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68期 愛你的近人

期待一座聖殿矗立(下)

王端敏

 

中國道教建築

一、建築形式

  道教建築是道士用以祀神、修煉、傳教以及舉行齋醮儀式的場所。漢末五斗米道初興,即開始築有祀神的「治」和靜修的「靖」(靖室)。南北朝時演為「館」或「觀」,如盧山招真館、衡山九真館、茅山曲林館等。唐、宋兩朝,道教興盛,道教建築規格進一步提高,館變為宮觀。

  道教建築基本上是由中國傳統的四合院組成,大多在中軸線上布置供奉神像的主要殿堂,並作為齋醮的場所。於主軸線兩側的軸線上布置次要殿堂,如紀念殿等。舉凡齋堂、客房也都布置在側軸線,靈活自由。不少道觀,還常在主軸線後部或側面構建小型園林,特別是在山區,常依地形、地勢與山泉、流水、岩石、洞壑,點飾樓台亭榭,創造出以自然景觀為主的優美園林。道教宮觀又多能綜合運用雕塑、繪畫、書法於建築之中,不少道教宮觀有精美的壁畫、雕塑、書法、碑刻、匾聯、題詞,構成道教建築藝術的重要內容。

  道教建築以其規格之不同,分為不同形制,其中規格最高的一等,要屬帝王宮城式。其規制似帝王的宮城,只不過是具體而微罷了。整個廟宇由高牆圍繞,一如北京的紫禁城,殿前庭院寬闊,可容數百人舉行類似朝會的祭典儀式。其次一級屬宮觀式,其規制較之宮殿式為次,也屬皇家支持建造或敕建,如永濟的永樂宮、北京的白雲觀、成都的青羊宮。這種形制其布局、造型,較之宮殿式變化較多,增加生活氣氛。再一種形制是庭院式,這種形制道教建築中較多採用,多屬規模較小的建築,便於道士靜修。它類似傳統民居的四合院、三合院,有的也接近於園林的布局。可分為四種類型:

  (1)高山型 多居於高峰之巔,予人以神仙境界之感,如泰山玉皇廟。

  (2)濱海型 如嶗山太清宮,它背依老君峰,面臨嶗山灣,依山面海,橫向布列三組庭院。

  (3)園林型 這種道院結合園林布置,有山有水,亭榭曲廊俱全,是一種園林道院,華山玉泉院可為代表。

  (4)岩洞型 這種形制原多為道士靜修的山洞,爾後有的因洞布局為殿堂,如青城山天師洞。

  道教建築選址、布點不外三種功能:靜修(包括煉丹)、祀神、弘道,它有規整式和自由式兩種。規整式是指體建築布置嚴謹,軸線分明,院落進深規矩。這種宮觀祠廟多建於較大的平整開闊地上,由於有大規模祭祀與齋醮的需要,主體院落多宏大寬敞如永樂宮。自由式是指單體建築的布置,因依地形地勢,上下、左右、縱向、橫向延伸開展。這樣布置的建築往往沒有明顯的中軸線,其布局多因地形地勢,創造出自由多變的建築立面與院落空間,如青城山天師洞。至於道教建築的構造,可分為磚木結構、石構、銅構三種形式。

二、建築藝術

  道教建築在藝術上有不少異於其他傳統建築之處,在建築造型、造像、壁畫、雕飾、題刻都別具一格,另有新裁,尤其亭台與牌坊的運用。它往往將亭子這種特殊的造型,運用於大式或殿式廟宇,並且布列在顯要的地位。例如中嶽廟,不只在廟前布置一座遙參亭,而且在廟後黃蓋峰頂還建築一座重檐八角山亭,這就豐富了中嶽的體形象。

  牌坊這種獨特的造型往往作為建築的前衛,布置在宮觀之前,如泰山岱廟坊;也有的布置在主體建築之前,如中嶽廟的峻極坊。這些牌坊往往造型多樣(有木構、石構),雕刻精美,色彩華麗,構成道教建築造型的特點之一。這些牌坊的造型在建築布置的序列中,產生起承轉合的作用,是道教建築中運用造型藝術的另一種手法,它可造成一種靈幻的境界,譬如信徒舉步朝山經過「龍蹻仙踪」牌坊時,就有飄然入仙境之感。

