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68期 愛你的近人

聖女小德蘭的傳教神修

曾慶導神父講/荊嘉婉整理

 

  各位都知道聖女小德蘭,看過她的書,了解她的神修精神。我所要談的是把她的神修精神和傳教結合起來。因為現在我們說「新世紀新福傳」,我們感覺到天主那麼好,我們要把祂分享給人家,我們每一個教友都應該做傳教士。但是我們要顧到世間的生活,不能跑到非洲等地傳教,然而我們可以在所生活的台灣做福傳。我們要如何在自己生活的環境中做好一個傳揚基督福音的傳教士呢?我認為小德蘭的神修精神非常管用,很適合我們。我們有家,有工作,有孩子,然而在不同的崗位上,都可以依照她的神修精神,做一個好傳教士。小德蘭的神修精神絕對是一個珍寶!

  她的故事我們都知道,許多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人看了她的自傳以後,都得到很多神益,有些人產生奇蹟性的悔改。她的自傳在我們中國先後就有三個譯本:馬相伯的《靈心小史》、蘇雪林的《一朵小白花》、張秀亞的《回憶錄》,他們三位都是文學大家,文筆非常好。所以對我們來說,小德蘭不是陌生人。她才去世二十多年,就被封為聖人,是非常特殊的,因為世界各國的人都要求教宗趕快封她為聖。大家的聲音表達了天主的聲音,所以她打破了去世五十年後,才能列聖品的慣例。她去世二十四年被封為可敬者,二十五年多被封為真福,二十七年多被封為聖人,二年後被封為傳教主保。我們知道,另外,還有一位傳教主保是耶穌會士聖方濟沙勿略,他曾到印度、日本傳教,在進入中國之前,逝世於澳門附近的上川島,是足跡遍及歐亞兩洲使許多人皈依的偉大傳教士。而小德蘭十五歲進修院,二十四歲就去世了,足不出戶,沒有做過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對很多人而言,她什麼事都沒有做,空度一生,祈禱、受苦有什麼意義?她憑什麼做傳教主保呢?

  小德蘭從小就想做傳教士。她家有九個孩子,父母親希望至少要產生一個傳教士。可是她的兩個哥哥都夭折了,另外還夭折了兩個姊姊,活著的五個女孩都進了修院,其中四人在隱修院,沒有一個到國外傳教。當時法國的傳教風氣非常高漲,提供了全部教會70%的傳教士,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地工作。小德蘭非常有傳教熱忱,但是她為什麼沒有選一個傳教修會,卻進了不能出門的苦修會?因為她看到祈禱對傳教的功用。祈禱非常重要,一個傳教士不祈禱,傳教熱忱很快就低落了。天主好比電源,如果不和電源保持連接,就沒動力,開始時的滿腔熱火很快就冷卻了。努力了很久,只有一個、兩個領洗,傳教成果不彰,也很容易讓人失望。這樣的情形很多。小德蘭深知祈禱的重要性。她說:「主耶穌說:『莊稼多,工人少。』但是祂並沒有要我們立即捲起衣袖來加入收割,而是說:『你們要祈求你們的天父,多派遣工人來。』祈求可以改變更多人的心思使他們變成傳教士,祈求可以為那些在傳教事業受苦的人帶來力量。」她說,她做一切,都是為了傳教士。她病得很重的時候,院長遵照醫生的囑咐規定她每天要散步,這樣對身體有益。有一天,她的姊姊寶琳看到她辛苦地咬緊牙,在那裡走得滿身大汗,就勸她停下來。她說:「我正在為傳教士而走(I'm walking for missionary),他們在遠方很辛勞,很苦很累,一定很想停下來休息,雖然我舉起每一步都很辛苦,但都是為他們而走。」小德蘭整個的生活就是在做祈禱,在受苦。她絕不認為祈禱是nothing,相反的,It's really something.

  小德蘭十四歲時,有一個殺人犯普藍濟尼關在監獄中,一直拒絕悔改。小德蘭為罪犯的靈魂得救,熱切祈禱,並求天主給她一個小小的記號。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在斷頭台前,仍傲慢地堅持不認錯的罪犯,臨刑時,忽然要了一個苦像,口親三次。小德蘭從小就知道祈禱的功效,這件事更堅定了她進聖衣會為救靈魂而受苦的決心。她知道唯有祈禱,可以改變天主,移動天主(move God)。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用祈禱和克苦來傳教,走路時,在公車上時,在銀行等待時,都可以祈禱,欣然接受我們所遭遇的不便,將之獻給天主。

  另外,我們可以用「愛」來傳教。小德蘭的神修精神主要是「愛」。她說,天主是愛,我要使愛被愛,要使天主被世人所愛。她又說,傳教的對象中有許多是無神論者。為什麼他們會成為無神論者?因為他們沒有感受到天主的愛,也沒有感受到人的愛。所以先要讓無神論者從我們基督徒身上感受到天主的愛。無神論者的生活很苦,沒有亮光,前途一片黑暗,一點希望都沒有。小德蘭在去世前一年半內,經歷了很深的信德黑夜,魔鬼好像在她耳邊嘀嘀咕咕:「沒有天堂,沒有永生,妳受的這些苦,都是白受的。人一死,什麼都沒有了。」她經歷過失落信仰的痛苦,她深知沒有信仰的人處境何等可憐,他們需要信仰帶來的希望,需要信仰的鼓勵,所以要關心他們,把我們的信仰和他們分享,去愛他們。這樣做的唯一原因,就是為了愛,不是因為我是基督徒,所以我來施捨。我們做傳教士,是要去愛沒有希望的受苦的弟兄姊妹,沒有其他的原因。例如:不是因為我是基督徒,我比佛教徒好。我們的福音確實是比他們好,天主的喜訊當然是最好的,但是接受天主禮物的人不見得比他們好。天主給我們的禮物是無價之寶,但是我們這些接受禮物的人不一定比其他宗教或沒有信仰的人好。然而不能因為我們的人不比他們好,就說天主給的禮物不好。我們都是罪人,我們的罪可能比人家大,但是我們所接受的福音,真正是最好的。所以傳教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態度,而是謙虛地把這個寶貴的禮物和人分享。

