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周劍梅,美國普渡大學教育碩士,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年,二○一四年退休,加爾默羅在俗會士,目前在雲林、嘉羲、高雄帶領大德蘭讀書會。
前言:
(一)加爾默羅靈修的捷徑是由口禱、心禱、收心,再到寧靜祈禱,官能睡眠,進而達到與主結合。
(二)真正的祈禱,不是神靈附體,也不是利益交換的敬拜,而是一個人身心靈全活在對天主的信賴中。
(三)祈禱的進展歷程是從渴望天主、認識天主、認識自己、獨處和收心、淨化自己,進而結合祈禱融入生活、最後來到寧靜祈禱、官能睡眠、合祈禱。
(四)默觀的經歷:
1.默觀的前奏a.祈禱的起步:口禱、心禱 b.推理默想
2.寧靜祈禱a.灌注收心 b.寧靜正境 c.官能睡眠
3.結合祈禱a.單純結合 b.超拔結合 c.轉化結合
(五)從祈禱邁向默觀:大德蘭從祈禱的前提下談默觀(全德之路十六章3-6節)她說默觀是灌注的祈禱,並牽涉著一段進展的歷程(自傳,導讀,頁三七六)
(六)祈禱的起步:口禱,心禱,唸《天主經》《聖母經》就是口禱。大德蘭對心禱的定義就是「朋友之間的親蜜分享……找時間和祂獨處,而我們知道祂是愛我們的。」
(七)誦唸口禱時,我們應有的態度是:明白我們將和誰說話,知道和祂說話的是誰,當我們口唸禱文,我們是和天主交談,遠遠超過所說的語詞,這樣的口禱已是和心禱合而為一了。
(八)有力的口禱方式:使自己的思想專注於所唸經文的對象。瞭解所誦唸的經文,不須每次都想念所誦唸的字句,但要專注於能碰觸到內心深處的點上。
本文:
(一)進入祈禱就是要獨處、靜默、請畫十字聖號。
祈禱的前奏:「靜」:靜心將自己置於天主面前。
「淨」:淨化自己,超脫世俗。
1.找一個可以靜獨的環境,在聖堂或安靜的房間。
2.除掉可能的干擾,關上手機、電腦、音樂。
3.準備一張聖像或十字苦像,確保自己能靜默獨處。
4.安排固定的時間,幫助自己每天不間斷的祈禱。
關鍵在於「我要把時間給天主,或給我自己?」
大德蘭說:「我並沒有要妳們思想祂,或獲取許多的觀念,或用你們的理智,做偉大又巧妙的省思,我要求你們的,無非是注視祂。」(全德之路26.3)
祈禱的第一步是以獨處靜默來安靜自己,進而以十字聖號做為開始,與天主建立直接的關係。
聖十字若望說:「如果一個人在尋找天主,他心愛的主更是在尋找他。」(愛的火焰 3.28)
天主極看重我們轉身注視祂,祂決不會疏於回應。
大德蘭認為《天主經》是耶穌基督親自教我們的祈禱,是直接和天主對話,蘊含深奧的祕密,包含整個的靈修道路。
(二)《天主經》第一句「我們的天父」,因著耶穌的愛把我們提昇,我們不只可視天主為造物主和至高統治者,更可視祂為愛我們、關心我們的父親。
我們必須透過信德的注視才能與內在的天主建立關係。
我們的靈魂收斂所有的官能,進入己內,和天主在一起,一次又一次,最終,習慣於天主的臨在。
每天能退隱返己於內片刻,我們用一點點的時間平靜地親近祂,注視著祂,慢慢地唸一遍禱文,為了愛上主。我們要習慣於這樣的收心來祈禱誦念經文。
收心祈禱:在靜獨祈禱中,初學者讓推理默想或誦念禱詞所獲得的洞見沉入內心深處,也就是天主居住之處。不能想的就專注地凝視耶穌基督,不須話語,全心想著天主,真實相信祂的愛,讓對祂的愛自自然然地進入內心,深深愛慕著祂。在此,活動的腦子靜止,內心安靜,靈魂安息於天主內,向天主開放,願意接受天主給他的任何恩惠。
主動的修行:每天祈禱,唸玫瑰經,讀經,超脫事物,謙虛,獨處收心,實踐信德、望德、愛德。
《自傳》:第一種由井水裡打水的方式
《靈心城堡:》第一到第三種住所的靈魂
《攀登加爾默羅山》:主動淨化
(三)「願你的名受顯揚,願你的國來臨」→寧靜祈禱開始
謙虛的靈魂在天主前面靜駐聆聽,在內心深處,預備了靜默的空間,使靈魂得以在天主內安息。
寧靜祈禱
當我們深度認識天主後、繼續堅持不懈地祈禱,並在生活中慷慨回應天主在我們生命的工作:彼此相愛,超脫一切受造和真謙虛。終有一天,天主的幫助就來了,所有主動的努力,開始有一些償報了,因為偶而可以享受與主同在的喜樂。漸漸地,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靈命被影響、被更新、被擴展。
大德蘭對寧靜祈禱的結論是「對於被安置在此祈禱中的靈魂而言,好似永恆天父已垂允他的祈求,在今世就已賜給他天國。」(全德之路31,11)