 

中國佛寺建築

一、建築形式

  早期的佛教建築尚未形成自己的規制,寺廟多為達官富賈捐捨的官府宅邸,如最早的洛陽白馬寺即為官署鴻臚寺改建而成。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傳播,佛教教義與儒家思想的融合演變,加上長時期大規模的佛寺建築活動,佛教建築逐漸呈現出中國特有的形制。如樓閣、單層、密檐、金剛寶座等多種形式的塔,及縱軸式布局、中國佛教建築採用傳統的大木構架,用磚石加以圍護,這些作法與一般宮室住宅建築相同。在梵文裡,有Sangharama一詞,音譯為「僧伽羅摩」,也可以簡稱為「僧伽藍」,原來的意思是指僧宅的基地,以後統稱僧舍所的土地以及地面上的建築物,即今天我們所說的寺院。其實中國文字中「寺」的原始含意是指古代的官署,如主掌朝祭禮儀的官府稱鴻臚寺,掌宗廟禮儀、選試博士的機關稱太常寺。佛教傳入中國初期,中國還沒有今天的寺廟,外城僧人來到京師,一般由官府安排下塌於鴻臚寺,後世便轉借稱僧侶供佛讀經的處所為「寺」。

  中國建築在悠久的歷史文化影響下,經過長期發展,到佛教傳入中國時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建築體系,中國佛教建築從一開始,就依循自己傳統的建築形式出現。不可否認的,佛教自印度經由西域傳入中國,印度和西域的文化藝術會給中國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由於在此之前,中國已經具有高度的文化發展,西方僧侶們攜來的佛教文化,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與中國的固有文化混合起來,以致終於形成完全中國化的佛教藝術和建築風格。

  南北朝時,捨宅為寺之風盛行,加上漢以來中國傳統禮制建築形式的影響,促使寺廟形式進一步向中國化發展。中國傳統的住宅和壇廟都以廳室、享堂為中心,向外依次是庭院和迴廊,於是寺廟也逐漸從廊院式布局,改變為以佛殿為中心的中軸線布局形式。即把主要殿堂布置在一條軸線上,大型寺院則在主軸兩側,發展平行的多條軸線,布置附屬殿堂與僧房,這種寺廟格局一直流傳至今。

二、藝術特徵

  中國佛教建築的佛殿,主要用於供奉佛像,佛像一般採用橫列布置的方式,以適應中國單體建築平面的特點。為了供奉高大的佛像,另有一種樓閣式佛殿。中國佛教寺廟除了從事主要佛事活動的殿堂外,另在後部或側面設塔和塔院。另外還有禪房、僧舍、客堂和學院、印經處等一些附屬用房,相互組合成各種形式的佛寺,以及塑造精美的佛像,形式多變的塔剎。

1.佛寺選址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中國民諺說:「自古名山僧占多」。的確,中國的寺廟大都遠離繁華的都市,幽禁在秀美的鄉間。人煙稠密的地區固然不乏香火鼎盛的大佛寺,但是僧人為了潛心鑽研佛理,遠避城市,深入山林,把自己置於優美的大自然中。所以更多的寺塔、廟宇和石窟則隱藏在濃蔭翠谷之中,安臥在浩浩江湖的沿岸,挺立於峻嶺高原之巔,這便是中國佛教文化在地理分布上的一大特色。如天台、終南、樓霞、虎丘、雁蕩、以及盧山、衡山、狼山、千山,都以悠久的佛教歷史,著名的廣佛巨剎、綺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海內外大批信士遊子,前去朝拜和瞻仰。五台、普陀、峨嵋、九華四大名山,更成為舉世矚目的佛教聖地。其實選擇山明水秀、景色幽雅的名山大川,更符合中國人性喜恬淡靜謐的審美意趣。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崇尚自然、順應自然、與大自然為伴為友的傳統,佛教徒正是利用這一心理,選擇山明水秀的環境,建造佛寺,借助大自然的感召力,求取更多徒眾的皈依。

