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7期 57

探究「正氣」與「聖神」的同異

陳擎虹

探究「正氣」與「聖神」的同異

 

陳擎虹

 

 

壹、前言

5.20 - 1.png
神修小會從我們大學時代開始,就ㄧ向以中華文化與天主教信仰的會通、融合,作我們成立小會團體的理想、目標和基礎。

半個世紀後,我們各自在不同工作崗位,持續逐日逐年讀書、思索,撰文,雖未集結成書,仍有ㄧ脈絡四處探尋、蘊釀。對這早年我們的共同理念,沒有一天忘懷的。

由於一直在教高中國文,也曾兩度留職停薪或兼課,上牧靈神學和東亞靈修,前後四年。後又投身「門徒研經」一年學員、七年輔助員。停休四年中,仍在各堂口或家庭帶「小磐石讀經」,每週一次三小時聚會,深入讀過《路加福音》、《宗徒大事錄》、雷煥章神父的《一扇新門》、《若望福音》、沙邦傑神父的《舊約導論》、《新約導論》等。如今,又受召帶「門徒研經」班。

由於長年讀舊約、新約,還有進修靈修書籍、課程,同時也浸淫於中國古典文史哲、現代中外小說、散文、傳記、遊記等書。自然而然就有了比較、連貫,發現天主聖神不僅在天主聖父創世之初就臨於世界,參與創化工程,也在我們中華民族各朝代的典籍、人心中,留下蛛絲馬跡。

記得曾在我們神修小會的會刊《心泉》,刊登過一篇《神氣說,說神氣》。這一篇可以說是承接《神氣說,說神氣》的續篇。上篇說的是唐代柳宗元,續篇講的是宋朝南宋末的文天祥。

貳、出處

一、文天祥《正氣歌》序與詩

[序]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几,時則為水氣;塗泥半朝,蒸漚瀝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簷蔭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 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 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撃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凜冽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何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二、孟子、「浩然之氣」

1、《孟子│公孫丑上第二章 不動心》
2、《孟子│公孫丑上第二章 浩然之氣》

三、《聖經》││思高本

1、《舊約》有關[聖神之氣]的章節:
【創世紀一2】、【創世紀二7】、【列上十九11│14】、【約伯傳四9】、【聖詠十九2│5】、【聖詠三十三4│6,9】、【依撒意亞先知書十一1│2﹕聖神七恩—敬畏、孝愛、聰敏、剛毅、明達、超見、上智】、【岳厄爾先知書三1│5『上主傾注他的神』】。
2、《新約》有關[聖神]的章節:
【若望福音十六7│8】、【若望十六13│15】、【宗徒大事錄二15│21『伯多祿講道』】、【格前十二1│11『神恩的來源與作用』】、【格前十二27│31『神恩各有其作用』】、【格前十三8│13『愛永存不朽』】、【迦拉達書五16│17】、【迦拉達書五22『聖神九果』】: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

叁、析論

一、背景

文天祥於一二七九年南宋亡時,被囚押解船過廣州灣,曾寫《過零丁洋》七律一首: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飄零雨打萍。
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以文官之身,散盡家財,領殘餘之眾,做最後一搏,困獸之鬥,是在盡其儒道之忠君節操。
《過零丁洋詩》的末兩句,最能見其心聲,也廣為人所周知。

這是遭異族侵略時「覆巢之下無完卵」,孤臣無奈的悲壯情懷。文天祥在獄中兩年餘,作《正氣歌》,以詩言志。死後衣帶夾有四言贊如下: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終以盛壯之軀受刑,得年四十七。忽必烈欲救不及,聞之,惋惜道:「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

「嗟予遘陽九,吏也實不力。」時運不濟,自責也無益。殷海光曾撰文表明:這是在外族入侵,改朝換代,大節大難之際,文武百官自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若是你我小老百姓,在太平日子,則須善加分辨。尤其是年輕人,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時,還是要顧念父母生養不易,該切記要珍惜生命,不可隨意輕言犠牲。這雖是題外話,但還是把這哲人的分辨和提醒,先説在前頭為當!

