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6期 56

往事不如煙

王玉梅

往事不如煙

王玉梅

 

先夫林振勝醫師,1969年台大醫科畢業。畢業30週年時,同學曾編專刊分享畢業後的工作和生活,那時先夫已經過世,於是我為文報告生活概況,請大家放心。光陰荏苒,日子過的渾然不知,20年又過去了,今年慶祝畢業50年,除舉辦乘坐環島之星觀光列車旅遊,亦邀每人寫一篇短文,由李宗德醫師、賴其萬醫師共同負責編輯成冊,為畢業五十週年的紀念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紀念振勝畢業50週年

看到明月要我為文紀念振勝畢業50週年的 line 時,我剛飛抵約旦機場,在摩西遠眺約旦河的乃波山上,才真正想起,振勝畢業30週年時,大女兒宜蓁剛生下兒子 Leland。時間過的真快,熱愛棒球運動的 Leland 今夏就滿20歲了,他有一個正在申請大學的妹妹 ,和一個7歲的弟弟。兒子靖棖三年前不幸過世後,我就搬到二女兒宜潔家住,她有兩個分別8歲、5歲的兒子,和今年四月初喜獲的女兒,簡單的說,這20年來別無成就,唯孫子由1人增至6人。

兩位女兒目前都是家庭主婦,兩家住的很近,買菜、接送孩子等都可互相商量彼此幫忙,週日上午我們在附近的教堂參與彌撒聖祭,女婿、女兒、孫子、孫女不用相約,主日在教堂都看得見。女兒照顧孩子十分周到,是我望塵莫及的,但願從小快樂生活的孫輩們,懂得惜福、學會愛人,並能以同理心去幫助別人。我很高興女兒願意放棄職業生涯,親持家務、陪伴孩子學習成長。我參加聖荷西華人天主教會的小團體,每週固定有探訪的行程,每月一次讀書會,每年還有「退省」和「朝聖」活動,因此生活簡單安定。

三月七日、二十一日,是兒子靖棖和振勝的忌日,今年三月六日是天主教的聖灰瞻禮,提醒人原是塵土,將來還要歸於塵土,同時開始了紀念耶穌受難前的四旬期,這是再好不過感謝天主和懷念親人的日子。今年三月二十一日正巧是中國陰曆的春分,在這個超級大的圓月夜裡,往事並不如烟,反而更加鮮活起來。振勝個性耿直,是真誠和有想法的人,雖然覺得賺錢很重要,但對社會始終懷有一些理想。離開教學醫院後,我們在木柵開業,開始是診所,後擴充為醫院,之後不得已更改為外科醫院,最後又回歸診所。由於24小時接受急診,因此雖有請醫師值班,自己也是從早忙到晚,非常辛苦,根本無暇過問其他的事。振勝對於當年醫院和勞健保制度,曾書寫了幾次直指時弊的建議想要上呈,但最後都因他人勸勉而不了了之地擱在抽屜裡。有些問題的確很難斷言,他過世後,也就不必再為社會不正義、不公平的事煩心了。

人生際遇往往不能全從人願,當振勝準備縮減工時以便安排時間多陪孩子、當兒子艱難地走出痛苦憂鬱正向光明邁進時,致命的病魔倏然來襲,沒有選擇、也不留餘地。或許人生自有定數,無法強求,就算再遺憾、再哀怨,也只能勇敢面對。感謝歲月稀釋了我的傷痛,更感謝振勝同學們多年來對我們家人的關懷,特別是林惠朗醫師夫婦、石朝康醫師夫婦、葉國二醫師夫婦,他們給予的幫助和照顧,就像自家兄弟姊妹一樣。還要謝謝周正雄醫師夫婦的邀請,去年十一月,分外精彩、回味無窮的苗栗山城之旅,彌補了我今年不能和大家一起環島旅遊的遺憾。

