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文化」群組的緣起與期待
許建德
「信仰與文化」LINE群組,是一個醞釀許久的構想,今年(二〇 一九年)年初逐漸成形,後來邀請曉雲、世熙和瑞雲共同發起,在六月送出一封公開的邀請函,邀請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小會朋友參加。目前群組裡有七十七位群友,大部分是小會的會員,也有小會的朋友。小會會員裡頭,在台灣的和在北美洲的大約各半。
這個LINE群組和小會「官方」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成員大部分是小會的人,談的也是小會的事,所以我想藉著《心泉》一角,向大家報告這個群組的起源和構想。如果打動你的心,隨時歡迎你參加。
群組的邀請函裡對群組的名稱有這樣的解釋:
「訂名為『CCSC信仰與文化』群組,意思就是『小會探討基督信仰與現代中華文化』的群組。我們的目的在於探討如何把小會『繼續基督對中華使命』的宗旨,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基督對中華的使命不只是向現代華人做福傳,更是讓基督的福音,因著現代中華文化的參與,而更滿全。也就是讓現代中華文化與基督信仰能夠在我們的生命中更加融合。為此,我們對基督的福音以及現代中華文化都要有更多的認識和更深的反省。」
在小會五十多年的歷史中,除了創會之初的頭幾年,大家緊鑼密鼓地談論著宗旨和精神之外,後來這樣的機會就不是很多。不過幾年前的「神修溯源」又給了大家一個「溯源」的機會。這次的探討,我們希望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無論在台灣或北美都能夠參與;而且參與者彼此之間的互動,最好是有彈性、可以配合每個人的生活作息、以及台灣和北美兩地的時差;回應不必是即時的、但也不希望拖延費時。合乎這些條件的媒體工具,似乎就是用手機的LINE群組了。
緣起
我在一九六五年開始參加小會活動的時候,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對文化的重視,希望能把基督的福音,以華人所能理解、所能接受的方式,介紹給我們的同胞。這份對「信仰與文化融合」的關懷,我認為是小會的一個特恩、是天主對小會的一個召叫。在一九六〇年代,梵二剛結束、「本地化」的議題開始被廣泛重視的時候,小會是最早注意到這個議題重要性的教友團體之一。我覺得小會這個理想如果要在會員的生活中落實,需要每個人努力把信仰融合到自己的生活裡頭。可惜我們始終沒有能夠把這個議題講清楚,以至於許多會員可能認為:「我又不是念文史哲的,文化的議題跟我有何相干?」這些年來,我一直被這個現象所困擾,不了解問題的癥結出在什麼地方?
來到美國之後,有一段時間忙著學業,後來又在學校教書。等到離開了教職稍稍可以喘一口氣的時候,才又認真拾起從前所關心的議題來。有一次跟神師談話的時候,提到小會的理想,他聽了之後建議我對教義發展的歷史多下點功夫去瞭解。神師解釋著說,初期教會經歷了一次最大也是最成功的本地化,也就是許多人說的希臘化。如果小會願意朝著本地化的目標努力,那麼豈可對早期基督徒在這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一無所知?於是幾十年的時間,一頭栽進了教義發展史和教會史當中,除了修課,也讀了不少書。只是常常眾說紛紜,幸得有神師指導,一路兢兢業業地走了過來。
在學習中理解到,早期的基督徒為了讓希臘羅馬文化世界中的外邦人認識基督的福音,他們是多麼用心地以希臘羅馬文化去把基督的福音發揚光大。當然,這些希臘羅馬文化的色彩和成分,連帶著就成了我們信仰道理中的一部分。這個第一次成功的本地化,固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去識別教理中這些西方文化的成分,謹慎地考慮它們對東方人是否合適,這樣才能避免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勸諭裡提到的錯誤,亦即:在向現代華人同胞宣講福音的過程當中,把西方的文化成分強行加入了。
