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羅爾神父的《生命的成年禮》
許建德
《不朽的鑽石(Immortal Diamond)》作者,方濟各會士羅爾神父(Richard Rohr,OFM)在今年復活節前,給了一個為期兩個星期的網上避靜,他把這個避靜定名叫“Reality Initiating Us”,我暫譯為「生命的成年禮」。這個避靜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星期是“The Patterns That Are Always True” (世上不變的模式),第二星期是“Five Consoling Messages” (來自天主的寬慰)。這篇文章是我的筆記和心得報告。我也把羅爾神父這個避靜的連結放在這裡,歡迎朋友們前往閱讀:
https://cac.org/the-patterns-that-are-always-true-2020-03-29/
第一星期:世上不變的模式
在肺炎疫情彌漫在全世界的當兒,世上不變的模式在苦難中又清楚地顯示給我們。就像許多早期民族藉著隆重的成年禮儀式、教導他們的青年用更寬廣的視野去認識真實的人生,讓我們在這次的全球肺炎疫情當中、一起再度地領受這個神聖的生命成年禮,幫助我們去認識世上不變的模式真理,賦予我們的生命更寬廣、更豐富的意義,使得我們周遭的大自然,以及我們每天平凡的生活片刻,都有它們超然的價值。
我們的人生總是同時存在著正反的兩面:諧和與張力、失去與重生、光明與黑暗、死亡與復活、陰與陽、以及巴斯卦奧跡。成年禮的儀式就在幫助我們以寬廣的視野能夠看到正反兩面,當我們行過生命的幽谷時,能夠看到黑暗後邊的光明,當我們承受生命的痛苦時,心中依然存有希望。
羅爾神父在研究各民族的成年禮傳統時,發現它們都把人生最重要的真實面,誠實地呈現給他們的青年。在這裡,羅爾神父把它們共通的地方,歸納出五個不變的人生教訓:
(一) 艱辛的人生
(二) 你並不重要
(三) 你並非為了你自己而活
(四) 你掌控了什麼?
(五) 你終會死去
這樣負向的五個人生教訓真是讓人驚訝,尤其叫現代的西方人難以接受,但是這些都是赤裸裸的人生實情。事實上,這正反映出這個世界的膚淺,因為我們許多人都拒絕做個成熟的人。但是如果我們願意面對這些現實、堅持下去,我們終將在這些艱辛困苦中找到慈悲天主的臨在。
第一個人生教訓:艱辛的人生
我們這些過慣優渥方便生活的現代人,在面對人生的痛苦時顯得特別的天真幼稚:我們的日子太忙了,哪有時間去管到痛苦這回事。人們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去處理他們遇到的痛苦,像個人的毅力、否定它的存在、默觀靜坐、以及輔導治療。可是我們忘記了一樣事:痛苦不是任由我們去處置的,說痛苦在處置著我們還更恰當些(we do not handle suffering; suffering handles us)。痛苦以一種深奧奇妙的方式,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在痛苦和隨之而來的敬畏之情,讓我們得到新的人生體驗。
令羅爾神父很驚訝的是:雖然十字架是基督宗教的主要象徵,可是大部分的基督教會和基督督徒對「痛苦」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在人生中,我們看重的是事業的成就和財富的累積;十字架不過是個裝飾品罷了。我們的道理把耶穌的受難說成是祂的「救贖」、祂的「贖罪」,是代罪羔羊「替代」我們受罪而死;而不需要我們每個人跟著耶穌、和祂一起親身經歷我們自己人生中的苦難過程。因此,我們錯過了人生苦難帶給我們的真正救贖與意義。