 

2.漢地佛寺空間處理

  中國佛教寺廟以傳統四合院的布局形式為基本構成單元,數進院落沿軸線布置,主要殿堂集中在中軸線上,大型寺廟在主軸兩側多軸線發展,組織不同功能的組單元,這是中國佛教寺廟平面布局的突出特點。

  四合院,顧名思義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圍合成中間一個方形院落,組成居住空間,有的是三座房屋與一面牆組成一個三合院,這些都是中國漢民族居住建築的基本形式。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在南房倒座與正房之間以一座垂花門隔開,內院是主要居住場所,外院用於會客或其他雜務。

  禮制建築是四合院形式的一種變體,不同的是四面四座房屋隔得很遠,相互之間用或方或圓的圍牆連接成一個巨大的庭院,庭院中央設舉行祭祀典禮的祭壇。自漢代禮制建築一直到明、清北京的天壇,都可以看出四合院基本形制的影響。四合院形式發展的登峰造極者,首推中國的宮殿建築,北京故宮是其最為傑出的代表。它體現中國長期封建社會所形成以家族為中心的、封閉的、向心的、主次分明的、尊卑有序的倫理觀念。在這種傳統思想的制約下,中國佛寺建築與上述禮制、宮殿建築一樣,不可逾越地被納入同一建築體系。

  南北朝時期,「捨宅為寺」之風盛行。其時,許多佛寺都在住宅的基礎上改建而成,佛像供養殿即為原住宅的主要廳堂。這種以四合院為基本單元的佛寺,外觀上的功能特點並不突出,但是借用沿縱軸布置,強調主殿地位的布局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導徒眾,有秩序地一步步進入宗教崇拜的情緒高潮。

  中國佛寺建築正是透過這種縱橫變化、高低錯落、張閉開合的手法,加上爐鼎香煙、鐘磬交鳴,造成一種難以言傳的空間意境。

 

如果──

  回顧天主教聖堂的建築史。因為基督宗教原是不被官方承認的地下教會,所以初期教會的基督徒是在信友家中聚會、擘餅、祈禱的,直到三一三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之後,為了因應大批信徒崇拜聚會,於是便採用或改建當時羅馬的公共會堂(Basilica),當然也有「捨宅為教堂」的情形。以後經過近二千年的發展,逐漸有了今日歐洲各大聖殿的樣式與規模。

  天主教於清朝再次傳入中國時,是挾著船堅砲利而來,所以當時可能並未考慮或尊重中國已有的傳統文化與人文思想,於是在建築聖殿時,是將歐陸傳統教堂樣式,原封不動地移植過來,只不過縮小了尺寸,和減少裝飾而已。以筆者所拜訪過的上海余山與徐家匯等聖堂,都是這種樣式。它不符合中國人的建築形式,更不貼入中國人的哲學與人文思想。

  筆者有多次經驗,在歐洲拜訪聖堂時,從嘈雜的街市,亮眼的陽光,突然進入龐大又幽暗的聖堂,常感不能適應,好像一下子掉進遠古,心情似乎強被扭轉。而在教堂內。只能在拱頂與列柱間游走,昏暗的教堂內,不見天日,厚實的石牆看來十分冷峻,置身其中彷彿與外界隔離。雖然玫瑰花窗燦爛,雕刻、彩飾、壁畫精緻,心情仍無法安定。

  但拜訪中國大陸及日本的寺廟則趣味迥異。記得去蘇州寒山寺,依詩人張繼在楓橋夜泊詩中所描寫的寒山寺,應是在蘇州城外楓橋西十里處。現在則是臨靠大遠河岸邊的古寺,也是中軸線式的建築。寺雖不大,然而從山門一路行來,庭

院樹影婆娑,四周迴廊,大殿後有鐘樓、碑廊。在這種動線中,人們可以很輕易地逐漸卸下塵世的繫絆,心靈也開始清明起來。以這樣的心情來朝山拜佛,想來必有心得。拜訪京都清水寺又是另一種經驗。此寺依音羽山而建,拜訪者必須先行走一段約二十分鐘狹隘的陡坡:二年土反、三年土反(日本「土反」

字即為「坡」的意思),現在坡道兩旁並列無數小商店,吃的、玩的、用的、賣紀念品的琳瑯滿目,人潮如過江之鯽,摩肩接踵。但抵達山門,拾級而上之後,懸在山腹中樸素而偉構的木造寺廟,竟散發出一種溫潤與親切之感,加之四周所植楓樹在秋日的陽光下,搔首弄姿地展現紅、橙、黃、紫,更別談從足下所立之處,可以眺望整個京都的丰采,此時不舉心向上也難!