寧靜祈禱是默觀明顯的開始
(四)「願你的旨意承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結合的默觀
結合的默觀
信仰的真諦:不在於天主應允我們的祈求,而在於將我們的祈禱轉化為天主的旨意,天主的旨意應成為我們祈禱的靈魂。
大德蘭對「爾旨承行」(願你的旨意承行)的解釋是:
「上主,願你的旨意以你所願意的任何方法和方式實現在我身上。如果你要的是磨難,請賜我堅強有力,並使磨難來臨;若是迫害,疾病,羞辱,窮困,我在這裡,我的父親,我絕不會轉面而去,轉身背對你。你的聖子既以眾人的名義,把我的意志給了你,我沒有理由不在其中。不過,請賜我你的恩惠,給我你的國,使我能奉行你的旨意。由於祂已為我求了,請處置我,一如對待你之所有,全隨你的旨意。」(全德之路32.10)
(五)「求你賜給我們日用的食糧」
天主的禮物:聖體聖事
大德特別叮嚀我們:
天主一定不會強迫我們的意願,祂接受我們給祂的一切;不過,除非我們完全給出自己,祂也不會把自己完全給我們。天主不會在一個不是完全屬於祂,仍有障礙的靈魂內工作。
所以要把自己的意志交給主,並超脫受造物,如果我們做不到,我們是達不到完美默觀的。
結合的祈禱
此時,天主己全然佔據了我們的整個心靈,我們和天主在愛中共融,心心相印,天主將愛灌注於我們靈魂,使我們處於被動的狀態。這時我們真正是什麼也不用做,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心依靠、交託,漂浮在天主愛中。
人靈必須經過主動和被動的煉淨過程,變得和天主相似,才能達到神的結,合這正是靈修生活最終的目標,使人的整個生命天主化。到此,我們和天主的關係已進入最密切的階段。
天主對我們最大愛情,可在聖子耶穌的降生奧跡和聖體聖事中顯露出來。
大德蘭對「求你賜給我們日用的食糧」中「我們日用的食糧」的解釋,不是指我們世俗的食物和需求,而是麵餅中的聖體,更是真實的耶穌臨在於聖體聖事中。「祂就在至聖聖體內,這是他對我們眾人的極度慈悲。」(全德之路34,13)
「達到結合祈禱的人,很快就有這種效果,即決心忍受侮辱,雖然有痛苦也忍受……在寬恕人方面必會有剛毅。我不能相信,這麼緊緊接近仁慈本身的靈魂,從中認透自己是什麼,即天主已寬恕了他多少,竟不能徹底大方地立刻寬恕,並和侮辱他的人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因為他記住天主所賜的禮物和恩惠,從中看到大愛的標記,很高興能呈現一些甚麼,使他能向天主表明他的愛。」(全德之路36,11-12)
(六)「寬恕我們,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愛的態度;寬恕
祈禱與德行之間存有因果關係。祈禱的效果是愛;如果產生愛的果實,祈禱是好的,否則就是虛弱的。愛本身是雙重的:愛天主和愛近人。
與天主共融結合的第一顯著的改變是我們的心,寬愛近人建立在靈魂與天主的關係,天主認為我們所有為近人做的,都是為祂做的。愛近人有不同的等級,但其中都有寬恕過錯的一面。寬恕是愛的直接表現。
大德蘭以「愛與敬畏天主」來防禦誘惑,以「渴望天堂」來免除塵世的凶惡。
如果我們愛天主,我們會愛所有美善和真理,對於其他則毫無興趣,愛是防備誘惑的最佳解葯。愛會加速我們的腳步,在全德之路上穩穩前行。至於敬畏,更是好方法,如果我們敬畏上主,我們會從一開始就避開罪惡,避開任何犯罪的機會和壞朋友,因為我們不會冒犯天主,我們極力避免犯下任何小罪大罪,而且非常注意留神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七)「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免於兇惡」
正確的回應:愛與敬畏
大德蘭多希望藉著這祈禱能助我們獲取多道理和安慰,進入默觀,成為天主親密的朋友。
天主雖然沒有許諾給每個人默觀的恩賜,但祂從不停止給我們機會和感召,只要我們不斷的準備自己,因著好的德行得到來自天主的恩竉和力量,懷著不變依恃的心來相信天主,懇求祂給予我們祂的愛;當我們每天全心全意以《天主經》祈禱時;有一天,當我們達到「爾旨承行」,慈悲的天主真的會給予我們灌注的默觀。
二○一九年五月十八日
楊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