好像只有藉著躲不過的痛苦,才會讓我們肯鬆手,不再緊抱著幻想不放。當我們能夠信任死亡時、復活總會自然而來(Resurrection will always take care of itself, whenever death is trusted)。當我們深信十字架的必要性,當我們瞭解到必須行經幽谷時,我們也會得到復活的禮物。
在疫情彌漫的今天,我們要問自己,我如何看待、處理人生中的苦難?我們是責怪別人嗎?我們試著排除掉它們嗎?其實,沒有人可以躲得了,縱然我們不願意承認,它卻是我們人生偉大的導師。
如果我們不學習如何轉化(transform)人生中的苦難,我們終會把它們推到(transmit)別人身上。
第二個人生教訓:你並不重要
一位穆斯林神秘家和詩人Rábi‘a 的禱詞:「上主啊,如果我敬拜您是為了怕下地獄,那麼就先把我打下地獄,如果我敬拜您是為了想進天堂,那麼就賞給我一個閉門羹。但是如果我敬拜您光只是為您的緣故,那麼請不要對我隱藏您無始終的美善。」
一旦我們願意接受轉化,我們就不會再浪費時間去為自己的自我中心找理由、否認、逃避。一位好的神修導師是不怕讓他的學生受點羞辱的。如果我們的自我受到一點小挫折就猶豫不前,導師知道我們在轉化成真我的旅途上根本還沒上路。真正好的導師知道如何讓我們體會到個人實在不重要。如果我們學不到這一點,那只有靠著殘酷的痛苦人生把我們自衛的城墻磚頭一塊塊的拆下。
什麼是小我?那就是我們平常用來定義自我的,例如我的名字、身份、樣子、學歷、地位、個性、我跟別人的關係,我給他人的印象等等。這個小我並沒有什麼不好。在我們成長的階段,這個小我幫助、鼓勵我們、給我們力量。但是我們也都知道我們的人生不只限於這個小我。於是許多人用盡他們的一生去追求永恒的真我。什麼是真我?瞭解到我們都只是整個宇宙整個時間的一個渺小的部分和瞬間,以及讓這個宇宙和時間有意義的賦予者,有人稱之為哲學、為心理學、為宗教,我們稱之為天主,而祂在我們身上呈現的就是我們的靈魂。整個宇宙在真我之內,這個真我也在我內。但是要追求這個真我,首先必須放棄小我。
耶穌知道必須先打碎我們的小我,只有那樣,我們才會瞭解到什麼是真我。但是拆除我們小我的安全防衛總是件極端困難的事。偉大的神修導師敢幫助我們拆除小我,是因為他們也能夠為我們指出、幫助我們找到真我。他們敢告訴我們:「你並不重要!」因為他們也能夠同時告訴我們:「在天主眼中,我們是多麼地重要、多麼的珍貴!」或許正因為我們不再相信後者,才需要用前者來提醒我們。
第三個人生教訓:你並非為了你自己而活
就像古時候的人以為整個星系圍繞著地球旋轉,自我中心的我也以為整個人類、宇宙、時間就以我為中心旋繞開來。瞭解到我們不過是更大整體的一部分和一瞬息,讓我們體會到我們的人生並非關乎我們自己一個人。我存在的此時此地並非整個宇宙、整個時間的中心。
這個訊息我們理智上或許可以了解、接受,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禁不住地把小我的自己當作中心。或是說腦子裡可以接受,心中卻是滿不甘情願。
唯有讓腦子和心裡一起接受「我們的生命不關乎我的小我」這個事實,我們才能開始以更寬廣的視野去靜觀周遭的萬事萬物。宇宙不圍著我繞,我的家人孩子不跟著我聞雞起舞。我活在宇宙中,我跟家人朋友一起是人類綿延歷史的一點,我們一起歡樂、也一起受苦。我不必做天主,我可以卸下我的重擔,我需要做的是「參與」。
大部分生活在西方文化世界裡的人,包括了我們自己在內,每當自我的小我被忽視、被傷害、被侮辱的時候,往往都無法忍受。除非我們接受了這個真我,我們只會繼續地建造自我中心的防禦工事,以為要保護那瞬息即變的一剎那。
今天彌漫的疫情,幫助我們瞭解我們真的是人類大家庭的一份子,誰也沒有比誰更重要。束手無策的感覺是真正智慧的起始點。讓我們一起祈求,每個人都能夠敞開心胸,讓聖神臨在我們當中;一起祈求,每個人都期盼聖神的活水澆灌在我們當中。
第四個人生教訓:你掌控了什麼?
