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3期 全球思維.在地行動

全球思維、在地行動

胡國楨神父

  ──題解與教會歷史

 

  三十多年前,小會朋友最喜歡的一個說法,是「基督中國化,中國基督化」。今天,要表達相同的理念,我更喜歡改口說:「讓基督福音於全球思維、在地行動中實現。」

一、解題

  晚近西方學術界出現一個流行的新字 Glocalization ,這個字是由下述兩個字組合而成: Globalization (全球化)及 Localization (在地化)。這個組合的新字如何譯為中文,學者之間尚未達成共識,有人譯作「全球地方化」,有人譯作「全球在地化」,我最欣賞的是 古偉瀛 教授翻譯的「全球思維,在地行動」。

  這個新字所要表達的新概念為何?應該從二、三十年前,國際間出現像IBM這類的「跨國公司」開始說起。經營這類公司的基本理念是 Globalization (全球化),他們希望克服並去除各地彼此間的差異性,創造出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模式:劃一的產品規格、一致的行銷策略。「地球村」是在這個理念下的遠景。各大跨國公司執行這個經營理念十幾、廿年後,發現不太能全面推行,因為在有意無意中,把母公司所在地的特質,做為全球統一的標準模式了,例如:IBM的「全球化」,其實是「美國化」;家樂福的「全球化」,其實是「法國化」。全球各地區都有他們自己的在地特質,其實很難真實地完全「美國化」或「法國化」。

  於是, Localization (在地化)的理念又回來了。在跨國公司出現以前,所有的企業可以說都是在地的。在台灣要設立一個出版社,跟在英國要設立一個類似的出版社,經營模式一定會有差異,因為兩地的出版法規、稅法、讀者的讀書及購書習慣、出版商的發行通路等等……,都不相同。所以,在台灣要出版一本書,從編列預算、書的編製過程、到書的行銷策略……,與在英國的做法是不會相同的。所以一個跨國的出版事業,雖然有其全球一致的思維理念、指導原則,但各地區的產品規格及行銷策略,應該有每個地區的特質。

  這就是 Glocalization 新字所要表達的理念,既不是傳統單純的在地企業所採用的「在地思維、在地行動」經營模式,也不是早期跨國企業「全球思維、劃一行動」的經營模式。 古偉瀛 教授翻譯的「全球思維、在地行動」,把這個理念表達得最傳神,全球性的跨國企業各地區的分公司在營運上,應有全球一致的思維理念、指導原則,但各地區在執行上,可以保持其在地的特質。

二、教會發展史上的「普世性」與「在地性」

  耶穌基督復活後第五十天,也就是升天後第十天,聖神降臨在宗徒團體中,宗徒團體成立「復活基督親臨其間的教會」。這個教會,老實說,是猶太人的巴勒斯坦在地教會,團體中充滿著猶太特色:安息日去會堂聚會、遵守梅瑟法律、為外邦歸正的人行割損禮……。隨後,這個猶太人的在地教會逐漸向外發展,他們到了安提約基雅、亞里山大、厄弗所、格林多、雅典、羅馬……等地。你以為這個教會是「普世性」的教會嗎?大概是的,他們有全體一致的理念,也實踐完全一致的行動:安息日去會堂聚會、遵守梅瑟法律、為外邦歸正的人行割損禮……。由此可知,他們是把猶太人的巴勒斯坦在地教會「普世化」了。不久,他們發現這個做法似乎應有改變,於是,他們在主曆 50 年左右,召開了教會發展史上的「第一屆大公會議」(請見《宗徒大事錄》十五章),這是教會發展史上的第一次 Glocalization ,推行教會史上第一次「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革新運動。從這時起,各地教會的特色慢慢出現,耶路撒冷教會有耶路撒冷的猶太文化特色,安提約基雅教會有安提約基雅的閃族文化特色,格林多教會有格林多的希臘文化特色,羅馬教會有羅馬的拉丁文化特色。至此,基督的教會成就了「唯一普世教會中有多元化的在地教會」。

  主曆 50 ~ 300 年之間,基督的教會雖然遭受很大的政治壓迫,但也因而使教權與政權之間沒有什麼關聯性。所以,教會基本上維持著「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唯一普世教會中,具有多元在地教會的型態。大致分來,這時的教會在三大文化傳統中有各自的在地特色:閃族文化傳統中安提約基雅的敘利亞教會、印度的敘利亞教會、埃及的科普特教會、依索比亞教會;希臘文化傳統中的眾教會;拉丁文化傳統中的眾教會。

  之後,因基督教會成了羅馬帝國國教,政教關係日益密切,最初幾次大公會議(召開在主曆約 300 ~ 600 年之間)都是由皇帝召開,在羅馬帝國內以希臘文化及拉丁文化為主的學術思潮為準,而以統一基督教會的思維理念與行動指導為原則。如此,就把在羅馬帝國勢力之外的閃族文化傳統的眾教會排除到所謂的「正統教會」之外了。

  這是基督教會的第一次大分裂,把生活在羅馬帝國境外的閃族基督徒,與基督信仰國度的其他成員割離開了,連帶也使優美的閃族式神學表達及靈修傳統作品,在「正統教會」內消失了。

  基督教會的第二次大分裂,是發生在主曆 1054 年。以天主教的眼光來看,當時教宗領導下的教廷,只以羅馬所在地的拉丁文化傳統為主的學術思潮為準,而以統一基督教會的思維理念與行動指導為原則,如此,就排除了東方以希臘文化傳統為主的東方眾教會了。接下來的一千年,天主教越來越以歐洲所在地的拉丁文化為主的教會思想及行動指南,做為天主教普世教會的準則,其高峰是 1869 年舉行的梵一大公會議。

  至此,由外在看來,天主教會是個普世化統一的團體,但其實各地教會所展現的內在生命,都沒有離開歐洲所在地以希臘、拉丁文化為傳統的範圍,缺乏各地文化所在地的特質。

  廿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天主教神學家拉內神父,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梵二大公會議是教會發展史上,繼《宗徒大事錄》十五章的「第一屆大公會議」之後,另一次推行「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革新運動,把「西方式教會」過渡到「世界性教會」的轉化過程已經開始了 1 。(由於時間因素,無法完整寫畢全文,先行交稿兩節。)

1 參閱:拉內演講〈梵二神學意義的基本詮釋〉,見胡國楨主編,《拉內思想與中國神學》(台北:光啟, 2005 ), 93 ~ 111 頁。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