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秋的埃及古文明之旅,包含三個自費活動。其中之一是『四輪傳動車沙漠體驗』。
四十多年前曾經造訪過南加州的沙漠--死谷。瀏覽了旅客服務中心的重要訊息,至今還略有印象;死谷低於海平面,高度是負值,烈日終年曝晒下,白天氣溫動不動就到華氏百度以上。最顯著的植物仙人掌點綴在死寂沙漠裡,其實仍有上百種小動物、小植物存活其中。牆上一幅一幅的相片,放映室一段一段的影片,容不得遊客不信。
如果只是沙漠,那是難以引人入勝的。但是撒哈拉沙漠就不同了。這當然要感謝三毛,她那本《撒哈拉故事》裡,浪漫傳奇,新奇有趣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多麼令人嚮往!既然有機會一探究竟,那是一定要去體驗的啦!
汽車就汽車,幹嘛『四輪傳動』?原來,一般汽車是為著在平坦公路上駕駛而設計製造的。若要開進杳無人煙、崎嶇不平、佈滿亂石的大漠黃沙之中前行,那就得要馬力十足、堅固耐操的四輪傳動車,方能勝任。血氣方剛、勇猛躁進的年輕車手,配合喧天價響的重金屬音樂,離開公路,以八九十公里時速在一堆荒蕪的亂石裡狂飆。三不五時,還得意地回頭問問後座乘客,夠不夠刺激,要不要再猛一點?經不起一路如雲霄飛車般颠簸折騰,雙手只能緊握座椅橫槓的我們,除了求饒,哪能多說什麼?
電視、電影裡馴服細緻、溫柔起伏的大片黃沙美景,只是沙漠裡極小的區域。偏離正道,茫茫大漠裡,一般人必定迷失方向!多虧這些越野駻將--四輪傳動車,把我們載到沙漠中幾個景點,開開眼界。包括沙漠之樹,貝都因住民,黃沙落日和沒有光害的滿天星斗等。
要不是親眼所見,無法相信在這寸草不生之地,竟活生生地長出一棵綠意盎然、姿態端莊,約莫十來公尺的樹。其四周方圓一兩公里,舉目所見全都是一片死寂的沙漠!終年無雨的惡劣環境下,她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她又是怎麼孤伶伶地成長於此?與沙漠之樹合影之後,满腹狐疑地趕往下個景點。
接著,來到貝都因人的小小聚落,約莫只有十來個人。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力,沒有廁所,沒有公路,沒有學校,沒有醫院,沒有投票權……,卻有一間小小的穆斯林教堂。
貝都因人是遊牧民族,近親通婚。我們拜訪的這家人,住在一口井的附近,擁有簡陋的房舍。賴以為生的,主要靠來訪的觀光客。他們最大的財富是幾頭駱駝。客人付點錢騎著駱駝繞圈圈、拍拍照。再就是手工編織駱駝毛製成的桌布、領巾及杯墊等。另有以晒乾的駱駝糞便為燃料,在薄薄鐵板上烘烤麵糊而成的薄餅。以些許細竹和到處破洞的黑色紗幕搭成的烤餅小屋裡,傳來嬰兒哭聲;透過翻譯,得知她出生才两個月。全身緊緊裹著黑布、只露出眼睛的媽媽,溫柔地把她抱入懷裡,授以母乳,小貝比遂安靜下來。早先,有没有產前檢查、是怎樣接生的,想都不敢想。他們被國家、政府給遺棄了。僅僅靠著好奇的觀光客,維持最低生活。两個月大的小貝比,能否順利長大?貝都因人哪,你們好像那棵沙漠之樹,在極端艱困的環境中,不屈不撓地展現生命成長的奇蹟!
旅行回來,轉眼個把月了。沙漠之樹和貝都因人還常浮現腦海之中,也不期然地回想自己的一生,平安順當地走到今天,能不感恩?
許多人覺得《聖經》是本難懂的天書。事實上不全然如此,裡面也有不少淺顯親切的內容。撒種的比喻就是一例。
『看,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即刻發了芽;但太陽一出來,就被曬焦;又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便把它們窒息了。有的落在好地裏,就結了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瑪竇福音十三章:3至8節)
我不正是那被撒在肥沃土裡的種籽,没有給鳥吃掉、没有被曬焦、也没有雜草荊棘干擾。能順利結出果實,感恩之外,多付出一點,豈不應該!
二○一九‧十一‧十六
你好沙漠之樹
埃及 貝都因人編織的杯墊(從圖左原子筆可判斷織品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