從小我們就被父母、老師教導著,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前途負責等等,「負責」已經成了西方世界倫理的基礎。「掌控你自己的人生」,每一本勵志書籍都會這樣地勸導我們。這樣的勉勵有它的實際效果和用途,但是隨著歲月增加,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靈魂,和我們的種種失敗都一再地讓我們知道,我們是無法完全掌控我們的命運的,這次的疫情更是赤裸裸地把這個事實顯示給我們。
「這個世界和我們的人生都不是我負責得了的」。除非我們接受了這個事實,我們無法活得自在,這個事實是所有宗教的神秘家都知道的事。神秘家在他們追尋的旅途上時時需要仰賴指引,不是依靠著自己。除非我們學到這一點,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喜樂、解脫與自由。
羅爾神父特別提出聖女小德蘭的「神嬰小道」,小德蘭總是樂意把一些讓她自己難堪的事講出來,就在這些小小的例子中,她教導了我們如何去接受出乎我們掌控外的事。為了愛耶穌聖嬰,這些小小的失控算得了什麼?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許多人第一次嘗到失去掌控的滋味,對我們關愛的人和我們自己,都覺得愛莫能助。這種無力感讓我們感到無力、退步、羞辱和失敗。但是能夠體會到「掌控者不在我」的事實,卻是人生智慧真正的開端。
第五個人生教訓:你終會死去
印度格言:「真是奇中之奇:儘管世界上從來沒有難免一死的人,可是每個人都認為他們死不了。」
耶穌不曾要我們去敬拜祂;祂只希望我們能夠跟隨祂一起走完在聖周裡那個從死亡到復活的路程。那是個在成年禮中經由死亡到復活的典型轉化之旅。這是唯一,卻也經常被否定的救贖之道。
但是死亡一向被看成人類的大敵。人生一大部分的精力就是想盡辦法去避免、拖延、否定它,無論如何也不要死去。真的瞭解生命意義的人,好像都可以隨時放棄它。倒是那些還沒有找到真正生命的人最是怕死,因為他們還沒有領悟到生命的真諦,他們內心既沒有中心、基礎,也沒有盼望。除了眼前的一切,他們不知道還有什麼,也因此他們心中著實害怕死亡。很可惜的,世上大部分的人都屬於這一類。
在成年禮的儀式中,一些代表死亡與復活的象徵是禮儀的重心。這也是為什麼耶穌去找到洗者若翰,請若翰為他在約旦河裡行象徵死亡與復活的水洗禮。這也是為何在馬爾谷福音裡耶穌三次談到他死亡的必要性,而三次門徒們都聽不進去。耶穌因此不再談論他的死亡,他只是默然地向死亡走去。不再是象徵、不再是儀式,耶穌真的被釘到十字架上。
我們的先人在成年禮裡,把人生痛苦的現實藉著神聖的儀式教導給邁進成年的年輕人,這真的至關重大。可惜在今天的世界裡,痛苦不再是件大事,(止痛藥不是到處有售嗎?)我們反而失去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教育。相似地,十字架也失去了它可以有的意義。為許多基督徒而言,因著耶穌的死亡,我們已經得到了救贖,因此我們對耶穌千萬的感恩。可是我們曾否想過,耶穌也邀請我們同他一起經歷死亡的痛苦,然後才得分享祂復活的喜樂?
