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3期 全球思維.在地行動

當今本地化和第一次本地化的不同命運

建德


   羅馬教廷聖事部於 1994 年頒佈的《羅馬禮儀與本地化》( "The Roman Liturgy and Inculturation" )中有這麼一段話:

  「由於猶太世界與希臘智慧的交集,帶來本地化的一個新的形式,亦即經由聖經的希臘文譯本,將聖言介紹給一個原本不得其門而入的世界,而聖經的內容也因此更形豐富。」

  這篇文獻繼續解釋在這個第一次的教會「本地化」運動當中,教會的禮儀如何步上「本地化」的路子:彌撒聖祭的語言改變成當時的通用語,先是希臘文,後來是拉丁文;彌撒聖祭的禮儀也因為結合當地不同的文化習俗,而發展出所謂的「羅馬禮」、「拜占廷禮」、「亞歷山大禮」、「敘利亞禮」、「亞美尼亞禮」、「瑪洛尼禮」和「加色丁禮」。在《天主教教理》卷二,第二條(唯一的奧跡與多元的禮儀)裡有這樣的解釋:

  「基督奧跡的豐饒是如此深不可測,任何禮儀傳統都無法予以完全表達。不同禮儀傳統的萌生和發展歷史,見証了令人驚奇的互補性。當各教會在信仰和信德的聖事中共融,生活出這些禮儀傳統時,她們彼此充實,並在忠於整個教會的聖傳及共同使命之下,不斷成長。」

  《天主教教理》的同一條裡並如此說:

  「神聖公會議,忠於傳統,鄭重聲明,慈母聖教會以同等的權利和地位,看待所有合法認可的禮儀,願其保存於後世,並能全面發展。」

  但是曾幾何時,在第一次本地化慢慢「完成」的時候,「本地化」的精神被「統一化」及「標準化」所代替。在羅馬禮的天主教會內,拉丁文即使老早已變成了死的語言,仍然在全世界的教堂裡被不懂拉丁文的教友們如斯誦念了一千多年,甚至在梵二以後,還有些主教、神父和教友緊抱著「拉丁彌撒」不放。更重要的是當年本地化成果之一的「羅馬禮」,如今成了全世界第二次本地化的「範本」,比如梵二《禮儀憲章》說:

  「只要保全了羅馬禮儀的基本統一性,連在修訂禮書時,也要為不同的團體、地區或民族,尤其是在傳教區,留下合法的差異與適應的餘地。」( 38 號)

  誠如 Amaladoss 神父所質疑的(註一):

  「在此並沒有提出理由,說明為什麼應該保持與羅馬禮儀一致,事實上,在教會內早就有了各個不同的禮儀傳統。既然阿拉美人、敘利亞人和希臘人都已經擁有了各自的禮儀傳統,那麼,為什麼印度人、中國人和非洲的各種不同文化族 團體就不能享有他們自己的儀式呢?」

Amaladoss 神父繼續說:《禮儀憲章》至少給今天的本地化留下了餘地。但是很可惜,從《羅馬禮儀與本地化》的文獻頒佈以後,連這扇門也被封死了。這個文獻的第 36 條這麼說:

  「本地化過程應該保持與羅馬禮儀的基本統一性……本地化不是要創造新禮儀家族;本地化是答覆一個具體文化的需要而作的適應,仍隸屬羅馬禮儀的一部分。」

  在此引用 Amaladoss 神父的話:「梵蒂岡不只出版禮儀範本,而且擁有全權,定奪適應文化的版本。」

  寫到這裡,不禁要感嘆道,當今本地化和第一次本地化的命運竟是如許不同,第一次的本地化成果變成今天本地化的金科玉律,不准越雷池一步。還好當今教廷當政的樞機們晚生了兩千年,否則我們今天恐怕還得遵守猶太人的割損禮。

  這個現象其實不只是禮儀的本地化而已,在教會的訓導和傳統發展上恐怕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了解教會裡很多的訓導和傳統是第一次本地化的成果,是當年早期教父們把以希臘文化為主的西方文化應用到信仰範疇裡的努力成果,那麼我們對這些訓導和傳統應該會有更客觀、更豐富的認識,也對我們今天本地化的努力更有所助益。

註一:「「對一切人,我就成為一切」(格前九 22 )」,簡惠美譯,《神學論集》 133 期, 2002 年。

 

目 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