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5期 55

古城佩特拉

王玉梅

古城佩特拉(培特辣)

王玉梅

 

二月中旬,參加朱琦老師隨團導覽的埃及約旦古文明之旅,在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之間走訪了許多古文明遺址,我們最後參觀的是約旦古城佩特拉 Petra 。天主教舊約聖經稱佩特拉(培特辣)為色拉 Sela 【列下十四7】(基督教翻譯為西拉),意指「岩石」,身在其中觸目所及全是高大巍峨的岩石峭壁,我想「色拉」也是形容其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和景觀吧。

進入古城的通道是一條,最寬7米最窄2米,長逾1.5公里,有「蛇道」之稱的蜿蜒小路,兩旁矗立的石塊約百公尺高,十分雄偉壯觀,不論岩石表面的紋理呈波浪或螺旋狀,在陽光中變化多端地亮著紅褐、桔黃、藍紫色,堪稱奇景。佩特拉隱藏在死海和紅海間的峽谷中,海拔約高一千米,屬梅瑟(摩西)谷地管轄,有先知梅瑟鑿岩壁取水的傳說。導遊特別介紹我們觀看刻入岩壁間的水道、蓄水庫和地上陶製的排水管,可見古城非常重視水利方面的建設。鋪著石板的蛇道十分乾淨,原來沿途有好幾位老先生拿著掃把畚箕,隨時隨地的在為遊客服務。除了行人,路上還有馬車穿梭行駛,答答的馬蹄聲為寂靜山野增添了幾許愉悅的氣氛。我們一面觀賞大自然親自操刀,創造、切割的奇妙景緻和夢幻色彩,一面猜想岩壁上遭風化後的模糊雕刻,原是神龕和駱駝行旅嗎?還搶時間選景拍照,真是忙的不亦樂乎,突然,狹窄步道的縫隙間隱約有強光出現,原來已走到小路的盡頭。

踏入廣場,眼前一片明亮,頓時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此時陽光正聚焦在矗立眼前的卡茲尼神殿 Al-Khazneh 上,我立刻被色彩豔麗、亮著強光的神殿深深吸引。這座山中的傳奇建築,和聚集觀光客、駱駝、馬匹、騾子、驢子的熱鬧廣場,熙來攘往地充滿異國風情,若非已多次在雜誌和電影上看過,可能真會以「目瞪口呆」來形容霎那間驚艷的感受呢。二千年前自玫瑰色的紅砂岩石中開鑿出來,約40x30公尺高大美麗的卡茲尼神殿,又稱 Treasury,其外牆的石柱、門楣、邊緣的線條和雕刻,均有希臘式的精緻和優雅,但因傳說埃及法老追逐以色列人時將寶物藏在頂部,故神殿頂端的圓球早已被人以槍彈擊毀,神殿牆面上的其他浮雕,則因砂岩風化迅速已模糊不清。很遺憾,遊客不能進入神殿參觀,可能和地底的新發現有關,只聽說神殿內還有聖母像和壁畫。神殿原是納巴特國王的墳墓,後來才成為基督教的教堂。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世界遺產。

西元前1200年,厄東民族(厄撒烏的後代)掌控了由南邊的阿拉伯到北邊的大馬士革,以及埃及到巴比倫的貿易路線。西元前600年,來自阿拉伯西部的納巴特人Nabateans也來到這裡從事貿易活動,他們以佩特拉為首都,並使其成為埃及、敘利亞乃至希臘、羅馬之間的貿易中心。納巴特人非常精明,不但迅速地掌握了沙漠駱駝商隊,還將賺得的錢財投資在藝術和建築上,並邀請知識份子協助建立王國,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經是他們的貴賓呢。西元前一百年,這裡是最大的貿易樞紐,控制著阿拉伯與大馬士革間的通商,同時也是海上絲路的轉運站,香料、沒藥等都從這裡再轉運到印度或中國。全盛時期居民最多達3萬人,不但成就非凡地將納巴克文明廣傳,且領土也一度擴張至大馬士革、西奈半島和阿拉伯半島。西元106年,古城被羅馬軍隊攻陷,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城內增建了羅馬式的劇場、栱門、噴泉、雕塑等,這樣又持續繁榮了一百多年。