面對自己的死亡是與神聖的終極相遇,有了那樣的領悟之後,我們才能自由自在地活下去,活出生命真正的意義來。這樣的生命才可稱之為無可置疑的禮物。
第二星期:來自天主的寬慰話語
「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們也要與他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哥羅森書三3~4)
羅爾神父說,許多經歷了靈修轉化的人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還在世時就先死過了。他們學習耶穌自我空虛的表樣,跟隨耶穌走過從死亡到復活的道路。這些人在人生路上遇到了瓶頸,走到了崩潰的絕路,這樣類似死亡的經驗引領他們進入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使得他們沒有崩潰(break down),卻得到了一個突破(break through)。他們沒有刻意去逃避死亡,結果死的是他們過去的小我,在他們眼前展開的是一個全新的生命,死亡再也無法嚇倒他們。在許多宗教裡,把這樣的經驗稱之為initiation(成年禮或是入門式)。
為基督徒而言,耶穌的生活、死亡與復活是這個成年禮的終極榜樣。和耶穌一樣,我們在挫折跌倒(down)的時候需要有絕對的信心,因為天父自會照料勝利光榮(up)的時刻。
如果第一個星期的五個人生教訓太負向或是太苛求的話,那麼在這第二個星期,羅爾神父送給大家五個來自天主的寬慰話語,使大家有力氣去承擔那五個嚴厲的人生教訓,因而認出它們在我們的人生中有長遠的益處。這五個寬慰的話語可以保守我們、幫助我們持續的成長、更新。它們就像人生的基巖、世界觀的基礎,也是我們人生的充電站。尤其在共融團體裡,這五個話語可以用來彼此鼓勵、彼此扶持。
羅爾神父希望這五個寬慰的話語是發自我們內心的確信和體驗,而不是誰叫我們應該去相信的。在底下,羅爾神父引用聖經章節,來申述這五個寬慰的話語:
(一)人生固然艱辛,但是「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竇十一30)
(二)你雖然不重要,但是「你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了」。(路加十20)
(三)我並非為了我自己而活著,因為「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拉達書二20)
(四)即使我們無法掌控什麼,又有什麼關係?「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路加十二25)
(五)我們終會死去,但是「無論是死亡,是生活,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羅馬書八38~39)
第一個寬慰話語: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
人生無疑是艱辛的,但是耶穌卻說:「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子是輕鬆的。」(瑪竇十一30)
信仰天主並非完全容易,但是不信天主更加不易。許多有信仰的人都有在天主內平安喜樂的經驗,即使他們世上的艱辛並不因之減少一分一毫,但是擔子仿佛輕鬆了許多。
如果我們的信仰無法帶給我們深度的喜樂和內在的滿足,那算是什麼信仰呢?如果我們的信仰只讓人畏懼自我、畏懼世界、畏懼上主;如果我們的信仰只在滿全義務和責任,那麼軛和擔子都是沉重無比,這樣的信仰沒有也罷。耶穌允諾我們他的軛是柔和的,他的擔子是輕鬆的。這都說明著,食古不化、沒有幽默感絕對不是耶穌的道路,當然也不是唯一的道路。
在天主面前,當我們放下小我,讓我們與心中真我內的天主一起洋溢在大愛裡,讓我們休憩在真善美之中。大愛的天主接受整體的我,帶著小我、帶著世間的牽掛、背著黑暗。在天主的聖愛內,繁重與柔和、艱辛與安然、痛苦與歡欣奇妙地共存著。我們的心情經常在正負之間擺蕩著,世間事不都是這樣嗎?如果你仔細地探看,會發現每一個成功裡頭已隱隱有了極限的種子和跡象,而每一個失敗裡,也存在著機會的種子和跡象。
即使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刻,我們不總可以找到一線光明?觀看宇宙間星球的誕生與死亡,地球上萬物的消長,福音裡耶穌的死亡與復活,不是應該非常清楚了?
