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98期 信仰是禮物、選擇、熱忱

日本長崎朝聖之旅

譚璧輝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五10)

        幾年前,我曾讀過日本文學家遠藤周作的名著《沈默》,在二○一七年也觀賞了由原著改編所拍成的同名電影,對日本教難時期基督徒勇敢為信仰而犧牲性命的慘烈經過印象深刻,對兩位在複雜的外在情況下與內心糾結矛盾的天人交戰之下最後所做出的,所謂的踩踏聖像的「背教」行為,也使我陷入沈痛、無奈、不解和默然的沈默中,很久,很久……當時,心中便隱隱浮現若有機會就要去長崎,踏著這些殉道者足跡,走一趟他們曾經以愛和鮮血所鋪成的道路的願望。今年如願跟隨南松山天主堂的盧友輝神父和教友,在十月廿六日至三十日組團到日

本長崎朝聖,一圓夙願。

日本基督宗教生根發展與教難

        「殉道者的鮮血,是信仰和福傳的種子。」長崎成為天主教在日本發展的重要發源地,也應驗了這句話。天主教在日本發展、被禁止及解禁的經過如下:一五四九年八月十五日,聖方濟.沙勿略由印度來到鹿兒島,但因在該地的福傳工作受到阻礙,而於次年來到平戶港開始福傳工作,從一五四九年到一六四四年為基督宗教傳入日本的鼎盛時期。由於長崎是與葡萄牙人通商的港口,當時僅在長崎地區的上流社會裡每年約有七○○人接受基督信仰,領洗入教,全部教友人數應達到十萬人以上,甚至有些村莊全村都是教友。

        一六四五年到一八五三年,天主教先後遭到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禁令,傳教士,修士和平信徒被逮捕,官兵以各種酷刑如:穴吊、割耳、用滾燙的水淋到全身、火刑、釘十字架對待教友,甚至以威逼利誘的方式,強迫教友以踩踏聖像的方式表明背棄信仰。在這段期間裡,許多的教友都躲藏在山間或隱密之處,他們被稱為「隱藏的基督徒」。

        一六九七年一月,有廿四名教友在京都被捕,他們先在京都的大街上被割下耳朵,在寒冷的冬天,以一個月的時間步行到長崎,途中又加入兩人,包括大人和小孩共廿六名,他們一邊祈禱,念玫瑰經,一邊前行。同行的六位外籍傳教士也每天講道,堅固彼此的信德,有人在一塊紀念碑上寫著:「在我們的道路上,有天主在」。保祿三木神父也在廿六人的行列中,他和所有其他殉道者,於一八六七年被教會列為殉道聖人。

        一八五四年之後,日本政府解除禁教命令,於是外籍傳教士,包括巴黎外方傳教會、方濟會、耶穌會等會士相繼來到日本,開始尋找隱藏的基督徒,同時也展開福傳工作。

長崎走過教難寫下東方的奇蹟

        歷經二○八年的教難,這些隱藏的基督徒漸漸浮現,一八六五年三月十日有十多名浦上地區的居民來到由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所建立的教堂外,一名女士謹慎的表明自己的教友身分,從此,便開始了在長崎周邊地區尋找隱藏基督徒的行動。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如何在過去二○八年,在完全沒有神職人員的情況下竟然保存了信仰,當時的教宗碧岳九世獲知這件事之後,就稱它為「東方的奇蹟」。

        是的,這確實是奇蹟。我們的領隊,南松山天主堂的主任,盧神父為我們解答了這疑問。二○八年的教難期間使他們保持信仰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們建立了關係緊密的教友團體,二是他們在團體中保有一本包括各種祈禱經文和簡易天主教信仰的經本。他們抱著堅定的信仰,深信總有一天,天主會再度派遣傳教士來到他們中間,靠著這種信念和團體的力量,他們終於等到了重見光明的一天。盧神父也告訴我們,這些隱藏基督徒極為謹慎地以三個問題來辨識眼前的傳教士是否為天主教神父,即是:1.是否恭敬聖母;2. 是否承認教宗聖統;3.神職人員是否守獨身。

為他人而捨命聖國柏愛的典範

        每年的八月十四日,普世教會訂立為聖國柏司鐸( Maximiliam Kolbe)殉道紀念日;國柏神父於一八九四年出生在波蘭,一九一○年入方濟會,一九一八年晉鐸,一九三○年來到長崎,在言語不通和他個人健康狀況不良的情況下,努力以印刷和出版從事福傳工作,並成立「無原罪聖母善會」,使長崎教會蓬勃發展。        一九三三年奉命回國,一九三九年歐戰爆發,一九四一年被德軍關入集中營。神父在營中不斷鼓勵同為囚犯者要熱心祈禱,在身心受到煎熬的狀況下,仍然仰望天主。某天,有囚犯逃走,按照當時集中營的規定,若無法將逃犯抓回來,便要選出十名囚犯頂罪。這時在選出的十人中,有一名囚犯痛哭失聲,因為他有妻子和幼小的子女。這時,國柏神父勇敢站出來,請求軍官讓他代替這名有家室的囚犯受死。於是這十名囚犯被剝去衣服後,關入地下室,要將他們活活餓死。當其他九名囚犯相繼斷氣後,軍官為了要清理地下室,發現國柏神父仍未斷氣,便為他注射了一劑毒藥,十分鐘後,神父就去世了,那是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日,他勇敢的完成了一件死亡交易,他以行動實踐了耶穌所說的:「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一九八一年,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他為聖。國柏神父雖然沒有在日本為主殉道,卻在另一個時空裡為自己的同胞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以基督的愛完成了生與死的交換。這不也是另一種殉道的方式嗎?

朝聖反省

        五天裡,我們參訪了十多座紀念長崎殉道聖人的教堂,每到一處,我們都先跪下祈禱,在安靜中朝拜這些殉道者所信,所愛及全心企望的天主。我在祈禱中逐漸意識到,其實,殉道就是有意識的選擇天主,在平凡的生活中為信仰的真理,為福音的價值觀,為主作見證,謙遜的交出自己,好能呈現天國的榮耀。

        以往我到日本都是觀光旅遊,卻從未想到日本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殉道者的聖地。短短的五天走在眾多聖者以鮮血為基督作證的土地上,見證了在十六│十七世紀日本教會歷史中可歌可泣的一頁,對他們的勇敢深感佩服。今天,我們或許不再有以流血方式為主作證的機會,但是,面對現代世界的自我主義、享樂主義、反宗教信仰等的時代潮流,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能以殉道的精神來捍衛福音的價值觀呢?能為信仰的真理作證呢?

        是的,這便是朝聖的目的,讓我們效法這些平凡的先人的精神,加深自己與天主的關係,在人群中散發基督信仰的平安、希望與喜悅吧!(轉載自天主教周報五六七期)

長崎26 位殉道聖人紀念公園追思悼念

(圖/南松山長崎朝聖團日本長崎朝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