  這正是東西方宗教建築不同之處,西方人重理性,東方人則重感性。我們不是常聽人說:「中國人很有人情味」嗎?人情味即是感性的。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可能無法像唐宋時代一樣,找到名山勝水,或府宅大院來建築一座中國式的天主聖堂(殿),但是,我們是否可以試著,將中國人的傳統及心靈需求,納入建築聖堂(殿)的考量?

  位於台北士林區中正路上的聖公會牧愛堂,也是一座四合院式的教堂,它是教堂本地化的一種嘗試,其採用中國傳統四合院廟堂及孔廟式建築的理由:

  1.四合院的正廳是祭祖的宗教性空間,偏房為生活起居之所。

  2.四合院的中庭即內院,象徵著上與天公相連,與無數星宿相通,與懷念的故人共嬋娟;中與子弟共廟堂,與親友共交往,共度光陰,下受安身立命的大地支托,與黃泉下祖宗共斯土。

  3.在這個內院堂,形成個人宇宙的時間及堂內的交點核心,在這兒人在宇宙的地位方才確定,在這兒我們同時領會到永恆與無窮,天地人的和諧,盡在其中矣!

  4.當晴朗之日,會眾於這個獨具中國風格的四合院空間,上有青天,院中有主內弟兄姊妹,昔日這室內是一家族大小曬穀、工作、閒聊、嬉戲之所,今日崇拜與生活的合一,象徵著人和人際關係的復合,是道成肉身拯救的開始。

  升斗小民是生活於實際空間時間裡的人,不懂什麼哲理,只是依憑著感覺而行。以此次筆者與同班學員參訪牧愛堂的經驗,當大家一同走入這座聖堂,立即被四合院內呈現出的一種協調與平和所感染,小小院落散發出安寧、恬靜的氣息,彷彿瞬間抖落一身的紊亂,各人立即知所定位,知所行止,知天位於何處?知地位於何域?知人位於何方?知天地君親,知長幼有序。這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哲學、倫理與精神,已深深根植於這一民族的血脈及靈魂中,可以隨時被喚醒,正如雲門舞者的一個轉身,教我們看見自己的根源,看見「我是誰?」

  舊約中,先知們不是屢次在天主召叫的當兒問:「你是誰?」「我是誰。」嗎?即使在新約,耶穌也親自問過徒兒:「你們說我是誰?」因為只有確知「你是誰?」「我是誰。」之後,我們才能與所信的那一位來往,並建立關係。以此論之,良好的禮儀空間,應能協助信眾知己與知彼,孫子兵法不是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嗎?信仰應教人成聖,而人人成聖乃教會之目的。

  中國民宅、道觀、佛寺的建築,無論其飛簷壁影是如何千姿百態:窗櫺迴廊是如何嫵媚妖嬈;雕刻壁飾是如何爭奇鬥豔;鐘樓亭台是如何不落俗套;它始終堅守井井有條的空間序列。如果能有一座天主聖殿是如此中國式,如此疏密得當,虛實相生;如此外實內靜,氣韻生動;如此樸實淡雅,內外通透;如此裝飾明豔,麗而不俗;如此詩情畫意,充滿旋律。必定令中國人心動不已!

  我們期待如此的一座聖殿矗立在中國,在台灣!

 

參考書目

1.中國古建築之美(套書)(5)中國民間住宅1992.12光復書局

            (6)道教建築1992.12

            (6)佛教建築1992.9

2.牧愛堂三十堂慶紀念特刊 聖公會台北牧愛堂

3.在地若天 1999.4 羅國輝著 H.K.教區禮儀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