當我們的靈魂休憩在天主甜美柔和的聖愛裡,我們有力量有勇氣去承擔生命的艱辛苦楚,我們能夠在失敗中看到希望。耶穌的軛的確是柔和的,耶穌的擔子的確是輕鬆的。
第二個寬慰話語:你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了
你雖然不重要,但是「你們的名字,已經登記在天上了」。(路加十20) 一旦我們理解到小我的不重要,願意讓自己進入轉化的過程當中,天主告訴我們,「真我」已經登記在天上了,多麼令人欣慰的話。妨如繫繩在天主手中的風箏,我可以在天空任意翺翔,儘管風雨再大,都不用擔心害怕。尤其在真假訊息滿天飛的今天,在疫情彌漫的現在。「我們的名字登記在天上了」,意味著我們的真我融入在天父的大愛中,我心已滿、我意已足。
如果不是這樣,我的「小我」必然會想要在這個劇烈競爭、有你無我的世界裡,闖出一個名號來、揚名立萬;想要在這個無情世界裡追逐名利、白手起家。在這樣的環境裡,有的只是彼此的較量、競爭、嫉妒和不滿足。
相反地,真正的靈修為我們帶來滿足平安,我們不會緊緊抱住自己所擁有的不放。相反的,我們願意把我們所有的都分享出去。我們不用急著去自我認證、自我表明,我們也不必要去評判、擺布別人。我們不會迷失在脆弱短暫的勝利感裡頭,我們有的是持久的平安和喜樂,開心和放心。
天主贈予我們這個真我的重要性,是整個盟約的一部分。是天主先愛了我們,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在天主眼中,我們是多麼地重要、多麼的珍貴!
在疫情彌漫的今天,我們看到許多人把自己的小我放在一旁,冒著自己生命的危險、無私地為病人、老人、弱小無助的人服務。讓我們在今天的祈禱中,特別請天主護佑他們。
第三個寬慰話語: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
「你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當基督、我們的生命顯現時,那時,你們也要與他一同出現在光榮之中」。(哥羅森書三3~4)
一旦我們瞭解到我們並非為了我們自己而活,我們可以開始用更寬廣的視野去靜觀周遭的萬事萬物,不再以自我中心的眼光去衡量事情。不再自私自利,不必想要一定成就我心中之所願,可以更欣然地隨遇而安。我們最終可以達到一個安然自得的境地,不必終日汲汲營營、勞碌不休,Finally, we have become a human being instead of a human doing。當然這是一條長遠的路,不是一蹴可及。但是天主安慰我們,「我們的生命已與基督一同藏在天主內了。」
我們許多人學習的靜觀祈禱,就是教導我們不斷地放棄小我,每天一步步地更接近真我。在這個鍛煉上我們心急不得,我們要能夠接受「我還在從小我邁向真我的路上」的這個事實,不要鄙視我心内的小我,沒有它,我哪能長成我今天的樣子。讓我們溫柔地對待它,告訴它,轉化有時,終有一天,它也會是真我的一部分。
我們要學習徹底的謙遜,深信我們生命中的靈感和作為都是其來有自,我們只是依著行事罷了,沒有什麼值得自傲的。倘若我們能夠成就大事,正因為在一總的事上,我們從來不居功。既不擔心失敗,也不用替自己吹擂。這樣我們可以懷著感恩的心、以愛還愛,讓聖神的風自由自在的吹,自信地過我們的日子。
在這個危機的時刻,讓我們保持一顆祈禱的心,對上主有完全信賴,即使我們無法瞭解目前看到的這一切。深信上主一直跟我們同在。這樣我們才能面對著既悲慘卻也在轉化中的現實世界。天主能夠透過我們去幫助我們關心的人、我們的鄰舍、以及那些最弱小需要救濟的人們。
「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許多我們自以爲是我們的所作所爲,其實都是我們在上主的引領下完成的。我們唯一做的,是對上主說:「我願意!」在真我内,我們參與了天主的化工,在祂偉大的事業中,我們不過是盡了一份綿薄之力。我們的靈魂和我們的真我都深深知道:「我的生命不是爲了我自己;反之,我活著是爲了那更大的生命。」(“my life is not about me, but I am about life.”)
