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6期 56

建立基督徒團體

孫長安

建立基督徒團體


 

孫長安


 

在信仰裡改變,在團體裡成長,內外互動,相融。

召喚的生活

· 教會牧靈工作之首務是要建立基督徒團體,使
· 信友能夠從中將信仰活現出來,見證生活的天主。

天父是生命,是愛,是創造,是永恆。祂要耶穌基督來告訴人們祂是誰,且活出天父給的生命。這是耶穌基督的使命,也是宗徒們所繼續的,祂召喚我們每個人要跟隨基督,用生活做見證,在生活中成全。

一個人自己的心思意念常會變化,要能成就又更難了,若是要聽取主的召喚,且生活出來,更是難了。至少,我們沒聽到主的召喚,也不知道。反過來說,我們真的能夠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裏,發生的事裏,看到天主的臨在,洞悉祂的旨意嗎?這很難嗎?

心中的獅子

在盧雲Henry Nouwen神父的《羅馬城的小丑Clowning In Rome》書裡讀到,一個小孩見到大理石的獅子雕刻,大吃一驚,就對雕匠,問道:「先生,請告訴我,你怎會知道在大理石裏有一頭獅子呢?」(故事源自荷拿托瑪斯Thomas Hora的《存在的形上精神病治療法 Existential Metapsychiatry》。

石匠說: 「我知道大理石中有一頭獅子,因為在我看到牠在大理石裏之前,我在心中已是看過它了。讓我告訴你我的秘密。其實,這是我心中的獅子,我的心在這大理石裡認出了牠。」 大理石中有頭獅子嗎?畫布裡有隻大花貓嗎? ... 心中有慈愛天主嗎?在生活「大理石」中,「畫布」裡,祂真的與我同在嗎?祂一直,現在,明天都在我的心中,在特別為我設計的生命中,召喚我要將這生命在生活裡,活現出來?

生活有清楚可見的表面,面貌,但內涵卻常是晦暗不明的。即如,我們看不到石頭內部,眼前所見的是一大塊厚實,不可穿透的石頭。

揭開生活的面紗

我們要如何透過生活的面紗,看到有形可見的天主呢?我們渴望能聽到心中的召喚,更進一步地能夠把召喚從自我中心,轉化以天主為中心,並在生活裡活顯出來。

如何能做到這地步?這問題並沒有單一標準的解答,但可由個人的靈修和信仰環境,二方面來說。

1. 靈修因素──祈禱的生活

首先,每一名基督徒必須按照本人的生活、作息時間、文化傳統、及個人本性(性格,性情,性向)來發展屬於個人自己的靈修操練。其中,祈禱的生活尤為首要。

教會有許多類型的祈禱;禮儀祈禱、誦禱、群體公禱、個人私禱、有聲祈禱、心靈祈禱、聖言誦禱、或、默觀祈禱,…,然而,所有的祈禱均有一共通點,就是注重在對主的開放及對主的專注,中心都不是對著自己,做自己的內省,而唯獨是專注於天主。

其中,默觀(守候、傾聽、信靠)式的想Imaginative式祈禱,和意識省察Examen式祈禱。藉由祈禱的修習,操練,我們藉以體驗「以心印主」(用自己開悟的生活經驗去檢驗是否印合天主的意思),使我們對事物本質能有洞見,在可透見本相下生活,顯見天主化工。

2. 環境因素──人為本的團體關係

其次,環繞基督徒的環境的因素(家,學校,公司,教會,組織,團體,等)也是同樣的重要。簡言之,在怎樣的人群裡,就是在怎樣的環境裡。在人群裡,人與人互動,有相互關係時,就形成了環境。公車上的人,沒有互相的活動則不構成人際交往的環境,只是群集而已。這裏所謂的環境,其目的,是為了人際的交往,並非因為是要做什麼「工作」,卻只是為了「關係」。因為人所具有的社會性格,是要與人在一起相處的。在環境中,相處之主要是「關係」,不在「工作」,不在「功能」方面,而是以人的身份,理念,志趣做交往。

