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6期 56

祖母的耳洞 --苗族血統溯源--

郭子文

祖母的耳洞
--苗族血統溯源--


 

郭子文


從小永遠是班上唯一的貴州人,因此,時需以「苗家二公主」自譽,或以「黔驢技窮」、「夜郎自大」自嘲。那時,對於自己的血緣,真是毫無概念,也從未認真注意。爸爸出生於貴州思南一個叫敖家灣的偏僻小村,烏江支流清澈的水還從那裡流過,是爸爸童年裡最難忘的一幕幕記憶。爸爸說,我們郭家是郭子儀的後代,從山西遷徙過來的。幾番追問,這麼多代下來,我們難道沒有沾上一點苗人血統?不知是認為做漢人比做苗人要響鐺鐺得多,還是因為乏於考據,爸爸除了一直肯定我們不是苗人外,也從未和我們多加討論。


陸開放以後,留在家鄉的堂姐,給爸爸寄來一張祖母生前的照片。照片很古舊,完全不符「高清」。於是,我們把照片用Photoshop做了數碼強化,想要把祖母的臉看個一清二楚。豈料,這一來,祖母兩邊耳垂上的模糊陰影,竟來是兩個碩大的耳洞!苗族女子有穿戴沉重耳飾,或同時穿戴多支耳墜的習俗,因此,她們的耳洞都大的驚人,甚至有人耳垂大部分面積都被耳洞掏空。祖母的特大耳洞,讓我懷疑她並非漢人,否則何至於遵循苗人傳統至此?我拿了那張處理過的照片,去問爸爸為何祖母像苗人一般,有著諾大的耳洞?莫非祖母有苗族血統耶?爸爸聽完,對我的窮追不捨,不勝其煩,好好瞪了我一眼,只扔下一句貴州話暗示無解:「那裡有人曉得囉!」看來想要從郭子儀直系後代那裡去揭秘,恐怕連門兒也沒有。

4.00 P1  

祖母的照片原版。耳垂好像很長,上面又像有個陰影。


2003年,爸爸派我去敖家灣老家看看祖墳,也見見還在貴州鄉下的堂姐堂弟。去了,我才知道敖家灣本來是個苗寨,當年正是苗人聚居地。堂姐也因此就地緣之便,使用了苗族身分,得以加分加點,能在思南縣裡做了「高幹」。這一切, 讓我更相信,很可能我身上淌著幾分苗族血液。尤其是看到電視節目,苗族姑娘的圓臉,高顴骨,大嘴,大牙等等,我除了不善歌善舞,頭上未戴銀飾外,還都相當符合這些列舉的面部特徵!可惜,在父系社會裡,母系的血緣向來無足輕重,每個母親,族譜裡只需添個「氏」字,就可一筆帶過。我祖母姓「冷」,就以「冷氏」入冊。若想要從族譜來溯源,裡面男性單邊的線索,即便再詳盡,怕也難以成就。這事就只有擱在一邊,反正,血緣就像考古一樣,越挖問題越多,不挖也照樣可以過活。

今年三月裡,外甥女(姐姐的女兒)忽然寄來一紙DNA血緣鑑定報告,說她約有5%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血統,其它95%統歸為中原血統。這一驚,非同小可。如果我把西南少數民族解釋為苗人,再假設我祖母的耳洞代表了她苗族的淵源,外甥女有5%,姐姐和我就都應該有10%,爸爸該有20%,祖母可能會有40%苗族血統,果真能證明如此,豈不是大大的有趣?

為了求證我的假設,很衝動的寄了3毫升的唾液給23andMe去分析我的DNA血緣。結果,始料未及,我是99.1%漢人,幾乎沒有任何少數民族血緣。更令人吃驚的是,我還有0.5%朝鮮族的血緣,意味著八至十代以前,祖先裡有過朝鮮人。爸爸若還在世,對於我的善於惹事生非,挖出這樣令人「尷尬」的古董,多半會很不以為然,又要長歎一聲:「那裡又跑出來個朝鮮人囉!」

祖母是苗人的假設,被3毫升的唾液一下子扳倒。她那觸目的大耳洞,難道只是漢人入境隨俗?外甥女是從她廣東老爸那裡得來的少數民族的血緣?我的朝鮮血緣會是從媽媽那邊進來的?文史資料不全,不能幫助澄清血脈來源,生物遺傳至少一舉否定了我多年來的大膽假設。不過,這時,我又有了一連串新的疑問。

     * * * * * * * * * *

其實,血統的成份、來源是什麼,並不那麼重要,我不過想多瞭解一點我血脈歷史的昨天,好更認識今天的「我」。DNA報告上列的許多數據,只是一些統計的結果,為個案,並不能保證精確。人生許多疑問,到頭來常是難解或無解,只有少數有解,所以一切不能太執著。生物遺傳報告裡的血緣連結是平面靜態的,生活經驗裡的血緣連結卻是立體動態的。我想起聖經裡,耶穌有一次問門徒「人們說我是誰?」另有一次祂特別問伯多祿「你說我是誰?」這一問看來是要伯多祿探測自己更深一層的連結。信仰血脈的連結,就像樹在土裡找到了自己的根。它不再是紙面上的銜接,也不是道聽途說得來的了解,只有內在有了共鳴後,才會有自己獨特的領悟。我想,這就是血脈連結後,自然產生的成長效應。

人生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不斷整合。昨天,今天和明天,分開來看就是像是三顆寶石。每個人的寶石,大同小異,都有殘缺也都有璀璨。如果能把三顆經驗累積成的寶石連成一氣,就成為一串具有特色的項鍊,不但價值連城,而且還無可取代。人的一生如果能致力於此,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所獲得的認知、經驗不斷加以融會貫通,就能激發出新的領悟。人生難得「完美無缺」,我確信一生即使愁苦甚多,奮鬥中自會感到一種充實圓滿,整體仍然是令人喜悅的。我看考古的人,每當烈日當頭挖掘出來了新東西,就不由得的感到喜悅。因為,昨天、今天和明天又有了新的連結和啟發。我們的各種努力,不就是讓人類在漫長的旅途上,一次次地累積了充實和圓滿?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