在這段時間裡,我也領悟到另外一件事:早期的外邦人基督徒並非個個是哲學家、神學家。事實上,他們大部分都是社會裡的中下階級小人物,許多人目不識丁,有些是奴隸。這些人把基督信仰融入生活當中,他們在生活中活出信仰,這是信仰和文化融合的起步。基督的門徒中有哲學神學素養的,進一步地把這些融合在文化裡的信仰宣講出來,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外邦人歸向基督。我這才領略到,文化有它的專業面,也有它的生活面。基督信仰與文化的融合,需要在生活面和專業面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小會過去談文化,大家或許太重視了專業面,相對地疏忽了生活面,難怪許多會員不覺得文化的議題跟他們有什麼相關。
小會裡有許多在文化上有專業素養的會員,可是大部分的會員對文化的認識應該是屬於生活層面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信仰偶爾會有些領悟。可是這些生活中對信仰領悟的靈光一現,只能算是信仰與文化融合的粗材,是埋在地底下的礦石。如果礦場的主人不去有系統地去挖掘出來,如果鑽石礦冶專家不去用心地去冶煉琢磨,那麼它們永遠只是礦石粗材,不會有成為寶藏的一天。換言之,生活中的信仰心得,只是偶爾的靈光一現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認真的信仰反省。
這種反省的習慣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刻意去培養的。體會到這個事實還是最近的事。的確,我們每個人的個性和成長環境都不一樣,喜歡的事、關心的事自然也有所不同,不足為奇。可是如果我們認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即使它不是我們個人的喜好或天性,我們還是會努力地去培養、去操練。靈修生活是一個好的例子,在人際關係的溝通上,「愛的語言」的訓練是另外一個例子。如果我們深信在生活中信仰反省的重要性,那麼我們自然會找到培養這個反省習慣的途徑。我覺得這是值得小會整個團體去思考的一件事。當然,我們每個會員不必等到團體有了行動方案才開始努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些事是我們可以開始自己做的。讓我舉一個例子:每個主日的感恩祭不都有三段讀經以及一段聖詠嗎?我們不妨自問,讀經裡所談的事,在今天的社會裡,我們會如何去看待它們?如何去表達它們?開始的時候,也許心得不多,但是如果持之以恒,一旦養成為習慣,逐漸就會有所收獲。
總而言之,對「信仰與文化融合」的關懷,是當年吸引我參加小會的因由;對「信仰與文化互化」的認識是小會給我的禮物;之後在長長的四五十年之間,我學習領會到初期教會基督徒的本地化成果,以及認識到我們教會道理中存在有許多西方文化成分的事實;加上意識到文化中有專業與生活的兩個層面;以及生活文化中的信仰反省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刻意培養的體會。這些想法在我的心中醞釀了許久,終於覺得應該把這些事與小會的朋友分享,希望得到志同道合朋友們的呼應,這就是促成群組成立的最大原因。
做法與期待
當然,這個群組跟其它的許多群組不同,它並不是個聊天的場所,而是一個分享、交換意見的地方。為了幫助大家在分享發表意見上容易聚焦,在群組開始運作的時候,我們規劃了一些討論話題,在每個話題之下,設有一些子題,方便大家就著子題分享自己的看法。我們很幸運請到擎虹幫忙,把大家的分享發言都按照話題整理了出來,存放在佈告欄(記事本)裡。
在群組裡,當我們談「信仰與文化」的時候,文化指的是「現代中華文化」、是現代華人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裡頭當然包括了反映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儒釋道傳統,但是也包括當今的民主自由科學的觀念等等。也就是說,我們關心的是文化的社會和生活層面,是生活上的實踐。如果我們的討論涉及理論和學說,也是為了幫助大家實踐上的益處。