第四個寬慰話語:逾越到更美好的生命
我們的確無法掌控什麼,因爲「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路加十二25)
既然連生死這樣的大事我們都無法掌控了,那麽爲何還費心費力地想去操控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呢?說它是命運也罷,天意也罷,説是有人指點迷津也行,甚或是同步行動,是巧合,那些知道「内綫」的人才不花這些時間和精力,他們知道一切都已經為他們準備妥當,甚至比他們自己安排的更好。那些把自己交托出去的人,聖神在他們身上自然流露,天主接納了他們。至於那些不肯交托、一切要凴自己的人,天主也會接納他們,不過因爲他們礙手礙脚的關係,天主聖神的工作就要辛苦多了。
當我們對事情有所期待,認爲是我們理應當得,或是必須按我們的心意發生時,我們注定了要鬱悶不樂,無法高高興興地接受事情的後果。長期下來,我們發現自己對每件事、在每個場合都覺得不順心。這樣的日子多難過。
把自主權交出去是一個好機會,讓我們學習跟別人合作、對別人有同情心、有更多的瞭解。它更是我們學習如何接受最終交托——死亡的最好的機會。
現在許多人因爲疫情的關係,行動受到許多限制,社交上、生活上、經濟上都無法稱心如意,我們能夠在這些受限不自由裡找到更深的一層意義嗎?
我們的委順於聖神並不是投降、放棄、幼稚、不負責任,或是不再思考、不作任何規劃。我們的委順是開啓心扉讓聖神的愛能夠從我們身上流出去。每一次我們委順於愛,就是甘心放棄自主的一部分給某個人或某件事。這些大抵都收不回來的,除非我們停止去愛。但是一旦我們嚐過了大愛的滋味,就不會吝惜,不會後悔,不會停止。
身爲天主子,耶穌有需要死得那麽年輕?那麽「失敗」嗎?但是當了洗脚的僕人,也當了巴斯卦羔羊,耶穌把天父的啓示以人可以瞭解的方式具體的顯示了出來。一如當年耶穌被交給政教的掌權者一般,我們今天要學會把我們操控的慾望交托給上主,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地參與了聖周的奧秘,也真正的逾越到一個更深的信仰與更美好的生命裡。
第五個寬慰話語:永不與天主的愛相隔絕
沒錯,有一天我們都會死,但是「無論是死亡,是生活,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羅馬書八38~39)
在聖周五的苦難日,我們一邊追悼耶穌的死難,一邊懷著希望,希望死亡不是我們命運的終結。人類生來就對「永生」有一個至深的渴望,這個從原始起就自有的渴望,有人稱之為靈魂,基督徒說那是活在我們心中深處的天主。在我們内的天主讓我們渴望尋找上主。
沒錯,我們都會死去,但是天主已經允諾我們、向我們保證,死亡不是終結。天主用愛的方式做了這個宣告。無論是人或是神的愛,都以奧秘與確信的方式,在我們内心蘊含著這個永恆與不可理喻的信息。在疫情彌漫的今天,我們看到了許多這樣的例子:給醫護人員送口罩、送吃食,在醫院換班的時候,給他們鼓掌、加油,表達我們的感恩。小小的愛心和感恩行動,卻深深地表現出我們真正的靈魂。
天主的愛進入到人間,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是耶穌的受釘於十字架上。那是人類歷史上最好卻也是最壞的時刻。有人或以為耶穌的犧牲是必然的,但是,十字架其實是天主全然大愛的自由選擇與流露。
在那之前,猶太人以及其它民族,都認為灑血的犧牲是為了平息那既苛求又不可親近的神明的怒氣。但是在十字架上,天主卻流著血來接近我們。天主這樣的作為,完全倒轉了人類歷史中的神人關係。在我們的意識裡,這的確是個徹底的改變。十字架不再是個人和神的交易,它是天主泉湧大愛的顯示,足以震蕩人的心魂,使他們回心轉意,歸向造物主的信賴和鐘愛。
羅爾神父相信十字架是我們這個時代、也是所有時代的代表形象。他說,注視著十字架上的耶穌,讓我們的心在所有的苦難前變得柔軟。在病毒肆意流傳、四處毀滅的今天,十字架召喚我們去行「哀慟」的善工,亦即抱持這苦難的奧秘、凝視著它、從中徹底的學習。讓我們都帶著一顆軟化了的心靈,請天主引領我們進入那神秘與嶄新的慈悲與領悟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