團體「環境」的重要

這是要有一個有生命力的團體(環境),即是,要能夠為主(以主為中心)的生活,用生活來見證天主的團體community,使個人能夠善度基督徒生活的團體。

人的社會性,人是社會人,a social being, a social setting, 不單獨地存在。人是在社會中(的團體裡)成長及改變的。信仰雖可令人改變,但人格塑造大多是在人所處身之團體(自家庭開始),社會,環境裡,經過相關和互動而後成型。他的信念,態度,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他的成長和改變,很大部分是被所處的環境影響,塑造而成的。近朱則赤,近世俗則世俗,近基督則基督,很是合情合理。所以,基督徒需要一個有生命力的基督徒環境。或說參與信仰團體為基督徒是重要的,使能在團契的環境和關係裡,互動,成長。

建立基督徒團體──教會牧靈工作之首要

教會牧靈工作之理想是在於建立天主的子民,建立一個基督的奧體、肢體,團體,而信徒生活之理想則是將信仰在生活裡活現出來做見證。這團體讓人在其內,使人與人發生相互關係,相互活動,而形成信仰生活的環境。

若多數人在堂區裡缺少團體感,人與人彼此不相往來。教堂多看似是舉行禮儀的,行政管理的組織,機構,而不是實意的生活團體。本堂的人數愈多愈有這現象,彼此不常見面,一起崇拜,禮儀,交流,分享生活,學習愛德,寬恕,和關懷與陪伴。堂區生活不是封閉,而是開放入世,進入社會的,如經上,宗徒大事錄 (二42-47),初期教會的那般樣的生活團體。

我以我和家人的經驗來認同「建立基督徒團體」的重要,50年前,徐丹與我同時加入小會,心思言行多受其塑造,也由此心感團體的重要。也因此鼓勵教會,教友建立或參與基督徒團體,一同營造基督徒環境,幫助人在基督信仰,氣氛,價值觀裡,成長,塑型。

我們除了自身經驗外,也可回顧我們教會內,本堂的情況,許多孩子,小時隨父母在堂活動,服事。長大後,他們離家,走入社會,他們承自家庭,教會的信仰,價值觀,初心,發生了是怎麼樣的變化?造成變化的是甚麼?這與他們的環境,制度,機構,社會,社交,團體,有關係嗎?我認為若有信仰團體可供處身,其它因素的影響力會相對地減低。

多元文化同一信仰的教會

無論聖召是獨身、修道、或是婚姻,信徒從領洗的那一天起,天主就召喚我們要活出主賦予的生命,作服事,至少也該從身邊近人開始,以生活作見證。在台灣時每次搬家,以及移民到美國之初,我們全家第一件大事就是尋找到華人教友團體和參與中文的主日彌撒。數年後我們漸漸地轉換回住家附近的堂區,除了一個月一次的中文彌撒,我們都參與本堂的英語彌撒和堂區各種活動,與不同族群的教友團體互動,學習欣賞和融在多元的文化,朋友、信仰傳統、靈修特色、祭典禮儀、音樂、避靜、退省、敬禮、祈禱,等方式裡,各具民族文化色彩的節目、表演、或康樂活動、等等。

當朋友問我現在如何?我總是回答說,基本上是一樣的,但因應環境(堂區)的改變,關係的互動,我們的信仰生活也受益良多,這些豐富多元的宗教活動是我們從前不曾接觸的,這的確給我們注入不小的文化激盪。因為環境的改變,新的發現就是不同文化的人們用不同的形式傳述共同的信仰,專注於天主,如同宗徒大事錄記載五旬節聖神降在不同人身上,建立了初起的信徒生活團體,他們各自用不同的方言講述同樣的天主福音,用不同的恩賜為同一主作服事,在不同的生活裡為同一主作見證。

願我們彼此鼓勵,看重不同小團體的建立,提供各種機會使教友們能互動及相互影響、彼此拿起服事(君王),教育(先知),祈禱(司祭),學習愛及寬恕之道、見證信仰的生活。

提供教會活動「雷達圖」作參考。

5.00 P1-1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