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第57期 57

自序 -- 陽光道途

王玉梅

自序 -- 陽光道途

王玉梅


  

朋友問,人生不能缺少什麼?我說不是財富、權勢、榮耀,應該是健康吧!於是她送了我一本書《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

這是《冰點》的作者三浦綾子(1922─1999)過世一個月後出版的著作。原本只有日本人,後經許書寧翻譯過,世界各地的華文讀者都知道了──失去財富、事業、健康的三浦綾子在成為基督徒之後,完全為基督而喜悅。溫柔謙虛的她認為天主是「愛」,而愛是使她活下去的動力。就像吃到好東西、看到美麗的風景一樣,她急於將自己的「信仰」和他人分享,因為信仰使她的生命豐盛圓滿。

我一直是三毛和三浦綾子的粉絲,回想從前,每日翹首等待閱讀她們在報紙副刊上的文章的日子,是多麼簡單、幸福又充實啊!那時的我,完全不曾想過,她們真實的生活中,有那麼多不完美的際遇和挑戰。尤其是曾任小學老師,熱愛孩子們的三浦綾子。

日本戰敗後,她失去了一切,甚至包括那原有的,一向堅定不移的傲人的信念和熱情,於是自暴自棄地想要逃避現況,躲入婚姻。然而送聘禮來的那一天,她突然昏倒,檢查後發現罹患了當時被視為絕症的肺結核,以及脊椎等許多方面的疾病。纏綿病榻的十多年間,有很長一段日子全身卡在石膏床上無法動彈,每天只能望著天花板興嘆。

由於老鄰居愛心的引導,三浦綾子每天讀《聖經》,心神空虛的她因受鼓舞而成為基督徒,後來成為幸福的三浦太太,是她原先做夢也沒想到的事。全身是病的三浦綾子認為,每次得病就學會一點新的東西,是神偏心,特別給她的恩典。她以過來人的身分開始和大家說:「要好好思量自己究竟要相信什麼。」對她而言,答案是耶穌基督。

她說了許多很有意思的故事,例如:年輕的中學體操教練星野先生,在表演時不慎折斷了頸骨而全身癱瘓,走過痛苦後他信了神,他用嘴啣著筆寫下《聖經》的金句,還寫了:「遭遇苦難對我而言是件好事。」使我想到畫家米勒,他生活困頓時也說過類似的話。是「信仰」的力量,使他們雖然受苦卻都肯定生活的意義,而說出這樣了不起的言語,和創作出許多偉大的作品吧。

三浦綾子還說,作家黑柳徹子女士的母親認為:「好東西全是免費的。」我也仔細地想了一想,果真如此耶!上天的好生之德、人間的大愛、親情、愛情、友情,美麗的穹蒼、陽光、空氣、大海、原野、樹林、清風、白雲、微雨等等,的確全都是免費的!

他人的讚美和好話,我們為他人、他人為我們的祈禱,使我們生活變得更加快樂、幸福的祝語。「平安!」、「敬祈主佑!」、「求主俯聽我們!」、「感謝主!祂聽到我們的祈禱了。」這些話語令人振奮,也令人感恩!愉悅的情緒是會感染的,如此,正能量的氣場才會發光發亮。

三浦綾子也說,縱使人們外表美麗,但一生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內心和靈魂。「愛」要是非分明,但每個人對良心的認定標準並不一樣。我們常說自己心中有一把尺,三浦綾子卻說:「心頭豈是只有一把呢?」

我們常用不同的尺度去衡量別人,自私自利卻又毫不自知。沒有同理心,也沒有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那麼我們個人的幸福,很可能是由於別人的忍耐犧牲才得到的。

有人請三浦綾子代禱,有人因讀了她的書而成為基督徒,她不確定真正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的契機是什麼,但事情就是這樣發展開來。使我想到年幼時曾經抱過我,終身任職護理師的紹珍姐。

紹珍姐因家母的影響,中年後成為天主教徒。紹珍姐過世時,她的兒子李立鈞請歐維禮神父為其舉行殯葬彌撒,因而與天主相遇了。他按部就班地慕道、受洗、研讀聖經,並分享了心得,這位歷練豐富的科技新貴頓悟,從此改變了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成為名實相符的好教友,令我喜出望外。是的,人應該要認真地想想,究竟希望有怎樣的人生,然後努力把它好好地活出來。

三浦綾子認為,一個人只要心念轉動就會改觀,生活也會跟著變得不一樣。她不僅藉著聖經傳遞信念及生命的熱情,也以短文述說自己生命中的重要轉折點,以及促使她生氣蓬勃,彷彿變了一個人的原因,很令我敬佩和仰慕。

她不僅介紹了基督宗教信仰,也教導我們生活的態度和追尋幸福人生的方向。身為教徒,都有福傳的責任,但願我能學習她的堅韌、勇敢,和樂於將福音廣傳的精神,繼續快樂地認真生活。如果有人因我的分享而認識天主,或得鼓舞,那將是我最高興的事了。

當我立定目標後,正如主說的:「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瑪七8)。也好像達賴喇嘛曾經回答信眾提問時說的:「如果你知道要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的。」

生命是一個階段,萬物的存在自有其目的性,上天是信實、慈悲和超越的,祂給人自由意志,人有意識地、努力地生活,使造物主的肖像彰顯在世上,就是肯定、讚美和感謝祂了,這也正是人的價值所在吧!回首過往歲月,憶及、目及以及自身現在的存在,都是神奇和令人讚嘆及感恩的。

祈求上主幫助渺小的我,時常反省、懺悔自己的過失,常想自己的有用之處,把握機會服務他人。也願與眾人和睦相處、互相祈禱祝福、彼此成就,盡自己的本份,認真地過好每一天的生活。感謝家人和親朋好友的支持、鼓勵,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本書。

 


 

Print Friendly and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