在話題規劃方面,我希望藉著話題的討論,能夠達到兩個目標。首先是對初期教會經歷的第一次本地化有些瞭解,一方面是看到我們可以借鏡之處,另一方面則是瞭解到教會的道理中有哪些西方文化的成分。其次,我希望我們開始認真探討基督宗教與現代中華文化如何融合的議題。
原先我計劃先把教義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做個有系統的簡單介紹,讓大家有些粗略的瞭解之後,再探討基督信仰與中華文化融合的議題。不過很快地發現到,在大家還不完全明白這些文化背景的重要性時,毋寧先開始探討大家既熟悉也關心的信仰與文化融合的議題,從中找機會再介紹教理的文化歷史背景。
譬如,我們第一個探討的議題是「天堂」,亦即「人死後的去處」。我們當中大部分的人大概都不知道,古代的以色列人對此世的重視遠勝於來生,他們對死後的生命並不感興趣。在他們的觀念中,如果一個人能享高壽,子孫滿堂,在社會中受人尊敬,在壽終正寢時,能夠安葬祖墳,人生亦復何求?他們相信一個人真正的存在,將在子孫後代裡綿延下去。今天基督徒相信的靈魂不死,人死後希望上天堂,這些觀念基本上是源自於希臘文化。在古代的以色列,也是要等到耶穌降生的前三百年,以色列被希臘人統治了之後,才逐漸受到一些希臘思想的影響,不過大體而言,他們相信的是肉身的復活,而不重視靈魂是否不滅。如果我們理解了耶穌時代的以色列文化背景,那麼再讀聖經時,對主耶穌和他的門徒以及聽眾們,相信會有更深的理解。
讀到這裡,有人不免要問道,望教友難道需要知道這些道理的文化歷史背景嗎?傳福音最重要的,不是要把基督啟示給我們的大愛天主介紹給我們的國人嗎?這樣的說法一點都沒錯,望教的朋友的確沒有必要知道教理背後的文化歷史背景。可是對於宣教、講道理的小會會員們,最好還是具備一些基本的歷史文化知識。我擔心的是,如果把教理拿來原本照宣的話,可能不知不覺當中,把和核心教理不太相關的西方文化成分引了進來,輕者是畫蛇添足,重者成了絆腳石,反而對傳福音的事業起了相反的作用。
至於如何讓基督信仰與當今文化更加融合?我覺得應該由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信仰與文化的討論有它的專業面,也有它的生活面。群組裡有許多有這方面專長的群友,我們希望他們繼續努力,為我們提供更深入的啟發。不過為大部分的人而言,主要還是在生活面著眼。亦即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信仰反省的習慣,而且希望能夠把反省的心得記錄下來。
我希望因著群組的存在,給群友們提供了一個園地,願意把反省的心得拿出來在群組裡跟大家分享。小會裡有許多勤於筆耕的會員,可是更多的會員平常不習慣於長篇大論。群組裡的分享可以比較簡短,而且隨意不拘束。我希望的是:因著群組,讓更多朋友願意吐露他們的心聲。這些個人的融合經驗,只有在書之於紙上之後,才容易分享、才能夠累積。否則就像埋在地底的礦石,永遠沒有成為寶藏的一天。
很叫人興奮的是因為群組裡的回應互動功能,它也是一個集體創作的好地方。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好的開始,例如長春和玉梅合作,寫成了一篇〈手的聯想二則〉,又如碧玉寫的〈我對天堂的一點領悟〉包括了淑美的迴響,以及陸達誠神父和群友們一起完成的〈歡欣面對死亡〉,都是因著群組而得到的集體創作、集體經驗。
我的願望是,不管是個人經驗或是集體經驗,都能夠累積成小會的團體經驗。小會總會網站裡有一個《小故事小道理》專欄,當初設立這個專欄的目的,就是為了匯集大家在信仰與文化的融合經驗,使它成為小會會員從事福傳時的資料寶庫。
當我們對信仰和文化都有更深的瞭解;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信仰反省的習慣;當我們願意把反省的心得或長或短地分享書寫下來;當我們把這些寶貴的個人或集體經驗都能夠儲存到小會的《小故事小道理》專欄寶庫,成為小會福傳的資料。那個時候,我們可以告訴自己,小會繼續基督對中華使命的宗旨,終於開始在我們的生命中落實了。以此與所有小會的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