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2期 神修小會四十週年專刊

教會的本地化

建德

 

  雲珍主席和各位參議參贊們,大家好!主內平安!

  雲珍來信說六月十九日要開參贊參議會,討論有關小會四十週年後續發展具體計畫。我沒有什麼具體的提案,只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分享。

  上次心泉特刊徵稿時,我寫了一篇「返璞歸真」,已經把我目前的想法和自己努力的方向說了出來,要說的其實也就是那些了,但是又覺得還有些話沒完全說完。

  在梵二結束時,曾說教會有兩個大轉折點,或是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第一個是初期教會,宗徒們同意保祿的提議,不要求非猶太人的基督徒守猶太傳統規矩。自此教會從猶太傳統範式轉移成希臘文化以降的西歐文化範式。兩千年來,教會就在這個範式裡茁壯、成長、成熟。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教會傳統,其實就是在這個範式裡發展出來的產物。Karl Rahner說第二個範式轉移就從梵二開始,他期望教會自此能從一個基本上是希臘/西歐文化的教會轉移成一個真正屬於全世界的公教會(Catholic)。

  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跟他一個看法,許多人不接受我們目前所知的教會傳統和訓導只是歷史上的許多範式之一,而認為那就是不能變更的「唯一」傳統。他們忘記了當年拉丁教父們所努力的,就是當時的「本地化」,亦即以希臘的文化和哲學來了解耶穌的道理。因此今天談教會「本地化」時,兩方面就有了基本上的認知差異。

  說了這些,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其實只有兩點。其一,我們小會努力的目標,是教會全球化轉移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孤單的,應該和其他有類似目標的團體、個人一起努力。其二,「本地化」只光把基督之西方「面貌及服飾」除掉,給祂換上東方人的「面貌及服飾」,一定是不夠的。

  兩千年前的第一次範式轉移,教會還在嬰孩期,幾個宗徒們同意了,一切好辦。今天的教會像是一艘大航空母艦,要調個頭,還真不容易。目前的教會具體環境,對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也不是最有利。但是為會裡的在俗教友,我們至少還擁有一些自由,會裡的神父修女們就要小心翼翼得多。

  我要分享的就是這些了。希望大家在聖神的引領下有個美好豐收的會議。敬祈主佑。

建德敬上 200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