看。過了小土山要轉彎了,我朝水邊走去,直到她叫停後才慢慢轉過身面對阿布辛貝神殿,哇!壯麗的景色令我驚艷,以致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如今端坐神殿前的四尊拉姆西斯二世像,和一望無際的湛藍水面深印腦海,難以忘懷。

當其他民族才走出石器時代,古埃及人卻早已遙遙領先,並超越了人類目前最高的極限,他們利用泥土、陽光和尼羅河的水,創造綠洲、孕育生命,並運用巨石建造屹立不搖的金字塔、方尖碑,在一個沒有金屬工具的極簡時代,如何製作出如此高水平並融合藝術和科學的傑作?如何產生超自然的力量?是不是有一位外星來的「設計師」指導⋯?這失落的古老文明實在令人費解。古埃及人重視來生、相信復活,追求永恆的生命,並將死亡與重塑生命的理念,在神話故事及日常生活中發揮的淋漓盡致,這也是人類共同的仰望,和永遠都會繼續追求、探討的問題吧。

朋友傳來一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千萬別盲目自大。」有關宇宙星空的短片。片中顯示地球有49個月亮那麼大,土星相當830個地球,木星相當1300個地球,太陽130萬個地球,天狼星、大角星⋯,是更大的天文數字,地球在銀河系只是一個小光點,人則更渺小。

仰望天空使我謙卑,過去曾是頑石,但願現在是泥土,任由上主雕琢。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