  傳教時碰到的很大的問題,就是「真理」的問題。什麼是真理?路加福音一開始就說,他所寫的是真理。耶穌說:「我來是要使你們得到真理。」最後晚餐時,耶穌祈禱說:「父啊!讓他們在真理中合而為一。」對真理最藐視的人是彼拉多,他說:「什麼是真理!」他還把真理──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釘在十字架上,表示出對真理的不認同、反抗。真理很重要,只有真理才能使我們得到解放。沒有真理,人們就互相欺騙,生活在謊言中。不是那麼容易找得到真理,真理需要努力去尋找,也需要天主的啟示,否則只像瞎子摸象,是片面的,這裡一點,那裡一點。我們的宗教和其他宗教很大的不同,在於我們是天主啟示的。我們對於啟示的真理,有服從的本分。小德蘭神修中,真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她對真理非常執著,例如她對聖母的看法。當時有人認為聖母不會受苦,不會流汗,不會懷疑。她說:「這不對,聖母和我們一樣會受苦,一樣會有內心的黑夜。」她對真理的執著,對我們現代的傳教很重要,我們傳教所傳的是什麼?就是真理。小德蘭說:「最大的真理是『天主如此愛了我們,竟把祂的獨生子賜給了我們,使所有認識祂、接受祂的人得到永生。』我要跟人分享的就是這個真理。」耶穌是人,也是神,祂是愛,祂來是為拯救我們。如果我們不堅持這個真理,那麼會變得信哪一種宗教都一樣。

  聖衣會的聖召就是受苦。小德蘭進修院不久,他最愛的父親呈現精神病的症狀,在療養院住了三年之後過世。她不能出去看父親,心裡很苦。在這種情況下,她對受苦的耶穌聖容有了更深的體會,發願時取名為耶穌聖嬰聖容德蘭。她的身體不好,醫生開的一種經過特別處理的牛奶,讓她反胃。修院的整個生活就是受苦,沒有肉吃,睡硬板床,沒有暖氣,沒有冷氣,衣服粗糙,坐的是沒有靠背的椅子,跪在地上沒有舒服的墊子……她們為什麼要這樣子?她們的聖召是和受苦的耶穌一起受苦,因為受苦的耶穌透過受苦,救贖了世界。所以要傳教,就要受苦。但我們受的苦,不是白白受的,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大大小小的痛苦,每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我們若欣然接受一切痛苦,和受苦的耶穌一起受苦,以減輕耶穌十字架的痛苦,我們受的苦才是有意義的。小德蘭可能還會說,天主看得起你,才讓你多受一點苦,祂看得出你可以替祂背十字架。主耶穌藉著十字聖架,救贖了普世,這就是受苦的意義。任何人在任何崗位上都可能受苦,所以我們可以因著欣然接受十字架把我們的痛苦和耶穌的痛苦結合,把本來沒有意義的痛苦轉化為功勞。

  小德蘭傳教的神修也是「神嬰小道」,就是對天主絕對的信任,我是天主懷中的一個小孩子,天主愛我愛得不得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把我們和天主的愛分開。因為感受到天主對我們的愛,所以還愛天主,也愛其他的人。愛其他的人不容易!對我們來說,讓我們最心痛、頭痛的就是人際關係。沒有接受人,寬恕人的精神;沒有看到人家的優點,只看到人家的缺點;沒有看到自己的缺點,只看到自己的優點;人際關係就非常緊張,因為違反了愛。「神嬰小道」其實一方面是對天主絕對地信任,絕對地愛;另一方面是對他人的愛。愛可以表現出很多東西來,例如對於一個很不可愛的人,一看到就想逃開的人,按照人性來說,絕對沒有可能去愛他,唯一的可能就是看到主耶穌在那個人身上。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一些非常不可愛的人,唯有在那人身上看到主耶穌的肖像,才能夠去愛那個人。小德蘭講了好幾個這樣的例子,其中有一個她很怕的修女,她老遠看到那個修女,就想走開。她想這樣不行,就迎面走去,看著那修女,發出燦爛的微笑。沒有人對她笑過,她說:「德蘭啊!妳為什麼老是對我微笑?」德蘭心裡想,我之能夠對妳微笑,不是因為妳的本性,是因為我看到妳身上的主耶穌。德蘭說:「有太多很不可愛的人,內心其實很痛苦,很可能他們從來沒有得到過愛。他們心裡很渴望別人的愛。一個小小的微笑可以使憂鬱的心田百花怒放!很簡單,我們何樂而不為呢?」這就是「小道」!假如我們不做這小事,我們也不可能做什麼大事;如果我們不在小事上去愛人,便不可能真正愛人。德蘭以小白花自喻,我們不也是小白花嗎?我們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我們的行動不會上頭條新聞。我們是平凡的小人物,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愛,立功勞是機會均等的,不分貧富,不分膚色,每個人都有同樣的能力去愛。聖保祿宗徒說,你若能移山填海,但沒有愛,你什麼也不是。在天主面前,我們和大人物是一樣的。我們在每天平凡的生活中表現出愛,這就是傳教。想想看,有多少人願意加入教會,願意認識天主,是因為某人關心他,這就是基督徒初期成長的原因,所以這就是傳教的神修。聖女小德蘭的神修告訴我們,新福傳若沒有這種精神,只止於空談。在生活環境中去愛所接觸到的人,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傳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