振勝過逝後,我開始學習過減法的生活,雖仍以購物減壓,但力行簡約,多年的收藏盡量處理,能送就送、能捐就捐,希望物盡其用亦顧到環保。搬到女兒家住,私人物品更是少之又少,回想往日所愛的人、鍾愛的藝術品、喜歡的書籍畫冊,一一親眼目送離去,除了無奈,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感動和感謝,的確生命給予我的恩典遠比想要的更豐富。這幾年記憶力日衰,時常眼鏡掛在身上還到處找眼鏡,雖屆「從心所欲」之年,理該順應自然,唯受母親晚年罹患愛滋海默症的影響,養成紀錄旅遊見聞和書寫生活心得的習慣,之後透過教會網路刊物和他人分享。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篤信佛教的李宗德醫師夫婦,他們不但給我許多鼓勵,還將拙作傳給其他和我不同信仰的朋友閱讀,增加不少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因而期許自己,要好好努力地活上去,將來有一天,才能和家人、好友在西方和天堂,再相聚。「你們的天主的確很照顧妳喔」,明月不止一次地這樣對我說。是的,我深信人可以超越自己,其力量是來自被愛和愛人,不論社會如何變遷、科技如何日新月異,天主永遠是我的依靠和福份。 再一次向各位道謝,並祝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附錄:
振勝畢業三十年感言

一九九五年三月,恰是杜鵑和櫻花盛開的季節,振勝來不及向大家道別,就匆匆地離開人間,每年此時我都會待在台北憑弔追思,許多新愁舊憶都湧上心頭。

振勝過世後,剛自東海大學畢業的姪兒,在校門前等紅燈轉綠時,遭砂石車衝撞身亡;二女兒和我去法國旅遊,抵達巴黎的第一天,在旅館大廳遇劫,隨身物品和證件全被搶走;1997年,兒子在洛杉磯先後發生兩次車禍,身心俱創、汽車全毀;數位老友相繼病逝⋯⋯。親歷人間悲喜,方知平安寧靜的生活,才是我內心最深的渴望,也才懂得去體會「施與受」中,人和人之間最單純的愛與關懷。使我更加珍重和懷念,與振勝相處相依歲月中曾擁有的幸福,思念的情緒在沈澱後,變得自由且不拘形式。

居住舊金山灣區後,幸運地加入了聖荷西華人天主教團體,開始學習過一種新的信仰生活。我們定期讀經祈禱、探訪病人、老人,和做一些簡單的服務。這段日子我最樂於和朋友分享的是:每週一次、持續探訪一年的孤獨老伯母,終於願意開口講話了。她打破冷漠和沈默後,不但述說自己曾在台北一女中任教,還希望成為天主教徒,令我們喜出望外。她如願獲得聖洗聖事,平安喜樂地度過生命中最後的八個月。雖然我們付出時間陪伴,但在整個過程中,真正獲益最多的人卻是我們自己。

每年春天的復活節,是天主教的大節慶,對我個人來說更別具意義,因為節前是振勝的忌日,節後則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這的確是一段充滿追思和感恩的日子。復活是一個「逾越」的觀念,身為基督徒的我,深信死亡不是終結,而是永生的開始。「逾越」同時也是一個過程,它使我在捨棄至超越的過程中(由黑暗到光明、痛苦到喜樂、罪惡到新生、死亡到永恆的生命),清楚地看到苦難存在的意義。歷經生活考驗,我發現生命可以在感恩和寬恕中得到真正的平安,因而對未來樂觀並充滿期待。

「妳好嗎?」是問候,也是深情的關懷。「多保重!」是叮嚀也是溫柔的安慰。在生命巨變下、在憂傷焦慮的掙扎中,勇敢地面對現實和接受不可知的未來,仍是我目前最大的考驗。謝謝各位對我們的關懷和鼓勵,本著珍愛生命的熱忱,我願以謙虛無私的心,樂見他人成功;願以開放的心,尊大地為師、與自然為友;願以無限感恩的心,讚嘆宇宙的浩瀚及人間大愛的溫暖。

後記:今夏,長女宜蓁初為人母,我亦由岳母晉升為外婆了。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