二、思源

1、孟子的[浩然之氣]
首先,可以說文天祥是一純儒文官,從他所引之詩的遣字造詞引句,無一不以孔孟為依歸。
他的《正氣歌 - 序》明白指出:獄中二年,他以孱弱之身,就是靠著這一正氣,抵擋那七惡氣的。
他的[正氣]就是直接源自孟子的[浩然之氣]。
孟子是如何培養他的[浩然之氣]呢?
  (1〉直養—以正直之道培養﹕「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2)配義與道—配合義德和正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集義,非義襲—時時憑良心,累積義德善行,不是偶而行善﹕「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2、《聖經 - 舊約》的[天地之氣]
是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呢?還是,文天祥早就聽說過[天地之氣],也就是聖神了呢?畢竟《尚書》、《詩經》早就記載[上帝]之名稱了。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三大句,可以說是《創世紀一1│31》的濃縮版。
也與「大地還是混沌空虚,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創一2)、「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二7)、「因天主的一句話,諸天造成;因上主的一口氣,萬象生成。」(詠三十三9)、「我要將我的神傾注在一切有血肉的人身上。」(岳三1│5)的內涵相一致。
更有意思的聯想是對應了文天祥獄中抵擋七惡氣的正氣,內含[依十一1│2]的上主之神,也就是今日教會的聖神七恩:敬畏、孝愛、聰敏、剛毅、明達、超見、上智。
3、《聖經 - 新約》的[真理之神]
「當那一位真理之神來時,他要把你們引入一切真理。」(若十六13)
文天祥的[正氣]至大至剛,配義與道,是集義而生,非義襲而取。因他心正意誠,言行、詩贊自是合神心意,真理之神必入主內居,聖化其心田。
文天祥以史書記載了不同時代、相同境遇的十二位古賢忠臣典範,自勉自勵,慷慨就義。已是聖神引導下,今日所謂的無名基督徒了。

三、同異

將《舊約》的[天主之神]與《新約》耶穌升天後所遣發的[真理之神]、[護慰之神]一對照,就明顯看出[正氣]與[聖神]的同異之處。
1、《舊約》的[天主之神]與[正氣]是大同小異:
  (1)大同之處,前已引文敘述説明過了。就創化宇宙萬物而言,可以說是大體相同。
  (2)小異之處,在有位格與無位格。這是東西方修辭學的表態方式有異,不能說是有生命或無生命之異。所以,我說是「大同小異」。
2、《新約》的[真理之神]、[護慰之神]與[正氣]則是小同大異:
  (3)小同之處是二者都屬正能量,引人走向正義之道。
  (4)大異之處在文天祥以十二古人臨危就義的[正氣]作為自我勉勵的典範,而成仁就義。以今日五族共和之見,受限於時代格局的種族邦國樊籬。
耶穌基督升天後 ,在五旬節所遣發的聖神,則激發十二門徒,走向世界的天涯地角,為傳揚天國福音。造就了今日大而公教會。

肆、結語

一、 靈修反省

從《正氣歌》中,文天祥所列舉時窮節見、正氣凜然的十二位忠烈之臣,不論是身外之物:簡、筆、椎、節,或是部分肢體:頭、血、齒、舌,或是日常用品:黑帽、奏表、舟楫、手笏,只要是人所持所有所用,全都因人因時因地而發揮大用,成就人心圓滿成全之所嚮。
心之為用大矣哉!深究省察之餘,愈發體認《大學》裡「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而後天下平」一套儒門學德兼修的紮實功夫了。
除此之外,聖神在人靈命的成長上,更是起了先行前導的大化運作之功。當受洗歸於主基督的一刻起,我們教友更在天主聖三的恩寵中生活,得時時警醒,覺察起心動念、思言行為是否合神心意?
聖神的七恩:敬畏、孝愛、聰敏、剛毅、明達、超見、上智,還有聖神的九果: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都是自我衡量審度的標竿。

二、 社會見證

當今全球亂象層出不窮,世界各地烽火四起。憂心之餘,更要平心靜氣,調息定神。
說實在話,我們所居之地—寶島台灣,未來如何永續經營,持續發展政治和平穩定,社會風氣良善有禮,絕對要全民有共識去維護。
不盲從媒體言論,也不妄從偏頗意識形態;相互尊重對方的不同,彼此包容對方的特殊;多反省自身,少指責他人;多督促自己,更多讚美他人。
讓我們每位小會會員自動自發,勉力做好耶穌基督的見證,活出福音[真福八端]的精神。
相信文天祥的[正氣]自然而然就會發自內心,從天主賜給我們的天賦才能,為天主所用。或做發光的桌上燈,或成隱藏的調味鹽,善盡各自之力,不去要求別人。但願台灣和全球各地終有重現太平盛世的機會吧!

                                               轉載自《心泉》第97期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