我們一行人走過廣場不久,就看到通往山上修道院的指標,聽說向上走八百多個石階就能到達。修道院也鑿自山壁,是比神殿規模更大一點的建築,考古學家由大殿牆面上的十字架推斷,拜占庭時期曾是教堂。可能現在是冬天,古城裡完全沒有植物,可說寸草不生,但沿途處處是景,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各式各樣隨日光起伏呈現不同暖色調的巨大岩石,的確是很特殊的經驗。好奇於每個峭壁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開口,導遊解釋說那些都是墓穴,但時日已久又遭破壞目前都是空的。大路右手邊山上有許多依山勢開鑿的建築群,導遊教我們辨認寺院、住宅⋯,其上若有階梯狀的設計,那就是墓穴,因納巴特人相信死後會上天堂,裝置階梯可以引導亡者走向天際。是的,不論埃及人、中國人或納巴特人,對人死後的西方世界都充滿憧憬,尤其當生命結束時,很盼望得到上天的祝福和眷顧吧。路的左邊有一座可容納數千人的羅馬式劇場,雖然劇場裡的柱子、門廊、雕像等都在大地震中損毀,但自現有的規模仍可遙想當年的盛況,舞台和觀眾席也都由從岩石中開鑿出來。

這裡地方寬大視野開闊,應該就是佩特拉市中心的廊柱區。還原當年的榮景:市區有噴泉、水池、浴室等公設,大路兩旁是成列的圓柱,柱子之後是商店,當人們看完表演,就在鬧區逛街、散步、吃飯和採購,與現代人的生活好像很相似。

西元3世紀,波斯帝國興起、海上貿易興盛,物品由紅海直抵羅馬而略過Petra,古城逐漸沒落。4世紀時,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佩特拉居民雖信異教,也開始建造教堂,已故國王的墳墓被當成教堂使用(文獻記載有一些佩特拉居民改信基督教)。西元363年,地震摧毀佩特拉一半的建物,據導遊說,那時大部分人都遷至現在的伊拉克居住,551年再次天搖地動,佩特拉的建築和供水系統幾乎全毀,7世紀阿拉伯軍隊進入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1~12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在這裡興建了兩座碉堡和教堂,駐守保護往來的商旅。1189年薩拉丁領導的新月軍進入後,佩特拉就逐漸消逝於中世紀的歷史中。近千年來,古城是遊牧民族貝都人口中神秘的傳說,但只有居住在附近的貝都因人才知道「失落城市」的真正所在吧。

1812年,瑞士探險家約翰伯克哈,接受非洲協會的委託尋找尼羅河的源頭,他從敘利亞南下,得知紅海附近有個遺址,於是特別請嚮導陪他前往曷爾山(阿拉伯人稱亞郎先知山),亞郎(梅瑟的哥哥)的安葬地祭獻一隻活羊,因而發現了沉寂山中的古城遺址。他的探險經歷轟動歐洲,從此考古學家、藝術家們紛紛湧入山中,知名的英國畫家 David Roberts 也身歷其境,他1839年所繪,清晰如攝影,彷若神國仙境的佩特拉古城,擴大了我想像的空間。1989年電影《聖戰奇兵》成功地拍攝取景,使佩特拉聲名遠播,目前是人人嚮往的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午餐後,大部份團友和朱老師繼續參觀,我則和少數朋友隨導遊走回遊覽車。導遊是退役軍人,行事作風中規中矩,解說和服務也很認真,當小販前來推銷時,他會大方地介紹說明,吿訴我們合理的價格,不做停留繼續前進,回程時各人可憑喜好自由選購,他坦蕩蕩,我們很自在,商家也開心,皆大歡喜。一群人談笑風生地慢慢往回走,隊伍拉的很長,導遊跟前跟後總保持適當的距離觀照我們,無意間我發現,他塞一美元給路邊遇見的每一清潔人員,收到現金的老先生都立刻動容地表達感謝,他只靜靜地舉手回應,不動聲色地繼續向前走,令我十分感動。很欣賞他這麼做,因為一塊美金真不算什麼,但對每天在路邊清掃的老人家來說,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很溫暖吧。

目前約有三百多位貝都因人居住在古城裡,以洞窟、岩壁古蹟為家,他們大都是服務人員,有的當導遊,有的訓練馬匹、駕駛馬車,或照顧駱駝等。遊客走不動或太累了,不用擔心,各段路上都有不同類型的交通工具供人選擇搭乘,譬如:自己騎馬、共乘馬車,騎駱駝或以小驢子代步,這些可都是以前那巴特人的最愛哦。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努力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一路行來也看到埃及人、納巴特人、羅馬人等以岩石留下的許多遺蹟。以色列人為生存移民埃及,為擺脫奴役又度過紅海走出埃及,在曠野生活了40年,才到達上主預許的迦南地,看到聖經中記載他們一再犯錯,卻又一再努力奮起的故事,很是感動。文明能否長久發展並永續傳承,應和時代的變遷,及所擁有的機會(時機)關係密切吧。懷著虔敬感恩的心,行走在先聖先賢踏過的土地,追憶他們的言行懿德和過去生活的軌跡,以及宗教信仰對他們的影響,更加體認自身的渺小、生命的短暫。願仰望上主保佑,平安喜樂地活在當下,期待美好的未來。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