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泉 第75期 走出曠野

生死學或生生學?

陸達誠神父

 

  參悟生死真義的中西智者與宗教家,對死亡的看法都很積極,他們相信人去世後,靈魂不會消失,而善人必得永生。生死學實可改成「生生學」。

  「生死學」可改成「生生學」嗎?本文題目中有個「生」字字型較大,應該給我們一個答案吧?

  筆者於六年前,首次在輔大宗教學系開「生死學」這門課。那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後不久的一個早晨,筆者向同學說:「我們今天要上的課,不是『生死學』,而是『生生學』。」接著,筆者在黑板上寫了「生生學」三個字。

  為什麼生死學變成了生生學呢? 因為筆者在仔細閱讀和思考「死亡問題」之後,認為「死亡」不是一個適合表達人生最後現象的名稱。死亡有「終結」的涵義,而人生最後的現象好像並非人生的終結。這是許多嚴肅地思考死亡課題的哲學家和宗教家一致的立場,他們都否定死亡是人生的終點站。

  佛教把死亡看成「往生」,基督徒說「永生」,道教有「成仙」的說法,他們都否定「死亡乃死」,都認為:死亡是另類之生,更真實之生,故用大寫示之。

  哲學方面,雖然孔子忌談死亡,稱「未知生,焉知死?」但儒家崇天,對天的觀念保證了儒家相信善人可與天道共久的觀念。道家崇道,道不亡,故合道者亦可不亡。莊子相信妻子在「死亡」之刻,進入不亡之「環」中,故止哭而歌。西方哲學把死亡看成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最後階段,認為人在死亡時,有一個最高、最大的自我實現的行為。

  總之,孔子沒有回答的問題,中外哲學和宗教都試著回答了。死亡在這些偉大的信仰和哲學傳統中,不但不是荒謬,反而深具意義,甚至可以成為眾生期待的幸福時刻。

中國哲學對死亡的看法

一、儒家

  孔子確曾說過:「未知生,焉知死?」今日儒者有其詮釋。哈佛大學 杜維明 教授說:「知生之起點雖不必涉及知死,知生之極致不得不包括知死。」

唐 君毅先生也認為人有權利詢問有關生死之事,不然,自然不會加給我人這個求知的要求的。 唐 先生認為靈魂在人死後必然存在,但對其狀況不詳。他用推理及經驗來說明靈魂不死。

  首先是推理。他說人活著的時候,肉體與靈魂固然是二而一的完美結合,並且靈魂的作為一般都需要依靠肉體來完成,而人尚有許多超越肉體的精神作為,這些作為更能表達人性和人格,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捐獻身體,供醫學院學生解剖;關心真善美聖諸價值;推動和平和正義的事業等。他認為精神的作為顯出人有一個超越物質的存在因素。當肉體垂老或垂危時,往往精神反而昂揚,在在顯出精神不受自然律的約束,而與肉體成反比例地發展擴大。如此,肉體衰亡時,精神逸出肉體,獨立存在。換言之, 唐 君毅相信人死時,靈魂獲得獨立的自由,不隨肉體同歸於盡。

  其次,我們如何與亡靈溝通呢?唐氏認為親友去世之後,活人若以誠敬之心紀念他們,不論用祭祀或其他方式,念之禱之,往往能體會深度的感動。此時,懷疑其存在的陰影便雲消霧散。「祭神」時,神真在;祭靈時,靈亦真在。他用「真情通幽冥」來說生死二界,可由深情厚意來溝通。如此,生死便無隔。唐氏又強調合道之善人,可與不死之道共久長,可以永存。

二、瀟灑豁達的莊子

  被人稱為中國生死學的開創者,他主張「生死齊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宇宙萬物及我人個體生命都是循環不已的,「始卒若環,……是為天均。」相信方死方生的人必然否定死亡之封閉性。宇宙之「環」使人與宇宙萬物都循「天均」之律,不斷死而復生,就像冬去春來一樣。

  莊子參悟了生死奧秘,也重組了生死的邏輯,因此他不為死悲,不重厚葬,因天地可為其棺槨,日月星辰陪葬足矣。妻子去世了,他先悲泣;後來想通了,鼓盆唱起歌來。因為妻子現在「寢於巨室」,超幸福的,哭之,會像驪姬嫁給晉獻公前之哭泣。驪姬嫁前之悲,婚後一掃而光,因體會到丈夫對自己的恩愛和王宮的舒適快樂,反而「泣其泣」。

  莊子稱合道者之離世是「大歸」,上與造物者遊,下與外生死無始終者為友。總之, 唐 君毅與莊子異曲同工,都堅信大道。善人死而不死,因與道共存之故。

中國宗教對死亡的看法

一、道教

  「成仙」是道教的理想。道教主張人可與天地同壽。為道教信徒而言,死亡是不存在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亡是假象。修成正果而成仙者,長生不死。這與佛教的「不來不去」、儒家的「有來有去」截然不同。道教主張生命的「一次性」,故其信徒重視此世的修行,調和精、氣、神,使自己從罪惡和污穢中解脫。道教的選民叫「種民」,由太上老君所選,通過遺傳的方式久存下去。他們積善培德,直到無罪無穢,終能成仙,進入人間的「大道國」。「末劫」後存留的,都是好人,享受喜樂、清淨、光明、安祥的幸福生活。

二、佛教

  上文提到佛教主張「不來不去」,因佛教認為人的生命為五蘊集結而生,沒有所謂的本體或靈魂。佛教相信輪迴,輪迴假定人死後不死,在不斷輪迴業消後,可抵達清涼光明的涅盤世界,終能成佛。佛教稱死亡為「往生」,即往成佛之途邁進也。

西方哲學和宗教的死亡論述

  一般而論,西方宗教是基督宗教。西方哲學雖然多元,基本上,與基督信仰關係密切。為探討西方文化有關生死的課題,我們就從基督宗教出發吧!

  基督徒相信宇宙有一位造物主,這位造物主通過啟示,告訴我們祂是三位一體的。三位之第二位在二千年前降生成人,生於猶太國,名叫耶穌。他為使人從罪惡中獲得釋放,助人達到至善,甘願受苦,被人釘死,但第三日他復活了。耶穌是用死亡來克勝死亡的。相信他的人,都能因他的死亡而超越死亡。為基督徒而言,死亡絕對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是一扇門,此門開向新天新地。

  基督徒也相信生命的一次性及死後有賞罰,因此有些神學家推論在死亡一刻,垂死者有最後一次選擇的機會。永生之獲得或喪失便由此最後的抉擇來決定。如果他選擇善,選擇無條件的信仰及愛慕天主,並懺悔一生的罪過,他的死亡便是他的永福之門。這個終極抉擇並不難做,與人的一生行為相聯。如果人的一生常常行善,此時則順水推舟,易於做最後一次向善的抉擇。若一生自私自利,甚至喪盡天良,陷害他人,則此最後抉擇要擇善,難如登天矣。

  基督徒把死亡看成「回歸父家」。耶穌說過:「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為的是我在那裏,你們也在那裏。」(若望福音十三: 2-3 )。遠離家鄉的遊子終能回家,該是多麼幸福的時刻。有過恩寵經驗的教友,都知道「神慰」多麼美好,一定渴望再次得之。死亡一刻是面見天主的時刻,是神慰經驗的完整實現,則何慮何懼之有?許多聖人迫切期望面見天主,死亡乃變成他們一生的頂峰時刻。聖方濟稱死亡為 Sister Death 。善良的信徒死時臉上透露的安祥,在在說明教友把死亡看成正價值,是完全合理的判斷。

  瀕死經驗( Near-death experience )的記錄是三十年前開始流行的資訊。美籍精神科醫師穆迪收集大量資料,整理出若干共同的瀕死經驗,譬如:靈魂離體,從高空觀看自己,快速穿過冗長的隧道,見到光明美麗的新天地,一位慈愛的長者迎面而來,問他們生前是否為愛別人而活過。在此極樂世界,大家樂不思蜀,不想回到塵世。但因有某種責任或使命尚須完成,乃再度回生。這些人醒來後,都表示死亡不可怕,並且願意為愛而生活下去。

  瀕死經驗雖與宗教無直接關係,但基督徒覺得與自己的信仰很易配合,故 李濟 醫師乾脆把那位慈善長者看成耶穌。其實,不同宗教的信徒都可以有自己的詮釋。總之,這對我們是一份非常溫馨而能安撫人心的資訊。

結論

  廿世紀六十年代在英國興起的安寧療護,使末期病人有一個舒適的環境,妥備善終。從事療護工作的人不必限於醫務人員,我們每一個人都可擔任此一職務,因為我們都會有機會陪伴長輩臨終。如果我們通過死亡學的教育,真能參悟死亡的真義,我們會不怕面對自己或他人的死亡。這樣,我們才能協助他人無懼地度過生命的最後階段。那時,我們像助產士一樣,使我們服務的對象體會被愛與細心的照料,他們的往生將是一次真的誕生。

 

目 錄 ...